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指纹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3883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校园指纹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校园指纹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各个大学之间的合并重组,造成校园的规模增大和人员成分复杂化,现在的大学校园已经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随着大学与外界的交流逐渐的增加,在校学生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学生和校内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学校公共财产安全,校园需要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管理系统。目前,我国的各个大学校园,普遍流行使用校园一卡通,一卡通集交易和身份识别功能于一身,一定程度上为校园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便利,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一卡通是一种卡片,它存在遗失的可能性。一旦一卡通在持有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遗失、被盗,而持有者没有及时挂失,并被它人拾取,拾取人可以凭借一卡通进出校园各个场所,还能消费一卡通中存储的金额,这不仅给个人带来财产上的损失,更加给学校和他人带来安全上的隐患。一卡通遗失、损坏,需要补办,持有者得承担办卡的费用,为持有者带来了时间和金钱上的浪费,作废的一卡通不能回收,不符合国家所提倡的环保理念。指纹技术的日益成熟,各种指纹产品面市,为指纹网络的建立提供了保证,但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建立指纹网络系统,存在数据储存量庞大,对网络要求过高,技术服务技持困难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校园指纹管理系统,解决了因一卡通遗失所带来安全上的隐患和管理上的困难,利用指纹来代替一卡通,但这种指纹“卡”无实体,不易损坏、遗失、被盗,不存在被人冒用的危险,从而解决了因一卡通遗失所带来的安全管理上的隐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校园指纹管理系统,所述指纹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储存相关指纹数据信息;指纹终端,用以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至少一网络交换机,连接一个或多个指纹终端,并将指纹终端采集的指纹信息发送至对应的工作站;至少一工作站,连接网络交换机、服务器,与网络交换机、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指纹终端包括指纹POS机、指纹考勤机、指纹锁。[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同类的指纹终端并行接入相应的网络交换机, 再通过网络交换机接入工作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指纹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数据管理中心, 对指纹信息进行管理;所述数据管理中心包括指纹采集器,用以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指纹考勤机包括有线指纹考勤机、无线指纹考勤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指纹POS机包括有线指纹POS机、无线指纹 POS 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将指纹网络系统应用于整个社会网络中,储存数据量庞大,对网络要求高,技术服务支持难以提供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于校园网络,只对特定人员学生和校内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的指纹网络系统。由于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校园局域网,只需在此网络上的进行技术上的改进,就能适用于指纹网络,成本低。大学中在校学生和工作人员的数量波动不大,对数据量的要求低,对网络的要求也低,所以指纹网络能适用于校园。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个校园指纹网络系统由指纹采集终端,工作站和储存学生及工作人员的指纹信息的服务器组成。用指纹POS机取代刷卡器,指纹考勤机取带传统的考勤机,指纹门禁取代传统的门禁,将指纹采集终端通过校园的局域网与工作站相连,再由工作站接入存有指纹数据的服务器。学生可以使用指纹“卡” 进行充值、消费、借阅图书等相关活动,不会因为遗失、损坏、被盗一卡通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实现了无需带卡也能走遍校园。在校工作人员利用指纹“卡”进行考勤等相关工作, 解决了带人打考勤的弊端,实现精确管理。采集指纹信息需采集10个手指的指纹信息、学号(教工号)和一个设定的密码, 将三者绑定在一起,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设定使用二种方式中的一种。采用指纹确定的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选择具体使用那个手指作为确认的手指,当原来所选择的手指受伤后, 可以通过改换手指的方式继续使用指纹网络系统。第二种方式是防止全部手指受伤,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学号和密码的确认使用指纹网络系统。在教学楼等地点设有无线接口,可供无线指纹考勤机连接,方便任课教师就地检查学生考勤,特别能从根本上解决考试代考等弊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校园指纹管理系统,建立了校园指纹网络,实现安全、有效、精确的学习、生活和管理,实现无卡走遍校园的理念。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因一卡通遗失所带来安全上的隐患和管理上的困难,利用指纹来代替一卡通,但这种指纹“卡”无实体,不易损坏、遗失、被盗,不存在被人冒用的危险,从而解决了因一卡通遗失所带来的安全管理上的隐患。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校园指纹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校园指纹管理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新型校园指纹管理系统,同类型的指纹终端设备并连接入网络交换机,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工作站对接,工作站中设有无线接口,能与无线指纹考勤机对接,并设有充值设备。工作站通过校园局域网与总服务器交换工作数据。数据管理中心中设有指纹采集器,管理中心只与服务器连接,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图2是实用新型的系统框架图。数据管理中心对指纹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用户首先必须在数据管理中心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管理中心将指纹信息与用户学号(教工号)、 设定的密码三者绑定在一起,再根据用户所在的部门进行数据分类,存储在所对应的数据库中,这样每个人的指纹“卡”就具有不同的功能。信息存储完成后,用户就可以使用指纹 “卡”在校内进行活动。数据管理中心对指纹信息有增加、改变、注销权利。在本实用新型中,服务器包括一个主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主服务器与数据管理中心、工作站对接,进行数据的处理,备用服务器在主服务器工作其间,对主服务器的数据进行备分,在主服务器出现异常时备用服务器接替主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学校跟据功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指纹设备终端,例如商户设有指纹POS机,办公定设有指纹考勤机,宿舍设有指纹锁等。同类型的指纹设备终端并连接入对应的交换机,通过交换机与工作站对接。每一个指纹设备终端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有相应的数据库与之对应,只有指纹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相关人员才能使用其功能。同类型终端并连不占用其它终端的网络,不会引起数据传输的混乱,当网络交换机出现问题时,就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失灵确定是几号交换机出现异常,这样易于检修。指纹“卡”没有遗失或者没有随身携带的可能,方便用户在校内进行相关的活动。 指纹“卡”没有实卡存在的隐患。用户可以在工作站中充值,并查询所需的记录,如消费记录,考勤记录等。在教学等地点设有无线网络,任课教师可随时利用无线指纹考勤机对上课学生进行考勤,学生只需在考勤机上按上指纹,就能知道学生实到人数,无需但心学生之间替人考勤的事件发生。对待一些重大考试,利用指纹考勤,更能防止找人替考的恶性事件发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户一次注册指纹,便可以使用其功能进行相应的活动,现实了无需带卡也能进行校园学习生活,方便,安全,环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解决了实卡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存在任何遗失被盗的可能, 方便学校进行管理,使学校更加安全。解决了任课老师考勤困难,考试作弊等一些难以杜绝的问题。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 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权利要求1.一种校园指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管理系统包括 服务器,储存相关指纹数据信息;指纹终端,用以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至少一网络交换机,连接一个或多个指纹终端,并将指纹终端采集的指纹信息发送至对应的工作站;至少一工作站,连接网络交换机、服务器,与网络交换机、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指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终端包括指纹POS机、指纹考勤机、指纹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指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同类的指纹终端并行接入相应的网络交换机,再通过网络交换机接入工作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指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数据管理中心,对指纹信息进行管理;所述数据管理中心包括指纹采集器,用以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指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考勤机包括有线指纹考勤机、无线指纹考勤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指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POS机包括有线指纹POS机、无线指纹POS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校园指纹管理系统,所述指纹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储存相关指纹数据信息;指纹终端,用以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至少一网络交换机,连接一个或多个指纹终端,并将指纹终端采集的指纹信息发送至对应的工作站;至少一工作站,连接网络交换机、服务器,与网络交换机、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校园指纹管理系统,建立了校园指纹网络,实现安全、有效、精确的学习、生活和管理,实现无卡走遍校园的理念。
文档编号G07C9/00GK202058222SQ20112012823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万枫, 倪武宁, 陆晓野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