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出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068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纸币出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币出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金自动柜员机、出款机等中,作为将大量纸币一起出款的方法之一,存在以下 方法在装置内部,将待出款的多张纸币收纳于箱中,并将该箱放出到装置的外部,顾客将 箱中的纸币取出。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点在外国使用的装置中,由于受到出款机所开设的 孔的大小限制而使得箱的大小受到限制,因而箱中能够收纳的纸币的张数受限。作为其它 方法,还有在装置内部压缩纸币并将压缩后的纸币捆放出的方法。该方法由于要输送纸币 捆,因此需要上下地设置从上下夹持纸币捆的传送带,在以上下的传送带夹持纸币捆进行 输送时,存在着纸币偏移、纸币漏取等的可能性,需要设置将所输送的捆状态的纸币推出到 外部的机构,因此存在着纸币的输送系统和将纸币放出的机构变得复杂的问题。专利文献1记载了如下的纸币出款处理机为了将集积于临时保留部的纸币以集 积状态不被打乱的方式进行输送,在将临时保留部的纸币送出时,该纸币出款处理机具有 第一输送体、将纸币按压于第一输送体的第二输送体、驱动第一输送体的第一旋转体、以及 可与第一旋转体接合并在第一旋转体旋转时驱动第二输送体的第二旋转体。专利文献2记载了如下内容由于在将集合在纸币整理装置的集积部的纸币取出 时需要将其它集积部的集积动作中断因而工作效率低,为了解决该课题,设有使集积在临 时集积部的集积区域的预定张数的纸片类移动到待机区域的移动突起。移动突起为可倒 伏的杆状部件,当该移动突起以突出于集积区域和待机区域之间的突出状态停止时,起到 使纸币的中央部的末端对齐的位置整理部件的功能,而在退避到收纳部的内部的退避状态 时,起到将集积区域的纸币推出到退避区域的推出部件的功能。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1620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468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实现一种纸币出款装置,该纸币出款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 多张纸币放出到外部,且能够将顾客忘取的纸币回收到装置内部。本发明的纸币出款装置具有载物台,该载物台具有载置待出款的多张纸币的部 分和比载置纸币的所述部分低的台阶部;载物台驱动部,该载物台驱动部使所述载物台升 降;第一输送部,该第一输送部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具有压缩部,该压缩部在所述载物台 上升时对所述多张纸币从上方朝所述载物台方向施加压缩力;以及第二输送部,该第二输 送部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在所述载物台上升了的状态下插入到所 述载物台的所述台阶部并从下方支承所述多张纸币,并且该第二输送部将所述多张纸币以 夹持于所述支承部和所述第一输送部之间的状态输送到纸币放出口。根据该纸币出款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多张纸币从纸币放出口放出到外部。
3此外,能够将顾客忘取的纸币仍旧回收到装置内部。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纸币出款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纸币放出机构的图。图3是载物台和载物台驱动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下降时的载物台驱动机构的状态的图。图5是示出上升时的载物台驱动机构的状态的图。图6是示出收纳引导部的结构的图。图7是示出被压缩的状态下的收纳引导部的图。图8是运送部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载物台上升后的运送部与载物台的状态的图。图10是示出运送部可动板进入载物台的台阶部时的状态的图。图11是示出将忘取的纸币返回装置内部的状态的图。图12是纸币放出时的动作说明图(1)。图13是纸币放出时的动作说明图(2)。图14是纸币放出时的动作说明图⑶。图15是纸币放出时的动作说明图(4)。图16是示出将忘取的纸币返回装置内部的其它例子的图。标号说明11 纸币出款装置;14 输送路径;16 忘取纸币收纳部;18 收纳部;19 载物台; 20 收纳引导部;21 运送部(carrier) ;22 纸币放出口 ;24 收纳引导部按压弹簧;25 运 送部可动板;25a 板按压弹簧;26 收纳引导部可动板;26a 板按压弹簧;27 运送部锁定 板;27a 锁定部;27b 运送部锁定按压弹簧;27c 锁定解除部;28 锁定解除托架;31 纸 币放出机构;33 运送部用轨道;35 收纳引导部用轨道;41 载物台驱动机构;43 载物台 动作用凸轮;43a 轴;44 载物台动作用连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纸 币出款装置1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该纸币出款装置11例如也可以用作具有用于进行 出款手续的输入部、显示部等的存出款装置等,也可以作为存出款装置等的一部分进行组装。在图1中,纸币出款装置11具有分别收纳不同币种的纸币的第一纸币盒12和第 二纸币盒13、输送纸币的输送路径14、输送方向切换部15、收纳顾客忘取的纸币的忘取纸 币收纳部16、以及将在纸币鉴别部(未图示)等中退回的纸币进行收纳的退回纸币收纳部 17。此外,纸币出款装置11具有收纳被出款的纸币的收纳部18、用于将收纳部18的 纸币抬到上方的载物台19、从上方施加压缩纸币的压缩力的收纳引导部(与第一输送部对 应)20、使纸币向纸币放出口 22方向移动的运送部(与第二输送部对应)21。收纳引导部20具有沿水平方向伸缩的多个收纳引导部可动板(与支承部和臂对应)26。此外,运送部 21也具有沿水平方向伸缩的多个运送部可动板(与臂对应)25。从第一纸币盒12或第二纸币盒13送出的纸币通过输送路径14输送,并通过叶轮 30和收纳辅助板23 —张一张地落到下方的载物台19上,纸币在载物台19上层叠。此外, 当所输送的纸币层叠于载物台时,在旋转着的叶轮30的叶片作用下该纸币朝按压于载物 台侧的方向旋转,因此纸币被可靠地层叠于载物台上。另外,叶轮30的叶片由橡胶等材质 构成。当载物台19蓄积了出款金额的纸币时,由未图示的控制部向电动机发出指示,通 过电动机的驱动力使载物台19上升到预定位置。当载物台19上升时,载置于载物台19上 的纸币与收纳引导部20的底面接触,收纳引导部20内部的收纳引导部按压弹簧24被压 缩,成为利用收纳引导部20的底面和载物台19夹持纸币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使运送部21前进(向图1的水平右方向移动)时,运送部可动板 25插入载物台19的台阶部19d(参照图3)。接着,当使载物台19下降时,成为在收纳引导 部20的底面与运送部可动板25之间夹持纸币的状态。通过在该状态下使运送部21向纸 币放出口 22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将纸币捆从纸币放出口 22放出到外部。图2是示出纸币出款装置11的纸币放出机构31的结构的图。纸币放出机构31 具有载物台19、收纳引导部20、运送部21以及运送部驱动电动机32。运送部21被固定于带齿传送带34上,并且该运送部21被安装成能够沿在水平方 向延伸的两条运送部用轨道33移动。运送部驱动电动机32的旋转力被传递到带齿传送带 34,通过运送部驱动电动机32正转或者反转,运送部21前进(水平右方向)或者后退(水 平左方向)。收纳引导部20被安装成能够沿在水平方向延伸的两条收纳引导部用轨道35移动。接下来,图3是载物台19和载物台驱动机构41的立体图。在收纳部18的两侧面 设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切口部18a。载物台19的两端部插入所述切口部18a,并且形成为 能够沿垂直方向移动。载物台19的左侧的端部19a被安装成能够沿在垂直方向延伸的两条载物台用轨 道42移动。载物台19具有载置纸币的底面部19b、供纸币的端部抵靠的背面部19c、以及比底 面部19b低的台阶部19d(在图3中以虚线示出)。台阶部19d由与底面部19b和背面部 19c不同的部件构成,并且通过焊接、压入、螺纹固定等固定于底面部19b。在载物台19上 升时,通过将运送部可动板25插入该台阶部19d上,能够以运送部可动板25支承载物台19 上的纸币。载物台19的底面部19b和背面部19c的除台阶部19d以外的部分被切出开口(形 成有避让部),使得在将运送部可动板25插入台阶部19d的状态下,当使载物台19下降时, 不与运送部可动板25接触。另外,用于以运送部21将载物台19上的纸币抬起的结构并不限于将具有图3所 示的台阶部19d的其它部件固定于底面部19b的结构。只要是能够以运送部21支承被集 积于载物台19上的纸币的下侧,且能够在该状态下使载物台19下降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将台阶部19d的水平、进深方向的宽度加宽,通过冲压等与底面部19b —体地形成台阶 部 19d。载物台驱动机构41是使载物台19上升或者下降的驱动机构,该载物台驱动机构 41具有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载物台动作用连杆44以及凸轮止动(凸轮止回)杆45。载物台动作用连杆44具有长孔44a、比长孔44a短的长孔44b、连结轴44c。轴46 插入长孔44b,位于相对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的中心轴偏心的位置的轴43a插入长孔44a。 因而,当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沿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与此相伴地,载物台 动作用连杆44以轴46为支点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与载物台动作用连杆 44和连结轴44c连结的载物台19上升或者下降。凸轮止动杆45是用于与形成于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的凹部43b (参照图4)卡合 而固定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的部件。通过利用凸轮止动杆45将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固定 于特定的位置,即使是在载物台19上升的状态下驱动用的电动机的电源被切断的情况下, 也能够防止载物台19因自重而下降。输送系统的驱动力通过驱动传送带47传递到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具体来说,作 为向驱动传送带47施加驱动力的输送系统侧的带轮、或者将驱动传送带47的驱动力传递 到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的带轮,采用的是仅传递一个方向的旋转力的单向带轮。例如,当 输送系统的电动机向输送纸币的方向旋转时(电动机正转时),单向带轮空转,不向载物台 动作用凸轮43传递驱动力,因而载物台19不升降。另一方面,当电动机向与输送纸币的方 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电动机反转时),单向带轮被锁定,电动机的旋转力被传递到载物台 动作用凸轮43。当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旋转时,通过该旋转,载物台动作用连杆44以轴 46为支点旋转,由此载物台19升降。另外,向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供给驱动力的方法并不限于使用输送系统的电动 机的方法,也可以在输送系统的电动机之外另行设置载物台驱动用的电动机,利用该电动 机使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旋转。或者,也可以利用载物台驱动用电动机直接使载物台19 升降。图4是示出载物台19下降时的载物台驱动机构41的状态的图。当未从输送系统的电动机向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施加旋转力时,载物台动作用 凸轮43的轴43a到达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的中心轴43c下侧的位置。当载物台动作用凸 轮43的轴43a位于图4所示的位置时,载物台动作用连杆44形成长边方向朝右斜下方倾 斜的状态。当形成载物台动作用连杆44的长边方向朝右斜下方倾斜的状态时,载物台动作 用连杆44的连结轴44c到达载物台用轨道42的下方的位置,因此由该连结轴44c连结的 载物台19处于下降的状态。图5是示出载物台19上升时载物台驱动机构41的状态的图。当由输送系统的电动机向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施加逆时针方向的驱动力时,载 物台动作用凸轮43的轴43a也向相同方向旋转,轴43a如图5所示地到达载物台动作用凸 轮43的中心轴43c的上侧的位置。由于轴43a插入于载物台动作用连杆44的长孔44a,因 此随着轴43a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载物台动作用连杆44也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载物 台动作用连杆44的长边方向朝右斜上方向倾斜的状态。
6
当成为载物台动作用连杆44的长边方向朝右斜上方向倾斜的状态时,载物台动 作用连杆44的连结轴44c到达载物台用轨道42的上方的位置,因此由该连结轴44c连结 的载物台19也上升了。另外,当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处于图5的状态时,通过使载物台动 作用凸轮43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能够使轴43a移动到直至图4所示的初始位置,使 载物台19下降。凸轮止动杆4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轴45a,并且该凸轮止动杆45的一端安装 有弹簧48,通过该弹簧48的张力将凸轮止动杆45的另一端的辊45b按压于载物台动作用 凸轮43。并且当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凹部43b到达凸轮止动杆45的 辊45b的位置时,辊45b进入凹部43b,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被锁定于该位置。由此,即使 是在载物台19上升的状态下驱动载物台动作用凸轮43的电动机的电源被切断,也能够防 止载物台19因自重而下降。图6是示出收纳引导部20的结构的图。收纳引导部20具有收纳辅助板23、收纳 引导部按压弹簧24、收纳引导部可动板26和运送部锁定板27。收纳引导部可动板26沿图6的纸面的背面方向设有多个(例如三个),并由板按 压弹簧26a向长边方向(图6的水平右方向)施力。运送部锁定板27具有用于锁定运送部21的锁定部27a、运送部锁定按压弹簧 27b、用于解除锁定的锁定解除部27c。通过将后述的运送部21的锁定挂接部21a(参照图8)挂接于运送部锁定板27的 锁定部27a,从而将运送部21锁定于收纳引导部20。运送部锁定按压弹簧27b提供用于保持运送部21的锁定状态的保持力。当运送部21后退,设置于运送部21的移动路径上的预定位置的部件(锁定解除 托架)与运送部锁定板27接触,对运送部锁定板27的锁定解除部27c施加逆时针方向的 力时,运送部锁定按压弹簧27b被压缩。当运送部锁定按压弹簧27b被压缩时,锁定部27a 向垂直上方移动,运送部21的锁定挂接部21a从锁定部27a脱开,从而解除运送部21与收 纳引导部20的锁定。图7是示出收纳引导部按压弹簧24被压缩的状态下的收纳引导部20的图。当载物台19上升时,利用集积于载物台19的纸币将收纳引导部20的底部的收纳 引导部可动板26向上方推起,从而使收纳引导部按压弹簧24被压缩。此时,收纳辅助板23 随着载物台19的上升而以轴23a为中心转动,并移动至与收纳引导部可动板26平行的位置。图8是运送部21的侧视图。运送部21具有运送部可动板25、板按压弹簧25a和 锁定挂接部21a。运送部可动板25是用于进入载物台19的台阶部19d与纸币的下表面之间并从下 方支承纸币的部件。板按压弹簧25a对运送部可动板25向水平右方向施力。锁定挂接部 21a起到与收纳引导部20的运送部锁定板27的锁定部27a卡合而将运送部21与收纳引导 部20结合起来的作用。图9是示出载物台19上升时的运送部21与载物台19的状态的图。在图9中省 略了载物台19上的纸币。当在载物台19上集积了预期张数的纸币后,载物台19上升以进行出款。此时,载
7物台19上升至载物台19的台阶部19d的垂直方向的高度比运送部可动板25的位置稍低 的位置。载物台19的上升位置预先确定。图10示出了运送部可动板25进入载物台19的台阶部19d上的时候的状态。由于台阶部19d比载物台19的底面部19b低,因此通过使运送部可动板25进入 台阶部19d上,能够将运送部可动板25插入到被载置于载物台19的底面部19b上的纸币 的下方。由于载物台19的背面部19c被切出开口,因此运送部可动板25的末端能够进入 到该背面部19c的前方(图10的近前侧)的位置。并且,通过在该状态下使载物台19下 降,能够以运送部可动板25从下方支承纸币。图11示出了将忘取纸币返回装置内部时的状态。纸币出款装置11 (或者组装有 纸币出款装置11的装置)的控制部在放出到纸币放出口 22的纸币经过一定时间以上仍未 被顾客取走的情况下,判断为忘取纸币,使运送部21后退(向图1的水平左方向移动)。由于运送部21通过运送部锁定板27而与收纳引导部20锁定,因此收纳引导部20 和纸币捆51也与运送部21 —并后退。接着,当运送部锁定板27的锁定解除部27c移动到 直至与锁定解除托架28接触的位置时,通过锁定解除托架28将运送部锁定按压弹簧27b 压缩,由此,使运送部21的锁定挂接部21a从锁定部27a脱开,从而解除锁定。当锁定被解 除后,仅运送部21后退,因此纸币捆51的下方的支承消失,纸币捆51由收纳引导部20按 压到输送传送带29上。当在纸币捆51载置于输送传送带29的状态下使输送传送带29向图11的左方向 移动时,纸币一张一张地错开并向水平左方向输送,并被收于忘取纸币收纳部16。图12 图15是纸币放出时的纸币出款装置11的动作说明图。在图12 图15 中示出了收纳引导部20的收纳引导部按压弹簧有两个的情况。图12示出了待出款的纸币集积于载物台19上时的状态。此时,载物台19处于下 降了的状态。图13示出了在载物台19上集积了待出款的纸币且使载物台19上升时的状态。载 物台19上升到直至台阶部19d的位置比运送部21的运送部可动板25的位置在垂直方向 上稍低的位置。此时的载物台19的垂直方向的位置是与纸币的张数无关的固定位置。图14示出了运送部21前进(向图14的水平右方向移动)并从下方支承纸币捆 51时的状态。当运送部21前进,运送部可动板25插入到位于比载物台19的底面部19b低的位 置的台阶部19d之上时,能够以运送部可动板25支承纸币捆51。当在该状态下使载物台 19下降时,纸币捆51由运送部可动板25从下方支承。此时,纸币捆51处于被上侧的收纳 引导部20和下侧的运送部21夹持的状态。图15示出了使运送部21前进将纸币捆51从纸币放出口 22放出时的状态。在输送纸币捆51时,由板按压弹簧25a对运送部可动板25作用水平右方向的力, 运送部可动板25成为最大长度的状态。并且成为如下状态对收纳引导部20的收纳引导 部可动板26也作用有水平右方向的力,收纳引导部可动板26成为最大长度的状态。当运送部可动板25的末端移动到与纸币放出口 22的壁接触的位置时,板按压弹 簧25a随着运送部21的前进而被压缩。当板按压弹簧25a被压缩时,运送部可动板25缩 短,载置于从运送部可动板25的末端稍后位置的纸币捆51被推出到纸币放出口 22外。
8
关于收纳引导部20也相同,随着运送部21的前进,收纳引导部可动板26的末端 与纸币放出口 22的壁接触,收纳引导部可动板26缩短,由收纳引导部可动板26压缩的纸 币捆51被推出到纸币22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支承纸币捆51的运送部可动板25和收纳引导 部可动板26与纸币放出口 22的壁接触而缩短,从而将纸币捆51自动地推出到纸币放出口 22外。通过如此使运送部21前进,纸币捆51被自动地推出到外部,无需设置用于将纸币捆 51推出的特别机构,因此纸币的放出机构变得简洁。此外,由于纸币捆51的一部分被推出 到纸币放出口 22外,因此顾客容易抓住纸币捆51。如上所述,在载物台19上集积着待出款的预期张数的纸币,使该载物台19向垂直 上方移动,并与上部的收纳引导部20之间夹持并压缩纸币。进而,将运送部21的运送部可 动板25插入载物台19的台阶部19d,在收纳引导部20和运送部21之间夹持纸币捆。在该 状态下,使运送部21沿水平方向移动,将纸币捆移动至纸币放出口 22。当使运送部21进一 步沿水平方向移动时,由于运送部可动板25和收纳引导部可动板26具有沿长边方向伸缩 自如的结构,因此载置于运送部可动板25的纸币捆被推出到纸币放出口 22外。此外,在放出到纸币放出口 22的纸币被忘取的情况下,通过使运送部21后退,能 够将载置于运送部可动板25的纸币捆51收到装置内部。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通过在载物台19上集积纸币,并使该载物台19上升,进而 将运送部21插入载物台19上的纸币下并使运送部21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将压缩后 的纸币捆51从纸币放出口 22推出到外部。进而,在顾客忘取纸币的情况下,通过使运送部 21后退,能够将放出到纸币放出口 22的纸币捆51以保持原样不动的状态沿水平方向输送 并收于装置内部。这样,能够利用使载物台19升降的机构和使运送部21和收纳引导部20 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机构,来进行将压缩后的纸币捆51向外部推出和将忘取的纸币回收这 两种操作,因此能够以简洁的结构实现纸币的出款和忘取纸币的回收。此外,由于运送部21和收纳引导部20的夹持纸币的支承部采用能够伸缩的结构, 因此通过使运送部21前进,能够将纸币捆51从纸币放出口 22推出到外部。由此,即使不 特别设置将纸币推出的机构,仅以纸币的输送机构就能够将纸币捆51推出到外部。图16是示出将忘取纸币返回装置内部的其它例子的图。在该例子中,利用运送部 21将纸币捆51搬运到忘取纸币收纳部52的上部,并从忘取纸币收纳部52的上部使纸币捆 51整体落下。在该例子中,由于无需将纸币一张一张地输送到忘取纸币收纳部52,因此输 送路径的结构变得简洁。上述实施方式利用弹簧对运送部可动板25和收纳引导部可动板26施加向长边方 向伸长的力,然而并不限于这样的结构。此外,用于使载物台19升降的机构不限于实施方式所示的利用了凸轮和连杆的 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将电动机的旋转力传递到平齿轮等的机构等其它公知的驱动机构。此外,将收纳引导部20的纸币向下方压缩的部件并不限于弹簧,也可以是板簧、 树脂等弹性部件等。
权利要求
一种纸币出款装置,该纸币出款装置具有载物台,该载物台具有载置待出款的多张纸币的部分和比载置纸币的所述部分低的台阶部;载物台驱动部,该载物台驱动部使所述载物台升降;第一输送部,该第一输送部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具有压缩部,该压缩部在所述载物台上升时对所述多张纸币从上方朝所述载物台方向施加压缩力;以及第二输送部,该第二输送部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在所述载物台上升了的状态下插入到所述载物台的所述台阶部并从下方支承所述多张纸币,并且该第二输送部将所述多张纸币以夹持于所述支承部和所述第一输送部之间的状态输送到纸币放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币出款装置,所述载物台具有避让部,该避让部形成为在所述支承部插入所述台阶部的状态下,所 述载物台下降时不与所述第二输送部的支承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币出款装置,所述第二输送部的支承部具有沿水平方向伸缩的多个臂。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纸币出款装置,所述第一输送部具有多个臂,所述多个臂沿水平方向伸缩并且对所述多张纸币从上方 朝所述载物台方向施加压缩力。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纸币出款装置,该纸币出款装置具有载物台驱动机构,该载物台驱动机构具有凸轮,该凸轮由驱动输 送系统的电动机驱动;以及连杆部件,在该连杆部件的长孔中插入有设于所述凸轮的偏心 了的位置的轴,并该连杆部件的端部的连结部件随着所述凸轮的旋转而上下移动,所述载物台的端部与所述连杆部件的所述连结部件相连结,所述载物台随着所述凸轮 的旋转而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纸币出款装置,所述第一输送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轨道,所述第二输送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轨道,所述载物台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轨道。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纸币出款装置,当已将纸币集积于纸币出款装置(11)的载物台(19)上时,使载物台(19)上升,并在上部的收纳引导部(20)和载物台(19)之间夹持纸币捆。在该状态下,使运送部(21)前进,将运送部可动板(25)插入载物台(19)的台阶部(19d)上。然后,使载物台(19)下降,在将纸币捆夹持于收纳引导部(20)和运送部可动板(25)之间的状态下使运送部(21)前进,将纸币捆从纸币放出口(22)放出到外部。
文档编号G07D1/00GK101981595SQ20088012830
公开日2011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2日
发明者山田知弘, 江崎勇, 藤本晴行 申请人: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