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挂颈式动态影像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4688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穿戴挂颈式动态影像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戴挂颈式动态影像撷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作为行车纪录与提醒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机车(或脚踏车)驾驶人通常会使用行车记录器记录来记录行车途中的相关影像信息,以作为一般的行车纪录,或意外发生时的证据使用。

然而,一般的行车记录器于设置时,通须配合周边配件固定于驾驶人身上、安全帽(头盔)或车身,而造成设置时的不便,且当设置于车身时,常会因为路面状况不佳而使得行车记录器产生的剧烈晃动,导致所撷取的影像模糊不清,再者由于该行车记录器仅具备撷取前方影像的摄影功能,除此之外并无法取得驾驶人后方的影像,或是其他可供提醒驾驶人后方状况的设计。

因此,如何发明出一种穿戴挂颈式动态影像撷取装置,以使其具有结构简单以及易于使用的效果,借以有效改善现有的缺失,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憾,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于是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进而研发出一种穿戴挂颈式动态影像撷取装置,以期可达到易于设置、稳定性佳以及具有较佳实用性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戴挂颈式动态影像撷取装置,其包含有:穿戴挂颈式载体;以及设于该穿戴挂颈式载体的影音处理部,该影音处理部包括有中央处理单元、及连接该中央处理单元的电力单元、控制单元、输入/出单元、记忆单元、物体辨识单元与无线网络传输单元,且该记忆单元连接有储存单元。

上述的穿戴挂颈式动态影像撷取装置中,该穿戴挂颈式载体包括有支撑部及两个延伸部,而所述延伸部分别由该支撑部的两端向下延伸,使该穿戴挂颈式载体略呈ㄇ字型。

上述的穿戴挂颈式动态影像撷取装置中,该控制单元包含多个按键及显示屏。

上述的穿戴挂颈式动态影像撷取装置中,该输入/出单元包含有至少一个声音接收器、多个影像撷取器、至少两个喇叭及至少一个指示灯。

上述的穿戴挂颈式动态影像撷取装置中,所述影像撷取器至少设置于支撑部的一面、所述延伸部的一侧、及其中一个延伸部的端面。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穿戴挂颈式动态影像撷取装置,可于使用时将该穿戴挂颈式载体直接穿戴于驾驶人的颈部,利用影音处理部撷取前后方的影像信息,除加以储存之外,更可传输至移动电话供驾驶人观看后方影像之外,并可于分析后提醒驾驶人后方有过于接近的物体,而达到易于设置、稳定性佳以及具有较佳实用性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穿戴挂颈式载体

11 支撑部

12 延伸部

2 影音处理部

21 中央处理单元

22 电力单元

23 控制单元

231 按键

232 显示屏

24 输入/出单元

241 声音接收器

242、243 影像撷取器

244 喇叭

245 指示灯

25 记忆单元

26 储存单元

27 物体辨识单元

28 无线网络传输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戴挂颈式动态影像撷取装置,其至少由穿戴挂颈式载体1以及影音处理部2所构成。

上述所提的穿戴挂颈式载体1包括有支撑部11及两个延伸部12,而所述延伸部12分别由该支撑部11的两端向下延伸,使该穿戴挂颈式载体1略呈ㄇ字型。

该影音处理部2设于该穿戴挂颈式载体1,而该影音处理部2包括有中央处理单元21、及连接该中央处理单元21的电力单元22、控制单元23、输入/出单元24、记忆单元25、物体辨识单元27与无线网络传输单元28,且该记忆单元25连接有储存单元26,该控制单元23包含多个按键231及显示屏232,该输入/出单元24包含有至少一个声音接收器241、多个影像撷取器242、243、至少两个喇叭244及至少一个指示灯245,且该电力单元22、声音接收器241、记忆单元25、储存单元26、物体辨识单元27与无线网络传输单元28设于该穿戴挂颈式载体1内部,其中各按键231设于该穿戴挂颈式载体1外部表面的适当处,各影像撷取器242、243分别设置于支撑部11的外侧面、以及其中一个延伸部12的端面,各喇叭244分别设于各延伸部12的一侧,指示灯245设于其中一个延伸部12,且该电力单元22可为充电池或抛弃式电池,该声音接收器241可为麦克风,该记忆单元25为内建的内存,该储存单元26可为记忆卡或U盘,而该无线网络传输单元28可为蓝牙通讯界面、Wi-Fi通讯接口、或NFC通讯接口,然而,图1中所示各按键231、显示屏232、影像撷取器242、243、喇叭244及指示灯245的设置位置仅为本案的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于实际运用时可依需求设置于穿戴挂颈式载体1上不同的位置。

当本实用新型于运作时,可通过中央处理单元21作为电力单元22、控制单元23、输入/出单元24、记忆单元25、储存单元26、物体辨识单元27与无线网络传输单元28的运算、控制的处理中心,且以电力单元22作为运作时的电力来源,而由控制单元23的按键231进行各项设定后储存于记忆单元25,且由显示屏232显示出使用、操作或设定的状态,并由指示灯245以不同灯色显示出使用、操作或设定状态的灯号。

当驾驶人于骑乘机车(或脚踏车)使用时,将该穿戴挂颈式载体1直接穿戴于驾驶人的颈部,以符合使用时的人体工学,改善传统行车记录器须设置于驾驶人身上、安全帽(头盔)或车身的不便,并避免减少因固定于车辆上而路面状况不佳时所产生的剧烈晃动,而达到易于设置以及稳定性佳的效果,并于穿戴后让各影像撷取器242、243对应驾驶人的后侧(支撑部11外侧面的影像撷取器242)、以及驾驶人的前方(延伸部12端面的影像撷取器243),且以移动电话与无线网络传输单元28加以链接,并将移动电话架设于照后镜的位置处。

如此,便可于行进间利用各影像撷取器242、243及声音接收器241撷取后方及前方的影像信息与所在环境的声音信息,并将影像信息与声音信息储存于储存单元26中,作为行车纪录的使用,另外,可利用后方影像撷取器242的影像信息透过无线网络传输单元28传输至移动电话,让驾驶人可透过移动电话观看后方的影像,以改善照后镜不易观看后方的缺失;此外,更可利用后方影像撷取器242的影像信息配合物体辨识单元27的运算分析,而侦测出后方过于接近的物体,并透过喇叭244发出警示声提醒驾驶人,而达到具有较佳实用性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而熟习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