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智能投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1308发布日期:2018-07-11 04:04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快递柜领域,具体涉及基于PLC的智能投递柜。



背景技术:

投递柜是人们在不能当面签收待投递物品时用来临时存放投递物品的设备。现有的投递柜包括多个储物格,当有物品需要投递时,投递员输入投递信号进行物品的投递,投递员再在投递柜上输入运单单号,然后储物格的柜门打开供投递员放入物品,同时向取件者发送取件码,每个待投递物品对应一个储物格。但是这种投递柜的储物格与每件物品一一对应,当同一取件者具有多件投递物品时,投递柜的储物格被同一取件者的物品占用较多,而当其他人的投递物品需要放入储物格时则没有空余的储物格,资源分配不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基于PLC的智能投递柜,以在投递柜收到同一取件者具有多个投递物品时打开同一储物格的柜门,将同一取件者的多个投递物品集中放置。

本方案中的基于PLC的智能投递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设有多个储物格,所述储物格均能同时放入多个投递物品,所述储物格均设有靠近柜体顶部的顶门;

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输入模块、PLC控制模块、第一电磁开关模块和发送模块;

输入模块,用于供投递员输入投递信号并传递给PLC控制模块,输入模块供投递员输入取件信息并传递给PLC控制模块;

第一电磁开关模块,位于顶门处且处于常闭状态,所述第一电磁开关模块用于打开或关闭顶门;

PLC控制模块,用于获取输入模块的投递信号,PLC控制模块根据投递信号获取输入模块的取件信息,在获取到与已投递物品相同的取件信息时,PLC控制模块控制已投递物品所在储物格的第一电磁开关模块打开,PLC控制模块在获取到与已投递物品相同的取件信息后,PLC控制模块通过发送模块向取件者发送与已投递物品相同的取件码;

发送模块,用于向取件者发送取件码。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在通过柜体投递物品时,投递员通过输入模块输入投递信号进行投递,然后通过输入模块输入取件信息,例如取件信息可为取件者的电话号码,当柜体中已投递物品的取件信息与新投递物品的取件信息相同,即同一取件者的多个投递物品,PLC控制模块控制顶门的第一电磁开关模块打开,将同一取件者的多个投递物品放入同一个储物格中,同时,同一取件者的多件投递物品只发送一个相同的取件码。

将同一取件者的多件投递物品投递到一个储物格中,同时多件投递物品发送相同取件码,取件者只用输入一次取件码即可取出自己所有的物品,使用方便,而且将同一用户的所有投递物品放入一个储物格中,减少同一取件者占用储物格的数目。

在同一取件者具有多个投递物品时,柜体在投递员输入取件信息时自动识别同一取件者的取件信息,无需投递员人为判断,更智能,方便投递员投递物品。

进一步,所述储物格均设有靠近柜体底部的底门。

当取件者在从投递柜中取出投递物品时,由于储物格能同时投递多个物品,储物格的高度较大,如果取件者从顶门取出投递物品,取出投递物品时比较费劲,所以,让取件者从底门打开储物格取出投递物品,使用更方便。

进一步,所述储物格内的中部处设有可翻转的缓冲板。

当投递物品从顶门往下落时,缓冲板能缓冲物品下落过程中的冲击力,避免物品下落过程中被摔坏,同时缓冲板一侧受到物品下落的压力使平衡被破坏而向一侧反转,供物品下落到储物格的底部,由于储物格具有一定高度,缓冲板还能挡住储物格底的已投递物品,避免已投递物品被后续的投递员轻易拿走。

进一步,所述储物格内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连接在储物格的顶壁上,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缓冲板中部。

当投递物品下落到缓冲板处时,由于缓冲板被投递物品的重力向一侧挤压,缓冲板的一侧受到压力而无法平衡,缓冲板向一侧翻转同时被物品抵着向一侧移动,缓冲板被推倒一侧,增大投递物品下落的通道,方便投递稍大尺寸的物品下落,在物品下落后,拉簧使缓冲板复位遮住储物格底部的物品。

进一步,所述输入模块还用于供取件者输入取件信号并发送给PLC控制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根据取件信号获取取件码,所述PLC控制模块获取到取件码后控制底门打开。

在取件者输入取件码后打开底门,让取件者从储物格的底端取出投递物品,取件者无需先垫高自己的高度才能取到投递物品,方便取件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PLC的智能投递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顶门和底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于PLC的智能投递柜的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柜体1、储物格2、顶门3、底门4、拉簧5、缓冲板6、电磁铁7、压簧8、锁栓9、滑槽11、锁槽31。

基于PLC的智能投递柜,如图1所示:包括柜体1,在柜体1上设有多个储物格2,储物格2的数目根据实际的布置情况进行设定,储物格2均能同时放入多个投递物品,储物格2设置成矩形状,储物格2竖直设置形成由上至下的竖直储物通道,储物格2均配合有靠近柜体1顶部的顶门3,储物格2均配合有靠近柜体1底部的底门4,储物格2内设有拉簧5,拉簧5一端连接在储物格2的顶壁上,拉簧5的另一端连接在缓冲板6中部,当缓冲板6受到投递物品的重力压制时,缓冲板6的受力平衡被破坏,缓冲板6会翻转让投递物品落到储物格2的底部。

如图3所示,智能投递柜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输入模块、PLC控制模块、第一电磁开关模块、第二电磁开关和发送模块;

输入模块,用于供投递员输入投递信号并传递给PLC控制模块,输入模块供投递员输入取件信息并传递给PLC控制模块,输入模块供取件者输入取件信号和取件码并发送给PLC控制模块;

第一电磁开关模块,位于顶门3处且处于常闭状态,第一电磁开关模块用于打开或关闭顶门3;

第二电磁开关模块,位于底门4处且处于常闭状态,第二电磁开关用于打开或关闭底门4;

PLC控制模块,用于获取输入模块的投递信号,PLC控制模块根据投递信号获取输入模块的取件信息,在获取到与已投递物品相同的取件信息时,PLC控制模块控制已投递物品所在储物格2的第一电磁开关模块打开,PLC控制模块在获取到与已投递物品相同的取件信息后,PLC控制模块通过发送模块向取件者发送与已投递物品相同的取件码,取件时,PLC控制模块根据取件信号获取取件码,PLC控制模块获取到取件码后控制底门4打开,即PLC控制模块根据取件码控制第二电磁开关模块打开;

发送模块,用于向取件者发送取件码。

如图2所示,第一电磁开关模块和第二电磁开关模块包括电磁铁7,在顶门3和底门4的开合一侧上开设有锁槽31,柜体1的中开设滑槽11,滑槽11的槽底设有常闭的电磁铁7,滑槽11中设有压簧8,压簧8一端连接在滑槽11槽底,压簧8另一端连接有铁质的锁栓9,当顶门3和底门4关闭时,锁栓9由于压簧8的压力被顶入锁槽31内关闭底门4和顶门3;当打开顶门3或底门4时,电磁铁7通电,电磁铁7将锁栓9从锁槽31中吸附入滑槽11中,顶门3或底门4打开,锁栓9压住压簧8,当电磁铁7断电后,压簧8复位使锁栓9也重新复位,关闭顶门3或底门4。

在具体使用时,投递员通过柜体1投递物品,投递员在输入模块输入投递信号进行投递,输入模块可以是按键输入,按键可包括十个数字按键、一个投递按键和一个取件按键,然后通过输入模块的十个数字按键输入取件信息,例如取件信息可为取件者的电话号码,当柜体1中已投递物品的取件信息与新投递物品的取件信息相同,即同一电话号码有多件投递物品(同一取件者的多个投递物品),PLC控制模块控制已投递物品所在储物格2的顶门3的第一电磁开关模块打开,将同一取件者的多个投递物品放入同一个储物格2中,同一取件者的多件投递物品只发送一个相同的取件码。

在投递物品从顶门3往储物格2底部下落的过程中,投递物品落到缓冲板6上,由于缓冲板6的中部与拉簧5连接,所以投递物品只能落到缓冲板6的一侧上,这会使缓冲板6的受力平衡被破坏,缓冲板6向一侧倾斜使投递物品滑落到储物格2的底部,缓冲板6减小了投递物品下落过程中的冲击力,避免物品直接下落到储物格2底部时被摔坏,由于储物格2具有一定高度,缓冲板6还能挡住储物格2底的已投递物品,避免已投递物品被后续投递物品的投递员拿走。

在取件者从投递柜中取出投递物品的过程中,由于储物格2能同时投递多个物品,储物格2具有较高的高度,如果取件者从顶门3取出投递物品,取出投递物品时比较费劲,所以,让取件者从底门4打开储物格2取投递物品,使用更方便。

PLC控制模块控制顶门3或底门4打开时,PLC控制模块分别向第一电磁开关模块和第二电磁开关模块中的电磁铁7发送通电信号,电磁通电,电磁铁7将锁栓9从锁槽31中完全磁吸附到滑槽11中打开顶门3或底门4。

本实施例将同一取件者的多件投递物品投递到一个储物格2中,同时取件者只用输入一次取件码即可取出自己所有的物品,使用方便,而且将同一用户的所有投递物品放入一个储物格2中,减少同一取件者占用储物格2的数目。

在同一取件者具有多个投递物品时,柜体1在投递员输入取件信息时自动识别同一取件者的取件信息,无需投递员人为判断,更智能,方便投递员投递物品。

PLC控制模块可用现有的PIC16C57C芯片,PLC控制模块在获取取件信息并判断是否具有该取件信息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发送模块可用现有的GSM短信模块,发送模块与PLC控制模块的输出引脚信号连接,输入模块与PLC控制模块的输入引脚信号连接,PLC控制模块与第一电磁开关模块控制连接,PLC控制模块与第二电磁开关模块控制连接。PLC控制模块获取输入模块的信号并控制第一电磁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的技术,PLC控制模块通过发送模块向取件者发送取件码的技术,以及取件码的生成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