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时制物流配送运作的应用方法

文档序号:9547734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准时制物流配送运作的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物流配送运作的运作和管理,具体涉及一种准时制物流配送运作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快速多变的时代,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管理方法都在正发生深刻的变革,随着物流时空效果影响的加强,物流企业库存所带来的风险特征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管理供应链风险的能力,对有效减少因特殊原因(如消费者习惯改变、相关政策引导等)所引起的库存增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企业生产正向多品种、小批量方向发展,经营管理过程日趋复杂。新的竞争环境迫使企业不断改变竞争要素,促使企业不断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以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谋求生存与发展。而准时制配送正是基于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通过把right数量、right质量的物品在right时间供应到right地点,最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即有效降低顾客点处的库存量,又以一种高效的物流管理模式,实现物流配送作业环节及信息流的合理配置。
[0004]目前,基于准时制思想的物流配送模式在我国的实践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部分生产企业、零售业、电子商务等业态领域,而以客户为中心、以准时为原则和以技术为依托的物流作业方式正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新要求,通过建立一个在时间上无缝的供应链,能够合理整合、调配物流和信息流,使物流作业过程中,即可在保证订单供应的同时,又能有效控制呆滞与积压,全面降低总体成本,促进整个物流系统像一个独立实体一样运作,有效地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准时制物流配送运作的应用方法。通过新的运作和管理方法,整合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降低成本,降低内部协作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准时制物流配送运作的应用方法,建立以时间管理为中心的TC0M准时制配送模型;对配送的各项作业相互关系进行梳理,并以配送作业空间分布和功能将配送核心业务分为仓储系统整合、配送网络优化和信息系统对接三方面,并按准时配送作业的时间顺序分为订单提交准时、车辆调度准时、分拣作业准时、送货出车准时、送货到户准时五大环节;建立以时间管理、流程驱动、全程监控、看板管理、标准制定为支撑的作业管理方法。
[0007]作业节点驱动设计机制:
作业流程节点的功能属性是在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流、时间流和业务流。具体的功能属性可大概细分为质量属性、风险属性、成本属性、时间属性、信息属性五个部分。通过分析作业节点间属性特点,了解仓储作业流程节点间相互关联,提升仓储作业管理水平。
[0008]作业过程中,对于某一节点上的作业来说,当流程运行到该节点,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如该节点正处于作业状态,或发生流程节点冲突等,导致该节点不能立即作业,并有一定等待时间,这时要考虑重新进行作业计划安排,以推进作业的执行。
[0009]作业节点时间参数设置方式:设作业流程节点不得早于时刻开始,即节点不得早于,时刻完成则:若后者小于前者,则不计算,流程结束。
[0010](2)计算后紧工序作业最早时间和工期;此时可分两种情况讨论:
更新作业最迟时间,比较节点i后部节点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开始时间,若有后者小于前者,则与后部节点作业最迟时间限制冲突,不进行计算,即可通过缩短节点后部关键作业时间进行作业计划,若是后者大于前者,则计算总时差,并得相应计算结果。
[0011]比较节点后部节点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开始时间;若有后者小于前者,则与后部节点作业最迟时间限制冲突,不进行计算,若是后者大于前者,则计算总时差,并得相应计算结果。
[0012]本发明的一种准时制物流配送运作的应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准时为原则和以技术为依托的物流作业方式在时间上实现企业供应链的无缝衔接,能够合理整合、调配物流和信息流,使企业在物流作业过程中在保证订单供应的同时,又能有效控制呆滞与积压,全面降低总体成本,有效地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提高最终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本发明作业流程节点的功能属性图;
附图2是本发明作业节点时间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准时制物流配送运作的应用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0015]一种准时制物流配送运作的应用方法,建立以时间管理为中心的TC0M准时制配送模型;对配送的各项作业相互关系进行梳理,并以配送作业空间分布和功能将配送核心业务分为仓储系统整合、配送网络优化和信息系统对接三方面,并按准时配送作业的时间顺序分为订单提交准时、车辆调度准时、分拣作业准时、送货出车准时、送货到户准时五大环节;建立以时间管理、流程驱动、全程监控、看板管理、标准制定为支撑的作业管理方法。
[0016]作业节点驱动设计机制:
1、作业流程节点的功能属性是在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流、时间流和业务流。具体的功能属性可大概细分为质量属性、风险属性、成本属性、时间属性、信息属性五个部分(如图1)。通过分析作业节点间属性特点,了解仓储作业流程节点间相互关联,提升仓储作业管理水平。
[0017]2、作业过程中,对于某一节点上的作业来说,当流程运行到该节点,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如该节点正处于作业状态,或发生流程节点冲突等,导致该节点不能立即作业,并有一定等待时间,这时要考虑重新进行作业计划安排,以推进作业的执行,作业节点时间模型形式如图2所示。(其中,◎示等待时间,7;表示节点作业时间,7;表示消耗时间).?、作业节点时间参数设置方式:设作业流程节点不得早于时刻开始,即节点不得早于,时刻完成则:若后者小于前者则不计算,流程结束。
[0018](2)计算后紧工序作业最早时间和工期;此时可分两种情况讨论:
更新作业最迟时间,比较节点i后部节点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开始时间,若有后者小于前者,则与后部节点作业最迟时间限制冲突,不进行计算,即可通过缩短节点后部关键作业时间进行作业计划,若是后者大于前者,则计算总时差,并得相应计算结果。
[0019]比较节点后部节点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开始时间;若有后者小于前者,则与后部节点作业最迟时间限制冲突,不进行计算,若是后者大于前者,则计算总时差,并得相应计算结果。
[0020]本发明以准时为原则和以技术为依托的物流作业方式在时间上实现企业供应链的无缝衔接,能够合理整合、调配物流和信息流,使企业在物流作业过程中在保证订单供应的同时,又能有效控制呆滞与积压,全面降低总体成本,有效地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提高最终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主权项】
1.一种准时制物流配送运作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以时间管理为中心的TCOM准时制配送模型;对配送的各项作业相互关系进行梳理,并以配送作业空间分布和功能将配送核心业务分为仓储系统整合、配送网络优化和信息系统对接三方面,并按准时配送作业的时间顺序分为订单提交准时、车辆调度准时、分拣作业准时、送货出车准时、送货到户准时五大环节;建立以时间管理、流程驱动、全程监控、看板管理、标准制定为支撑的作业管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准时制物流配送运作的应用方法,建立以时间管理为中心的TCOM准时制配送模型;对配送的各项作业相互关系进行梳理,并以配送作业空间分布和功能将配送核心业务分为仓储系统整合、配送网络优化和信息系统对接三方面,并按准时配送作业的时间顺序分为订单提交准时、车辆调度准时、分拣作业准时、送货出车准时、送货到户准时五大环节;建立以时间管理、流程驱动、全程监控、看板管理、标准制定为支撑的作业管理方法。本发明能够合理整合、调配物流和信息流,使企业在物流作业过程中在保证订单供应的同时,又能有效控制呆滞与积压,全面降低总体成本,有效地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提高最终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IPC分类】G06Q50/28, G06Q10/08
【公开号】CN105303355
【申请号】CN201510809651
【发明人】冯幸峰, 斯召俊, 徐维兵, 周明, 董永
【申请人】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