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巡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3203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巡更系统。



背景技术:

监狱、银行、小区等特殊场所,常需要人员进行游走巡逻。传统巡逻通常是以签名薄的方式进行,巡逻人员在签名簿上签上名和时间以表示到达此区域,传统签名簿的签到形式容易出现冒签或补签的问题。一旦发生了责任事件,在查核签到时比较费时费力,对于责任分析、认定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做到智能记录巡更人员路线的技术问题,从而提出一种能够记录巡更人员路线图的智能巡更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巡更系统,包括:

便携式身份终端,记录有巡更人员的身份信息,由巡更人员随身携带;

身份识别器,若干个,沿着巡逻路线布置,能够在便携式身份终端接近时,读取便携式身份终端的身份信息并记录下读取的时间;

储存器,存储有标记有身份识别器的小区地图,并用于存储身份识别器发来的身份信息以及时间信息;

处理端,接收到身份识别器发来的身份信息以及时间信息后,在小区地图上根据时间的先后绘制出实际巡更路线图。

本发明的智能巡更系统,巡更人员随身携带便携式身份终端,巡更时,巡更人员沿着巡逻路线巡逻,巡逻至身份识别器位置时,身份识别器感应到便携式身份终端,就读取便携式身份终端的身份信息并记录下读取的时间,通常身份识别器可语言播报通知读取成功,并将读取到的便携式身份终端的身份信息和记录的读取的时间信息发送到处理器端,处理器端就会依据信息,在地图上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身份识别器形成实际巡更路线图。本发明的智能巡更系统,可以实现对巡逻人员巡逻路线的记录,因而,可对巡逻人员进行智能化管理,促使巡逻人员更好地完成巡逻任务,出现事故时更容易区分责任归属。

优选地,本发明的智能巡更系统,所述储存器内还存储有预定巡更路线图,并在实际巡更路线图绘制完成后与实际巡更路线图进行对比,若实际巡更路线图与实际巡更路线图不同时,则发出提醒信息提醒管理员。通过对比实际巡更路线图与实际巡更路线图,可以筛选出未按照设定巡逻路线巡逻人员的信息,便于对巡逻人员进行管理。

优选地,本发明的智能巡更系统,巡更人员还随身携带有紧急事件报告终端,所述身份识别器读取到紧急事件报告终端的信号后发生紧急事件信号,处理端接收到紧急事件信号,在小区地图上显示读取到紧急事件报告终端的身份识别器的位置及时间并发出提醒信息。当巡逻人员发现出现了上述紧急事情,就将代表上述紧急事情的紧急事件报告终端靠近身份识别器,身份识别器就会读取紧急事件报告终端的信号。可立即在实时监控窗口的显示器上实时看到该紧急事件发生的位置、时间与紧急事件类型等相关信息,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

优选地,本发明的智能巡更系统,所述身份识别器在一定时间内读取到多次紧急事件报告终端的信号后,自动联系警方。多次读取紧急事件报告终端可防止误报。

优选地,本发明的智能巡更系统,所述身份识别器与处理端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连接。实现对巡逻人员的巡逻路线进行实时的监控。

优选地,本发明的智能巡更系统,所述身份识别器具有存储功能,能够记录读取到的便携式身份终端的身份信息和记录的读取的时间,所述身份识别器还具有即插即用数据接口,能够将存储的信息导出到即插即用设备上。

优选地,本发明的智能巡更系统,所述便携式身份终端为感应式ID卡,所述身份识别器为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ID卡和感应式读卡器,价格低廉,便于携带,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通过使用普通感应式ID卡和感应读卡器就可实现在现有的较老的装配有感应式ID卡门禁系统的区域,在不对硬件进行大规模升级的情况下实现智能巡更记录。

优选地,本发明的智能巡更系统,所述紧急事件报告终端为不同的感应式ID卡,且感应式读卡器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读取到代表紧急事件的感应式ID卡后,由处理端自动联系警方。多次读取代表紧急事件的感应式ID卡后才联系警方可以排除误操作而报假警。

优选地,本发明的智能巡更系统,当感应读卡器感应到代表紧急事件的感应式ID卡后,与代表紧急事件的感应式ID卡同一使用者的用于开启门禁的感应式ID卡无法再通过感应读卡器进行开门操作。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防止其它人盗窃或者抢夺开启门禁的感应式ID卡而开门进入。

优选地,本发明的智能巡更系统,所述身份识别器还具有指纹和/或掌纹和/或视网膜识别模块。设置指纹和/或掌纹和/或视网膜识别模块,巡更人员将便携式身份终端靠近身份识别器后,还需通过指纹和/或掌纹和/或视网膜进行身份识别,防止他人替代巡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智能巡更系统的逻辑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手持身份终端;2-身份识别器;3-储存器;4-处理端;5-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巡更系统的逻辑框图,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巡更系统,可用于监狱、银行、小区等需要人员巡逻的特定场所,包括:

便携式身份终端1,记录有巡更人员的身份信息,由巡更人员随身携带;

身份识别器2,若干个,沿着巡逻路线布置,能够在便携式身份终端1接近时,读取便携式身份终端1的身份信息并记录下读取的时间;

储存器3,存储有标记有身份识别器2的小区地图,并用于存储身份识别器2发来的身份信息以及时间信息;

处理端4,接收到身份识别器2发来的身份信息以及时间信息后,在小区地图上根据时间的先后绘制出实际巡更路线图。

本实施例的智能巡更系统,巡更人员随身携带便携式身份终端1,巡更时,巡更人员沿着巡逻路线巡逻,巡逻至身份识别器2位置时,身份识别器2感应到便携式身份终端1,就读取便携式身份终端1的身份信息并记录下读取的时间,通常身份识别器2可语言播报通知读取成功,并将读取到的便携式身份终端1的身份信息和记录的读取的时间信息发送到处理器端4,处理器端4就会依据信息,在地图上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身份识别器2形成实际巡更路线图。本实施例的智能巡更系统,可以实现对巡逻人员巡逻路线的记录,因而,可对巡逻人员进行智能化管理,促使巡逻人员更好地完成巡逻任务,出现事故时更容易区分责任归属。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器3内还存储有预定巡更路线图,并在实际巡更路线图绘制完成后与实际巡更路线图进行对比,若实际巡更路线图与实际巡更路线图不同时,则发出提醒信息提醒管理员。另外,也可预设到达每个身份识别器2的时间,将预设时间与实际时间进行对比,如果实际时间晚于预设时间一定时间时,如10分钟时,也可发出提醒信息提醒管理员。

通过对比实际巡更路线图与实际巡更路线图,可以筛选出未按照设定巡逻路线巡逻人员的信息,便于对巡逻人员进行管理。

进一步的,巡更人员还随身携带有紧急事件报告终端,所述身份识别器2读取到紧急事件报告终端的信号后发生紧急事件信号,处理端4接收到紧急事件信号,在小区地图上显示读取到紧急事件报告终端5的身份识别器2的位置及时间并发出提醒信息。

所述便携式身份终端1为感应式ID卡,所述身份识别器2为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ID卡和感应式读卡器,价格低廉,便于携带,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

优选地,便携式身份终端1和紧急事件报告终端可以为普通感应式ID卡,只是使用不同的感应式ID卡,身份识别器2为读卡器。现有的很多单位已经实现了感应式ID卡刷卡才可开门的门禁系统,通过使用普通感应式ID卡和感应读卡器就可实现在现有的较老的装配有感应式ID卡门禁系统的区域,在不对硬件进行大规模升级的情况下实现智能巡更记录。

每张感应式ID卡可表示一种紧急事件,如发生治安事件(失窃、斗殴、打砸等)、火灾、设备故障等,一张感应式ID卡代表一个事件。当巡逻人员发现出现了上述紧急事情,就将代表上述紧急事情的紧急事件报告终端靠近身份识别器2,身份识别器2就会读取紧急事件报告终端的信号。可立即在实时监控窗口的显示器上实时看到该紧急事件发生的位置(即身份识别器2的位置)、时间与紧急事件类型(由紧急事件报告终端的类型决定)等相关信息。具体地,为了防止误报,所述身份识别器2在一定时间内读取到多次紧急事件报告终端的信号后(比如,可设置为两次、三次等),自动联系警方,如发生治安事件会自动报警,发生火灾时自动报火警,发生设备故障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从而做到事故的快速处理。当然,也可设置成多个身份识别器2均感应到紧急事件报告终端才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为了安全,当感应读卡器感应到代表紧急事件的感应式ID卡后,与代表紧急事件的感应式ID卡同一使用者的用于开启门禁的感应式ID卡(即同一使用者的代表紧急事件的感应式ID卡与开启门禁的感应式ID卡进行关联)失效,无法再进行开门操作,防止其它人盗窃或者抢夺开启门禁的感应式ID卡而开门进入。

进一步的,所述身份识别器2与处理端4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连接。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连接后,可以对巡逻人员的巡逻路线进行实时的监控。

进一步的,所述身份识别器2具有存储功能,能够记录读取到的便携式身份终端1的身份信息和记录的读取的时间,所述身份识别器2还具有即插即用数据接口,能够将存储的信息导出到即插即用设备上。

通过上述设置,使身份识别器2具有离线记录功能,防止网络故障时,无法进行记录,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错率。

进一步的,所述身份识别器2还具有指纹、掌纹、视网膜识别模块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身份识别器2还设置指纹和/或掌纹和/或视网膜识别模块,巡更人员将便携式身份终端1靠近身份识别器2后,还需通过指纹和/或掌纹和/或视网膜进行身份识别,防止他人替代巡更。在使用紧急事件报告终端报告紧急事件时,也可附加使用指纹、掌纹、视网膜识别来进一步提高准确率,防止误按导致报假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