移动设备的搜索索引聚合系统及搜索索引聚合方法_2

文档序号:9471450阅读:来源:国知局
到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有相同的联系人,则进至步骤S135。
[0049]步骤S135,逐一比较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每条子数据。
[0050]步骤S137,判断是否有相同的子数据。若判断得到有相同的子数据,则进至步骤S139 ;若判断得到没有相同的子数据,则进至步骤S141。
[0051]步骤S139,把重复的该条子数据删除。
[0052]步骤S141,则将该条子数据合并到总索引中,把不相同的子数据作为该索引的子数据逐一插入到所述用户数据库。
[0053]请继续参阅图4,其为图1中步骤S13在另一实施例中的进一步的细化流程图,如图4所示,步骤S13更可细化为:
[0054]步骤S132,对用户数据库中的联系人进行匹配操作;
[0055]步骤S134,判断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是否有相同的联系人。在本实施例中,相同的联系人指的是联系人的名字相同或虽有多个名字但多个名字关联且指向同一联系人。在步骤S134中:若在判断得到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没有相同的联系人,则结束流程;若在判断得到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有相同的联系人,则进至步骤S136。
[0056]步骤S136,将用户数据库中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子数据予以合并形成总索引。
[0057]步骤S138,在所述总索引中,逐一比较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每条子数据。
[0058]步骤S140,判断是否有相同的子数据。若判断得到有相同的子数据,则进至步骤S142 ;若判断得到没有相同的子数据,则结束流程。
[0059]步骤S142,把重复的该条子数据删除。
[0060]将图3中的流程步骤与图4中的流程步骤相比较,可知:在图3中,是先将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各个子数据中重复的子数据删除后再予以合并,而在图4中,是先将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各个子数据先合并后再找出重复的子数据并予以删除。但是,无论采用图3中的流程步骤还是图4中的流程步骤,两者所实现的效果相同:实现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各个子数据的不重复的合并。
[0061]请参阅图5,显示了本发明移动设备的搜索索引聚合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移动设备的搜索索引聚合系统包括:总索引管理模块50,与总索引管理模块50连接的用户数据库51、索引数据比较模块52、索引数据重复管理模块53、索引编辑模块54、联系人匹配模块55、索引数据删除模块56、索引数据合并模块57、索引数据拆分模块58。
[0062]以下对上述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0063]总索引管理模块50负责对数据索引的管理和调度,其他各个模块则配合管理。
[0064]用户数据库51,用于储存各个数据文件,所述数据文件包括联系人及其所包含的子数据。
[0065]索引数据比较模块52与总索引管理模块50连接,用于对各个数据文件进行比较和对各个子数据进行比较。在本实施例中,索引数据比较模块52就是用于来判断用户数据库中是否有相同的数据文件,归属于同一联系人的子数据是否相同等。
[0066]索引数据重复管理模块53与总索引管理模块50连接,用于根据索引数据比较模块52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存在数据文件重复和子数据重复的状况。
[0067]索引编辑模块54与总索引管理模块50连接,用于将所述索引数据重复管理模块所确定的未重复的新的数据文件插入到所述用户数据库中生成新的索引。在本实施例中,当获取到新的数据文件,由索引数据比较模块52判断用户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数据文件相同的数据。在判断得到用户数据库中没有与该新的数据文件相同的数据文件的情形下,由索引编辑模块54将所述新的数据文件作为未记录过的新的数据文件插入到用户数据库并生成新的索引。
[0068]联系人匹配模块55与总索引管理模块50连接,用于对用户数据库中的联系人进行匹配操作来判断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是否有相同的联系人。相同的联系人指的是联系人的名字相同或虽有多个名字但多个名字关联且指向同一联系人。
[0069]索引数据删除模块56与总索引管理模块50连接,用于将索引数据重复管理模块53所确定的重复的子数据予以删除。在本实施例中,由索引数据比较模块52逐一比较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每条子数据。在比较得到有相同的子数据的情形下,由索引数据删除模块56把重复的该条子数据删除。
[0070]索引数据合并模块57与总索引管理模块50连接,将用户数据库中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子数据予以合并形成总索引。
[0071]索引数据拆分模块58与总索引管理模块50连接,用于将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各个子数据予以拆分。
[0072]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移动设备的搜索索引聚合系统及搜索索引聚合方法,在共享用户数据的同时,比较用户文件中数据与已有现存的数据,生成一个不重复的索引数据,进一步将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各个子数据予以不重复的合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生成不重复的索引数据且能对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各个子数据进行不重复的合并,清除了大量重复数据,减少了用户数据库的冗余,且优化了索引数据结构并提高了数据的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的效率,提升了移动设备的性能及用户体验。
[007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移动设备的搜索索引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未记录过的新的数据文件,将所述新的数据文件插入到用户数据库并生成新的索引;以及 将用户数据库中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子数据予以合并形成总索引,并把相同的重复的子数据予以删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搜索索引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未记录过的新的数据文件,将所述新的数据文件插入到用户数据库并生成新的索引,包括: 获取新的数据文件,判断用户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数据文件相同的数据;以及在判断得到用户数据库中没有与该新的数据文件相同的数据文件的情形下,将所述新的数据文件作为未记录过的新的数据文件插入到用户数据库并生成新的索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搜索索引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得到用户数据库中已存在有与该新的数据文件相同的数据文件的情形下,则对所述新的数据文件不作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搜索索引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户数据库中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子数据予以合并形成总索引,并把相同的重复的子数据予以删除,包括: 对用户数据库中的联系人进行匹配操作,判断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是否有相同的联系人; 在判断得到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有相同的联系人的情形下,则逐一比较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每条子数据;以及 如果比较得到有相同的子数据,则把重复的该条子数据删除;如果比较得到子数据不相同,则将该条子数据合并到总索引中,把不相同的子数据作为该索引的子数据逐一插入到所述用户数据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搜索索引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户数据库中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子数据予以合并形成总索引,并把相同的重复的子数据予以删除,包括: 对用户数据库中的联系人进行匹配操作,判断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是否有相同的联系人; 在判断得到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有相同的联系人的情形下,将用户数据库中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子数据予以合并形成总索引; 在所述总索引中,逐一比较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每条子数据;以及 在比较得到有相同的子数据的情形下,把重复的该条子数据删除。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搜索索引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同的联系人指的是联系人的名字相同或虽有多个名字但多个名字关联且指向同一联系人。7.—种移动设备的搜索索引聚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总索引管理模块; 用户数据库,与所述总索引管理模块连接; 索引数据比较模块,与所述总索引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对各个数据文件进行比较和对各个子数据进行比较; 索引数据重复管理模块,与所述总索引管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索引数据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存在数据文件重复和子数据重复的状况; 索引编辑模块,与所述总索引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索引数据重复管理模块所确定的未重复的新的数据文件插入到所述用户数据库中生成新的索引; 索引数据删除模块,与所述总索引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索引数据重复管理模块所确定的重复的子数据予以删除;以及 索引数据合并模块,与所述总索引管理模块连接,将用户数据库中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子数据予以合并形成总索引。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搜索索引聚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系人匹配模块,与所述总索引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对用户数据库中的联系人进行匹配操作来判断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是否有相同的联系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搜索索引聚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同的联系人指的是联系人的名字相同或虽有多个名字但多个名字关联且指向同一联系人。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搜索索引聚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索引数据拆分模块,与所述总索引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将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各个子数据予以拆分。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的搜索索引聚合系统及搜索索引聚合方法,该搜索索引聚合方法包括:获取未记录过的新的数据文件,将所述新的数据文件插入到用户数据库并生成新的索引;以及将用户数据库中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子数据予以合并形成总索引,并把相同的重复的子数据予以删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生成不重复的索引数据且能对归属于同一联系人下的各个子数据进行不重复的合并,清除了大量重复数据,减少了用户数据库的冗余,且优化了索引数据结构并提高了数据的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的效率,提升了移动设备的性能及用户体验。
【IPC分类】G06F17/30
【公开号】CN105224615
【申请号】CN201510594631
【发明人】刘云峰
【申请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