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老人和儿童的陪伴系统及交互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28003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面向老人和儿童的陪伴系统及交互方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互联网社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网络陪伴,特别涉及一种面向老人和儿童的陪伴系统及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国早在1999年就已经正式迈入老龄社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量最大的国家。更多的老人需要照顾,社会服务的需求也更加紧迫,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的压力,使得年轻人没有更多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和父母,空巢老人和孤独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由此不断产生“电视老人”和“游戏儿童”。针对此情况,应该积极帮助老人建立新的社会角色,避免老人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感觉,而对于儿童应该努力寻找更多的照顾,使其获得更多的关愛。
[0003]目前以微信,微博为工具的社交网络以信息传递快,加强了人与人的沟通分享,因而受到大家追捧。但老人和儿童由于缺乏计算机知识无法方便的使用这些工具,另一个问题就是儿童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应对成人的社交网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目的是为老人和儿童这两个特殊群体建立互联网互相陪伴社交网络,组建老人-儿童互伴网络生态系统。老人-儿童互伴成长模式由儿童陪伴老人,避免老人孤单,充分发挥了老人丰富的培育知识和社会能力,老人关爱儿童,儿童得到更多心灵上的照顾,从而形成良好安全的闭环系统。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注重亲情和人际交往,扩大这两个群体内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对于和谐社会关系大有裨益。
[0005]儿童和老人的定义: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年龄14岁及以下的作为儿童的标准,60岁及以上作为老人的标准,针对这两个年龄段实现互相陪伴。
[0006]陪伴系统的角色及其分工:
(1)儿童:作为被陪伴的对象;
(2)老人:作为提供陪伴的对象;
(3)家长:作为儿童的监护人,发布儿童的信息及需要的帮助,对儿童和老人的交互进行监督,并及时了解老人对儿童的反馈;
(4)系统服务商:构建陪伴系统服务平台,建立老人和儿童数据库,对老人资料信息进行认证,对接需求接近的老人和儿童,提供远程即时音视频链接服务,提供监督和评价服务。
[0007]互联网陪伴社交网络的组成:
互联网陪伴社交网络由构建在互联网服务器端的陪伴系统服务平台,以及儿童智能终端,老人智能终端,老人手机APP端,家长手机APP端组成。
[0008]陪伴系统服务平台的功能: (1)数据功能:建立并存储老人和儿童的信息和资料数据库,儿童评价数据库,老人评价数据库,敏感词数据库。
[0009](2)对接功能:基于家长提交到儿童数据库的儿童年龄及性格特点资料,由陪伴系统服务平台为儿童推荐合适的老人,也可由家长在资料库中替儿童寻找合适的老人,老人也可在儿童数据库中寻找合适的儿童,发起陪伴请求,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实现对接并建立陪伴关系。
[0010](3)陪伴功能:建立陪伴关系的老人和儿童,当老人呼叫对应儿童,或者儿童呼叫对应老人,在对方同意应答后,陪伴系统服务平台为其建立即时音视频通讯链路,双方可通过一对一可视对讲的方式实现远程陪伴,也可采用电话会议的形式,实现一对多的陪伴,SP一个老人陪伴多个儿童或多个老人陪伴一个儿童;老人和儿童互伴的时间越久,双方亲密度值越高。
[0011](4)交流功能:用于家长和老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由陪伴系统服务平台将信息推送到家长和老人各自使用的终端,老人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儿童的情况,家长及时向老人咨询对儿童的培养的建议。
[0012](5)信任功能:出于对儿童的保护,只有家长以及系统服务商确认的可信任老人,儿童才可以主动呼叫,寻求老人的陪伴。老人呼叫儿童需要经过儿童的两次“同意”应答,陪伴系统服务平台才为双方建立即时音视频通讯。
[0013](6)评价功能:在陪伴过程中,随着老人对儿童的了解不断加深,为了对儿童的成长过程能有直观有效的记录和了解,当老人儿童的陪伴时间每达到100小时,老人即可对陪伴的儿童进行相应的评价,儿童评价内容包括:德商(MQ)、智商(IQ)、灵商(SQ)、情商(EQ)、心商(MQ)、志商(WQ)、健商(HQ)、逆商(AQ)、胆商(DQ)、财商(FQ)十个方面。陪伴系统服务平台会将老人对儿童的每次的评价记录入儿童评价数据库,作为家长对儿童培养的参考。
[0014]对老人的评价由家长负责,家长可对老人的陪伴工作进行评价,并由陪伴系统服务平台记录入老人评价数据库。
[0015](7)监督功能:是为了保护儿童特别设立的功能单元;家长对儿童和老人的陪伴需要有一定的监督,陪伴系统服务平台允许家长通过家长手机APP端旁听和观看双方陪伴时的音频和视频内容,调用并查看老人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及录音记录,及时对儿童的一些缺点和行为做引导和纠正,也作为评价老人的工作的依据。
[0016]陪伴系统服务平台内的监督功能单元用于接收儿童智能终端发现的陪伴中出现的敏感内容,以及相应的语音和图片证据。当证据被审查确凿后,系统服务商在陪伴系统服务平台中取消该老人的信任标志,并对其发出相应的警告,严重的冻结该老人帐号,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0017]陪伴系统的交互方式:
老人儿童陪伴社交网络通过儿童智能终端,老人智能终端,老人手机APP端,家长手机APP端连接到构建在互联网服务器端的陪伴系统服务平台实现相互交互。
[0018]手机APP端是构建在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家长和老人可以选择并安装手机端对应的APP应用,以手机作为交互的终端;如果老人使用手机有困难可采用老人智能终端。
[0019]儿童智能终端是儿童实现陪伴的交互设备,是由智能终端控制系统及人体位置识别传感器、转向执行器、摄像头、拾音头、显示器和喇叭构成。人体位置识别传感器可跟踪人体位置,当儿童位置变化时将位置数据传给智能终端控制系统,智能终端控制系统驱动转向执行器能跟踪其位置,实现最佳的图像和声音采集;拾音头采集的声音经过语音识别单元转换成智能终端控制系统可识别的指令,终端控制系统可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工作。喇叭和显示屏用于播放和显示对方音视频内容,使陪伴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0020]儿童智能终端具有敏感内容识别功能,用于屏蔽可能的不健康音视频内容,对儿童进行保护,儿童智能终端接收到对方的音视频流数据由敏感内容识别单元同步捕捉,并对其中的语音内容进行识别,发现敏感词语时自动暂停音视频传输30秒,并截取出现敏感词部分的音频和视频截图上传至陪伴系统平台的监督功能单元。
[0021]儿童智能终端内部包含录音功能单元,可以保留一星期的的通讯录音,家长可以随时通过家里的电脑或者手机APP端登录儿童智能终端,听取陪伴过程中老人和儿童交流的内容,起到一定的监督的作用。
[0022]老人智能终端是老人实现陪伴的交互设备,是由智能终端控制系统及人体位置识别传感器、转向执行器、摄像头、拾音头、HDMI接口构成。拾音头采集的老人的声音经过语音识别单元转换成智能终端控制系统可识别的指令,终端控制系统可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工作;老人智能终端不包含录音单元和敏感内容识别功能,接收到的音视频内容通过HDMI接口发送到电视端播放。
[0023]当儿童通过智能终端提出呼叫请求时,陪伴系统服务平台判断对应的老人是否为该儿童信任或者系统服务商标定信任,如果不是,则拒绝建立连接,如果是可信任的则将呼叫请求发送到对应老人的终端,老人同意后,陪伴系统服务平台为二者建立即时音视频通讯链路。
[0024]当老人提出呼叫请求时,陪伴系统服务平台将呼叫请求发送到对应儿童的智能终端,儿童智能终端发出语音提示,并等待儿童的语音指令,当儿童发出同意指令后,陪伴系统服务平台再次要求确认是否接受呼叫,当儿童再次发出同意指令后,陪伴系统服务平台为二者建立即时音视频通讯链路。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互联网老人儿童陪伴社交网络的组成及交互方式示意图。
[0026]图2为儿童智能终端功能原理图。
[0027]图3为老人智能终端功能原理图。
[0028]图4为老人主动呼叫儿童过程原理图。
[0029]图5为儿童主动呼叫老人过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家长帐号与儿童帐号绑定,便于家长登录陪伴系统服务平台管理儿童信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