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识别支票的存取款金融终端机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75998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识别支票的存取款金融终端机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金融终端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识别支票的存取款金融终端机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金服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现金的有效配置支撑经济发展,同时为现金服务对象提供良好的体验。排队时间过长一直是银行服务为人诟病之处。自动柜员机(atm)和存取款一体机(crs)等自助金融设备的出现,分流了部分柜台业务,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排队时间”,但这一顽疾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

现在的电子银行确实方便了对公用户,但是支票业务依然占有对公业务的很大比例。常规的支票业务只能在银行网点柜台人工处理。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柜员服务效率,才能解决“痛点”。这对自助金融设备提出了大额且快速的要求。同时若是自助金融设备能够直接处理支票业务,将可以更大幅度的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但现有的自助金融设备均不具备这一技术手段,均只能在柜台由人工处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处理支票进行支票汇兑的能识别支票的存取款金融终端机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包括模块主体、支票轨道、输送机构、图像获取机构、开始传感器与结束传感器,所述支票轨道至于模块主体中部,所述输送机构延所述支票轨道上下两侧设置,所述图像获取机构设置于所述支票轨道中部上下两侧,所述开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票轨道的前端,所述结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票轨道相对于所述图像获取机构的后方。

一种能识别支票的存取款金融终端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有控制终端,所述机体上分别设有摄像模块,存取钞模块,身份信息获取模块、显示模块、存款信息获取模块与密码盘模块,并分别与所述控制终端控制相连,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所述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与所述控制终端相连。

一种能识别支票的存取款金融终端机的支票鉴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支票放入支票轨道;

开始传感器识别到放置在支票轨道上的支票,启动输送机构,在送钞轮的作用下,将支票延支票轨道均匀输送;

支票经过图像获取机构时,上cis图像传感器与下cis图像传感器开始工作,获取支票的正面与反面的图像信息;

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将图像获取机构获取的图像信息反馈至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将图片信息进行分析、运算,进而判断支票的真伪,若为真则进行支票汇兑工作,若为伪则执行退回支票。

本发明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新增了支票业务功能,真正实现了对私、对公业务的自助化,设备会自动对插入的支票进行扫描、鉴伪,判断出支票的真伪并识别出账户等信息,用户可以在自助机上对该张支票进行现金取款或转账等业务操作,从而缩短了客户在银行等待的时间,减少了柜台人工的工作量,实现柜台人工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为提高银行办事效率提供了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存取款金融终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存取款金融终端机各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序号表示的意义如下:

1机体,2摄像模块,21,存取钞口摄像头,22人脸识别摄像头,23监控摄像头,3存取钞模块,4身份信息获取模块,5显示模块,6存款信息获取模块,7密码盘模块,8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81模块主体,82支票轨道,83上cis图像传感器,84下cis图像传感器,85开始传感器,86电机,87送票轮,88压票轮,89结束传感器,9身份证扫描模块,10指纹识别模块,11存折打印补登模块,12凭条打印模块,13扎把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能识别支票的存取款金融终端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内部设有控制终端,所述机体1上分别设有摄像模块2,存取钞模块3,身份信息获取模块4、显示模块5、存款信息获取模块6与密码盘模块7,并分别与所述控制终端控制相连,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8,所述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8与所述控制终端相连。

所述摄像模块2包括存取钞口摄像头21,人脸识别摄像头22与监控摄像头23,所述存取钞口摄像头21对准存取钞口,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22与监控摄像头23正对外界,所述摄像模块2位于所述机体1的上端。存取钞口摄像头21用于监控取钞口的相关动态,人脸识别摄像头22用于对使用者进行识别,监控摄像头23用于记录设备正面整体的情况。

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身份证扫描模块9,所述身份证扫描模块9用于获取身份证正反面图像信息,所述身份证扫描模块9与所述控制终端相连,主要用于在办理某些业务时,采集身份证正反面图像作为身份证复印信息作为保存。

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指纹识别模块10,所述指纹识别模块10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加强对使用者的识别。

所述身份信息获取模块4为非接触卡/身份证读卡器,所述显示模块5为触摸显示屏,可同时用于输入数据,所述存款信息获取模块6为银行卡读卡器。

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存折打印补登模块11、凭条打印模块12与扎把机模块13,所述存折打印补登模块11、所述凭条打印模块12与所述扎把机模块13分别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可用于对存折进行打印,获取相关票据以及取款时可以自助将100张钞票进行扎吧。

所述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8,包括模块主体81、支票轨道82、输送机构、图像获取机构、开始传感器85与结束传感器89,所述支票轨道82至于模块主体81中部,所述输送机构延所述支票轨道82上下两侧设置,所述图像获取机构设置于所述支票轨道82中部上下两侧,所述开始传感器85设置在所述支票轨道82的前端,所述结束传感器89设置于所述支票轨道82相对于所述图像获取机构的后方。

所述图像获取机构包括上cis图像传感器83与下cis图像传感器84,所述上cis图像传感器83位于所述支票轨道82中部上方,所述下cis图像传感器84的位于所述支票轨道82中部下方。所述上cis图像传感器83与下cis图像传感器84内均顺序设有白光、红外光与紫光三种光源。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电机86、若干压票轮88与若干送票轮87,所述电机86设置在所述模块主体81中,所述压票轮88位于所述支票轨道82的上方,所述送票轮87位于所述支票轨道82的下方,所述压票轮88与所述送票轮87至少两对相互对应并分别位于所述支票轨道82的前端与后端。开始传感器85与结束传感器89均为一对红外管,包括一个发射管与一个接收管,相互对应,当接收管接收不到发射管的红外光时,说明支票轨道82中有支票通过。结束传感器89的信号为二次信号,截断时判断为有支票通过,再次接受到红外光时识别支票已经完成图像采集,发送信号,停止电机86操作,使支票运输停止,直至控制终端对支票的验证完成以后,依据控制终端的信号,决定电机86的正运行或反运行,正运行则将支票收集,反运行则退回支票。

一种能识别支票的存取款金融终端机的支票鉴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支票放入支票轨道82;

开始传感器85识别到放置在支票轨道82上的支票,启动输送机构,在送钞轮的作用下,将支票延支票轨道82均匀输送;

支票经过图像获取机构时,上cis图像传感器83与下cis图像传感器84开始工作,获取支票的正面与反面的图像信息;

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8将图像获取机构获取的图像信息反馈至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将图片信息进行分析、运算,进而判断支票的真伪,若为真则进行支票汇兑工作,若为伪则执行退回支票。

所述图像信息包括正反面彩色图像、正反面红外图像、正反面荧光图像、正反面红外投射图像、正反面荧光投射图像。

控制终端将图片信息进行分析、运算包括支票印章的对比识别、红蓝纤维丝特的对比识别、支票纸张特征的对比识别、荧光暗记特征的对比识别与支票号码的对比识别等分析、运算。

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8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把支票放入模块主体81进入支票轨道82中,当有支票放入时,红外接收管接收的红外信号的变化。当开始传感器85检测到放入的支票,输送机构启动,通过电机86带动送票轮87把支票匀速自动送入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8的内部,在压票轮88的作用下,保证支票进入时的平整并且位置相对固定,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8内的上cis图像传感器83与下cis图像传感器84在支票匀速通过时,会对支票的上下两面进行图像采集。上cis图像传感器83与下cis图像传感器84上面均有三种光源。分别是rgb白光、uv(荧光/紫光)、ir(红外光),可以同时采集支票在白光、红外、荧光下的三种高清图像,支票一次通过可以采集出正反面彩色图像、正反面红外图像、正反面荧光图像、正反面红外投射图像、正反面荧光投射图像。

支票识别鉴伪信息获取模块8把采集到的支票高清图像传输给控制终端中的支票识别鉴伪系统,支票识别鉴伪系统通过对各种高清图像进行分析、运算,通过对支票印章、红蓝纤维丝特征、支票纸张特征、荧光暗记特征、支票号码等判别出支票的真伪。识别鉴伪结果反馈给存取款自助机软件系统。系统通过银行内部网络和银行内部服务器进行通信。在银行内部服务器的授权下完成支票的汇兑或者退回操作。

支票识别鉴伪系统和存取款自助机软件系统都是安装在控制终端的系统上的软件系统。支票识别鉴伪系统主要用于处理识别支票的程序块。存取款自助机软件系统是整个设备的软件系统。控制终端为一台符合配置要求的计算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