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以及用于平板电脑的键盘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4758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开关KO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所述开关KO包括场效应管Q30、场 效应管Q28、场效应管Q31、场效应管Q32、电阻R217、电容C360、电阻R219以及电阻R220。 场效应管Q30的漏极与适配器(12V or 9V)连接,源极与场效应管Q28的源极连接,栅极与 场效应管Q28的栅极连接;电阻R217与电容C360并联后连接在场效应管Q30的源极与栅 极之间;场效应管Q28的漏极与第一触点(CN_12V)相连;电阻R219连接在场效应管Q30的 栅极与场效应管Q31的漏极之间;场效应管Q31的源极接地,栅极与场效应管Q32的漏极连 接;电阻R220 -端与+VBATA端相连,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32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Q32的 源极接地,栅极与第一识别脚触点(IDl)相连。
[0027] 如图5所示,为开关Kl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所述开关Kl包括场效应管Q18、场 效应管Q25以及电阻R210。场效应管Q18的漏极与第一 DC-DC输出端(5V_PAD)相连,源极 与第一充电电路输入端(Charge_5V)相连,栅极与场效应管Q25的漏极相连;电阻R210连 接在场效应管Q18的源极与栅极之间;场效应管Q25的栅极与第一 DC-DC输出端(5V_PAD) 相连,源极接地。
[0028] 如图6所示,为开关K2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所述开关K2包括场效应管Q29、 电阻R218。场效应管Q29的漏极与第二触点(CN_5V)相连,源极与第一充电电路输入端 (Charge_5V)连接,栅极与第一 DC-DC输出端(5V_PAD)连接;电阻R218连接在第一 DC-DC 输出端(5V_PAD)与地之间。
[0029] 如图7所示,为DC-DC2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DC-DC2包括电容C348、电感L25、电 阻R206、电阻R199、电阻R207、电容C349、芯片U29。C348连接于+VBATA端与地之间;U29 的IN (输入)端与+VBATA端连接,LX_1端、LX_2端通过L25与+VBATA端连接,EN (使能) 端通过R206与+V1P8A端连接,SGND端与EPAD端均接地(GND),FB端通过R207接地,FB 端还通过R199与DC-DC2输出端(5V_Boost)连接;C349连接于DC-DC2输出端(5V_Boost) 与地之间,其中芯片U29为现有芯片。
[0030] 如图8所示,为开关K3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所述开关K3包括电容C354、电容 C355、电阻R214、二极管D29、电阻R216、场效应管Q27、限流开关(U30)以及电容C356。电 容C354、电容C355并联后连接在第二DC-DC输出端(5V_Boost)与地之间;二极管D29的正 极与+VBATA端连接,负极通过电阻R216与第一识别脚触点(IDl)连接;电阻R214 -端与 限流开关(U30)的输入端IN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27的漏极连接;限流开关(U30)的 输入端IN与第二DC-DC输出端(5V_B〇〇st)连接,输出端OUT与5V电压端触点(5V)连接, 使能端EN与场效应管Q27的漏极连接,接地端GND接地;电容C356连接在5V电压端触点 (5V)与地之间;场效应管Q27栅极与第一识别脚触点(IDl)连接,源极接地。
[0031] DC-DC升压电路的效率比DC-DC降压电路的效率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5V适 配器,如果键盘要给PAD充电,键盘需要用3. 7V电池,就需要将电池的3. 7V升压到5V,而 DC-DC升压电路的效率比较低,就会造成电池容量损耗较大,不利于给PAD端续航。本实用 新型的适配器采用12伏适配器或9伏适配器,在键盘端用7. 4V的电池,则7. 4V的电池降 压到5V效率$父尚,可以提尚键盘电池的利用率,进而提升PAD的续航时间。
[0032] 本实用新型的PAD与键盘连接的触点是对称的,具体如图2所示,键盘可以正向 和反向插在PAD上,可以防呆,不影响功能,也能提尚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和趣味性。
[0033] 需要说明的是,开关K0、开关K1、开关K2、开关K3并不限制于图中所示的实现方 式,在相应基础上做出的任何变形,例如改变电阻连接的位置等,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另外开关KO电路中的Q31、Q32,开关Kl电路中的Q25,开关K3电路中的Q27也可 以用三极管替代,若前面所述场效应管改为三极管,则三极管的基极需要串联电阻。DC-DCl 电路、DC-DC2电路也不限制于图中所示的实现方式,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方式实 现。
[0034] 从与PAD匹配的键盘角度出发,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平板电脑的键盘,下 面结合附图对键盘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0035]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平板电脑的键盘,包括第三触点(CN_12V)、第四触点 (CN_5V)、第二识别脚触点(ID2)、开关K4、第二充电电路(Charge2)、第三DC-DC(DC-DC3)、 开关K5以及拨动开关K6,其中开关K5在适配器与键盘相连且第二识别脚触点为低电平时 不导通。
[0036] 开关K4的第一连接端⑵与适配器相连,固定端⑴与第三触点(CN_12V)相 连,第二连接端(3)与第二识别脚触点(ID2)相连;第二充电电路(Charge2)的输入端与 适配器相连,输出端通过第二电池(Battery2)与第三DC-DC(DC-DC3)的输入端相连;第三 DC-DC(DC-DC3)的输出端与第四触点(CN_5V)相连,另外一端分别与开关K5、拨动开关K6 相连。
[0037]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所示的连接线表示上面的CN_12V和下面的CN_12V是接在 一起的,上面的CN_5V和下面的CN_5V是接在一起的,上面的5V和下面的5V是接在一起的。 当PAD与键盘连接时,如图2所示,第一触点与第三触点连接,第二触点与第四触点连接,第 一识别脚触点与键盘的接地触点连接,第二识别脚触点与平板电脑的接地触点连接。
[0038] 如图9所示,所述开关K4包括场效应管Q11、场效应管QlO、场效应管Ql2、场效应 管Q16、电阻R197、电阻R198、电阻R205、电阻R204以及电容C347。场效应管Qll的漏极与 适配器(12V or 9V)连接,源极与场效应管QlO的源极连接,栅极与场效应管QlO的栅极 连接;电阻R197和电容C347并联后连接在场效应管Qll的源极与栅极之间;场效应管QlO 的漏极与第三触点(CN_12V)连接;电阻R198连接在场效应管Qll的栅极与场效应管Q12 的漏极之间;场效应管Q12的源极接地,栅极与场效应管Q16的漏极连接;电阻R205 -端 与+VBATA2端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6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Q16的源极接地,栅极与 第二识别脚触点(ID2)相连;电阻R204 -端与+VBATA2端相连,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6的 栅极相连。
[0039] 如图10所示,为DC-DC3及开关K5、拨动开关K6控制电路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包 括电容C357、电容C358、电阻R212、芯片U31、电阻R208、电容C350、电阻R213、电容C359、 电感L26、电阻R209、电阻R215、电容C351、电容C352以及电容C353。C357、C358并联后 连接于+VBATA2端与地之间;U31的IN(输入)端与+VBATA2端连接,EN端通过R212接入 拨动开关或ID2或12V或9V的信号,GND (接地)端接地;R208与C350串联后连接于U31 的BS端与SW端之间;L26连接于U31的SW端与第四触点(CN_5V)之间;C359连接于U31 的FB端与地之间;R213 -端与U31的FB端相连,另一端连接于R209与R215之间;R209与 R215串联后连接于第四触点(CN_5V)与地之间;C35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