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便携考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843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接触式便携考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考勤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便携式考勤系统,尤指一种基于RC522和2.4G无线通信的非接触式便携考勤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高校上课均具有学生上课的地点不固定、学生流动性较强等特点,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点名的考勤方式,考勤方式过于老套、费时,且过于占用课程时间,而老式的打卡考勤装置布线方式过于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因此,急需一款便携、使用方便的考勤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个携带方便、可靠性高、低功耗、高效的考勤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系统下位机分为主机和从机两部分,采用一主多从的架构,下位机从机包括2.4G无线通信模块,RFID读卡模块、显示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其中2.4G无线通信模块选用NRF24L01,RFID读卡模块选用MF522-AN,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STM8S103F3P6和74HC139二四译码器,显示模块选用OLED显示屏。主机包括2.4G无线通信模块、上位机通信模块,上位机通讯模块包括USB转TTL的CH340G以及用于485通信的MAX3485,这两种通信方式可以手动切换,当近距离传输时采用USB转TTL,远距离时采用485通信,在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本系统可以将全部通信方式切换为485有线通信。本实用新型以RFID技术和2.4G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实现便携的人员考勤。

所述的一种基于RC522和2.4G无线通信的非接触式便携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机将识别的RFID卡的信息通过2.4G无线通信模块与主机进行通信,主机接收到数据后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上位机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主机,主机通过2.4G无线通信模块将结果再反馈给从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系统总体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单片机STM8S103F3P和74HC139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USB转TTL的CH340G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485通信的MAX3485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RFID读卡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2.4G无线通信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OLED显示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结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作进一步的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定。

如图1所示,从机的RFID读卡模块将卡内信息读出通过2.4G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主机,主机与上位机通信,上位机将结果返回给主机,主机再通过2.4G无线通信模块将结果返回给从机,从机将结果通过显示模块展示给用户。

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单片机STM8S103F3P和74HC139示意图,STM8S103F3P主要负责对RFID读卡模块读出的信息进行处理,74HC139负责各个模块的分时复用,节省STM8S103F3P单片机IO资源。

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USB转TTL的CH340G示意图,实现主机与上位机的短距离的通讯,并可以借助于上位机的USB电源为主机供电。

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485通信的MAX3485示意图,实现主机与上位机的长距离通讯。在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本系统可以将全部通信方式切换为485有线通信。

如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RFID读卡模块示意图,实现对RFID卡的信息读取。

如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2.4G无线通信模块示意图,实现无线通信,主要是用于交换RFID卡的信息数据和上位机反馈结果数据。

如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OLED显示模块示意图,带有中文字库,实现人机交互界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