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液晶屏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365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液晶屏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液晶屏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脑成为了人们现在最主要的交流工具,在市场上,电脑市场的主导者以大屏幕电脑为主。
[0003]电脑屏幕的大型化,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电源的可靠性和供应稳定性,在现在的电脑屏幕电源中,其发热效果比较严重,而且对于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导致了电脑屏幕在大型化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其推广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发热效果明显和抗干扰能力差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脑液晶屏电源电路。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脑液晶屏电源电路,包括稳压电路、调制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通过调制电路与升压电路连接;
[0006]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一贴片集成电路,所述第一贴片集成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贴片集成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一贴片集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一贴片集成电路的接地端接地;
[0007]所述调制电路包括第二贴片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开关管和自耦变压器,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的第七端、第十三端和第十六端均接地,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的第八端、第十一端和第十二端均与第一贴片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的第二端、第十四端和第十五端均通过第三电容和第一电阻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的第四端与第三电容和第一电阻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的第五端和第六端分别通过第四电容和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的第九端和第十端均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自耦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与自耦变压器的中点连接;
[0008]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五电容,所述自耦变压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并联在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的串联电路两端,所述第八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的连接处连接。
[0009]具体地,为了提高调制电路的可靠性,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的型号为TL494。
[0010]具体地,为了提高稳压电路输入电压的稳定性,所述第一贴片集成电路的型号为7812ο
[0011]具体地,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三极管。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脑液晶屏电源电路中通过稳压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稳压,提高了输入电压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调制电路对电压进行调节控制,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脑液晶屏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15]图中: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Cl.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Ul.第一贴片集成电路,U2.第一贴片集成电路,Ql.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第一开关管,T.自耦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7]如图1所示,一种电脑液晶屏电源电路,包括稳压电路、调制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通过调制电路与升压电路连接;
[0018]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l、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和第一贴片集成电路U1,所述第一贴片集成电路Ul的输入端与第一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贴片集成电路Ul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l接地,所述第一贴片集成电路Ul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第一贴片集成电路Ul的接地端接地;
[0019]所述调制电路包括第二贴片集成电路U2、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开关管Q3和自耦变压器T,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U2的第七端、第十三端和第十六端均接地,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U2的第八端、第十一端和第十二端均与第一贴片集成电路Ul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U2的第二端、第十四端和第十五端均通过第三电容C3和第一电阻Rl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U2的第四端与第三电容C3和第一电阻Rl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U2的第五端和第六端分别通过第四电容C4和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第二贴片集成电路U2的第九端和第十端均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与第一开关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自耦变压器T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漏极与自耦变压器T的中点连接;
[0020]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五电容C5,所述自耦变压器T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并联在第四电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