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inect工作区域的划分方法与应用_3

文档序号:9810030阅读:来源:国知局
状态,则触发"音量加"指令,若左手处于Q3状态,则触发"上一曲"指令,若左手处于Q〇状 态,则触发"开始/停止"指令;
[0145] II.右手移出区域RA,模型输出null并回到指令初始状态Ro状态;
[0146] III.右手处于区域RA且处于张开状态,模型输出null并维持在心状态,继续等待 布尔型指令的触发;
[0147] 办为右手连续型指令待执行状态,此时右手处于区域RB,有三条状态跳转路线:
[0148] I.右手处于区域RB且做出握拳动作,模型输出Fb(LEFT)并跳转到Q4状态,其中Fb (LEFT)表示与左手状态相关的函数,此时若左手处于&状态,则进入"进度设置"菜单,若左 手处于Q2状态,则进入"音量设置"菜单,若左手处于Q 3状态,则进入"曲目选择"菜单,若左手 处于Qo状态,则触发"开始/停止"指令;
[0149] II.右手移出区域RB,模型输出null并回到Qo状态;
[0150] III.右手处于区域RB且处于张开状态,模型输出nul 1并维持在〇2状态,表示继续 等待进入连续型指令执行;
[0151] R3右手布尔型指令待触发状态,此时右手处于区域RC,有三条状态跳转路线:
[0152] I.右手处于区域RC且处于握拳状态,模型输出Fc(LEFT)并跳转到Qo状态,其中Fc (LEFT)表示与左手状态相关的函数,此时若左手处于&状态,则触发"快退"指令,若左手处 于Q2状态,则触发"音量减"指令,若左手处于Q 3状态,则触发"下一曲"指令,若左手处于Qo状 态,则触发"开始/停止"指令;
[0153] II.右手移出区域RC,模型输出null并回到Qo状态;
[0154] III.右手处于区域RC且处于张开状态,模型输出nul 1并维持在&状态,继续等待 布尔型指令的触发;
[0155] Q4右手连续型指令执行状态,此时右手处于区域RB,有二条状态跳转路线:
[0156] I.右手处于区域RB且处于握拳状态,模型输出Fb ' (LEFT)并维持在Q4状态,其中Fb' 〇^?1',?(1?1.6!11'))是以右手三维空间点和左手状态为自变量的函数值,?(1?1.6!11')为连续 型指令的输出信号,此时若左手处于&状态,则进行进度设置,若左手处于Q 2状态,则进行音 量调整,若左手处于Q3状态,则进行曲目选择;
[0157] II.右手移出区域[RAURBURC]或处于张开状态,模型输出null并跳转到Qo状态, 连续型指令执行结束。
【主权项】
1. 一种Kinect工作区域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 确定坐标系 在Kinect2.0的实体空间坐标空间选取人体关节点作为坐标原点,WKinect2.0的实体 空间坐标系的坐标方向为坐标方向确定坐标系. 2) 有效区域划分 X轴工作区域划分:1. 选择人体基准尺寸化opsize; II. 确定手掌X轴相对坐标值其中,Hand. X为右手掌X轴实际坐标值,0. X为坐标原点X轴实际坐标值; III. 根据手掌正常的活动范围,确定手掌X轴相对坐标值的取值范围为: Mi nHand_x < Hand_x < MaxHand_x 其中,Min化nd_x为手掌X轴相对坐标值取值的最小值;Ma姐and_x为手掌X轴相对坐标 值取值的最大值; 3) 划分工作区域,分界点为A、B;分界点A和B的X轴相对坐标值分别为:Position_A为A点X轴相对坐标值,?〇3^1〇11_8为6点X轴相对坐标值; 4) 手掌所处区域的临时区域号y轴工作区域应满足的条件: E 化 0W 化曲 t.Y< Hand_y < He ad. Y 其中,化nd_y为手掌Υ轴实际坐标值;E化owRi曲巧为右肘Υ轴实际坐标值;胎adY为头部 Y轴实际坐标值; Z轴工作区域应满足的条件: Hand_z < SpineMid.Z 其中,Hand_z为手掌Z轴实际坐标值;SpineMidZ为脊柱中点Z轴实际坐标值; 5) 手掌所处区域的区域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inect工作区域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基准尺寸 为脊柱下段长度;其中,SpineBaseX为脊柱终点的X轴实际坐标值,SpineMidX为脊柱中段点的X轴实际坐 标值,SpineBaseY为脊柱终点的Y轴实际坐标值,SpineMidY为脊柱中段点的Y轴实际坐标 值。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inect工作区域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原点为 SpineMid,即选取脊柱中点作为坐标原点。4. 一种将权利要求1-3所述的Kinect工作区域的划分方法应用到控制音乐播放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 进行左手区域划分,得到立个区域LA、LB和LC,进入舶状态; Qo为布尔型指令初始状态,此时左手处于区域L4UL5ULC,有Ξ条状态跳转路线: I. 左手移至区域LA,模型输出null并跳转到化状态,进入"歌曲曲目"功能菜单; II. 左手移至区域LB,模型输出null并跳转到化状态,进入"音量调整"功能菜单; III. 左手移至区域LC,模型输出null并跳转到化状态,进入"播放进度"功能菜单; 化为布尔型指令待触发状态,此时左手处于区域LA,有二条状态跳转路线: I. 左手处于区域LA,模型输出null并保持化状态,仍处"歌曲曲目"功能菜单; II. 左手移出区域LA,模型输出nul 1并跳转到舶状态; 化为布尔型指令待触发状态,此时左手处于区域LB,有二条状态跳转路线: I. 左手处于区域LB,模型输出null并保持化状态,仍处"音量调整"功能菜单; II. 左手移出区域LB,模型输出null然后跳转到舶状态; 化为布尔型指令待触发状态,此时左手处于区域LC,有二条状态跳转路线: I. 左手处于区域LC,模型输出null并保持化状态,仍处"播放进度"功能菜单; II. 左手移出区域LC,模型输出nul 1并跳转到舶状态; 2) 进行右手区域划分,得到Ξ个区域RA、RB和RC,进入Ro状态; Ro为右手的初始状态,此时右手处于区域此时有Ξ条状态跳转路线: I. 右手移至区域RA并且保持张开状态,模型输出null并跳转到化状态,等待布尔型指令 的触发; II. 右手移至区域RB并且保持张开状态,模型输出null并跳转到R2状态,等待连续型指 令的触发; III. 右手移至区域RC并且保持张开状态,模型输出null并跳转到化状态,等待布尔型指 令的触发; 化为右手布尔型指令待触发状态,此时右手处于区域RA,有Ξ条状态跳转路线: I. 右手处于区域RA且做出握拳动作,模型输出Fa(LEFT)并跳转到Ro状态,其中Fa(LEFT) 表示与左手状态相关的函数,此时若左手处于化状态,则触发"快进"指令,若左手处于化状 态,则触发"音量加"指令,若左手处于化状态,则触发"上一曲"指令,若左手处于舶状态,贝U 触发"开始/停止"指令; II. 右手移出区域RA,模型输出nul 1并回到指令初始状态Ro状态; III. 右手处于区域RA且处于张开状态,模型输出null并维持在化状态,继续等待布尔型 指令的触发; 化为右手连续型指令待执行状态,此时右手处于区域RB,有Ξ条状态跳转路线: I. 右手处于区域RB且做出握拳动作,模型输出Fb(LEFT)并跳转到Q4状态,其中Fb(LEFT) 表示与左手状态相关的函数,此时若左手处于化状态,则进入"进度设置"菜单,若左手处于 化状态,则进入"音量设置"菜单,若左手处于化状态,则进入"曲目选择"菜单,若左手处于舶 状态,则触发"开始/停止"指令; II. 右手移出区域RB,模型输出null并回到舶状态; III. 右手处于区域RB且处于张开状态,模型输出null并维持在化状态,表示继续等待进 入连续型指令执行; 化右手布尔型指令待触发状态,此时右手处于区域RC,有Ξ条状态跳转路线: I. 右手处于区域RC且处于握拳状态,模型输出Fc(LEFT)并跳转到Qo状态,其中Fc(LEFT) 表示与左手状态相关的函数,此时若左手处于化状态,则触发"快退"指令,若左手处于化状 态,则触发"音量减"指令,若左手处于化状态,则触发"下一曲"指令,若左手处于舶状态,贝U 触发"开始/停止"指令; II. 右手移出区域RC,模型输出null并回到舶状态; III. 右手处于区域RC且处于张开状态,模型输出null并维持在化状态,继续等待布尔型 指令的触发; 化右手连续型指令执行状态,此时右手处于区域RB,有二条状态跳转路线: I. 右手处于区域RB且处于握拳状态,模型输出Fb'化EFT)并维持在Q4状态,其中Fb' 化EFT,P(RI.GHT))是W右手Ξ维空间点和左手状态为自变量的函数值,P(RI.GHT)为连续 型指令的输出信号,此时若左手处于化状态,则进行进度设置,若左手处于化状态,则进行音 量调整,若左手处于化状态,则进行曲目选择; II. 右手移出区域[RAURBURC]或处于张开状态,模型输出null并跳转到舶状态,连续 型指令执行结束。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Kinect工作区域的划分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控制音乐播放的方法,通过功能分解、指令提取、模型匹配三个步骤,将不同场景下复杂的控制任务分解为连续型指令算法模型和布尔型指令算法模型;上述两个模型以手掌三维坐标点和手掌姿态作为输入条件,实现状态跳转和指令输出;该音乐控制方法可在多种情况下实现,且控制准确率、鲁棒性、便捷性和普适性更高;与传统鼠标点击和触屏点击进行音乐播放的方法相比,无须与设备进行接触,直接用双手进行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IPC分类】G06F3/01
【公开号】CN105573496
【申请号】CN201510927067
【发明人】邢建平, 王康, 王子栋, 孟宪鹏, 孟宪昊
【申请人】山东大学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