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安全银行卡综合防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7762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安全银行卡综合防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融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安全银行卡综合防控系统。



背景技术:

诈骗和洗钱,已经成为影响社会金融安全、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一大毒瘤。对银行卡诈骗这种犯罪形式,受骗的单位或个人,轻则损失钱财,对于心理随能力稍弱的受骗人或经办人甚至可能失去生命;而洗钱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则更为巨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洗钱为犯罪分子隐藏和转移违法犯罪所得提供便利,为犯罪活动提供进一步的资金支持,助长更严重和更大规模的犯罪活动。洗钱活动与恐怖活动相结合,还会对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第二,洗钱活动削弱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严重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洗钱的主要目的是掩饰和隐瞒违法所得,使违法所得表面合法化。第三,洗钱助长和滋生腐败,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国家肌体,导致社会不公平,败坏国家声誉。第四,洗钱活动损害合法经济体的正当权益,破坏市场微观竞争环境,损害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和公平竞争。第五,洗钱活动造成资金流动的无规律性,影响金融市场,导致市场波动不稳定。第六,洗钱活动破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基础,加大了金融机构的法律风险和运营风险。

洗钱或银行卡诈骗行为,尤其是诈骗所得,多数是采用转账或提取现金的方式实现资金转移,而犯罪分子采用的提现/转账方式,绝大多数是atm机。犯罪分子利用atm机不能辨识犯罪分子手持银行卡信息、取款人反常举动行为所代表的含义而进行最后的取现/转账行为。

此外,犯罪分子从atm机或银行柜台取现/转账后,会快速逃离现场,其后极难实施追捕,为此公安机关需启动一系列相应程序、需耗费极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抓捕,增加了抓捕犯罪分子的难度和破案成本。

所以,如果能在atm机及银行的柜台取存系统同步进行功能扩展,加入信息化智能判断流程及机械锁控装置,即可阻断犯罪嫌疑人的非法操作并即时控制嫌疑人,因此能极大地震慑罪犯并减少金融犯罪,同时也提高了银行卡诈骗或洗钱犯罪案件的破案率,避免广大受骗群众的财产损失及因此带来的一切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震摄犯罪分子,加强犯罪证据的固定及保存,减少诈骗或洗钱罪犯在atm机或柜台的取现/转账行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安全银行卡综合防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诈骗或洗钱行为并固定证据,及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控制审查或实现现场抓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安全银行卡综合防控系统,包括atm机或柜台取款系统、含有银行卡违规持卡人及高危人群个人信息的联网服务器,所述高危人群包含法院公布的失信人、公安机关掌握的各类网上追逃人员,所述的服务器还包括风险防控数据库,风险防控数据库至少与公、检、法、纪、户政管理部门信息进行联网,并与上述行政部门共享数据资源;风险防控数据库还与移动网络的运营商、手机安全软件商的风险防控系统连接;风险防控数据库还接受实名注册app用户的举报信息;风险防控数据库将外部信息与银行卡操作信息进行整合,根据采集到的不同信息的加权分得出该银行卡的安全等级,对银行卡账号每操作一次,均更新银行卡的安全等级;当某一银行卡在atm机上或柜台进行取款操作时,金融综合防控系统将调取该银行卡的流水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至少含有通常存取额度及平均值的规律性数据,再结合银行卡的安全等级,确定最新的加权分,当加权分突破取现系统规定的数值时,风险防控数据库向atm机、柜台取款系统、警务人员发出报警信号;atm机或柜台保留取款人操作流程并固化证据。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特殊改进,还通过对现有atm机或柜台窗口监控设备的升级,使其成为具有影像识别、虹膜识别、指纹验证以及比对识别功能的高效率智能监控检测系统,所述影像识别、虹膜识别、指纹验证功能为一体的监控检测系统包括有智能影像监控检测及虹膜识别模块、银行卡分层扫描检测及读取模块、指纹验证模块,该系统内含一套集影像识别、虹膜识别、指纹验证以及比对识别功能为一体的监控检测系统,通过对现有atm机或柜台窗口监控设备的升级,使其成为具有影像识别、虹膜识别、指纹验证以及比对识别功能的高效率智能监控检测系统,该监控系统在检测到如佩戴头盔、面具或用其他物品遮挡面部或其他不符合安全验证要求的高风险操作时,会从后台发出相关报警信号,根据风险等级,可切换到银行柜台并提示操作人员进行人工识别验证,或在防控系统的加权分计算值突破临界数值后,自动发出操作舱锁闭指令。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特殊改进,还在atm机或柜台取款处,统一安装金属约束外框,持卡人进入约束外框后舱门自动关闭并对外锁定,则使取款处成为安全操作舱,还包括能够识别atm机或柜台取款系统指令信号的、控制约束外框门锁开启/闭合的智能锁止装置;当系统识别信号到达规定级别,基本确定操作对象为犯罪嫌疑人的前提下,风险防控数据库通过atm机或柜台取款系统向智能锁止装置发出锁闭信号,实现对犯罪嫌疑人的即时人身控制。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安全银行卡综合防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效效果在于:本防控系统融合现有的大数据应用技术理念,通过软硬件的升级暨功能扩展,实现了对违规银行卡、持卡人的有效识别,通过一系列综合判断手段下采取的即时操作阻止,有效避免了广大被骗群众的财产损失,并在第一时间实现对违规操作人的人身控制,措施效率极高,节省大量警力,能够有效打击和震慑银行卡诈骗及洗钱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安全银行卡综合防控系统结构及数据信息流转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的约束外框锁闭状态结构透视图;

图3:本发明中的约束外框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atm机或柜台取款系统、2-约束外框固定面、3-约束外框自动门、4-限位锁死装置、5-智能影像监控检测及虹膜识别模块、6-银行卡分层扫描检测及读取模块、7-指纹验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安全银行卡综合防控系统,包括atm机或柜台取款系统1、含有银行卡违规持卡人及高危人群个人信息的联网服务器,其中所述高危人群包含法院公布的失信人、公安机关掌握的各类网上追逃人员,所述的服务器还包括风险防控数据库,风险防控数据库至少与公、检、法、纪、户政管理部门信息进行联网,并与上述行政部门共享数据资源;风险防控数据库还与移动网络的运营商、手机安全软件商的风险防控系统连接;风险防控数据库还接受实名注册app用户的举报信息;风险防控数据库将外部信息与银行卡操作信息进行整合,根据采集到的不同信息的加权分得出该银行卡的安全等级,对银行卡账号每操作一次,均更新银行卡的安全等级;当某一银行卡在atm机上或柜台进行取款操作时,金融综合防控系统将调取该银行卡的流水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至少含有通常存取额度及平均值的规律性数据,再结合银行卡的安全等级,确定最新的加权分,当加权分突破取现系统规定的数值时,风险防控数据库向atm机、柜台取款系统、警务人员发出报警信号;atm机或柜台保留取款人操作流程并固化证据。

公安、检查院、法院、纪委,掌握大量第一手潜在犯罪或违规行为的核心资料,是数据库的核心组成部分,而户政管理部门是作为判断自然人之间亲属关系,进而判断银行卡是否有潜在的犯罪或违规行为提供辅助依据;实名注册并举报的行为,也为判断银行卡的级别提供了依据。在对取款行为进行具体分析时,调取流水或监控录像行为极其重要,如流水出现异常,对于面部特征进行遮遮掩掩,当面部露出比例低于规定数值的情况下,给予极高的潜在犯罪或违规加权分,如行动鬼鬼崇崇的情况,一看就可以得知是心中有鬼。上述的措施完全规避了犯罪或非法分子利用atm机不能及时反应而完成犯罪的过程。

进一步的,本防控系统除了整合利用现有大数据以外、还通过提请国家法规命令的补充和完善,促使移动通信的三大运营商及至少含qq、微信、陌陌、微博的即时通讯运营商进行系统改进,结合已实施的手机sim卡实名制认证,鼓励所有手机用户对银行卡诈骗行为进行实名举报;具体措施如下:当手机用户通过手机短信或即时通讯软件收到含有“信用卡”“银行卡”“卡号”“转账”等关键词并连带银行卡所需最低位数号码数字时,手机用户会同时收到来自运营商系统发来的如“请注意金融诈骗”“实名举报该联系人及其卡号”的提示文字,当用户点击“实名举报该联系人及其卡号”链接后,手机短信系统将自动提取该联系人信息及银行卡号上传到银行系统的风险防控数据库中,作为风险防控数据库的基础数据使用。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特殊改进,还在atm机或柜台取款处,统一安装金属约束外框。约束外框关闭,则使取款处成为安全操作舱,还包括能够识别atm机及柜台取款系统指令信号的、控制约束外框门锁开启闭合的智能锁止装置;当报警信号到达规定级别,基本确定操作人为犯罪嫌疑人的前提下,风险防控数据库通过atm机或柜台取款系统向智能锁止装置发出锁闭信号,实现对犯罪嫌疑人的即时人身控制。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特殊改进,还将atm机或柜台取款系统处统一安装金属约束外框及外框智能锁止装置,并设置为自动上锁模式。该智能锁止装置在有人推门进入操作舱后,在机械动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并对外锁定。该智能锁止方式的设置,能够对客户的涉卡操作提供保护,也能为被胁迫取款人提供保护。持卡人一旦进入操作舱,即可有效避免胁迫人的进一步伤害。此外,该约束金属外框也能够作为广大群众在紧急避险状态下的首选人身保护装置。当群众受到人身暴力攻击时,迅速逃离到就近的atm机内即可获救,从而有效避免了人身伤害事件的进一步发生。

进一步的,为使约束外框所形成的操作舱的结构更合理,所述的金属约束外框在接受系统指令锁闭时,操作舱形成不可逃逸且透气的半透明、半封闭式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约束外框分为约束外框固定面2、约束外框自动门3、动力装置,自动门不工作时操作舱为敞开式结构,当接收到锁闭信号后,约束外框自动门3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使约束外框自动门3关闭,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智能锁止装置4,当约束外框自动门3锁闭后,智能锁止装置4启动,智能锁止装置4只能由警务系统或银行系统有权限的公职人员,通过相应程序并利用专用开锁工具或系统解锁信号打开。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特殊改进,还将atm机原有监控摄像头升级内含一套集影像识别、虹膜识别、指纹验证功能为一体的监控检测系统,所述影像识别、虹膜识别、指纹验证功能为一体的监控检测系统包括有智能影像监控检测及虹膜识别模块5、银行卡分层扫描检测及读取模块6、指纹验证模块7,通过对现有atm机或柜台窗口监控设备的升级,使其成为具有影像识别、虹膜识别、指纹验证以及比对识别功能的高效率智能监控检测系统,该监控系统在检测到不符合安全验证要求的高风险操作时,会从后台发出相关报警信号,根据风险等级,可切换到银行柜台并提示操作人员进行人工识别验证,或在防控系统的加权分计算值突破临界数值后,自动发出操作舱锁闭指令。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特殊改进,本系统还对现有的atm机及银行柜台读卡系统进行如下升级改造:①加装一个微智能往复式扫描仪及led光源;②软件系统升级,增加一个不同分辨率条件下的多层扫描、图像比对、识别功能;③扫描成功后,系统将自动保存并覆盖原有的数张照片,作为下一次扫描比对的基础数据。④对现有银行卡进行分批次的淘汰更新,在新印制的卡片上加入随机图案、色彩绘制,使其更适用于我们综合反盗刷系统的识别,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银行卡分层扫描物理识别技术,利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的哲学原理,通过物理特征识别的方式,确保了每一张银行卡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堵住了现有识别技术的重大漏洞,从根本上解决了犯罪分子窃取远程盗刷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除了实现对操作人的智能化判别外,还能够对银行卡的真伪进行有效验证,有效弥补了现有识别技术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因此,本技术更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信用卡远程盗刷问题的黑科技。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凡利用atm机扩展,利用风险防控数据库进行综合判断并发出报警信号的技术方案、利用银行卡物理特征识别原理对银行系统现有读卡/验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技术方案,以及在本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等同替换、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