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t卡更新/备份操作系统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826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0184]操作系统备份单元802,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来的操作系统备份指令,根据所述操作系统备份指令将当前操作系统写入T卡;
[0185]备份完成信息发送单元803,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操作系统备份完成信息,完成操作系统备份。
[0186]具体的,所述操作系统备份单元802包括:
[0187]操作系统备份模块,用于查询当前可用的数据存储空间和T卡的可用数据存储空间,若当前可用的数据存储空间和T卡的可用数据存储空间满足操作系统备份要求,则将程序计数器指向所述T卡读取指令对应的T卡的数据存储位置,并读取当前操作系统的数据,根据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数据生成所述当前操作系统的数据对应的镜像文件和系统分区表;并将所述镜像文件和系统分区表写入T卡。
[0188]此外,所述装置包括:
[0189]第四告警单元804,用于在所述当前可用的数据存储空间或T卡的可用数据存储空间不满足操作系统备份要求时,则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操作系统备份失败信息。
[019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装置可以置于智能终端上,也可以独立于智能终端存在。
[0191]实施例9
[019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T卡更新操作系统的方法,应用于具有T卡的智能设备。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0193]S901:控制装置接收更新操作系统的触发信号后,向智能终端发送存储设备信息查询指令;
[0194]S902:智能终端接收控制装置发来的存储设备信息查询指令,根据所述存储设备信息查询指令查询存储设备信息,并将所述存储设备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0195]S903: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来的存储设备信息,从所述存储设备信息中找出T卡的数据存储位置信息;
[0196]S904:智能终端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来的T卡读取指令,根据所述T卡读取指令读取T卡,得到T卡数据信息;将所述T卡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0197]S905:控制装置根据所述T卡的数据存储位置信息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T卡读取指令;
[0198]S906:智能终端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来的操作系统更新指令,根据所述操作系统更新指令将T卡内的操作系统更新文件写入操作系统的存储区;
[0199]S907: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来的T卡数据信息,若所述T卡数据信息中包含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更新文件,则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操作系统更新指令;
[0200]S908:智能终端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操作系统更新完成信息;
[0201]S909: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来的操作系统更新完成信息,完成所述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更新。
[0202]上述步骤的具体内容和实施例1和2中的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203]实施例10
[020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T卡备份操作系统的方法,应用于具有T卡的智能设备。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方法包括:
[0205]S1001:控制装置接收备份操作系统的触发信号后,向智能终端发送存储设备信息查询指令;
[0206]S1002:智能终端接收控制装置发来的存储设备信息查询指令,根据所述存储设备信息查询指令查询存储设备信息,并将所述存储设备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0207]S1003: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来的存储设备信息,从所述存储设备信息中找出T卡的数据存储位置信息;
[0208]S1004:智能终端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来的操作系统备份指令,根据所述操作系统备份指令将当前操作系统写入T卡;
[0209]S1005:控制装置根据所述T卡的数据存储位置信息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操作系统备份指令;
[0210]S1006:智能终端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操作系统备份完成信息;
[0211]S1007: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来的操作系统备份完成信息,完成所述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备份。
[0212]上述步骤的具体内容和实施例3和4中的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213]实施例11
[0214]本实施例通过置于手机上的控制装置对手机操作系统的更新和备份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215]本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1所示,通过图11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0216]1.手机关机状态下,按开机键,则进入步骤2 ;按设定组合的按键(如开机键、音量增加键和音量减小键等)发出更新/备份操作系统的触发信号,则进入步骤3 ;
[0217]2.手机开机,手机的处理器的程序计数器指向存储空间中第M字节(手机当前操作系统所在位置),正常启动系统。如果无法正常启动系统,进入步骤6。
[0218]3.手机开机,进入更新/备份操作系统状态。此时,可通过手机的屏幕显示相关的提示信息如从T卡更新操作系统、备份操作系统或退出等选项。
[0219]若选择从T卡更新操作系统,则进入步骤4 ;若选择备份操作系统则进入步骤5 ;若选择退出,则进入步骤2。
[0220]4.控制装置向手机发送存储设备信息查询指令;手机根据存储设备信息查询指令查询存储设备信息,并将所述存储设备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手机发来的存储设备信息,从所述存储设备信息中找出T卡的数据存储位置信息,并根据T卡的数据存储位置信息向所述手机发送T卡读取指令;手机接收控制装置发来的T卡读取指令,根据所述T卡读取指令读取T卡,得到T卡数据信息;将所述T卡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手机发来的T卡数据信息,若所述T卡数据信息中包含手机的操作系统更新文件,则向所述手机发送操作系统更新指令;手机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来的操作系统更新指令,根据所述操作系统更新指令将T卡内的操作系统更新文件写入操作系统的存储区,并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操作系统更新完成信息,完成操作系统更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手机发来的操作系统更新完成信息,确认完成所述手机的操作系统更新。
[0221]具体的,手机的处理器读取T卡中所要更新的系统镜像文件和系统分区表,检查手机存储和系统分区表,镜像文件是否与当前手机匹配(如总大小是否超过手机存储上限、分区表和镜像文件无法对应等),镜像文件是否合法,如镜像文件不匹配或镜像文件不合法,则进入步骤6 ;否则,格式化手机中M-N存储空间(手机操作系统区域),并根据分区表依次将镜像文件写入到手机中。然后进入步骤2。
[0222]5.备份系统,控制装置向手机发送存储设备信息查询指令;手机接收控制装置发来的存储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并根据所述存储设备信息查询指令查询存储设备信息,将所述存储设备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手机发来的存储设备信息,从所述存储设备信息中找出T卡的数据存储位置信息;根据所述T卡的数据存储位置信息向所述手机发送操作系统备份指令;手机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来的操作系统备份指令,根据所述操作系统备份指令将当前操作系统写入T卡;并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操作系统备份完成信息,完成操作系统备份。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手机发来的操作系统备份完成信息,完成所述手机的操作系统备份。
[0223]具体的,手机处理器检查T卡是否满足写入T卡条件(如T卡数据大小是否小于手机存储、T卡无法写入或T卡无法格式化等),如果不满足写入T卡条件,则进入步骤6 ;如果满足条件,则读取手机系统存储区域,生成手机操作系统的分区表和镜像文件,并写入T卡中。
[0224]6.手机出现出错提示界面,并提示出错原因。
[0225]a.手机无法正常启动系统,提示用户“无法正常启动系统”,按关机键关机;
[0226]b.下载系统过程中,文件匹配出错,提示匹配出错原因(如镜像文件大小是否超过手机存储上限、分区表和镜像文件无法对应),10秒后进入步骤2 ;或写入手机存储的过程出错,提示“无法写入系统,系统已损坏”,按关机键关机。
[0227]c.备份系统过程中,T卡不满足写入条件,提示具体原因,10秒后进入步骤2 ;或,T卡写入的过程中出错,提示“写入T卡出错”,10秒后进入步骤2。
[0228]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0229]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230]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023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23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