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脸谱票证自动识别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206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脸谱票证自动识别闸机。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交通建设突飞猛进,高铁的水平和里程数已经达到世界水平,高速公路网络纵横全国四通八达,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也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这样给我们一个人口大国的人们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

目前,在汽车站、火车站、码头等交通集散地,在进站前都需要对乘客的身份证和车票进行检验。因此在许多站点的进口处设置有车票验证闸机,在车票验证成功后闸机自动打开闸摆,让刷卡者通过。但是,市面上存在许多漏洞,闸机的车票验证准确度低,许多刷卡者与所刷的车票的信息不对应,让许多不法分子趁机进入站内,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脸谱票证自动识别闸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闸机的车票验证准确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脸谱票证自动识别闸机,包括:形成人行通道的第一闸机主体和第二闸机主体,其中第一闸机主体设有第一闸摆,第二闸机主体设有第二闸摆,第一闸摆和第二闸摆设置在人行通道之间;读卡识别装置,设置在第一闸机主体和第二闸机主体中的一者的上方;其中,读卡识别装置包括有用于读取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的读卡器和用于识别刷卡者的脸谱的摄像头,摄像头设置在读卡器的上方,且摄像头与人行通道的方向形成第一角度,第一角度的范围为10-20度。

其中,读卡识别装置的顶部设有一朝向人行通道的倾斜面,摄像头设置在倾斜面上。

其中,倾斜面与人行通道的方向形成第二角度,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相等。

其中,读卡器与人行通道的方向形成第三角度,第三角度与第一角度相等。

其中,读卡识别装置设有摄像头的下方设有一凹槽,读卡器包括设置在凹槽上方的第一读卡器,用于读取车票信息。

其中,读卡器包括设置在凹槽下方的第二读卡器,用于读取身份证信息。

其中,读卡识别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摄像头识别到刷卡者的脸谱及读卡器读取到正确的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时产生语音提示的蜂鸣器。

其中,蜂鸣器设置在凹槽中,且与第二读卡器间隔设置。

其中,第一闸机主体和第二闸机主体中的一者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设置有用于在摄像头识别到刷卡者的脸谱及读卡器读取到正确的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时产生验证通过指示的指示灯。

其中,支撑柱设置在读卡识别装置的后方,且指示灯的高度比读卡识别装置的高度高。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脸谱票证自动识别闸机包括:形成人行通道的第一闸机主体和第二闸机主体,其中第一闸机主体设有第一闸摆,第二闸机主体设有第二闸摆,第一闸摆和第二闸摆设置在人行通道之间;读卡识别装置,设置在第一闸机主体和第二闸机主体中的一者的上方;其中,读卡识别装置包括有用于读取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的读卡器和用于识别刷卡者的脸谱的摄像头,摄像头设置在读卡器的上方,且摄像头与人行通道的方向形成第一角度,第一角度的范围为10-20度。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闸机具有脸谱识别、车票查验和身份证验证三合一体功能,只有在刷卡者的脸谱、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互相匹配时第一闸摆和第二闸摆才打开,大大提高了车票验证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可实现无人值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脸谱票证自动识别闸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脸谱票证自动识别闸机。该脸谱票证自动识别闸机包括第一闸机主体10、第二闸机主体11、读卡识别装置12和支撑柱13。

第一闸机主体10和第二闸机主体11形成人行通道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闸机主体10设有第一闸摆101,第二闸机主体11设有第二闸摆111,第一闸摆101和第二闸摆111设置在人行通道a之间。

应理解,第一闸摆101可旋转设置在第一闸机主体10上,第二闸摆111可旋转设置在第二闸机主体11上。具体地,当闸机在确定刷卡者的脸谱、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互相匹配时,第一闸机主体10和第二闸机主体11旋转打开闸摆。

读卡识别装置12设置在第一闸机主体10和第二闸机主体11中的一者的上方。具体地,读卡识别装置12可以设置在第一闸机主体10的上方,读卡识别装置12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闸机主体11的上方。应理解,读卡识别装置12设置在第一闸机主体10和第二闸机主体11中的一者的上方的高度可调,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读卡识别装置12的相对地面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读卡识别装置12包括有用于识别刷卡者的脸谱的摄像头122,也就是说,当刷卡者需要通过人行通道a时,摄像头122会拍摄刷卡者的脸谱,以判断刷卡者是否为真正拥有车票的人。其中真正拥有车票的人为脸谱、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互相匹配。优选地,摄像头122与人行通道a的方向形成第一角度,第一角度的范围为10-20度。也就是说,摄像头122需要往人行通道a方向旋转10-20度,以保证人行通道a上正在刷卡的旅客处在摄像头122的正中间。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122可左右旋转以及上下旋转,从而可以拍摄到刷卡者的脸谱。

在本实施例中,读卡识别装置12的顶部设有一朝向人行通道a的倾斜面121,摄像头122设置在倾斜面121上。优选地,倾斜面121与人行通道a的方向形成第二角度。其中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相等。

读卡识别装置12包括有读取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的读卡器124,也就是说,可通过该读卡器124读取车票中的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以验证刷卡者是否为真正拥有车票的人。其中摄像头122设置在读卡器124的上方。优选地,读卡器124(即读卡器124的出光方向)与人行通道a的方向形成第三角度,使得刷卡者直接站在人行通道a中即可直接刷卡,无需再转身面向读卡器124。其中第三角度与第一角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读卡识别装置12设有摄像头122的下方设有一凹槽123,读卡器124包括设置在凹槽123上方的第一读卡器,第一读卡器用于读取车票信息;且读卡器124包括设置在凹槽下方的第二读卡器,第二读卡器用于读取身份证信息。也就是说,在刷卡时,可以将车票和身份证叠在一起放置在凹槽123中,第一读卡器和第二读卡器可同时读取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其中车票和身份证叠在一起时,身份证朝向第二读卡器放置,车票朝向第一读卡器放置。而至于第一读卡器和第二读卡器如何读取车票信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解释,只要满足第一读卡器和第二读卡器能够读取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任何方式均可。

具体地,凹槽123远离摄像头122的一侧设有朝向人行通道a的侧面,该侧面与人行通道a的方向形成第四角度,其中第四角度和第一角度相等。应理解,凹槽123靠近人行通道a设置,方便刷卡者刷卡。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23内还设有补光灯,补光灯用于在,读卡器124开始读取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时产生灯光以照亮车票,使得读卡器124能够快速读取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且补光灯设置在凹槽123中,其所产生的灯光均挡在凹槽123中,使得光线不照射到外面,不会产生光线干扰。

另外,读卡识别装置12还包括用于在摄像头122识别到刷卡者的脸谱及读卡器124读取到正确的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时产生语音提示的蜂鸣器125。也就是说,蜂鸣器125用来提醒刷卡者是否成功验证(即刷卡者是否为真正拥有车票的人),如果成功验证,则蜂鸣器125会产生提示声音,如果没有成功验证,则蜂鸣器125不产生提示声音。其中蜂鸣器125设置在凹槽123中,且蜂鸣器125与第二读卡器间隔设置,优选地,蜂鸣器125靠近人行通道a设置,方便刷卡者听到。

进一步的,第一闸机主体10和第二闸机主体11中的一者上设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上设置有用于在摄像头122识别到刷卡者的脸谱及读卡器读124取到正确的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时产生验证通过指示的指示灯131。也就是说,当摄像头122识别到刷卡者的脸谱及读卡器读124取到正确的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即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及脸谱验证成功时,指示灯131会产生灯亮指示,指示刷卡者可以通过。应理解,当指示灯131产生灯亮指示时,第一闸机主体10和第二闸机主体11的闸摆打开,让刷卡者通过。

具体的,刷卡者将叠在一起的车票和身份证放置在凹槽中进行验证时,摄像头122拍摄刷卡者的脸谱,并将脸谱、身份证上的身份证信息和车票信息进行匹配,如脸谱和身份证上的头像进行匹配,身份证上的姓名及其他信息与车票上的姓名及其他信息进行匹配,如果三者互相匹配,说明该刷卡者为真正拥有车票的人,可以通过闸摆。当然,三者互相匹配为闸机中的处理器进行,在此不一一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支撑柱131设置在读卡识别装置12的后方,且指示灯131的高度比读卡识别装置12的高度高,这样能够方便刷卡者看到指示灯131。

当然,闸机内部还设有备用电源,当突然出现断电的情况时,备用电源可以为闸机继续供电,以保持闸机的正常运作。同时,闸机上还设有警报器,用于在闸机出故障、非法闯入、反向闯入、反转通行和尾随通行时产生警报。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脸谱票证自动识别闸机包括:形成人行通道的第一闸机主体和第二闸机主体,其中第一闸机主体设有第一闸摆,第二闸机主体设有第二闸摆,第一闸摆和第二闸摆设置在人行通道之间;读卡识别装置,设置在第一闸机主体和第二闸机主体中的一者的上方;其中,读卡识别装置包括有用于读取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的读卡器和用于识别刷卡者的脸谱的摄像头,摄像头设置在读卡器的上方,且摄像头与人行通道的方向形成第一角度,第一角度的范围为10-20度。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闸机具有脸谱识别、车票查验和身份证验证三合一体功能,只有在刷卡者的脸谱、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互相匹配时第一闸摆和第二闸摆才打开,大大提高了车票验证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可实现无人值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