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票防拖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84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票防拖票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办税终端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票防拖票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缓解营业厅窗口的人流压力,延长服务时间,在税务行业,已广泛分布自助服务终端。其中有一种代开发票的自助服务。目前大多数的发票打印是采用针式打印机。因此发票纸张上设计有链孔。为了更好的让打印机链轮纸爪抓住发票,有的发票链孔边缘设计为锯齿状。对于长时间放置的一摞发票,由于发票自重的压力,上下两层发票或在链孔位置发生粘连。在打印机进行发票打印时,下层发票会跟随上层发票进入打印机,进而造成发票误打。一种安装了票号识别装置的发票打印机,虽然可以通过对比发票票号来监控发票出票的正确性。但下层发票被上层发票拖进打印机的现象,由于下层发票被上层发票遮挡,等到票号识别装置报警时,发票一般也会被拖进去4张。因此,对于此现象,急需一种防拖票机构来防止发票被拖进打印机造成发票开具错误,有效防止自助设备服务中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发票防拖票机构。可实现上下两层发票的预分纸,避免下层发票被上层发票拖进打印机。本实用新型为充分考虑发票粘连方式、进纸状态、打印机进纸拉力、以及增加此机构对票号识别等功能的影响。通过对发票托板和发票压盖结构设计,实现发票“S”形路线进纸,有效分开粘连的上下层发票。同时该机构不影响票号识别装置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加装在发票打印机后方,发票通过该机构进入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票防拖票机构,所述防拖票机构的结构包括发票压盖和发票托板,其中:

发票托板一端设置有2个固定孔,通过打印机上下壳固定螺钉直接固定到打印机后方;另一端有一个弧面,目的在于使发票沿着弧面平稳进纸,发票托板的另一个功能是将发票托起,使发票和票号识别摄像头保持平行,保证拍照效果。

发票托板的两侧,设置有向上的折弯,用于固定发票压盖;发票压盖下方安装有一根转轴,转轴和发票托板的弧面构建出发票的S形进纸路线。

2个部件配合使用,可实现发票S形进纸,S形进纸可分开上下两层发票在链孔处的黏连,可防止下层发票被上层发票拖进打印机。

所述弧面的边缘设置有摺边,确保发票进纸时不被刮擦。

所述发票压盖设置有向下的压纸折弯,目的在于打印机退纸时发票平顺后退,避免发票鼓起,造成票号无法拍摄。

所述发票压盖的右端设置有向上的挡纸折弯,用于防止发票被拖拉下来挡住票号识别摄像头。

所述发票压盖前端的两个侧面压铆有两个螺钉,后端设置有矩形开孔,用于和发票托板的固定。

所述发票托板的两侧向上的折弯的结构包括:折弯平台、前端卡爪、后端卡爪,其中折弯平台用于支撑发票压盖的重量,前端卡爪用于卡装发票压盖的前端压铆螺钉,后端卡爪穿过发票压盖后端的矩形开孔,当发票压盖向后拉动时,将发票压盖卡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款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多功能兼顾的发票防拖票机构,有效解决发票被拖进打印机造成发票开具错误的问题,且防拖票机构结构设计巧妙,拆装简单,维护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发票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票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票进纸示意图一;

图5为发票进纸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发票防拖票机构,所述防拖票机构的结构包括发票压盖1和发票托板2,采用钣金和45号钢制作,其中:

发票托板2一端设置有2个固定孔12,通过打印机上下壳固定螺钉直接固定到打印机后方;另一端有一个弧面9,目的在于使发票15沿着弧面平稳进纸,发票托板2的另一个功能是将发票15托起,使发票和票号识别摄像头14保持平行,保证拍照效果;

发票托板2的两侧,设置有向上的折弯,用于固定发票压盖1;发票压盖1下方安装有一根转轴4,转轴4和发票托板2的弧面9构建出发票的S形进纸路线,如图4所述。

2个部件配合使用,可实现图4所示的发票S形进纸,S形进纸可分开上下两层发票在链孔处的黏连,可防止下层发票被上层发票拖进打印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弧面9的边缘设置有摺边10,确保发票进纸时不被刮擦。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发票压盖1设置有向下的压纸折弯3,目的在于打印机退纸时发票平顺后退,避免发票鼓起,造成票号无法拍摄。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发票压盖1的右端设置有向上的挡纸折弯6,用于防止发票被拖拉下来挡住票号识别摄像头14。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发票压盖1前端的两个侧面压铆有两个螺钉7,后端设置有矩形开孔5,用于和发票托板2的固定。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发票托板2的两侧向上的折弯的结构包括:折弯平台11、前端卡爪13、后端卡爪8,其中折弯平台11用于支撑发票压盖1的重量,前端卡爪13用于卡装发票压盖1的前端压铆螺钉7,后端卡爪8穿过发票压盖1后端的矩形开孔5,当发票压盖1向后拉动时,将发票压盖1卡住。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安装顺序是先将发票托板2固定到打印机上、将转轴4安装到发票压盖1上;然后将发票压盖1通过矩形开孔5套过后端卡爪8落在折弯平台11上,最后将发票压盖1向后轻拉,使压铆螺钉7进入前端卡爪13中,使后端卡爪8卡住矩形开孔5的前端;拆卸发票压盖1时,只需要将发票压盖1向前推一下,再向上提起,即可拆下;装上发票后,将发票压盖1装回,即可使用。

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