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事故及其伤害医疗信息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2219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0]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框架包括五级网络和三级平台。五级网络: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建立连接乡镇、县(区)、地(市)、省、国家五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双向信息传输网络,形成国家PHIS虚拟专网;三级平台:地(市)、省、国家建立三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
[0031]与此同时,初步建立了相关的安全应急条例和相关预案,在全军卫生系统还建立了卫生信息化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卫生信息化标准规范,培养了一大批信息专业技术人才。已经制定的相关标准规范也将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0032]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推进各项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明显成效,极大地促进了卫生管理和业务建设,为全军的卫生医疗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033]在卫生信息标准化方面。目前国际上在卫生信息化方面已有的标准包括HL7、DI COM3.0、SNOMED CT、L10NC等,其中HL7主要偏重于医疗文字信息的规范与交换,它有很多个版本如HL2.4、HL2.5、HL2.6、HL3.0,DICOM偏重于医学图像信息的交换,SNOMED CT是医学术语的规范标准,而LOINC则是用于临床观测指标及实验室检验项目信息的通用数据编码标准。这些标准之间相互有交叉、单个标准又不能涵盖所有医疗信息表示与信息交换。
[0034]因此,本发明的重点在于实现现场信息的快速、准确采集、与应急医院和后方指挥机构的高效、可靠的互联与信息沟通,以及支持应急医疗队的协同救治。应急医疗队救治子平台必须提供如下功能来支持应急医疗队救治工作的开展:
实现伤病员信息的唯一标识和自动识别功能,支持伤病员的登记、分检、后送、救治、上报(伤情、疫情)等各环节统计信息的一致性和有效共享。
[0035]实现面向应急医疗队的医疗物资(包括药品、器材、血液等)管理。实现出、入库管理和生产供应计划功能。
[0036]实现应急医疗队无线移动操作模式,方便现场信息采集,建立应急简易病历,支持在线直连和离线数据暂存提交通信。支持快速分拣、快速治疗、和快速后送。支持应急医疗队间协调操作。
[0037]本发明的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I)分检工作站分辨伤员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并根据医疗救援期间伤员分检方式,将伤员伤情分为需复苏伤员、需即刻处理伤员、需紧急处理伤员、专科非紧急处理伤员、非紧急处理伤员五个层次。根据危重伤员分类,分析伤员不同时间段、不同类别伤情的分布特点,确定针对性治疗措施前所耗时间(以下简称“耗时”)及治疗效果。
[0038]2)后送系统编辑伤病员的基本信息;录入、查询伤情信息;查看未分类、已分类以及已收治的伤病员情况;对未分类的伤病员,按照新伤病员的伤势、伤情等信息为其分类;编辑伤病员的后送信息;登记伤病员的转归情况,查询所有已登记的转归信息。
[0039]3)医护工作站管理并登记伤病员的出入科情况;管理科室的床位情况;医护人员对医嘱的新增、校对、执行操作;为伤病员填写手术申请、检查申请,并查看检查报告;管理和查询科室的药品;查询已经结束的手术情况;查看和登记伤病员的所有信息。
[0040]4)手术工作站记录手术相关信息、麻醉相关信息;伤病员手术、手术等级、麻醉记录等情况查询。
[0041]5)检查工作站查询病人基本信息、录入检查申请、编辑检查报告;分类统计检查类别、检查项目;维护管理检查工作站所使用的各种字典。
[0042]6)药品系统录入、查询药品出入库信息;维护管理救治机构编配药材物资的库存上下限、对库存药品有效期进行预警,查询现有药品库存;统计查询药房出入库信息;维护管理药房所使用的各种字典。
[0043]7)物资管理系统实现对卫勤机构、卫勤人员、装备、物资和运力管理。
[0044]本发明实现基于医疗方舱的信息互联,实现数字设备的信息关联和共享,以提高应急医院的处置和诊断效率;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实现临床诊断和救治的语音、视频、图像等大规模数据的快速传输,以支持远程会诊和指挥调度等功能。应急医院救治子平台必须提供如下功能来支持应急医院救治工作的开展:
实现应急医院基于医疗方舱的信息互连互通,实现检验设备、检查设备、手术设备、监护设备的联机采集和共享,建立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临床信息系统,为伤病员的救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0045]实现远程会诊功能,支持语音、视频交流和文本和图像同步操作等,从而为伤病员救治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0046]实现临床救治信息数字化采集和在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换共享,采集包括急救病历、医嘱信息、检查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手术信息、重症监护信息等。
[0047]现场调度指挥无线移动终端现场情景是提高应急指挥效率的重要依据,利用新的视频监控技术,指挥中心可同时获得来自多个现场的场景,及时掌握现场情况,指挥现场工作人员对公共安全事件或灾难进行处理。现场人员可以通过现场调度指挥无线移动终端随时获得指挥中心的命令,更好的完成突发事件的处理。
[0048]基于完善的无线网络和视频传输技术的现场调度指挥无线移动终端包括以下几方面功能:
实时视频采集传输:利用高清晰摄像设备对现场场景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将视频图像上传到指挥中心供指挥人员参考。
[0049]多方语音视频会商:指挥人员、专家团队、现场救治人员等多方人员可进行语音视频会商,分析现场情况给出下一步方案。
[0050]医学数据传输:现场伤病员的医学影像,检验结果等医学数据可通过现场调度指挥无线移动终端传送到指挥中心,使指挥人员能准确做出分析。
[0051]多角度现场状况分析:多台现场调度指挥无线移动终端从不同角度采集现场情况并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
【主权项】
1.一种特种事故及其伤害医疗信息现场采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现场事故信息采集及现场伤员信息采集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现场事故信息采集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现场图像采集模块:包括一高清图像采集设备,采集事故现场的高清图像,并具有高速传输通道; 现场语音采集模块:采集事故现场的语音信息,并具有多方语音实时压缩与解压缩模块,实现紧急情况下语音信息的真实可靠; 现场视频采集模块:包括一高清视频采集设备,采集事故现场的视频信息,并实现同一信道多路视频整合,确保多台现场调度指挥无线移动终端的视频数据传输时不发生堵塞和丢包问题; 手持设备及移动终端,所述终端在系统在线和离线状态下均可实现数据可靠传输;所述现场伤员信息采集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分检工作站、后送系统、护士工作站、医生工作站、手术工作站、检查工作站、检验系统、药品系统、物资管理系统; 其中,所述分检工作站分辨伤员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医疗救援期间伤员分检方式,将伤员伤情分为需复苏伤员、需即刻处理伤员、需紧急处理伤员、专科非紧急处理伤员、非紧急处理伤员五个层次,根据危重伤员分类,分析伤员不同时间段、不同类别伤情的分布特点,确定针对性治疗措施前所耗时间及治疗效果; 所述后送系统编辑伤病员的基本信息;录入、查询伤情信息;查看未分类、已分类以及已收治的伤病员情况;对未分类的伤病员,按照新伤病员的伤势、伤情等信息为其分类;编辑伤病员的后送信息;登记伤病员的转归情况,查询所有已登记的转归信息; 所述医护工作站管理并登记伤病员的出入科情况;管理科室的床位情况;医护人员对医嘱的新增、校对、执行操作;为伤病员填写手术申请、检查申请,并查看检查报告;管理和查询科室的药品;查询已经结束的手术情况;查看和登记伤病员的所有信息; 所述手术工作站记录手术相关信息、麻醉相关信息;伤病员手术手术等级、麻醉记录等情况查询; 所述检查工作站查询病人基本信息、录入检查申请、编辑检查报告;分类统计检查类另IJ、检查项目;维护管理检查工作站所使用的各种字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事故及其伤害医疗信息现场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的还包括: 药品系统,所述药品系统录入、查询药品出入库信息;维护管理救治机构编配药材物资的库存上下限、对库存药品有效期进行预警,查询现有药品库存;统计查询药房出入库信息;维护管理药房所使用的各种字典; 物资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实现对卫勤机构、卫勤人员、装备、物资和运力管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事故及其伤害医疗信息现场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检工作站包括腕带识别单元,实现伤病员在各个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中唯一标识和自动识别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事故及其伤害医疗信息现场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现场调度指挥无线移动终端,所述终端实现:实时视频采集传输:利用高清晰摄像设备对现场场景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将视频图像上传到指挥中心供指挥人员参考; 多方语音视频会商:指挥人员、专家团队、现场救治人员等多方人员可进行语音视频会商,分析现场情况给出下一步方案; 医学数据传输:现场伤病员的医学影像,检验结果等医学数据可通过现场调度指挥无线移动终端传送到指挥中心,使指挥人员能准确做出分析; 多角度现场状况分析:多台现场调度指挥无线移动终端从不同角度采集现场情况并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信息传送及采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特种事故及其伤害医疗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现场事故信息采集及现场伤员信息采集两个部分,所述现场事故信息采集包括现场图像采集模块、现场语音采集模块、现场视频采集模块、手持设备及移动终端等;所述现场伤员信息采集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分检工作站、后送系统、护士工作站、医生工作站、手术工作站、检查工作站、检验系统、药品系统、物资管理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系统实现现场信息的快速、准确采集、与应急医院和后方指挥机构的高效、可靠的互联与信息沟通,以及支持应急医疗队的协同救治。
【IPC分类】G06Q50/26, G06F19/00
【公开号】CN105701359
【申请号】CN201610115101
【发明人】胡呈炜, 潘秀颉, 马冬, 王晖, 吉亚力, 何平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