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3051发布日期:2019-04-03 04:0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有许多智能货柜,包括自动售货柜等,这些货柜中的物品一般都需要管理人员去对货物进行物理或化学性质上的分类来进行放置,避免有禁忌关系的货物放置在同一个货柜中,但是,尽管如此,管理人员在对货物进行分类过程中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错分、错放的情况,不能保证管理人员完全根据货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分类,将货物正确的放置在该货物所属属性对应的智能货柜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根据智能对比货物的属性,实现对货物分类,并将货物放置到对应的货柜中,方便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包括:

标签扫描设备,用于扫描智能货柜中的货物上的电子标签,获得所述电子标签中存储的货物信息,所述货物信息包括货物标识和货物的预设属性;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允许放置入所述智能货柜的货物的属性集合;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智能货柜中货物的预设属性是否处于所述属性集合中,如果否,则向报警模块发送第一警示命令;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警示命令时,执行与所述第一警示命令相应的报警操作。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管理系统,还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人员编号、开门权限;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用户是否携带货物;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智能货柜的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每个合法用户对应的使用权限,所述使用权限包括放货权限和/或取货权限;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模块获取的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存储模块存储的信息,判定所述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以及当所述用户是合法用户时所具有的使用权限;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判定出所述用户为合法用户时,根据所述监控模块监控的所述用户是否携带货物和所述用户具有的使用权限,控制所述柜门是否开启;其中,当携带时、并且所述用户具有放货权限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标签扫描设备对所述携带货物的电子标签进行扫描,获取所携带货物的货物信息;当所述货物的预设属性处于所述属性集合内时,控制所述柜门开启;当所述货物的预设属性处于所述属性集合外时,向所述报警模块发送第二警示命令;当所述监控模块未监控到所述用户携带货物,且用户具备放货权限时,控制所述柜门开启;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判定出所述用户不是合法用户时,向所述报警模块发送第三警示命令。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智能货柜的柜体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所述柜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拍摄柜门位置的第二摄像头;

所述第一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柜门开启前第一用户图像及所述用户携带的第一货物图像;

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柜门开启后第二用户图像及所述用户携带的第二货物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所述第一用户图像与第一货物图像及所述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用户图像与第二货物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处理的所述第一用户图像与所述第二用户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所述货物是否由同个用户携带,若两者匹配,说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是同一用户,若两者而不匹配,向所述报警模块发送第四警示命令;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判定出所述货物是由同个用户携带时,根据所述处理模块处理的所述第一货物图像与所述第二货物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所述货物是否掉包,若两者匹配,说明所述货物未被掉包,若两者不匹配,向所述报警模块发送第五警示命令;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触发所述报警模块发送第四警示命令与第五警示命令的用户和/或货物。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管理系统,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用户图像、第一货物图像、第二用户图像、第二货物图像中的所有待检测区域的平均灰度值,所述第一用户图像、第一货物图像、第二用户图像、第二货物图像中任意一个都有与之对应的第一子图像与第二子图像;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边缘检测,对所述第一子图像与第二子图像确定至少四条边缘线段,获取该至少四条边缘线段中每一条边缘线段的深度数据,根据所述每一条边缘线段的深度数据,选取四条共面的边缘线段构成基准平面;

区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子模块检测的平均灰度值确定待进行比较的比较区域,所述比较区域是所述第一子图像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子图像的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的平均灰度值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平均灰度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所述基准平面的中心坐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区域面积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第一区域为修正区域;

修正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修正区域进行图像修正,所述图像修正是对修正区域进行区域点的填充,所述区域点是将所述第一区域进行横向或纵向分割得到的;

删除模块,用于在所述修正模块通过采用修正算法对所述第一子图像中的修正区域进行图像修正后,将所述第二子图像删除。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处理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子图像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是将所述第一子图像进行背景分离,所述背景分离是避免在没有有效信息的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同时对所述第一子图像进行增强处理,获得方向图,所述方向图是通过算子分别计算水平与竖直方向的梯度,所述梯度用于确定字的方向,图像二值化与图像细化将所述方向图从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所述图像细化是把清晰但不均匀的所述二值图像转化成线宽仅为一个像素点的图像;

提取子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第一子图像的特征数值的表达式,所述表达式是通过对所述货物图像进行阈值分割,提取出目标物体,并采用多通道滤波器进行滤波,把所述第一子图像与对应每个通道的奇、偶对称滤波器分别进行卷积,同时将两个卷积后图像的和取平方根,得出每个通道的输出图像,对每个所述输出图像计算不变矩,得出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分别采集的所述第一子图像的一组多维的特征向量,获得所述第一子图像对应的图像特征;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分别采集的所述第一子图像对应的图像特征,根据图像特征的相似度,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图像与所述第二用户图像相似度是否低于预设相似度及所述第一货物图像与所述第二货物图像相似度是否低于预设相似度,当两者中任一个或多个都高于预设相似度,控制所述报警模块发送所述相似度对应的提示命令。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预设相似度,是通过对同一用户和/或同种货物的图像进行多次特征提取获得的,所述相似度是通过预设相似度的特征集合与对应的图像特征集合进行对比,获取两集合中对应的最佳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管理系统,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触发指令到空间模块;

所述空间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电子标签对应的正确货物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送模块是否开始工作,并确定所述发送模块是否触发所述空间模块开始工作;

警示模块,用于提醒所述空间模块是否被触发工作;

第三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货物对应的预存信息;

第四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货物的标签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发送模块开始工作时,向所述空间模块发送所述触发指令,当发送模块发送时长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发送模块再次向所述空间模块发送所述触发指令;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警示模块是否进行提醒,判断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空间模块发送的触发指令是否成功,若成功,所述警示模块进行提醒,所述空间模块开始工作,若不成功,所述警示模块不进行提醒,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继续发送所述触发指令到所述空间模块,同时记录所述触发指令发送的失败次数,当所述触发指令发送的失败次数超过第一预设次数时,控制发送模块再次执行上述操作,并记录完成上述操作的重复次数,当所述重复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时,则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确认所述空间模块发生故障,向提示模块发送第六提示命令;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读取所述第三存储模块中的预存信息,并对所述空间模块进行信息配置,当所述发送模块触发所述空间模块开始工作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寻找所述空间模块的存储首地址,从所述的信息区获取所述首地址对应的正确信息,再将其写入到所述空间模块中相对应的存储地址中,并依次将所述第三存储模块中下一个地址对应的信息写入到所述空间模块对应的地址中;

当所述空间模块地址对应的的信息依次写入成功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从所述空间模块相应的尾地址依次回读相应的信息,并将所述回读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正确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寻找所述空间模块的下一个首地址,并再次完成上述操作;若不匹配,则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重新进行信息匹配;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触发指令到所述空间模块可以是无线通信传输、有线通信传输任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管理系统,还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第四存储模块的标签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读取模块读取的标签信息,并判定所述标签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三存储模块中的预存信息匹配,当所述读取模块读取完初次标签信息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将所述初次标签信息进行存储,当所述读取模块读取完再次标签信息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将所述初次标签信息与所述再次标签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控制所述空间模块保存初次标签信息,若不匹配,则控制所述空间模块控制所述初次标签信息与再次标签信息不匹配的标签信息与预存信息匹配,若匹配,控制所述空间模块保存所述初次标签信息与再次标签信息不匹配的标签信息,若不匹配,控制舍弃所述初次标签信息与再次标签信息不匹配的标签信息,同时控制所述读取模块读取下个标签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管理系统,还包括:电源装置,

所述电源装置包括:驱热组件01、电源组件02,

所述驱热组件01包括:智能货柜本体011、第一底板012和卡位板013,所述第一底板012的底部设置有可固定连接的卡位板013,所述第一底板0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智能货柜本体011,所述智能货柜本体011设置有手柄014,所述手柄014与门体015相连接,所述门体015上设置有玻璃0115,所述智能货柜本体011的内部设置有与箱壁紧贴的集成电路016,所述智能货柜本体011的内部设置有供电线017,所述智能货柜本体011表面上设置有将所述供电线017穿出的第一排通孔018,所供电线017的接头与所述电源组件02中的接口结构030相连接,其中,所述电源组件02包括:平板021,所述平板021的中间设置有中凹槽,所述中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板022,所述第一挡板022上设有固定槽023,所述中凹槽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挡板024,所述第二挡板024与第一挡板022呈弧形放置;所述中凹槽上设置有竖板025;所述第二挡板024的外侧位置设有执行元件026,所述执行元件026的前部设有伸缩轴027,所述伸缩轴027的端部设有卡扣029,所述第二挡板024的端部设有第一固位口0210,所述第一固位口0210与所述卡扣029之间设有保护垫0211;所述卡扣029的外侧位置设有第二固位口0212,所述第二固位口0212的外部设有凹槽0213及内嵌组件,所述内嵌组件包括嵌口0214,所述嵌口0214的一端设有嵌槽0216;所述嵌口0214的另一端卡接在所述凹槽0213位置;所述第一挡板022上设有固定槽023;所述执行元件026的前部设有第一保护壳028,所述第一保护壳028套装在所述伸缩轴027的外表面;所述嵌口0214的侧面设有第二排通孔0215;所述嵌口0214另一端的端部上设有固定销0217,其中,所述竖板025上安装有接口结构030,所述接口结构030通过铜片031和所述嵌连部034与所述供电线017的接头连接,所述接头包括:包装体040,设置于所述包装体040内部,所述包装体040上设置有第一插口043和第二插口044,所述第一插口043与第二插口044均为圆孔形状;

所述智能货柜本体011设置有警报器0112,所述智能货柜本体011设置有开关0113,所述门体015上设置有夹子0116,所述第一底板012设置有夹节点0117,所述夹子0116与所述夹节点0117相匹配,所述集成电路016设置有第二保护壳0118,所述第一底板012的上部放置有与之连接的第二底板0119,圆罐筒0120与所述第二底板0119固定连接,所述圆罐筒0120的顶端与输出管0121相连接,所述输出管0121的一端与传输通道0122相连接,所述传输通道0122上设置有传输喷口0123,所述传输喷口0123上安装有喷洒头0124,所述圆罐筒0120上设置有自动阀门0125,所述自动阀门0125上设置有自控按钮0126,所述喷洒头0124设置在所述智能货柜本体011的上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货物图像的特征提取的hog方法;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获取正确货物信息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空间模块写入信息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装置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组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标签扫描设备1,用于扫描智能货柜中的货物上的电子标签,获得电子标签中存储的货物信息,货物信息包括货物标识和货物的预设属性;

第一存储模块2,用于存储允许放置入智能货柜的货物的属性集合;

第一控制模块3,用于判断智能货柜中货物的预设属性是否处于属性集合中,如果否,则向报警模块4发送第一警示命令;

报警模块4,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警示命令时,执行与第一警示命令相应的报警操作。

其中,第一警示命令例如可以是超范围属性警示命令,标签扫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fnc扫描设备、rfid扫描设备等,其好处是:通过非接触式的扫描,可以减少对标签的摩擦,提高了标签扫描设备的使用寿命。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预设属性与属性集合的进对比,获取货物对应的放置的货柜,避免有禁忌关系的货物放置在同一个货柜中,发生反应,从而提高货物的使用寿命,同时将货物进行分类放置,可对智能货柜进行有效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还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包括人员编号、开门权限;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用户是否携带货物;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智能货柜的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每个合法用户对应的使用权限,使用权限包括放货权限和/或取货权限;

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识别模块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第二存储模块存储的信息,判定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以及当用户是合法用户时所具有的使用权限;

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判定出用户为合法用户时,根据监控模块监控的用户是否携带货物和用户具有的使用权限,控制柜门是否开启;其中,当携带时、并且用户具有放货权限时,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标签扫描设备对携带货物的电子标签进行扫描,获取所携带货物的货物信息;当货物的预设属性处于属性集合内时,控制柜门开启;当货物的预设属性处于属性集合外时,向报警模块发送第二警示命令;当监控模块未监控到用户携带货物,且用户具备放货权限时,控制柜门开启;

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判定出用户不是合法用户时,向报警模块发送第三警示命令。

其中,第二警示命令例如可以是货物放置警示命令,第三警示命令例如可以是无权限警示命令。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用户的身份进行判断,可以避免无关人员对货柜中货物的破坏,通过对货物属性的判断,方便用户对智能货柜进行有效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管理系统,还包括:

智能货柜的柜体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柜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拍摄柜门位置的第二摄像头;

第一摄像头,用于采集柜门开启前第一用户图像及用户携带的第一货物图像;

第二摄像头,用于采集柜门开启后第二用户图像及用户携带的第二货物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分别对第一摄像头采集的第一用户图像与第一货物图像及第二摄像头采集的第二用户图像与第二货物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处理模块处理的第一用户图像与第二用户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匹配,判断货物是否由同个用户携带,若两者匹配,说明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同一用户,若两者而不匹配,向报警模块发送第四警示命令;

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判定出货物是由同个用户携带时,根据处理模块处理的第一货物图像与第二货物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匹配,判断货物是否掉包,若两者匹配,说明货物未被掉包,若两者不匹配,向报警模块发送第五警示命令;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触发报警模块发送第四警示命令与第五警示命令的用户和/或货物。

其中,第四警示命令例如可以是用户警示命令,第五警示命令例如可以是货物掉包警示命令。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摄像头对柜内柜外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预防货物掉包的情况,提高货物的安全保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用户图像、第一货物图像、第二用户图像、第二货物图像中的所有待检测区域的平均灰度值,第一用户图像、第一货物图像、第二用户图像、第二货物图像中任意一个都有与之对应的第一子图像与第二子图像;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边缘检测,对第一子图像与第二子图像确定至少四条边缘线段,获取该至少四条边缘线段中每一条边缘线段的深度数据,根据每一条边缘线段的深度数据,选取四条共面的边缘线段构成基准平面;

区域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子模块检测的平均灰度值确定待进行比较的比较区域,比较区域是第一子图像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子图像的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的平均灰度值与第二区域的平均灰度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基准平面的中心坐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或者判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区域面积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是,则判定第一区域为修正区域;

修正模块,用于对第一图像中的修正区域进行图像修正,图像修正是对修正区域进行区域点的填充,区域点是将第一区域进行横向或纵向分割得到的;

删除模块,用于在修正模块通过采用修正算法对第一子图像中的修正区域进行图像修正后,将第二子图像删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用户图像、第一货物图像是第一摄像头拍摄获取的,第二用户图像、第二货物图像是第二摄像头拍摄获取的,而第一子图像与第二子图像是同一个摄像头对同一个物体在不同角度下进行的多次拍摄。

对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中心坐标值的差值的确定,以第一摄像头拍的的第一货物图像为例,第一摄像头与智能货柜门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度下拍摄获取第一子图像,且第一子图像中包括第一区域;第一摄像头与智能货柜门之间形成的第二角度下拍摄获取第二子图像,且第二子图像中包括第二区域,确定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为目标区域对,第一摄像头可以获取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中心坐标值的差值,当该差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则确定第一区域为修正区域。其中,上述第一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也可以是预先设定且与第一摄像头取景时的焦距存在映射关系的动态值,即各焦距下预先设定有该焦距对应的固定值,当第一摄像头的焦距变化时,第一阈值也变化,且焦距越短第一阈值越小,焦距越长第一阈值越大。

对于判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区域面积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与上述对中心坐标值的差值的确定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利用图像修正方法对修正区域的图像进行修正。上述图像修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缺失图像填补方法、插值法、元胞自动机算法等。

其中,对于修正区域的确定还可以是通过检测第一子图像的像素的亮度信息,亮度信息大于预设亮度值的部分,就是修正区域。对于修正区域的处理,利用第二子图像中的对应区域的颜色、亮度等特征信息补充至第一子图像修正区域进行修正。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第一子图像进行修正,有效地提高了第一子图像的辨识度,增强了图像效果,用过删除模块将多余的图像删除,节省了存储空间,提高机器运行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处理模块包括:

处理子模块,用于对第一子图像预处理,预处理是将第一子图像进行背景分离,背景分离是避免在没有有效信息的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同时对第一子图像进行增强处理,获得方向图,方向图是通过算子分别计算水平与竖直方向的梯度,梯度用于确定字的方向,图像二值化与图像细化将方向图从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图像细化是把清晰但不均匀的二值图像转化成线宽仅为一个像素点的图像;

提取子模块,用于提取第一子图像的特征数值的表达式,表达式是通过对货物图像进行阈值分割,提取出目标物体,并采用多通道滤波器进行滤波,把第一子图像与对应每个通道的奇、偶对称滤波器分别进行卷积,同时将两个卷积后图像的和取平方根,得出每个通道的输出图像,对每个输出图像计算不变矩,得出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分别采集的第一子图像的一组多维的特征向量,获得第一子图像对应的图像特征;

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分别采集的第一子图像对应的图像特征,根据图像特征的相似度,判断第一用户图像与第二用户图像相似度是否低于预设相似度及第一货物图像与第二货物图像相似度是否低于预设相似度,当两者中任一个或多个都高于预设相似度,控制报警模块发送相似度对应的提示命令。

其中,预设相似度,是通过对同一用户和/或同种货物的图像进行多次特征提取获得的,相似度是通过预设相似度的特征集合与对应的图像特征集合进行对比,获取两集合中对应的最佳对应关系。

对于其中的预设相似度,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选择指定的第一子图像经过cabor小波分解后得到的cabor网络组成,cabor网络通过第一子图像与复cabor小波滤波器的卷积得到,利用像素之间的相关性,对此货物的模板进行亚抽样形成一个cabor网络。

第一子图像的特征提取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hog(histogramoforientedgradient,方向梯度直方图)、lbp(localbinarypatterns,局部二值模式)、haar(haar-likefeatures,类haar特征)等。

第一子图像的特征提取的方法步骤,如图2所示,例如以hog为例,参见步骤201-207:

步骤201:将第一子图像进行灰度化;

其中,可将第一子图像看做一个x,y,z灰度的三维图像。

步骤202:采用gamma校正法对输入图像进行颜色空间的标准化即归一化;

主要是调节图像的对比度,降低图像局部的阴影和光照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同时可以抑制噪音的干扰。

步骤203:计算图像每个像素的梯度,包括大小和方向;

主要是捕获轮廓信息,同时进一步弱化光照的干扰,对于梯度的计算,例如首先用[-1,0,1]梯度算子对原图像做卷积运算,得到x方向即水平方向,设向右为正方向的梯度分量,然后用[1,0,-1]t梯度算子对原图像做卷积运算,得到y方向即竖直方向,设以向上为正方向的梯度分量。

步骤204:将图像划分成小许多小单元;

例如可以是6*6像素/单元,对于6*6像素的梯度信息的获取,例如假设用9个bin的直方图来统计这6*6个像素的梯度信息。也就是将单元的梯度方向360度分成9个方向块,如果像素的梯度方向是20-40度,第2个角的计数就加一,并对单元内每个像素用梯度方向上进行加权投影,得到此单元的梯度方向直方图。

步骤205:统计每个单元的梯度直方图及不同梯度的个数,即可形成每个单元的特征;

步骤206:将每几个单元组成一个集合;

其中,一个集合内所有单元的特征串联起来便得到该集合的hog特征参数。

步骤207:将图像内的所有集合的hog特征串联得到该图像的hog特征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采用的是将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获取的第一子图像直接进行对比,其好处是:降低机器运行负担,提高机器运行速率,同时也节省机器运行的时间,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

其中,上述提示命令例如可以是:不匹配提示命令。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第一子图像的进一步识别,使得对于货物图像的判断更加准确,提高第一子图像的匹配度,通过直接将第一子图像进行匹,可降低机器运行负担,提高机器运行速率,同时也节省机器运行的时间,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还可应用于数据处理及数据存储方面,目前对于数据存储是直接将获取的数据信息存储到硬盘,不能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忽略了硬盘可能出现故障或病毒的现象,导致数据丢失,因此设计了如下的方案,主要是对货物信息进行双重对比,获取更为准确的货物信息,并将货物信息存储到无障碍的存储硬盘中,例如,如图3所示,包括:

发送模块31,用于发送触发指令到空间模块32;

空间模块32,用于存储电子标签对应的正确货物信息;

确定模块33,用于确定发送模块31是否开始工作,并确定发送模块31是否触发空间模块32开始工作;

警示模块34,用于提醒空间模块32是否被触发工作;

第三存储模块35,用于存储货物对应的预存信息;

第四存储模块36,用于存储货物的标签信息;

第二控制模块37,还用于当发送模块31开始工作时,向空间模块32发送触发指令,当发送模块31发送时长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发送模块31再次向空间模块32发送触发指令;

第二控制模块37,还用于根据警示模块34是否进行提醒,判断发送模块31向空间模块32发送的触发指令是否成功,若成功,警示模块34进行提醒,空间模块32开始工作,若不成功,警示模块34不进行提醒,则控制发送模块31继续发送触发指令到空间模块32,同时记录触发指令发送的失败次数,当触发指令发送的失败次数超过第一预设次数时,控制发送模块31再次执行上述操作,并记录完成上述操作的重复次数,当重复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时,则第二控制模块37确认空间模块32发生故障,向提示模块34发送第六提示命令;

第二控制模块37,还用于读取第三存储模块35中的预存信息,并对空间模32块进行信息配置,当发送模块31触发空间模块32开始工作后,第二控制模块37寻找空间模块32的存储首地址,从的信息区获取首地址对应的正确信息,再将其写入到空间模块32中相对应的存储地址中,并依次将第三存储模块35中下一个地址对应的信息写入到空间模块32对应的地址中;

当空间模块32地址对应的的信息依次写入成功后,第二控制模块37从空间模块32相应的尾地址依次回读相应的信息,并将回读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正确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第二控制模块37寻找空间模块32的下一个首地址,并再次完成上述操作;若不匹配,则第二控制模块37重新进行信息匹配;

其中,发送模块31发送触发指令到空间模块32可以是无线通信传输、有线通信传输任一种或多种。

发送触发指令前,发送模块会接收到让发送模块进行工作的指令,例如可以是当智能货柜打开时,将开启信号传输到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控制发送模块开始开始工作,同时发送模块发送可以触发空间模块进行工作的指令,其中触发指令例如可以是蓝牙通信指令等。上述警示模块的提醒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指示灯提醒、语音提醒任一种或多种。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模块向空间模块发送触发指令,一部分是为了让空间模块开始工作,另一部分是为了检查空间模块是否存在障碍,其好处是:及时了解空间模块障碍与否,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不仅节省部分工作时间,还提高智能货柜的工作效率。

第三存储模块存储的预存信息,是货物出厂时对货物进行的信息预存,第四存储模块存储的货物的标签信息,是通过标签扫描设备扫描在智能货柜中的货物标签得到的标签信息。

对于空间模块是否发生障碍通过警示模块进行判断,对空间模块从头开始先写入字节,在从尾开始读取字节,主要是为了检查空间模块的存储区是否存在障碍。上述从信息区获取首地址对应的正确信息,是获取第三存储模块的信息区中对应的首地址,且首地址中存储有出厂时的货物信息。

其中以对空间模块写入第三存储模块中信息区的正确信息的过程,例如可以是,如图4所述,参见步骤401-404:

步骤401: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地址发生器产生第一起始地址,读取第三存储模块在该地址内的信息a{a,b},第三存储模块的一个输出端输出信息a;

其中第一地址发生器是为了寻找第三存储模块的信息区的首地址,第一起始地址即第三存储模块的信息区对应的首地址。

步骤402: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二地址发生器产生第二起始地址,将第三存储模块的输出信息a传输到空间模块的第二起始地址中;

其中,第二起始地址即空间模块存储区对应的首地址。

步骤403: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地址发生器地址增一,执行步骤401,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二地址发生器地址增一,执行步骤402;

步骤404:地址继续增一,直到增大到地址中没有对应的信息为止。

需要说明的是,空间模块的容量即存储空间是大于第三存储模块的存储空间的。

其中,第六提示命令例如可以是故障提示命令。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空间模块的触发,让空间模块正常工作,避免了让空间模块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提高了空间模块的使用寿命,在此过程中对空间模块的检查,确保空间模块的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同时,若空间模块发生障碍,发出提示命令,不仅节省部分工作时间,还提高智能货柜的工作效率,还通过检测空间模块的存储空间是否损坏,将货物信息存储到无障碍的空间模块中,保证货物信息的完整性,同时提高对货物信息使用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还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第四存储模块的标签信息;

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读取模块读取的标签信息,并判定标签信息是否与第三存储模块中的预存信息匹配,当读取模块读取完初次标签信息时,第二控制模块将初次标签信息进行存储,当读取模块读取完再次标签信息时,第二控制模块将初次标签信息与再次标签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控制空间模块保存初次标签信息,若不匹配,则控制空间模块控制初次标签信息与再次标签信息不匹配的标签信息与预存信息匹配,若匹配,控制空间模块保存初次标签信息与再次标签信息不匹配的标签信息,若不匹配,控制舍弃初次标签信息与再次标签信息不匹配的标签信息,同时控制读取模块读取下个标签信息。

初次标签信息是货物放置在智能货柜中有标签扫描设备首次扫描的得到的并存储到第四存储模块的货物信息;再次标签信息是货物放置在智能货柜中有标签扫描设备二次扫描的得到的并存储到第四存储模块的货物信息。

其中对智能货柜中的货物的标签信息,进行两次读取,主要是为了消除对新添加到智能货柜中的货物,但未及时将新添加的货物信息进行扫描存储,其好处是,可以降低对新货品信息未存储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主要实现的功能是:通过对第三存储模块预存信息与第四存储模块的货物信息的对比,得出最为准确的正确货物信息,并将正确货物信息存储到空间模块,此时,空间模块只是用于存储货物信息对应的数据。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货物信息进行双重对比,获取更为准确的货物信息,保证空间模块获取货物信息的准确性,通过两次读取标签信息,可以降低对新货品信息未存储的概率,空间模块只是用于存储数据,说明其具有独立性,保证了货物信息基本不会有病毒等干扰,提高了货物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货柜管理系统,如图5所述,还包括:电源装置,

电源装置包括:驱热组件01、电源组件02,

驱热组件01包括:智能货柜本体011、第一底板012和卡位板013,第一底板012的底部设置有可固定连接的卡位板013,第一底板0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智能货柜本体011,智能货柜本体011设置有手柄014,手柄014与门体015相连接,门体015上设置有玻璃0115,智能货柜本体011的内部设置有与箱壁紧贴的集成电路016,智能货柜本体011的内部设置有供电线017,智能货柜本体011表面上设置有将供电线017穿出的第一排通孔018,所供电线017的接头与电源组件02中的接口结构030相连接,其中,如图6所示,电源组件02包括:平板021,平板021的中间设置有中凹槽,中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板022,第一挡板022上设有固定槽023,中凹槽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挡板024,第二挡板024与第一挡板022呈弧形放置;中凹槽上设置有竖板025;第二挡板024的外侧位置设有执行元件026,执行元件026的前部设有伸缩轴027,伸缩轴027的端部设有卡扣029,第二挡板024的端部设有第一固位口0210,第一固位口0210与卡扣029之间设有保护垫0211;卡扣029的外侧位置设有第二固位口0212,第二固位口0212的外部设有凹槽0213及内嵌组件,内嵌组件包括嵌口0214,嵌口0214的一端设有嵌槽0216;嵌口0214的另一端卡接在凹槽0213位置;第一挡板022上设有固定槽023;执行元件026的前部设有第一保护壳028,第一保护壳028套装在伸缩轴027的外表面;嵌口0214的侧面设有第二排通孔0215;嵌口0214另一端的端部上设有固定销0217,其中,竖板025上安装有接口结构030,接口结构030通过铜片031和嵌连部034与供电线017的接头连接,接头包括:包装体040,设置于包装体040内部,包装体040上设置有第一插口043和第二插口044,第一插口043与第二插口044均为圆孔形状;

智能货柜本体011设置有警报器0112,智能货柜本体011设置有开关0113,门体015上设置有夹子0116,第一底板012设置有夹节点0117,夹子0116与夹节点0117相匹配,集成电路016设置有第二保护壳0118,第一底板012的上部放置有与之连接的第二底板0119,圆罐筒0120与第二底板0119固定连接,圆罐筒0120的顶端与输出管0121相连接,输出管0121的一端与传输通道0122相连接,传输通道0122上设置有传输喷口0123,传输喷口0123上安装有喷洒头0124,圆罐筒0120上设置有自动阀门0125,自动阀门0125上设置有自控按钮0126,喷洒头0124设置在智能货柜本体011的上部。

电源装置主要是电源组件上安装有供电电池及接口结构,供电线通通过与接口结构的接头连接,为驱热组件及集成电路提供电能。

其中,对于电源组件而言,通过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可以方便对平板进行牢固对接;通过加强板可以使竖板、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对接更加牢固;通过第二挡板可以方便对伸缩轴进行固定安装,使得伸缩轴实现伸缩,且方便对第一固位口进行固定安装,通过卡扣可以使保护垫与第一固位口限位安装;使用者可以将嵌口通过凹槽卡接在充电电池的外侧壁位置,从而方便对充电电池进行牢固卡接;

对于接口结构而言,通过在竖板上安装接口结构,是为了将第一插口、第二插口进行固定,方便供电线连接;

对于驱热组件而言,当智能货柜中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报警器进行报警,同时控制圆罐筒的自动阀门打开,通过传输通道喷出制冷气体到智能货柜中进行降温,其好处是:通过驱热组件能够有效的对货柜中的温度进行降低,降低智能货柜中线路的老化速度,同时提高智能货柜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货柜的门体上设置有玻璃,可以在不打开门体的情况下对货柜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简单方便。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驱热装置,使得智能货柜中的货物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性质的变化,提高了对货物的使用期限,同时提高了智能货柜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电源组件及接口结构提供电能,保证智能货柜能够正常运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