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7725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方位手势操作流程、方位手势定义、卡片包定义、卡片包操作规则;所述卡片包操作包括总卡切换为分卡、分卡切换为总卡、分卡定点切换;所述装置包括一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安装有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手势解析模块、指令获取模块、指令执行模块。本发明利用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比划的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所述智能手机卡片包,实现了所述卡片包内各张卡片之间的快速切换,由此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卡片交互的便捷性,为用户提供了更自然、更高效的卡片信息浏览体验,用户最多比划两个方位手势,就能切换到所述卡片包内591张卡片中的任何一张。
【专利说明】
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智能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卡片式交互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智能手机。卡片式交互将图片、文本、视频、音频、按钮、链接等一系列数据整合到卡片之中,这些卡片可以分层、移动、翻面、旋转、堆叠、折叠、展开、缩放。智能手机采用卡片式交互之后,操控变得更加简单,体验更加统
O
[0003]卡片线性排列方式是用户最喜欢的应用之一,没有什么形式比线性排列更清晰易懂;但是,要操作一组载有相关信息、数量较多的卡片,用户往往会花费较长的浏览时间;因此,需要为用户提供另一种扁平式卡片布局方式,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的操作就能浏览到该组卡片中的任意一张卡片,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卡片组的操作效率。
[0004]为了叙述方便,本发明将一组载有相关信息、数量较多的卡片统称为卡片包。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正是要解决智能手机卡片包高效操作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方法及装置。
[0006]本发明旨在利用用户手指在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比划的方位手势来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
[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I方位手势操作装置
[0009]—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如图1所示的一智能手机。
[0010]所述智能手机设置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用于显示卡片包和检测方位手势;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可采用电容式或电阻式或电压式触摸屏,只要能够准确地感应出用户单个手指的触摸情况即可。
[0011]所述智能手机安装有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手势解析模块、指令获取模块、指令执行模块;
[0012]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的触摸操作所产生的触摸数据;
[0013]所述手势解析模块,用于将所述触摸数据解析为对应的方位手势;
[0014]所述指令获取模块,用于依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方位手势对应的所述智能手机卡片包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方位手势转换为所述操作指令;
[0015]所述指令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获取模块确定的所述操作指令。
[0016]2方位手势操作方法
[0017]—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方位手势操作流程、方位手势定义、卡片包定义、卡片包操作规则。
[0018]2.1方位手势操作流程
[0019]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包括如图2所示的步骤:
[0020]①方位手势操作状态开启;
[0021]②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实时检测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的触摸操作所产生的触摸数据;
[0022]③所述手势解析模块,将所述触摸数据解析为对应的方位手势;
[0023]④所述指令获取模块,依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方位手势对应的所述智能手机卡片包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方位手势转换为所述操作指令;
[0024]⑤所述指令执行模块,执行所述指令获取模块确定的所述操作指令。
[0025]2.2方位手势定义
[0026]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中的所述方位手势,包括点击手势、滑移手势、滑移后返回手势、滑移后长按手势、双击后滑移手势。
[0027]2.2.1点击手势
[0028]所述点击手势包括单击手势Al、双击手势A2;
[0029]进一步地,所述单击手势Al,定义为用户手指一次性点击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的动作;
[0030]所述双击手势A2,定义为用户手指连续两次快速地点击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的动作。
[0031]所述点击手势与所点击的智能手机触摸屏位置无关,即无论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的哪个位置上点击,其点击效果都是一样的。
[0032]2.2.2滑移手势
[0033]所述滑移手势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沿着八个方位的直线滑移动作;所述八个方位包括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的左上方、上方、右上方、左方、右方、左下方、下方、右下方;所述八个方位还可由安装在所述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进行设定。
[0034]如图3所示,所述滑移手势包括左上方滑移手势B1、上方滑移手势B2、右上方滑移手势B3、左方滑移手势B4、右方滑移手势B5、左下方滑移手势B6、下方滑移手势B7、右下方滑移手势B8;
[0035]进一步地,所述左上方滑移手势BI,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向左上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36]所述上方滑移手势B2,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向上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37]所述右上方滑移手势B3,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向右上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38]所述左方滑移手势B4,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向左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39]所述右方滑移手势B5,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向右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40]所述左下方滑移手势B6,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向左下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41]所述下方滑移手势B7,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向下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42]所述右下方滑移手势B8,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向右下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43]所述滑移手势只与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的滑移方位有关,而与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的具体位置无关,即无论用户手指是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的哪个位置开始滑移,滑移距离是长是短,只要滑移方位是相同的,则属于同一种滑移手势。
[0044]所述滑移手势的判断方法是:依据触摸点的滑移轨迹,计算出触摸点的滑移距离,若达到设定阈值,则认定为滑移手势,否则,则认定为点击手势;所述触摸点定义为用户手指与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之间的接触点。
[0045]2.2.3滑移后返回手势
[0046]所述滑移后返回手势,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某一方位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相反方向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47]如图4所示,所述滑移后返回手势包括左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l、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2、右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3、左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4、右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5、左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6、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7、右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S;
[0048]进一步地,所述左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l,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左上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右下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49]所述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2,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上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下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50]所述右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3,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右上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左下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51]所述左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4,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左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右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52]所述右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5,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右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左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53]所述左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6,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左下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右上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54]所述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7,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下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上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55]所述右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S,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右下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左上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56]所述滑移后返回手势,只与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的滑移方位有关,而与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的具体位置无关,即无论用户手指是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的哪个位置开始滑移,在哪个位置停止滑移并反向滑移,只要正反向滑移方位是相反的,则属于同一种滑移后返回手势。
[0057]所述滑移后返回手势的判断方法是:依据触摸点的滑移轨迹,计算出触摸点沿着两个相反方向滑移的距离,若分别达到设定阈值,则认定为滑移后返回手势。
[0058]2.2.4滑移后长按手势
[0059]所述滑移后长按手势,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某一方位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长按的动作。
[0060]如图5所示,所述滑移后长按手势包括左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l、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2、右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3、左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4、右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5、左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6、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7、右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8;
[0061]进一步地,所述左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l,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左上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长按的动作;
[0062]所述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2,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上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长按的动作;
[0063]所述右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3,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右上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长按的动作;
[0064]所述左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4,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左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长按的动作;
[0065]所述右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5,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右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长按的动作;
[0066]所述左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6,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左下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长按的动作;
[0067]所述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7,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下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长按的动作;
[0068]所述右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8,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先向右下方作直线滑移,滑移结束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长按的动作。
[0069]所述滑移后长按手势,只与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的滑移方位有关,而与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的具体位置无关,即无论用户手指是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的哪个位置开始滑移,在哪个位置停止滑移并长按,只要滑移方位是相同的,则属于同一种滑移后长按手势。
[0070]所述滑移后长按手势由滑移手势与长按手势组合而成;所述滑移手势及长按手势的判断方法是:依据触摸点的滑移轨迹,计算出触摸点的滑移距离,若达到设定阈值,则认定为滑移手势,否则,则认定为长按手势。
[0071]2.2.5双击后滑移手势
[0072]所述双击后滑移手势,定义为用户手指连续两次快速地点击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在第二次点击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某一方位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73]如图6所示,所述双击后滑移手势包括双击后左方滑移手势E1、双击后右方滑移手势E2、双击后上方滑移手势E3、双击后下方滑移手势E4;
[0074]进一步地,所述双击后左方滑移手势El,定义为用户手指连续两次快速地点击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在第二次点击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左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75]所述双击后右方滑移手势E2,定义为用户手指连续两次快速地点击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在第二次点击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右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76]所述双击后上方滑移手势E3,定义为用户手指连续两次快速地点击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在第二次点击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上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77]所述双击后下方滑移手势E4,定义为用户手指连续两次快速地点击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在第二次点击后,用户手指不离开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并立即向下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0078]所述双击后滑移手势,只与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的滑移方位有关,而与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的具体位置无关,即无论用户手指是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的哪个位置双击并滑移,只要滑移方位是相同的,则属于同一种双击后滑移手势。
[0079]2.3卡片包定义
[0080]本发明将卡片定义为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呈现的、能够承载信息的矩形方框。
[0081]所述卡片承载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按钮、链接。
[0082]用户可在所述卡片上进行浏览、编辑、点击、移动、展开、缩放、旋转、复制、收藏、转发等操作。
[0083]本发明将卡片包定义为若干张载有相关信息的卡片集合;所述卡片包包括I张总卡、24张分卡。
[0084]所述I张总卡的代码设定为A,简称为A卡;
[0085]所述24张分卡的代码分别设定为8132、83、84、85、86、87、88、(:1工2、03工4、〇5、〇6、07、08、01、02、03、04、05、06、07、08,分别简称为則卡、82卡、83卡、84卡、85卡、86卡、87卡、B8卡、Cl卡、C2卡、C3卡、C4卡、C5卡、C6卡、C7卡、C8卡、Dl卡、D2卡、D3卡、D4卡、D5卡、D6卡、D7卡、D8卡。
[0086]2.4卡片包操作规则
[0087]所述卡片包操作包括:总卡切换为分卡;分卡切换为总卡;分卡定点切换;所述卡片包操作规则包括: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规则;分卡切换为总卡操作规则;分卡定点切换操作规则。
[0088]2.4.1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规则
[0089]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总卡切换为分卡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滑移手势、或者滑移后返回手势、或者滑移后长按手势,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方位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0090]所述方位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滑移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所述滑移后返回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所述滑移后长按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
[0091]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滑移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
[0092]所述左上方滑移手势BI与所述A卡切换为BI卡操作指令对应;
[0093]所述上方滑移手势B2与所述A卡切换为B2卡操作指令对应;
[0094]所述右上方滑移手势B3与所述A卡切换为B3卡操作指令对应;
[0095]所述左方滑移手势B4与所述A卡切换为B4卡操作指令对应;
[0096]所述右方滑移手势B5与所述A卡切换为B5卡操作指令对应;
[0097]所述左下方滑移手势B6与所述A卡切换为B6卡操作指令对应;
[0098]所述下方滑移手势B7与所述A卡切换为B7卡操作指令对应;
[0099]所述右下方滑移手势B8与所述A卡切换为B8卡操作指令对应。
[0100]如图4所示,所述滑移后返回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
[0101]所述左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l与所述A卡切换为Cl卡操作指令对应;
[0102]所述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2与所述A卡切换为C2卡操作指令对应;
[0103]所述右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3与所述A卡切换为C3卡操作指令对应;
[0104]所述左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4与所述A卡切换为C4卡操作指令对应;
[0105]所述右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5与所述A卡切换为C5卡操作指令对应;
[0106]所述左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6与所述A卡切换为C6卡操作指令对应;
[0107]所述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7与所述A卡切换为C7卡操作指令对应;
[0108]所述右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S与所述A卡切换为CS卡操作指令对应。
[0109]如图5所示,所述滑移后长按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
[0110]所述左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l与所述A卡切换为Dl卡操作指令对应;
[0111]所述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2与所述A卡切换为D2卡操作指令对应;
[0112]所述右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3与所述A卡切换为D3卡操作指令对应;
[0113]所述左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4与所述A卡切换为D4卡操作指令对应;
[0114]所述右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5与所述A卡切换为D5卡操作指令对应;
[0115]所述左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6与所述A卡切换为D6卡操作指令对应;
[0116]所述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7与所述A卡切换为D7卡操作指令对应;
[0117]所述右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8与所述A卡切换为D8卡操作指令对应。
[0118]2.4.2分卡切换为总卡操作规则
[0119]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分卡切换为总卡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单击手势或者双击手势,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分卡切换为总卡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单击手势或者双击手势与所述分卡切换为总卡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0120]进一步地,所述分卡切换为总卡操作指令包括:
[0121]所述BI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22]所述B2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23]所述B3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24]所述B4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25]所述B5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26]所述B6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27]所述B7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28]所述B8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29]所述Cl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30]所述C2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31]所述C3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32]所述C4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33]所述C5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34]所述C6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35]所述C7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36]所述C8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37]所述Dl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38]所述D2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39]所述D3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40]所述D4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41]所述D5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OH2]所述D6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43]所述D7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44]所述D8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0145]2.4.3分卡定点切换操作规则
[0146]所述分卡定点切换操作包括:当前分卡E切换为前一张分卡El;当前分卡E切换为后一张分卡E2;当前分卡E切换为第一张分卡E3;当前分卡E切换为最后一张分卡E4。
[0147]所述当前分卡E定义为用户当前正在操作的分卡,即正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显示的分卡。
[0148]为了准确地定义所述定点分卡,本发明将分卡代码序列定义为:B1B2B3B4B5B6B7B8C1C2C3C4C5C6C7C8D1D2D3D4D5D6D7D8。
[0149]所述前一张分卡El的代码定义为所述分卡代码序列中当前分卡代码之前的第一个代码。例如,当前分卡的代码为Cl,那么,前一张分卡的代码则为B9,S卩:E卡=Cl卡时,El卡=B9卡。
[0150]所述后一张分卡E2的代码定义为所述分卡代码序列中当前分卡代码之后的第一个代码。例如,当前分卡的代码为D4,那么,后一张分卡的代码则为D5,S卩:E卡=D4卡时,E2卡=D5卡。
[0151]所述第一张分卡E3的代码定义为所述分卡代码序列中的第一个代码,在所述分卡代码序列中,第一张分卡的代码为BI,S卩:E3卡=Bl卡。
[0152]所述最后一张分卡E4的代码定义为所述分卡代码序列中的最后一个代码,在所述分卡代码序列中,最后一张分卡的代码为D8,即:E4卡=DS卡。
[0153]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实现分卡定点切换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双击后滑移手势,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分卡定点切换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双击后滑移手势与所述分卡定点切换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0154]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双击后滑移手势与所述分卡定点切换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
[0155]所述双击后左方滑移手势El与所述当前分卡E切换为前一张分卡El操作指令对应;
[0156]所述双击后右方滑移手势E2与所述当前分卡E切换为后一张分卡E2操作指令对应;
[0157]所述双击后上方滑移手势E3与所述当前分卡E切换为第一张分卡E3操作指令对应;
[0158]所述双击后下方滑移手势E4与所述当前分卡E切换为最后一张分卡E4操作指令对应。
【附图说明】
[015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160]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方位手势操作装置结构框图;
[0161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图;
[0162]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8种滑移手势与8种卡片包操作指令及其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图;
[0163]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8种滑移后返回手势与8种卡片包操作指令及其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图;
[0164]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8种滑移后长按手势与8种卡片包操作指令及其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图;
[0165]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4种双击后滑移手势与4种卡片包操作指令及其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图;
[016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元稹诗词卡片包及其卡片代码关系图;
[016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元稹诗词封面卡片A与目录卡片C3之间的切换示意图;
[016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元稹诗词目录卡片C3与内容卡片C3D4之间的切换示意图;
[0169]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元稹诗词内容卡片C3D4与封面卡片A之间的切换示意图;
[0170]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元稹诗词目录卡片C3与目录卡片C4之间的切换示意图;
[0171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元稹诗词内容卡片C3D4与内容卡片C3D3之间的切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72]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势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所述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0173]实施例一
[0174]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某智能手机卡片包的装置。
[017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如图1所示的一智能手机10;所述智能手机10设置有触摸屏20;所述触摸屏20用于显示卡片包和检测方位手势;所述触摸屏20采用电容式触摸屏。
[0176]所述智能手机10安装有应用程序30;所述应用程序30包括数据获取模块100、手势解析模块200、指令获取模块300、指令执行模块400;
[0177]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00,用于实时检测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10触摸屏20上的触摸操作所产生的触摸数据;
[0178]所述手势解析模块200,用于将所述触摸数据解析为对应的方位手势;
[0179]所述指令获取模块300,用于依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方位手势对应的所述智能手机10卡片包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方位手势转换为所述操作指令;
[0180]所述指令执行模块400,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获取模块300确定的所述操作指令。
[0181]实施例二
[0182]实施例二提供了实施例一中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某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流程;如图2所示,所述流程包括步骤:
[0183]S01:方位手势操作状态开启;
[0184]S02: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00,实时检测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10触摸屏20上的触摸操作所产生的触摸数据;
[0185]S03:所述手势解析模块200,将所述触摸数据解析为对应的方位手势;
[0186]S04:所述指令获取模块300,依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方位手势对应的所述智能手机10卡片包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方位手势转换为所述操作指令;
[0187]S05:所述指令执行模块400,执行所述指令获取模块300确定的所述操作指令。
[0188]实施例三
[0189]实施例三提供了实施例二中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某智能手机上元稹诗词卡片包的一个实例。
[0190]所述元稹诗词卡片包,包括I张元稹诗词封面卡片、24张元稹诗词目录卡片;所述24张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分别包括24张元稹诗词内容卡片,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包括一首元稹诗词原文及其评注;所述元稹诗词卡片包总共包括I张元稹诗词封面卡片、24张元稹诗词目录卡片、576张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如图7所示。
[0191]所述元稹诗词封面卡片的代码设定为A;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的代码分别设定*B1、B2、B3、B4、B5、B6、B7、B8、C1、C2、C3、C4、C5、C6、C7、C8、D1、D2、D3、D4、D5、D6、D7、D8:
[0192]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Bi(i= l?8)包括24张元稹诗词内容卡片,所述24张元稹诗词内容卡片的代码分别设定为別81、8丨82、8丨83、8丨84、8丨85、8丨86、8丨87、8丨88、8丨(:1、BiC2、BiC3、BiC4、BiC5、BiC6、BiC7、BiC8、BiDl、BiD2、BiD3、BiD4、BiD5、BiD6、BiD7、BiD8:
[0193]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Ci(i= l?8)包括24张元稹诗词内容卡片,所述24张元稹诗词内容卡片的代码分别设定为以81、(^82、(^83、(^84、(^85、(^86、(^87、(^88、(^(:1、CiC2、CiC3、CiC4、CiC5、CiC6、CiC7、CiC8、CiDl、CiD2、CiD3、CiD4、CiD5、CiD6、CiD7、CiD8;
[0194]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Di(i= l?8)包括24张元稹诗词内容卡片,所述24张元稹诗词内容卡片的代码分别设定为0丨81、0丨82、0丨83、0丨84、0丨85、0丨86、0丨87、0丨88、0丨(:1、DiC2、DiC3、DiC4、DiC5、DiC6、DiC7、DiC8、DiDl、DiD2、DiD3、DiD4、DiD5、DiD6、DiD7、DiD8。
[0195]所述元稹诗词卡片包操作包括:元稹诗词封面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封面卡片、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封面卡片、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定点切换、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定点切换。
[0196]①元稹诗词封面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目录卡片
[0197]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所述元稹诗词封面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目录卡片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元稹诗词目录卡片代码所对应的方位手势,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所述元稹诗词封面卡片切换为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代码所对应的方位手势与所述元稹诗词封面卡片切换为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0198]例如: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显示的是元稹诗词封面卡片A,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比划右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3,则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随即显示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C3,如图8所示。
[0199]②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内容卡片
[0200]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内容卡片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后两位代码所对应的方位手势,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切换为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后两位代码所对应的方位手势与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切换为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0201 ]例如: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显示的是元稹诗词目录卡片C3,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比划左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4,则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随即显示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C3D4,如图9所示。
[0202]③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目录卡片
[0203]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目录卡片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单击手势Al,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切换为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单击手势Al与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切换为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0204]例如: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显示的是元稹诗词内容卡片C3D4,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比划单击手势Al,则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随即显示元稹诗词目录卡片C3,如图9所示。
[0205]④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封面卡片
[0206]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封面卡片A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单击手势Al,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切换为所述元稹诗词封面卡片A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单击手势Al与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切换为所述元稹诗词封面卡片A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0207]例如: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显示的是元稹诗词目录卡片C3,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比划单击手势Al,则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随即显示元稹诗词封面卡片A,如图8所示。
[0208]⑤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封面卡片
[0209]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切换为元稹诗词封面卡片A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双击手势A2,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切换为所述元稹诗词封面卡片A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双击手势A2与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切换为所述元稹诗词封面卡片A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0210]例如: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显示的是元稹诗词内容卡片C3D4,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比划双击手势A2,则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随即显示元稹诗词封面卡片A,如图10所示。
[0211 ]⑥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定点切换
[0212]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实现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定点切换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双击后滑移手势,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定点切换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双击后滑移手势与所述元稹诗词目录卡片定点切换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0213]例如: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显示的是元稹诗词目录卡片C3,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比划双击后右方滑移手势E2,则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随即显示元稹诗词目录卡片C4,如图11所示。
[0214]⑦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定点切换
[0215]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实现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定点切换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双击后滑移手势,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定点切换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双击后滑移手势与所述元稹诗词内容卡片定点切换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0216]例如: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显示的是元稹诗词内容卡片C3D4,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比划双击后左方滑移手势E1,则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随即显示元稹诗词内容卡片C3D3,如图12所示。
[0217]通过分析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所述智能手机卡片包具有下列优势:
[0218]①所述卡片包提供了一个关于某一特别主题的全方位信息,所述卡片包内的每张卡片都致力于回答这个主题的某一特定方面。例如,所述元稹诗词卡片包提供了一个关于元稹诗词的全方位信息,将元稹一生所创作的576首诗歌有序地、完整地展示出来。
[0219]②在所述卡片包中,一张总卡可以统辖若干张分卡,所述分卡又可作为另一个卡片包的总卡,统辖数量更多的分卡,如此传递下去,每层卡片的数量均呈现几何级数地快速增长。例如,在所述元稹诗词卡片包中,I张总卡统辖24张分卡;所述24张分卡又成为另外24个卡片包的总卡,总共统辖576张分卡。
[0220]③所述卡片包内的总卡与分卡之间、各张分卡之间通常有着较强的逻辑联系,根据这些逻辑联系,用户很容易推导出各张总卡和分卡所包括的大致内容,无需将这些卡片内容一一展现出来,因而节省了卡片显示空间,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卡片交互的便捷性,为用户提供了更自然、更高效的卡片信息浏览体验。
[0221]④每张卡片上都标注有代码,用户只要记住所述卡片的代码,比划出与之对应的方位手势,就能迅速地切换为该卡片。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所述元稹诗词卡片包,用户最多比划两个方位手势,就能从总卡直接切换为任意一张分卡,就是说,用户最多比划两个方位手势,就能在所述智能手机屏幕上浏览到元稹的任意一首诗词。
[022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0223]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改进、等同替换、重新组合,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安装有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手势解析模块、指令获取模块、指令执行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的触摸操作所产生的触摸数据; 所述手势解析模块,用于将所述触摸数据解析为对应的方位手势; 所述指令获取模块,用于依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方位手势对应的所述智能手机卡片包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方位手势转换为所述操作指令; 所述指令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获取模块确定的所述操作指令。2.—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比划的方位手势来操作所述智能手机卡片包;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①方位手势操作状态开启; ②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实时检测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的触摸操作所产生的触摸数据; ③所述手势解析模块,将所述触摸数据解析为对应的方位手势; ④所述指令获取模块,依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方位手势对应的所述智能手机卡片包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方位手势转换为所述操作指令; ⑤所述指令执行模块,执行所述指令获取模块确定的所述操作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手势包括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手机触摸屏上比划的点击手势、滑移手势、滑移后返回手势、滑移后长按手势、双击后滑移手势; 进一步地,所述点击手势包括单击手势Al、双击手势A2; 所述滑移手势包括左上方滑移手势B1、上方滑移手势B2、右上方滑移手势B3、左方滑移手势B4、右方滑移手势B5、左下方滑移手势B6、下方滑移手势B7、右下方滑移手势B8; 所述滑移后返回手势包括左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l、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2、右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3、左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4、右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5、左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6、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7、右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S; 所述滑移后长按手势包括左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1、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2、右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3、左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4、右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5、左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6、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7、右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8; 所述双击后滑移手势包括双击后左方滑移手势E1、双击后右方滑移手势E2、双击后上方滑移手势E3、双击后下方滑移手势E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具有下列特征: 所述卡片以矩形方框的形态承载信息; 所述卡片承载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按钮、链接; 用户可在所述卡片上进行浏览、编辑、点击、移动、展开、缩放、旋转、复制、收藏、转发等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包具有下列特征: 所述卡片包包括I张总卡、24张分卡; 所述I张总卡的代码设定为A; 所述24张分卡的代码分别设定为則、82、83、84、85、86、87、88、(:1工2、03工4、05工6、〇7、C8、D1、D2、D3、D4、D5、D6、D7、D8。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手机卡片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包操作包括总卡切换为分卡、分卡切换为总卡、分卡定点切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总卡切换为分卡,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总卡切换为分卡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滑移手势、或者滑移后返回手势、或者滑移后长按手势,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方位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方位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滑移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所述滑移后返回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所述滑移后长按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左上方滑移手势BI与所述A卡切换为BI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上方滑移手势B2与所述A卡切换为B2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上方滑移手势B3与所述A卡切换为B3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左方滑移手势B4与所述A卡切换为B4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方滑移手势B5与所述A卡切换为B5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左下方滑移手势B6与所述A卡切换为B6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下方滑移手势B7与所述A卡切换为B7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下方滑移手势B8与所述A卡切换为B8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滑移后返回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左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l与所述A卡切换为Cl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2与所述A卡切换为C2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上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3与所述A卡切换为C3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左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4与所述A卡切换为C4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5与所述A卡切换为C5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左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6与所述A卡切换为C6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7与所述A卡切换为C7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下方滑移后返回手势CS与所述A卡切换为CS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滑移后长按手势与所述总卡切换为分卡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左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l与所述A卡切换为Dl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2与所述A卡切换为D2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上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3与所述A卡切换为D3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左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4与所述A卡切换为D4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5与所述A卡切换为D5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左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6与所述A卡切换为D6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7与所述A卡切换为D7卡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下方滑移后长按手势D8与所述A卡切换为D8卡操作指令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卡切换为总卡,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分卡切换为总卡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单击手势或者双击手势,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分卡切换为总卡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单击手势或者双击手势与所述分卡切换为总卡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分卡切换为总卡操作指令包括: 所述BI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B2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B3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B4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B5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B6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B7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B8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Cl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C2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C3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C4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C5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C6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C7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C8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Dl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D2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D3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D4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D5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D6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D7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 所述D8卡切换为A卡操作指令。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卡定点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卡定点切换操作包括: 当前分卡E切换为前一张分卡EI; 当前分卡E切换为后一张分卡E2; 当前分卡E切换为第一张分卡E3; 当前分卡E切换为最后一张分卡E4。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卡定点切换,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实现分卡定点切换时,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双击后滑移手势,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分卡定点切换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双击后滑移手势与所述分卡定点切换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双击后滑移手势与所述分卡定点切换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双击后左方滑移手势El与所述当前分卡E切换为前一张分卡El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双击后右方滑移手势E2与所述当前分卡E切换为后一张分卡E2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双击后上方滑移手势E3与所述当前分卡E切换为第一张分卡E3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双击后下方滑移手势E4与所述当前分卡E切换为最后一张分卡E4操作指令对应。
【文档编号】G06F3/0488GK105938416SQ201610201302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5日
【发明人】钟林
【申请人】钟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