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分解气流解锁方法

文档序号:1065583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分解气流解锁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分解气流解锁方法,首先对气流数据进行收集,再对气流数据进行分解处理,对分解后的各个子要素进行独立分析,最后对满足条件的子要素进行归一化操作,最终实现对智能移动设备的解锁功能。本发明的优点是把单一要素划分为多个简单的子要素,对气流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此方法不同于已有的气流解锁方案,本发明所提到的分解气流解锁方法不仅仅考虑了气流的强度,气流的强度是一个比较难准确衡量的因素。而是把气流分解为温度、湿度和强度三个子要素,通过分别对三个子要素进行独立分析、归一化处理,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体验。
【专利说明】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分解气流解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设备对气流进行分解分析来进行解锁的解锁方法。进一步解释为,通过把气流进行分解为温度、湿度和强度三个子要素,并且对此三个子要素进行独立分析,最后对分析后的结果进行整合来实现对智能设备的解锁功能。属于信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解锁方法也是越来越多,现有的解锁方法有滑动解锁、指纹解锁、密码解锁等。其中指纹解锁是通过分析生物特征数据,并验证记录这些数据,以此实现身份验证,减少输入密码的麻烦。这些解锁方法对用户的信息安全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给用户提供了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
[0003]现存的气流解锁方法包括根据气流的类型是否与预设的气流类型匹配来进行解锁,若匹配,则实现解锁;或者根据所采集到的气流信息的强度来检测是否匹配所预设的范围,若气流信息符合预设范围,则实现解锁。下面两个例子简述了现有的气流解锁方法:
[0004]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259778.X公开了一种气流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其中有以下步骤:首先对用户的气流信息进行采集,对气流信息进行判断,判断其是否为人类气流,并且判断采集的气流是否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采集的气流合格时,将实现屏幕解锁功會K。
[0005]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314214.7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气流解锁方法及解锁系统,其中有以下步骤:首先是米集气流;然后确定米集到的气流的强度;最后检测所米集到的气流的强度是否在预设的范围内;如果所确定的气流的强度在预设的气流强度范围内时,将实现气流解锁的功能。
[0006]本发明通过对气流进行分解,并且对分解后的子要素独立分析,对比各个要素是否与预设的信息,若匹配则对各个要素进行整合。具体流程:首先是对气流进行采集,形成气流集;其次是把采集到的气流分解为温度、湿度和强度三个子要素,并把每个子要素与预设信息独立分析;若三个子要素的信息与预设信息匹配度较高,最后对三个子要素进行整合实现归一化处理,应用于屏幕解锁。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有的解锁方法的方案,通过对气流分解,独立分析其各个要素特征并与预设信息进行匹配来实现解锁。现有的关于气流解锁的方法比较单一的考虑了气流的强度或者气流类型,对气流的分析不够精确与深入。本发明通过考虑气流的多种特征,实现更加明确的分析与对比,最后把多个特征要素进行归一化处理,虽然采集过程略显复杂,但是其对气流各个要素的分析能够更加精准。
[0008](I)提供一种分解气流解锁方法;
[0009](2)提供一种对气流多种特征要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0010](3)提供一种对分解后的气流进行归一化的方法;
[0011 ] (4)通过气流解锁提供不同的用户体验服务;
[0012]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001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涉及到气流数据采集,气流数据分解,分解后的气流子要素的独立分析以及对分析后的子要素进行归一化。通过对气流信息的一系列处理实现对屏幕的解锁功能。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0014]步骤一:气流数据的采集。在对气流数据采集之前,先要预设子要素对比信息值,包括预设温度信息、预设湿度信息和预设强度信息。通过使用温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对温度和湿度两个子要素进行检测,对于气流的强度这一要素可以使用学习算法对样本集进行训练再进一步对检测集进行判断,在采集气流数据时要事先确定最优的气流采集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015]步骤二:气流数据的分解。通过把采集到的气流数据分解为温度、湿度和强度三个子要素,分别检测气流的温度、湿度和强度来实现对气流的分解。
[0016]步骤三:气流子要素的独立分析。通过把步骤二检测到的分解的气流信息与步骤一提到的预设温度信息、预设湿度信息以及预设强度信息进行独立对比分析,最后与进一步得到的界定范围进行匹配。查看各个子要素信息是否与预设信息实现匹配,若不实现匹配则舍弃,若实现匹配则进入步骤四。
[0017]步骤四:对分析后的子要素归一化处理。将步骤三所实现匹配的子要素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应用气流进行屏幕解锁。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发明可以通过分解气流实现屏幕解锁,使用气流解锁可以更加方便、快速的打开设备,从而“解放”双手,只要“一口气” “就能够实现屏幕解锁的功能。
[0020](I)使用气流采集器对气流进行采集,防止气流数据失真,要对气流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保护。
[0021](2)对收集到的气流数据进行分解,本发明所说的分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把气流分解,而是对气流的三个子要素进行对比检测。
[0022](3)对分解后气流数据进行独立的分析,把各个子要素与界定信息范围进行对比匹配,实现匹配则对各个子要素进行整合。
[0023](4)对子要素的归一化处理,实现匹配的子要素进行整合归一化处理,整体对屏幕作用,实现解锁功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分解气流解锁方法”的整体实现分解气流解锁流程图,此流程图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采集气流数据;第二,分解气流数据;第三,独立分析气流子要素;第四,对气流子要素进行归一化处理。
[0025]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分解气流解锁方法”分解气流解锁的模型图。模型图的下方圆形区域为气流感应区域,实现对气流子要素温度、湿度和强度的感应识别。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分解气流解锁方法,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对此方法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
[0027]第一步,先对用户的气流信息进行采集,在此我们可以设定对用户的气流信息采集20次,对收集到的气流进行检测选取10次相对完整的气流数据;
[0028]第二步,对选取的10次气流数据分别进行分解为温度、湿度和强度三个子要素,再次选取分解相对完整的5组气流数据;
[0029]第三步,对分解得到的三个子要素进行独立分析,可以在屏幕主板焊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微压力传感器用来感应不同的子要素。此处对子要素的预设范围进行初步设置,温度的范围为20?40°C,湿度的范围为30?60%rh,气流强度0.01?0.10N,根据选取的气流数据进一步界定各个子要素的适用范围。
[0030]第四步,对各个子要素进行独立分析之后,根据最终界定的要素范围实现分解气流的归一化,图2给出的分解气流解锁的模型图,此解锁方法十分简单易操作,用户只需要正对移动设备屏幕的气流感应区域呼出气流即可,此时气流感应区域开始对用户呼出的气流进行分解,分解成为附图2中所示的温度、湿度和强度三个子要素,并且独立分析判断三个子要素是否匹配预设信息,最后通过整合归一化三个子要素的处理,把适应于最终界定范围的气流作用到图2所示的气流感应区域,实现对移动终端设备的解锁功能。
[0031 ] (I)使用气流采集器对气流进行采集;
[0032]因为气流数据是流动的气体,收集会有一定的难度气流收集器可以准确快速的收集气流信息,防止气流数据失真,要对气流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保护,如图1所示流程图的第一步对气流收集模块进行了阐述。
[0033](2)提供一种对气流进行分解独立分析的方法;
[0034]本发明所说的分解不是真的把气流分解为气温、气流和强度,而是对气流的各个要素进行独立的分析,分别考虑各个要素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界定,此方法不是单一地考虑气流的强度,如图1分解气流与下一步的要素匹配模块所示,通过对气流的多个要素分别进行分析将会更加地简单直观。
[0035](3)提供一种对分解后的气流归一化处理的方法;
[0036]对分解后的气流进行独立分析之后,对满足界定范围的气流要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如图2通过使用适合于界定范围的气流作用于移动设备的气流感应区域,设备对气流的各个子要素进行独立的识别后,最后整合子要素数据。
[0037](4)为用户提供不同的用户体验服务;
[0038]此方法只要用户“吹一口气”就能够实现对移动终端设备的解锁功能,与现有的解锁方案不同,给用户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从而“解放”用户的双手。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分解气流解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气流数据的采集:在对气流数据采集之前,先要预设子要素对比信息值,包括预设温度信息、预设湿度信息和预设强度信息;通过使用温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对温度和湿度两个子要素进行检测,对于气流的强度使用学习算法对样本集进行训练,再进一步对检测集进行判断; 步骤二、气流数据的分解:通过把采集到的气流数据分解为温度、湿度和强度三个子要素,分别检测气流的温度、湿度和强度来实现对气流的分解; 步骤三、气流子要素的独立分析:通过把步骤二检测到的分解的气流信息与步骤一提到的预设温度信息、预设湿度信息以及预设强度信息进行独立对比分析,查看各个子要素信息是否与预设信息实现匹配,若不实现匹配则舍弃,若实现匹配则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对分析后的子要素归一化处理:将步骤三所实现匹配的子要素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应用气流进行屏幕解锁。
【文档编号】G06F21/32GK106022025SQ201610436014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7日
【发明人】刘琦, 王珍, 肖博, 沈剑, 付章杰
【申请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