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手机录入和维护生物特征信息的新型智能门禁或锁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2620发布日期:2018-06-01 23:24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手机录入和维护生物特征信息的新型智能门禁或锁柜系统的制作方法

智能门禁锁是以指纹、虹膜或静脉等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从而智能开锁的新型门禁系统。相较以往的用钥匙开锁的门禁系统,该系统无需使用钥匙,避免了钥匙丢失或者忘带的烦恼,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讲,由于采用了生物个体特有的生物信息如指纹、虹膜、静脉等作为开锁密匙,该系统可以采用无锁孔设计。相较普通的可以被专业开锁工具打开的有锁孔的门禁系统,安全性上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现有的智能门禁/锁柜系统的生物特征信息录入由于必须操作界面的不友好,以及操作区域局限在门禁系统上,因此带来较大的不便利性,而且门禁/锁柜系统安装地点的开放性,很难保证录入信息时的私密性,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发明旨在将信息的录入,编辑和更新等操作放到手机这个功能更强大,界面更友好的移动终端上,从而使操作者摆脱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更方便,更安全的进行上述密匙操作,从而提高门禁系统的便捷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A)手机作为生物信息的采集单元

采集指纹信息单元采用带有压电式或光学式指纹录入功能的手机,或可以与手机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通讯的外置压电式或光学式指纹录入装置采集虹膜信息单元采用带有红外和可见光摄像功能的前置或后置高清摄像头,或可以与手机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通讯的带有红外和可见光摄像功能的专用高清摄像头/相机采集静脉信息单元采用带有近红外摄像功能的前置或后置高清摄像头,或可以与手机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通讯的带近红外摄像功能的专用高清摄像头/相机采集人脸、皮肤特征和声音信息采用前置或后置摄像头,或可以与手机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通讯的专用高清摄像头/相机采集声音信息采用手机的麦克风或其它录音设备,或可以与手机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通讯的专用麦克风/录音装置。

B)手机APP对以上采集到的三种基础和四种辅助生物特征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行编辑操作编辑操作包括新增、修改、粘贴、完善、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C)锁体上带有生物特征信息的识别单元,锁体上的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手机采集到的个体生物特征信息.

D)手机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通过离线或者在线的方式传输到识别单元。离线方式指通过蓝牙,数据线等方式近距离传输在线方式指通过无线(wifi),或者以太网口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传输.

具体实施方式

1.手机端

A)采集单元

1)带有三种基础生物特征信息和四种辅助生物特征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采集功能的手机

2)手机APP对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录入,编辑,更新等操作

3)手机本身也可带有识别单元,但仅作为测试使用,而不作为开锁控制单元。

B)加密单元

负责将采集到的生物信息数据进行加密,保障信息安全。

2.门禁/锁柜系统端

A)识别单元8

1)门禁系统本身带有识别单元,用于识别采集单元的生物特征信息

2)识别单元硬件上采用压电、光学式或超声压电式指纹采集器,前置(后置或侧置)摄像头/传感器采集虹膜、人脸和静脉的二维或三维,红外或紫外或可见光信息。

3)识别单元包含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算法,该处理器可为定制的人工智能处理器,也可为通用的图形处理器(GPU)或中央处理器(CPU)。

4)图像识别和模式识别算法被预先写入到计算机的存储单元中,当识别单元启动后,自动调出。

B)控制单元

1)带有键盘输入和数字显示功能的控制模块

2)采用单片机方式控制a)生物信息特征信号的传输开关,b)识别功能的开关,c)通讯单元的开关 d)状态信息的显示 d)电控锁的开关

C)通讯单元:负责门禁/锁柜端和手机的通讯

D)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手机端接收过来的生物特征信息

E)电控机械锁:收到控制单元的开关锁电信号,完成相应的开关锁的机械操作

F)电源单元:电源模块用于给该智能门禁/锁柜系统的所有以上子系统供电

3.两端都需要的传输单元

1)采集单元和识别单元可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传输

2)无线传输采用无线模块(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方式传输

3)有线传输采用数据线(包括USB,RS232),或者通过以太网网口连接网线方式传输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操作分为数据库的录入/更新和实际门禁操作两部分。

图1显示的数据库的录入和更新操作,可以看到所有关于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数据库录入和更新操作,包括新增,编辑,更新,修改,覆盖,删除都在手机端完成。操作完成后,说明数据库已经完整,可以发送到门禁端的数据库存储设备上。反之,如果需要调出现有的门禁/锁柜端数据库,也可反向导入这些数据到手机端。这也是本发明较之以往采用指纹、虹膜或静脉识别为基础的门禁/锁柜系统最大的不同,以往这类门禁或锁柜系统中,所有的指纹、虹膜、静脉数据的录入更新都在门禁/锁柜端完成。

图2显示的具体的门禁/锁柜操作使用流程,这与现有的门禁/锁柜系统操作流程类似,用户在门禁/锁柜端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密匙”生物特征信息数据进行比对,匹配成功后即打开门锁,不成功后拒绝进入并提示再次尝试,多次尝试失败,发出警报。

图3显示的整个系统的实现图,供电系统是图中每个系统都需要的,所以没有专门画出。图中虚线上为门禁/锁柜端的各个子系统,虚线下为手机端。可以看到手机通过通讯单元,负责给门禁端提供“密匙”生物特征信息数据,也即准予进入的人的三种基础和四种辅助生物信息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这个操作由图1具体表示。本图将图2的实施方案具体化。具体说,识别单元是门禁/锁柜端的核心,它首先采集用户的生物信息数据(三种基础信息和四种辅助信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然后调出存储器中的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算法,以及“密匙”生物特征信息,通过计算得出采集到的数据是否与“密匙”吻合。如果是,即通知控制单元执行开锁操作,如果否,则执行提示或警报。控制单元同时负责整个流程的顺序执行,它控制识别单元和通讯单元,同时带有键盘输入和数字显示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