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型流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方法_2

文档序号:94899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水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特征和管理需求,设定不同级别水生态功能分区 的目的。湖泊型流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的目的体现在河段、湖库尺度上的湖泊型流域水 生态系统功能(潜在自然支持与调节功能)的空间差异。
[0034] 湖泊型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为区内相似性原则、区间差异性原则、等 级性原则、综合性与主导性原则、共辄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其中,同一分区内水生态 系统格局、特征、功能、过程及服务功能具有最大的相似性和不同分区之间具有最大的差异 性,即相似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是根据水生态系统原理进行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根本性原 贝1J。另外,还应该考虑水定陆、水陆耦合、地域发生学、子流域完整性、体现流域水体类型的 差异,突出湖体重要性等原则。
[0035] 除上述基本一般原则外,进行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时,还应该遵循以下特有原 则:
[0036] 体现流域水体类型的差异,突出珍稀、特有的关键水生生物物种的保护与重要水 生生境的维持的原则。针对湖泊型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体现的河段、湖库尺度上的潜在自 然支持与调节等水生态功能的空间差异表征的是流域水生生物及其生境的关联作用。其中 突出珍稀、特有的关键水生生物物种的保护;突出重要水生生境的维持;以及与各分区(如 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生态功能区、生态红线等)的衔接。
[0037] (3)流域综合调查
[0038] 流域综合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039] 1.水生生物数据
[0040] 水生生物类群包括浮游藻类、着生藻类、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鱼类、大型水生 植物以及两栖类。数据内容包括保护物种名录、物种名称、物种数量、生物量、群落类型、群 落结构、优势种以及珍稀种等。数据获取方法包括历史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历史资料收 集是指收集发表的文献、出版的书籍中的历史及现状中物种目录、物种数量、群落结构、优 势种类以及各种物种分布范围。野外调查是指根据水生生物采样技术方法,获取水生生物 物种名称、个体数、生物量、群落结构和分布,现场调查要考虑到季节性特征。
[0041] 2.水生生境
[0042] 水体形态:流域面积、流域长度等;河流梯度、蜿蜒度、河网密度、河流等级等;河 流形态稳定性、河道宽深比等。水文:河流多年平均流量、频率、水位、水深、持续时间和平滩 流量等。水化学: PH、电导率、透明度和离子浓度;溶解氧等;TN、TP等营养物浓度;C0D、氨氮 等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等。河道河岸生境:对河道形态、河流水文、河岸覆盖等生境组分 的评分。河滨岸带:滨岸线、滨岸带宽度、植被覆盖比例、土地利用方式、堤岸稳定性等。工 程建设:大型水利工程位置、范围和调蓄能力;大型调水水源工程水源地的位置、范围、调 水规模、供水任务等;现有取水口的位置、取水能力以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水产养殖 场的位置、范围和规模等。
[0043] 3.水生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0044] 针对大型水生植物、鱼类、大型底栖动物、藻类和两栖类等水生生物群落类型,考 虑水生生物特征指标主要有:群落类型、群落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
[0045] 根据历史和现状资料,选择典型水生生物群落,以子流域为单元进行水生生物群 落特征指标计算,并制作水生生物群落特征指标空间分布图件。确定各个子流域单元的水 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识别历史和现状的水生生物退化状况。物种丰富度、优势种群以及多 样性水平等分析,采用聚类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上述子流域单元的水生生物群落空间分异 特征,识别不同类型群落的地理分布区域、范围和特征,为水生态功能区划分提供依据。在 已具有典型群落生物地理区划的流域,可直接依据生物地理区划结果进行群落地理分布特 征的分析。
[0046] (4)识别流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基本单元的水生态功能类型;
[0047] 依据湖泊型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指标体系,结合分区目的与原则,识别水生态功 能四级分区基本单元的河段、面状水体的类型、面积及其相应的水生态功能类型。
[0048] 其中,水生态功能类型分类如下:
[0049] 1)生物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功能区、特有物种保护功能区、敏感物种保护 功能区、种质资源保护功能区
[0050] 2)渔业资源保护区:鱼类洄游通道功能区、水生物产卵索饵越冬功能区
[0051] 3)涉水重要保护与服务功能区
[0052] 4)过渡带:湖滨带生态生境维持功能区、淡咸水生态交错维持功能区
[0053] 5)调节与循环功能区
[0054] 6)水体岸带:森林岸带生境区、城镇岸带生境区、农田岸带生境区。
[0055] 具体如下表1所示。
[0056] 表1湖泊型流域水生态功能类型
[0057]

[0059] (5)流域水生态功能区重要性排序;
[0060] 针对识别出的水生态功能区,采取下述方式排序,并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水 生态功能区重要性排序。
[0061] ①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功能区〉特有物种保护功能区〉敏感物种保护功能区〉种 质资源保护功能区;
[0062] ②水生物产卵索饵越冬功能区/鱼类洄游通道功能区;
[0063] ③涉水重要保护与服务功能区;
[0064] ④淡咸水生态交错维持功能区/湖滨带生态生境维持功能区;
[0065] ⑤调节与循环功能区;
[0066] ⑥森林岸带生境区/城镇岸带生境区/农田岸带生境区。
[0067] (6)参考流域综合调查结果,结合人工辅助判识,对流域水生态功能类型进行识别 和空间化;
[0068] 以河段和面状水体为分区基本单元进行水生态功能空间化,即对四级分区基本单 元的水生态功能类型进行识别,并将水生态功能类型量化到四级分区基本单元上,进行流 域水生态功能类型的识别和空间化。
[0069] 1.水体岸带类型划分
[0070] 针对湖泊型流域特征,将其栖息地划分为三种类型:森林岸带生境区;城镇岸带 生境区;农田岸带生境区。其中森林岸带生境区指的是岸带以森林生境为主的河段、中小型 湖库等;城镇岸带生境区指岸带以城镇生境为主的河段、中小型湖库等;农田岸带生境区 指岸带以农田生境为主的河段、中小型湖库等。按照上述水体岸带类型,将流域内相同的水 体岸带类型的河段和面状水体归为一类,并基于GIS工具制作其空间分布图。
[0071] 2.过渡带类型划分
[0072] 将湖泊型流域过渡带划分为两种类型:湖滨带生态生境维持功能区和淡咸水生态 交错维持功能区。前者指与湖泊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并与湖泊相交或相邻的主要入湖、出 湖河流水系,属河流生态系统与湖泊生态系统交错的综合生态系统;后者指与咸水海洋生 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并与流域河流相交或相邻的主要入海河流水系,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 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的区域,属河流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过渡的综合生 态系统。按照上述过渡带类型,将流域内相应的过渡带归类,并基于GIS工具制作其空间分 布图。
[0073] 3.调节与循环功能区划分
[0074] 调节与循环功能区指承担营养物循环、泥沙输送、水文循环、水运保障等功能的流 域性河流,包括调水引流工程河道,以及向重要水源地供水的骨干河道等。按照上述调节与 循环功能区定义,将流域内相应的调节与循环功能区归类,并基于GIS工具制作其空间分 布图。
[0075] 4.涉水重要保护与服务功能区划分
[0076] 涉水重要保护与服务功能区指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地等需要加以特别保护的 区域。按照上述涉水重要保护与服务功能区定义,将流域内相应的涉水重要保护与服务功 能区归类,并基于GIS工具制作其空间分布图。
[0077] 5.生物保护区划分
[0078] 生物保护区主要包括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功能区、特有物种保护功能区、敏感物种 保护功能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功能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功能区指有代表性的珍稀、濒危等 各类野生水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特有物种保护功能区指我国或地方特有的鱼 类等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敏感物种保护功能区指有代表性的对环境敏感或已消失的各 类野生水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种质资源保护功能区指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遗 传育种价值或生态价值或属于我国或地方特有的水生物苗种区等。按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