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港快线售检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1179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港快线售检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车辆自动售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空港快线售检票系统。



背景技术:

空港快线自动售检票系统是国际化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普遍应用的现代化联网收费系统,随着空港快线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启用,乘客现在可以通过各入口处的自动售票机购买电子票。

然而,目前的售检票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乘客需到制定的地点进行购票,并携带购买的票据检票上车,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车票的购买流程上,特别在法定假日出行时,会因为排队购票延缓出行时间;在售票员对乘客所购买的车票进行排班发车时,常常会因为乘客未能及时检票,造成车上乘客等候时间过长或乘车人员错过所乘班车,增加乘客的乘车时间;同时,对乘客信息进行整理时,手动输入的方式会使输入信息混杂,甚至错误的情况,增加售票人员的工作量。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空港快线售检票系统进行改进,使得空港快线售检票系统的结构更为完善,最大化提高空港快线售检票系统的实用性,在不增加大量成本的前提下,方便乘客,减轻售票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港快线售检票系统,可实现乘客远程购票,极大的方便了乘客出行,并根据乘客的购票情况实现车辆的实时自动排班,大大减少了售票员的工作量,同时票据信息清晰,售票信息方便统计和管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所述的空港快线售检票系统主要包括,所述的移动售票端和手持售检票端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数据服务器相连,自助售票机终端通过网络处理模块和数据服务器相连,数据服务器与计算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移动售票端为智能手机移动终端。

进一步,所述的自助售票机终端设置在售票厅,通过网络处理模块和数据服务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手持售检票端设置在上车点,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数据服务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手持售检票端包括手持售检票端处理器、存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扫码识别模块、扫码摄像头、扫码头、显示屏、蜂鸣器、指示灯、扫码按钮、手持把柄、保护套、手指凹槽,所述的手持把柄的前侧设有与人体手指生理曲线相匹配的手指凹槽,手持把柄与扫码头连接处设有扫码按钮,扫码头的右侧端部设有蜂鸣器和指示灯,扫码头的顶部通过嵌入方式设有显示屏,扫码头的左侧端部设有扫码摄像头,扫码摄像头的左侧设有保护套,保护套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扫码头上,所述的保护套包括镜头保护圈、卡槽、推钮、镜头保护叶片、叶片轴、叶片弹簧,镜头保护圈的顶端开设有卡槽,卡槽个数为三个,卡槽内侧横向安装有叶片轴,镜头保护叶片通过叶片轴活动连接在镜头保护圈的顶部,叶片弹簧安装在卡槽内,叶片弹簧一端与镜头保护叶片底面连接,另一端与镜头保护圈的顶端连接,镜头保护圈的侧面开设有推钮孔,推钮设置在镜头保护圈的内侧面,推钮从推钮孔伸出至镜头保护圈的外侧,镜头保护叶片的底面设有卡扣,卡扣与推钮连接,所述的手持售检票端处理器、存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扫码识别模块设置在手持把柄的内部,扫码摄像头与扫码识别模块连接,扫码识别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存储模块、显示屏、蜂鸣器、指示灯与手持售检票端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手指凹槽上设有防滑橡胶垫。

进一步,所述的镜头保护叶片、叶片轴、叶片弹簧的个数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港快线售检票系统,通过移动售票端与数据服务器的结合,通过无线信号的连接,可实现乘客远程购票,极大的方便了乘客出行,还能通过移动售票终端进行购票,乘客的购票方式更为多样化,降低排队购票的压力;通过数据服务器处理后乘客的购票情况,传输至计算机服务终端,售票人员可根据乘客的购票情况实现车辆的实时自动排班,大大减少了售票员的工作量;同时,通过手持售检票端的扫码功能,可以使票据信息清晰,售票信息方便统计和管理;通过对扫码摄像头保护套的改进,能够避免手持售检票端在携带的时候因外部因素造成扫码摄像头的破碎;此外,通过设计与人体手指生理曲线相匹配的手指凹槽,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操作者在使用时产生滑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售检票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售检票端控制结构框图;

图中,1-数据服务器、2-移动售票端、3-手持售检票端、4-自助售票机终端、5-网络处理模块、6-无线信号接收模块、7-手持售检票端处理器、8-存储模块、9-数据传输模块、10-扫码识别模块、11-扫码摄像头、12-扫码头、13-显示屏、14-蜂鸣器、15-指示灯、16-扫码按钮、17-手持把柄、18-保护套、19-手指凹槽、20-镜头保护圈、21-推钮孔、22-推钮、23-卡槽、24-镜头保护叶片、25-叶片轴、26-叶片弹簧、27-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4所示,所述的空港快线售检票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服务器1、移动售票端2、手持售检票端3和自助售票机终端4。

所述的移动售票端2为智能手机移动终端,手持售检票端3设置在上车点,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模块6和数据服务器1相连,自助售票机终端4设置在售票厅,通过网络处理模块5和数据服务器1相连,数据服务器1与计算机相连,通过移动售票端2与数据服务器1的结合,所述的数据服务器型号为HP ProLiant DL380 G5,无线信号接收模块6为2.4G无线wifi信号,网络处理模块5为以太网,可实现乘客远程购票,极大的方便了乘客出行,还能通过移动售票终端进行购票,乘客的购票方式更为多样化,降低排队购票的压力;通过数据服务器1处理后乘客的购票情况,传输至计算机服务终端,售票人员可根据乘客的购票情况实现车辆的实时自动排班,大大减少了售票员的工作量。

所述的手持售检票端3采用硅胶或塑胶材料制成,手持售检票端3包括手持售检票端处理器7、存储模块8、数据传输模块9、扫码识别模块10、扫码摄像头11、扫码头12、显示屏13、蜂鸣器14、指示灯15、扫码按钮16、手持把柄17、保护套18、手指凹槽19,所述的手持把柄17的前侧设有与人体手指生理曲线相匹配的手指凹槽19,手指凹槽19上设有防滑橡胶垫,通过设计与人体手指生理曲线相匹配的手指凹槽19,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操作者在使用时产生滑落的情况,手持把柄17与扫码头12连接处设有扫码按钮16,扫码头12的右侧端部设有蜂鸣器14和指示灯15,扫码头12的顶部通过嵌入方式设有显示屏13,扫码人员可根据显示屏13的显示位置进行精确扫码,扫码头12的左侧端部设有扫码摄像头11,扫码摄像头11型号为IMX298,扫码摄像头11的左侧设有保护套18,保护套18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扫码头12上。

所述的保护套18包括镜头保护圈20、卡槽23、推钮22、镜头保护叶片24、叶片轴25、叶片弹簧26,镜头保护圈20的顶端开设有卡槽23,卡槽23个数为三个,卡槽23内侧横向安装有叶片轴25,镜头保护叶片24通过叶片轴25活动连接在镜头保护圈20的顶部,叶片弹簧26安装在卡槽23内,叶片弹簧26一端与镜头保护叶片24底面连接,另一端与镜头保护圈20的顶端连接,镜头保护圈20的侧面开设有推钮孔21,推钮22设置在镜头保护圈20的内侧面,推钮22从推钮孔21伸出至镜头保护圈20的外侧,推钮22的右端连接有推钮22弹簧,镜头保护叶片24的底面设有卡扣27,卡扣27与推钮22连接,所述的镜头保护叶片24、叶片轴25、叶片弹簧26的个数为三个,通过对扫码摄像头11保护套18的改进,能够避免手持售检票端3在携带的时候因外部因素造成扫码摄像头11的破碎。

所述的手持售检票端处理器7、存储模块8、数据传输模块9、扫码识别模块10设置在手持把柄17的内部,扫码摄像头11与扫码识别模块10连接,扫码识别模块10对条形码或二维码进行预分析处理,其反应速度较快,可实现对条形码或二维码的快速识别,增加工作效率;扫码识别模块10、数据传输模块9、存储模块8、显示屏13、蜂鸣器14、指示灯15与手持售检票端处理器7连接,数据传输模块9可对存储数据和控制命令信息进行传输,通过手持售检票端3的扫码功能,可以使票据信息清晰,售票信息方便统计和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在使用空港快线售检票系统进行售检票时,乘客通过移动售票端2或自助售票机终端4进行购票,通过2.4G无线wifi信号或以太网传输至数据服务器1,数据服务器1处理后的信息传输至计算机,检验乘客购牌是否成功;当乘客检票上车时,检票员手持售检票终端进行检票,检票员推动推钮22,此时卡扣27会松开,而镜头保护叶片24由于受到叶片弹簧26的弹力作用会同时自动打开,检票员按下扫码按钮16,乘客出示购票二维码、条形码或支票,检票员对乘客出示的票据进行验证,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模块6传输至数据服务器1,若票据有效,乘客即可乘车,当检票员完成检票后,检票员依次合上镜头保护叶片24,最后使卡扣27与推钮22重新扣合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港快线售检票系统,通过移动售票端与数据服务器的结合,通过无线信号的连接,可实现乘客远程购票,极大的方便了乘客出行,还能通过移动售票终端进行购票,乘客的购票方式更为多样化,降低排队购票的压力;通过数据服务器处理后乘客的购票情况,传输至计算机服务终端,售票人员可根据乘客的购票情况实现车辆的实时自动排班,大大减少了售票员的工作量;同时,通过手持售检票端的扫码功能,可以使票据信息清晰,售票信息方便统计和管理;通过对扫码摄像头保护套的改进,能够避免手持售检票端在携带的时候因外部因素造成扫码摄像头的破碎;此外,通过设计与人体手指生理曲线相匹配的手指凹槽,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操作者在使用时产生滑落的情况。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