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改进蚁群算法的热工过程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文档序号:963184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改进蚁群算法的热工过程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热工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改进蚁群算法的热工过程模型参数 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新能源发电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火电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是我 国主要的电力装机形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支柱性的作用。对火电机组特性的深入研 究,尤其是深化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对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 作用。结合我国火电机组的高参数、大容量、高度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火电机组热力系统多 变量耦合、结构复杂、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特征日渐突出,有必要对其对象动态特性开展深 入研究,关键点之一就是建立准确的热工特性模型。
[0003] 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普遍应用于火电厂热工过程控制系统中。因此,建立被控对 象的数学模型是设计和调试控制系统的基础。一般地,求取热工过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 方法有以下四种:阶跃扰动法、正弦波频率法、脉冲响应法以及相关辨识法。由于现场运行 条件和测试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后三种方法很难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当阶跃响应曲线比较 规则时,可以采用近似法、半对数法、切线法和两点法来有效地导出传递函数,但这些方法 的计算精度依赖于测绘仪器,故通用性比较差;当阶跃响应曲线呈现不规则形状时,可以采 用面积法,而面积法存在着易于陷入局部最小等缺点,故只适用于有白平衡能力的简单对 象。现代的系统辨识以离散系统差分模型的参数估计为基础,并衍生出了以最小二乘法为 基础的理论和方法,但该方法对测试信号和噪声干扰均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对现有智能辨 识方法借鉴并加以改进,使之能应用在热工过程的控制中十分重要。
[0004] 与传统热工过程辨识方法相比,群体智能(SwarmIntelligent)的快速发展及其 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蚁群优化算法(AntColonyOptimization) 是一种新型启发式搜索算法,它继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算法、人工神经网络 算法等启发式搜索算法后逐渐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它为系统优化问题提供了新 的求解思路,尤其在求解离散型组合优化问题上,它表现出了其他算法所无法比拟的优越 性。同禁忌搜索算法相比,蚁群优化算法对初始解的依赖性不强;同遗传算法相比,蚁群优 化算法中的正反馈机制更有利于发现较好解;同时,蚁群优化算法采用分布式计算与启发 式算法相结合,使得该方法易于并行实现。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目的:本发明为补充现有热工过程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精 确快捷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过程中采用MATLAB软件,能够根据系统输入输出辨识出相关 参数,最终建立精确的热工过程模型。
[0006]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采用改进蚁群算法的热工过程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0007] (1)确定系统辨识结构与待辨识参数
[0008] 热工系统的目标函数为:
[0009]

[0010] 其中,5够):为模型输出,y(k)为系统实际输出,k为时间;
[0011] 待辨识对象为具有纯延迟的高阶惯性对象,即:
[0012]
[0013] 其中,G(s)为待辨识对象,为估计模型,K为增益系数、T为时间常数、η为模 型阶次,τ为迟延时间;
[0014]
[0015] 式中,L为拉普拉斯变换算子,u(k)为系统输入;
[0016] (2)确定算法路径与初始信息素分布
[0017] 蚁群算法中的所有可行路径代表问题的所有可行解,对上述待辨识参数采用十进 制编码,形成10X10的路径矩阵,例如:设定各参数取值范围:K e[-29. 9,29. 9],Te[0, 199.9],τe[0,99],ne[1,9];规划路径规模为如下10X10矩阵:
[0018]
[0019] 蚂蚁从矩阵左边出发向右前进,每一列选取一个节点,到达最右时所有经过节 点组成该蚂蚁的路径;同时,路径矩阵中的每一个节点对应一个信息素含量,由此构成 10X10的信息素矩阵;
[0020] 产生一批较优初始解,将每个解对应的信息素含量叠加起来,形成信息素的初始 分布;
[0021] (3)循环迭代完成搜索
[0022] 信息素矩阵初始化完成后,所有蚂蚁依次前进,蚂蚁在前进中由节点处的信息素 大小选择路径下一节点,第k次迭代中选择概率函数为:
[0023]
⑶ /=1
[0024] 式中,τJk-l)是节点i的信息素含量;α是表示信息素的重要程度系数;
[0025] 所有蚂蚁完成一次循环后,各路径上信息素量根据式(5)调整:
[0026]

[0027] 其中,Ρ为信息素蒸发系数,表示信息素在历次迭代过程中慢慢衰减,取值为 (0, 1) ;Δτ;表示节点i的信息素总增量;Δτ,表示在本次循环中蚂蚁j留在节点i上 的信息素增量;m表示蚂蚁的总个数;^^表示蚂蚁j所走路径对应的目标函数计算值,目标 函数计算值越小,信息素释放的就越多;Q_表示本次循环中所有Qj的最小值;
[0028] 同时,对信息素分布做出交叉操作、变异操作和退火操作:
[0029] 蚂蚁在完成每次循环搜索之后,按上述各式更新信息素矩阵,通过不断迭代,算法 最终找到全局最优解,使得式(1)中的J(k)最小。
[003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信息素矩阵初始值将根据产生的初始解来设定,具 体流程如下:
[0031] ①确定抗体集合:将满足约束条件"Ke[-29. 9,29. 9],Te[0, 199. 9],τe[0, 99],ηe[1,9] "的所有解作为算法的抗体;
[0032] ②产生初始抗体:随机产生&个初始抗体,计算抗体与抗原之间的亲和力,将亲和 力过差的抗体剔除掉,同时生成新的抗体作为补充,剔除一个抗体,补充一个新的抗体,不 断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所有抗体都满足亲和力要求;
[0033] ③选择抗体:计算抗体浓度Q,依次继续排除掉浓度最高的抗体,直到剩余抗体的 个数Nc达到设定值N2,N2〈N1;
[0034] 第i个抗体的浓度Q的计算公式为:
[0035]
[0036] 式中,Q是第i个抗体的浓度;Nc为剩余抗体个数,N2〈Nc〈N1;a丨表示抗体i和抗 体j中第1个节点之间的相似系数,如果节点的值相同%取1,否则取ο;ζ表示抗体中各 节点的值;
[0037] ④按照步骤③中所得抗体,将队个蚂蚁依次经过与路径矩阵中相对应的路径,所 得信息素含量的叠加作为信息素初始分布。
[003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对信息素分布做出交叉操作、变异操作和退火操作的 具体过程如下:
[0039] ①交叉操作
[0040] 将抗体编码序列分割成若干基因片段,每组采用部分映射交叉过程,
[0041] 操作如下(假设抗体有10个节点):
[0042] 假设该抗体由三段基因组成,现将抗体
[0043] 352|8|251934
[0044] 292|4|760472
[0045] 交叉为
[0046] 352|4|251934
[0047] 292 | 8 | 760472
[0048] 将中间某一段基因互换,抗体其余基因片段不变,当每一轮蚂蚁寻找路径结束后, 对信息素矩阵进行交叉操作,即将当前最优路径节点上的信息素与同一列信息素含量最高 的节点互换;
[0049] ②变异操作
[0050] 选定同一列节点中信息素含量最高节点的纵向邻域作为变异点,进行变异,抗体 其余节点不变;当信息素含量最高节点位于最上面一行或最下面一行时,所述邻域是下邻 域或上邻域,当信息素含量最高节点不位于最上面一行或最下面一行时,所述邻域是上邻 域和下邻域;
[0051] 变异过程采用模拟退火策略,对各节点设置退火因子λi,即
[0052]
(6)
[0053] 式中,τΜχι为同一列节点中信息素最高含量,Δτaddi,为节点纵向邻域的信息素 增量,Ns为迭代次数,〗严在搜索过程中从1逐渐减小,使得信息素扩散作用逐渐减弱;
[0054] 通过控制λ 大小来调整减小速率,从而保证算法在搜索初期扩散作用强,有很 强的随机性多样性;搜索后期关键位置(如系统阶次η)的扩散作用减弱,使算法有较快的 收敛速度和搜索精度。
[0055]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基本蚁群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热工过程做出几点相应改进,将 辨识问题转化成为参数空间上的优化问题,使算法更加精确高效。在已知输入输出数据的 基础上,在MATLAB软件上利用改进蚁群算法对整个参数空间进行高效并行的搜索,能够较 快辨识出模型参数,达到精确建模的目的。具体具有如下优点:
[0056] 1、本技术将热工过程模型的辨识问题转化为相关参数的组合优化问题,利用改进 蚁群算法对整个参数空间进行高效搜索,实现模型结构辨识与参数辨识同时进行,从而获 得系统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
[0057] 2、相比基本蚁群算法,本技术将空间信息素、抗体浓度等全局信息综合起来影响 概率函数,避免陷入局部极小的问题。
[0058] 3、相比基本蚁群算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