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799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led显示屏互动领域,还处于萌芽阶段。国内外使用led显示屏互动的案例相对较少,大多数还是使用传统的互动模式,比如:某公司年会的抽奖活动等等。在传统的抽奖活动中,其是直接通过人工抽奖来抽出中奖的用户或者运用简单的操作软件进行抽奖来抽出中奖用户。显然,现有的抽奖活动存在以下缺点是:首先,比较传统、死板,难以去激发现场的气氛;其次,需要人工做的事情太多,耗费一定的人力资源,增加成本的输出;此外,存在受众人数的限制,传统的抽奖只能进行小规模、小团体的互动交流。这样极大的限制了娱乐宣传效果,限制了受众参与感和受众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基于如上led显示屏互动现状和技术背景,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以提高显示屏终端显示的影响,保证娱乐宣传的效果。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包 括步骤:(a)显示屏终端通过指定访问地址加载抽奖页面,并在加载抽奖页面时从互动服务器获取当前全部的抽奖用户信息;(b)所述显示屏终端载入所述抽奖页面后,在所述显示屏终端上显示抽奖面页;(c)在开始抽奖之前,所述显示屏终端实时地从所述互动服务器获取新加入的抽奖用户信息;(d)响应在抽奖页面的人为触发操作开始抽奖,对已获取的抽奖用户进行抽奖直至人为触发停止或自动停止抽奖以抽取出指定数量的抽奖用户作为抽奖结果显示在所述显示屏终端的抽奖页面中,其中在开始抽奖后所述显示屏终端暂停从所述互动服务器获取新加入的抽奖用户信息;以及(e)将抽奖结果添加至抽奖页面的中奖名单区和/或上传至所述互动服务器保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抽奖页面包含抽奖区和所述中奖名单区,所述抽奖区中配置有中奖抽取人数设置区、参与抽奖人数显示区,所述中奖名单区用于展示抽奖结果中的中奖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在步骤(d)之前还包括步骤:响应在抽奖页面的输入操作在所述中奖抽取人数设置区设置中奖抽取人数、并判断设置的中奖抽取人数是否大于所述参与抽奖人数显示区显示的参与抽奖人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d)包括:开始抽奖后使已获取的抽奖用户的标识信息在所述抽奖区滚动显示,并将停止抽奖时停留在所述抽奖区的指定数量抽奖用户作为所述抽奖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停止抽奖后且下一次开始抽奖前,所述显示屏终端重新恢复实时地从所述互动服务器获取新加入的抽奖用户 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还包括步骤:清空抽奖页面的中奖名单区中的中奖用户,以使所述中奖用户再次拥有中奖权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奖页面中具有二维码,所述二维码供移动终端的用户登录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扫描以使所述用户参与抽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还包括步骤:在移动终端的用户登录即时通讯软件扫描或导入指定二维码或者点击指定链接并授权所述互动服务器获取个人信息后,所述互动服务器从所述即时通讯软件的平台服务器获取所述用户的个人信息作为所述用户的抽奖用户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终端为led显示屏终端,其包括led显示屏和其前端的控制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a)具体为显示屏终端利用浏览器或专门的播放器通过指定访问地址加载抽奖页面。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现场互动气氛,增强娱乐宣传的影响,可以为传统的互动娱乐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加显示屏供应商与受众的粘稠度、提高广告传媒商的商业效益。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发明的范 围的限定。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所涉及的四个角色的关系示意图。

图2为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抽奖页面图片。

图3为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涉及互动服务器10、控制端20、显示屏终端30和移动终端40等四个角色。

其中,互动服务器10用于提供基本的平台业务支持,其例如由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互动平台系统软件组成。web服务器提供平台系统运行的基本环境,用于运行互动平台系统软件;数据库服务器提供数据存储服务;互动平台系统软件用于处理各终端的交互请求。

控制端20用于供注册用户登录互动服务器10后创建关联单个授权互动应用或关联多个授权互动应用的活动以及对授权互动应用进行参数设置,比如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控制端20在互动服务器10上创建抽奖活动,而控制端20可以用于直接清空抽奖参与人数。

显示屏终端30例如是led显示屏终端,其包括led显示屏和其前端的控制系统(典型地包括pc机+发送卡+接收卡),当然,显示屏终端30也可以是其他显示屏例如lcd显示屏加pc机的架构;互动服务器10可以为注册用户创建的每一个活动生成一个访问地址,相应地,显示屏终端30能够使用浏览器或专门的播放器通过活动的访问地址接入互动服务器10来加载活动页面,进而播放活动关联的互动应用例如抽奖。

移动终端40可以是各种移动设备,例如android、ios设备等,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可以通过登录即时通讯软件例如微信扫描或导入二维码或者点击指定的链接加入到活动参与者列表中,也即参与活动例如参与抽奖活动。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的过程描述:

1)显示屏终端30利用浏览器或专门的播放器通过指定的访问地址加载抽奖页面,在加载抽奖页面时,会从互动服务器10的数据库服务器中获取当前全部的抽奖用户信息;

2)抽奖页面载入后,显示屏终端30显示抽奖页面;

3)在开始抽奖之前,显示屏终端30仍会实时地获取(例如每隔5秒获取一次)新加入的抽奖用户信息并根据获取结果更新抽奖页面中的参与抽奖人数;

4)抽奖页面可设置每一次的中奖抽取人数,例如在1-10人之间选择,当然也可以直接采用默认值;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设置的中奖抽取人数大于抽奖参与人数,则会提示重新设置中奖抽取人数直至小于抽奖 参与人数,例如图3所示;

5)点击抽奖页面的“开始抽奖”按钮启动抽奖,已获取的抽奖用户的标识信息(例如图片)在抽奖页面的抽奖区(例如图2所示的左侧部分)滚动显示;

6)抽奖进行的过程中,显示屏终端30暂停获取新加入的抽奖用户信息;

7)点击“停止抽奖”按钮停止抽奖,抽奖区停留的用户即为中奖用户,中奖用户会被添加至中奖名单区(例如图2所示的右侧部分),中奖用户信息优选为自动上传至互动服务器10保存;若注册用户在互动服务器10设置抽奖互动应用的参数时设置了抽奖滚动时间,则开始抽奖后在抽奖滚动时间结束时会自动停止抽奖而无需点击“停止抽奖”按钮;

8)已中过奖的用户,在后续的抽奖中不再参与抽奖(除非清空其中奖记录);

9)抽奖停止后,显示屏终端30重新恢复实时地获取新加入的抽奖用户信息并根据获取结果更新抽奖页面中的参与抽奖人数;

10)抽奖页面提供“清空”按钮,清空中奖名单区的中奖用户,即中奖用户再次拥有中奖权利,清除操作会有是否清空提示,选择“是”则清空,否则不清空。

承上述,从图2中还可以得知,显示屏终端30的屏幕上优选地还会显示二维码,移动终端40的用户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例如微信的扫一扫功能扫描显示屏终端30的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移动终端40的用户首先被引导到微信服务器(也即一种即时通讯软件的平台服务器),微信 服务器会询问用户是否授权互动服务器10获取个人信息,用户授权互动服务器10获取个人信息后,用户被微信服务器重新引导回互动服务器10,互动服务器10从微信服务器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昵称、头像、性别等),并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中,用于本场抽奖活动;此时,移动终端40的用户成功参与抽奖活动。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40的用户参与抽奖活动并不限于使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扫描显示屏终端30的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之方式,也可以使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从相册选取二维码之方式,还可以使用微信点击朋友圈分享的特定链接等方式。再者,微信也可以使用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即时通讯软件来替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抽奖页面加载完成后的实时获取新加入的抽奖用户信息的过程中,显示屏终端30会传递给互动服务器10上一次获取到的最后一个加入的抽奖用户的参与时间,互动服务器10返回该参与时间之后的新增参与者数据。

最后,在活动结束后,活动举办方(注册用户)可通过控制端20在互动服务器10的个人中心查看抽奖活动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显示屏终端的抽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现场互动气氛,增强娱乐宣传的影响,可以为传统的互动娱乐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加显示屏供应商与受众的粘稠度、提高广告传媒商的商业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 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