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金融it系统中图形化集中对账系统与方法

文档序号:948984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大数据环境下金融it系统中图形化集中对账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金融行业计算机应用系统领域,具体 是指一种大数据环境下实现金融IT系统中图形化自动集中的对账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金融行业不但进入全球化时代,更进入一个信息 化的时代。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方便多元化的服务是各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企业的 目标。
[0003] 银行业正在传统存贷款的业务基础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比如代收公共事业费、 代售机票、保险等各类业务。由于联机交易需要跨多个系统,各个系统的稳定性、网络因素 都可能带来整个业务流程中账务的不一致。虽然联机冲正能减少这种不一致,但是仍需要 严谨的方式来保证完全一致。采用的方式就是事后对账,账务系统的两端都列出自己的账 务,然后核对找出差异的部分。这为对账处理系统的存在奠定了基础。
[0004] 现在各银行的对账过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对账过程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系统, 甚至很多银行与外部系统的对账过程是人工完成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对账的过程。
[0005] 目前实现的对账处理系统大多为银行针对某两个系统定制开发的系统,采用java 或者其他语言实现。主要的技术就是把对账文件导入到数据库,然后编写sql语句完成比 对。
[0006] 现有的实现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实施周期长,而且因为实施人员的水品参差不 齐也给测试带来更大的工作量。2.对账过程过于依赖数据库,当数据量到一定级数的时候 性能下降严重。3.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特别是对不同系统之间对账还有依赖的情况,需 要更多的人工干预。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基于图形化配 置完成对账开发、不依赖具体数据库、支持海量数据、灵活定义各对账任务的依赖关系、具 有更广泛应用范围的大数据环境下实现金融IT系统中图形化自动集中的对账处理系统及 其方法。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大数据环境下实现金融IT系统中图形化自动集中 的对账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具有如下构成:
[0009] 该大数据环境下实现金融IT系统中图形化自动集中的对账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系统包括:图形化开发平台,用以定义对账任务并生成对账运行平台 使用的目标文件;
[0010] 对账运行平台,用以采集对账源数据、转换成标准逻辑记录并根据已保存的逻辑 记录执行比对过程;
[0011] 对账业务平台,用以定义对账任务的依赖关系、人工监控对账任务并于对账任务 执行异常时告警。
[0012] 较佳地,所述的图形化开发平台包括:
[0013] 图形界面配置模块,用以开发对账任务所需要的流程想到并以定义文件的形式存 储;
[0014] 配置编译模块,用以对所述的定义文件进行编译生成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使用的 目标文件。
[0015] 较佳地,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包括:
[0016] 数据采集模块,用以采集决定方和参与方的对账源数据;
[0017] 数据标准模块,用以对决定方和参与方的对账源数据进行解析、执行单位和语义 转换形成标准逻辑记录;
[0018] 数据存储模块,用以存储所述的标准逻辑记录;
[0019] 对账引擎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保存的逻辑记录执行比对过程;
[0020] 任务调度模块,用以对多个对账任务进行调度和并行执行。
[0021 ] 较佳地,所述的对账业务平台包括:
[0022] 任务监控模块,用以定义对账任务的依赖关系、人工监控对账任务、查看和导出对 账结果;
[0023] 异常告警模块,用以在自动对账任务执行异常时进行告警。
[0024]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所述的对账处理系统于实现大数据环境下金融IT系统中 图形化自动集中的对账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 (1)通过所述的图形化开发平台定义对账任务并生成对账运行平台使用的目标文 件;
[0026] (2)所述的对账业务平台定义对账任务依赖关系并生成依赖关系配置文件;
[0027] (3)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执行对账操作;
[0028] (4)所述的对账业务平台查看和确认对账结果。
[0029]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0030] (1-1)用户使用所述的图形化开发平台新建对账任务、为对账任务指定分组、输入 对账任务名和批次号的生成规则;
[0031] (1-2)所述的图形化开发平台以分组为目录将对账任务在工作空间中保存;
[0032] (1-3)所述的图形化开发平台提示用户输入决定方数据,所述的决定方数据包括 决定方的节点号、数据采集的方式、数据文件格式、数据模型以及数据标准映射;
[0033] (1-4)所述的图形化开发平台提示用户输入参与方数据,所述的参与方数据包括 参与方的节点号、数据采集的方式、数据文件格式、数据模型以及数据标准映射;
[0034] (1-5)所述的图形化开发平台提示用户选择数据关联列和比较列;
[0035] (1-6)所述的图形化开发平台将以上配置信息保存到定义文件;
[0036] (1-7)所述的图形化开发平台将定义文件编译为目标文件;
[0037] (1-8)所述的图形化开发平台将生成的目标文件部署到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的指 定目录中。
[0038]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0039] (2-1)所述的对账业务平台调用对账运行平台的查询对账任务列表服务,查出所 有已创建的对账任务;
[0040] (2-2)所述的对账业务平台根据查询的结果,将任务以图标形式进行展示;
[0041] (2-3)用户根据业务在两个任务之间通过添加或删除带箭头的连线建立任务依赖 关系,没有任何依赖关系的任务依赖开始任务;
[0042] (2-4)以被依赖任务为起点、反向检查每个依赖任务,如果遇到被依赖任务,则提 示用户出错,然后继续步骤(2-3);如果遇到开始任务则继续步骤(2-5);
[0043] (2-5)所述的对账业务平台生成依赖关系配置文件并保存到对账运行平台。
[0044]较佳地,所述的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0045] (3-1)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启动时加载对账任务依赖配置文件并初始化对账任务 等待队列和对账任务执行线程池;
[0046] (3-2)判断等待队列和线程池状态,如果等待队列不空并且线程池中有空闲的线 程,则继续步骤(3-3),如果等待队列为空,则继续步骤(4),如果等待队列不空但线程池中 无空闲线程,则继续步骤(3-2);
[0047] (3-3)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为对账任务生成当前的全局批次号并在对账任务实例 表中新插入一条记录;
[0048] (3-4)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根据所述的目标文件调用决定方数据采集过程,并等 待采集过程结束;
[0049] (3-5)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根据所述的目标文件调用参与方数据采集过程,并等 待采集过程结束;
[0050](3-6)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调用数据标准过程将决定方数据和参与方数据分别转 换成标准逻辑记录;
[0051] (3-7)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将上述的标准逻辑记录保存;
[0052] (3-8)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依据关联规则和比较规则执行比对,将比对结果保 存;
[0053] (3-9)将依赖当前对账任务的对账任务逐条加入到等待队列中并将任务的执行线 程归还到线程池中,然后继续步骤(3-2)。
[0054] 更佳地,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为对账任务生成当前的全局批次号,包括以下步 骤:
[0055] (3-3-1)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判断批次号生成规则是否为预定义模板,如果是,则 根据当前环境和模板生成批次号;如果生成规则是用户自定义扩展,调用用户提供的批次 号实现类生成批次号;
[0056] (3-3-2)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根据任务名、生成的批次号查询任务执行历史并判 断是否存在同样任务名和批次号的记录,如果是,则顺序号为最后一条顺序号加1,否则顺 序号为〇,生成的全局批次号包括任务名、批次号和顺序号。
[0057] 更佳地,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调用数据标准过程将决定方数据和参与方数据分别 转换成标准逻辑记录,包括以下步骤:
[0058] (3-6-1)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按照配置将决定方数据和参与方数据的文件拆分成 原始物理记录;
[0059] (3-6-2)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逐条解析原始物理记录并生成原始逻辑记录,每个 记录的一个域为一个业务要素;
[0060] (3-6-3)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将原始逻辑记录转化为标准逻辑记录;
[0061] (3-6-4)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为标准记录头赋值,包括用户映射的关联规则列和 比较规则列。
[0062] 更佳地,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的对账运行平台将上述的 标准逻辑记录保存,包括以下步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