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修工具借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6345发布日期:2019-04-17 05:4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维修工具借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维修工具借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社区物业行业的社区服务柜都是采用普通带锁的铁柜来实现维修工具的借用,需要安排物业人员来管理维修工具,安排用户的借用,管理比较麻烦,对物业日常借用维修工具的管理增加物业人员的工作量。如果物业人员不在服务时间内,用户将无法借用维修工具,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较低。并且上级领导对维修工具使用情况不太清楚,无法形成有效的数据统计。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人工管理维修工具物业人员的工作量大,对用户的服务水平低,上级领导无法对维修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统计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维修工具借还系统,该系统较大地减轻了物业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实现了上级领导对维修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统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维修工具借还系统,包括储物柜、人机交互装置及云服务器,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和所述储物柜均与所述云服务器相连,其中:

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用于接收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并将所述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上传给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进行校验;当对所述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校验成功时,向所述储物柜发送开锁指令;

所述储物柜,用于根据所述开锁指令控制柜锁打开,以使用户对目标维修工具进行借还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户移动终端,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与所述云服务器均与所述用户移动终端相连,

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对维修工具借还平台二维码进行显示;

所述用户移动终端,用于通过扫描所述维修工具借还平台二维码进入后台系统,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储物柜,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柜锁锁定时,生成借还记录信息;将所述借还记录信息上传给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还用于当所述借还记录信息为借用记录信息时,根据所述借还记录信息中的借用时间信息,定时向所述用户移动终端发送归还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云服务器,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目标维修工具的借用时长超过预选时长时,进行超时费用计算;当接收到所述目标维修工具的归还指令时,将当前的费用结算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云服务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对用户身份进行校验;若对所述用户身份校验成功,则向所述储物柜发送所述开锁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监控器,

所述监控器,用于对所述储物柜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控。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监控器相连,

所述报警器,用于根据所述监视器发送的所述报警指令,进行报警提示。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还用于接收维修工具报修指令,并将所述维修工具报修指令上传给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维修工具报修指令,对各维修工具进行故障率统计。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云服务器,还用于对各维修工具按类进行使用频率统计。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为显示触摸屏。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维修工具借还系统,包括储物柜、人机交互装置及云服务器,人机交互装置和储物柜均与云服务器相连,当用户需要借用或归还维修设备时,可以通过操作人机交互装置选择需要借用的维修工具,人机交互装置接收到相应的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并将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上传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对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进行校验,当对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校验成功时,向储物柜发送开锁指令。储物柜根据开锁指令控制柜锁打开,用户可以对目标维修工具进行相应的借还操作。相较于现有的通过物业人员对维修工具进行管理的方式,用户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借用维修工具,较大地减轻了物业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实现了上级领导对维修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统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维修工具借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人机交互装置、2-云服务器、3-储物柜、4-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维修工具借还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维修工具借还系统可以包括储物柜3、人机交互装置1及云服务器2,人机交互装置1和储物柜3均与云服务器2相连,其中:

人机交互装置1,用于接收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并将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上传给云服务器2;

云服务器2,用于对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进行校验;当对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校验成功时,向储物柜3发送开锁指令;

储物柜3,用于根据开锁指令控制柜锁打开,以使用户对目标维修工具进行借还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维修工具借还系统可以包括储物柜3、人机交互装置1及云服务器2,人机交互装置1和储物柜3均与云服务器2建立有通讯连接,通讯方式可以包括wifi、4g、5g等。人机交互装置1可以用于用户选择需要借还的目标维修工具,即接收用户发送的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并将该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上传给云服务器2。人机交互装置1可以是触摸屏形式的交互装置,也可以是按键形式的交互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云服务器2接收人机交互装置1发送的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并对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进行校验,当对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校验成功时,可以向储物柜3发送开锁指令。如当检测到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为借用指令时,可以根据当前借还记录信息,检索用户所选的储物柜3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目标维修工具,当经检索证实该储物柜3中存在目标维修工具时,说明校验成功,向储物柜3发送开锁指令。储物柜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开锁指令控制柜锁打开,从而用户可以对目标维修工具进行相应的借还操作。目标维修工具的整个借还过程均不需要物业人员参与,减少了物业人员日常借用登记等人工操作的工作量,解放了人力,并且对目标维修的借还时间没有限制,不会出现由于物业人员不在上班时间而不能借还的情况,提高了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并且上级领导可以随时根据云服务器2的借还记录信息进行有效统计。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维修工具借还系统,包括储物柜、人机交互装置及云服务器,人机交互装置和储物柜均与云服务器相连,当用户需要借用或归还维修设备时,可以通过操作人机交互装置选择需要借用的维修工具,人机交互装置接收到相应的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并将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上传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对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进行校验,当对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校验成功时,向储物柜发送开锁指令。储物柜根据开锁指令控制柜锁打开,用户可以对目标维修工具进行相应的借还操作。相较于现有的通过物业人员对维修工具进行管理的方式,用户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借用维修工具,较大地减轻了物业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实现了上级领导对维修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统计。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维修工具借还系统还可以包括用户移动终端,人机交互装置1与云服务器2均与用户移动终端相连,

人机交互装置1,还用于根据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对维修工具借还平台二维码进行显示;

用户移动终端,用于通过扫描维修工具借还平台二维码进入后台系统,向云服务器2发送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维修工具借还系统还可以包括用户移动终端,并且人机交互装置1与云服务器2均与用户移动终端相连。当用户需要借还目标维修工具时,可以操作人机交互装置1,如可以点击人机交互装置1的借用指示按钮或归还指示按钮,即向人机交互装置1发送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人机交互装置1可以根据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对维修工具借还平台二维码进行显示,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移动终端扫描维修工具借还平台二维码进入后台系统,并向云服务器2发送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在这种情况下,当人机交互装置1与云服务器2之间网络状态不佳时,可以通过用户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2发送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保证用户能够及时获取到目标维修工具。并且还可以通过用户移动终端支付相应的押金,以督促用户及时归还目标维修工具。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储物柜3,还用于当检测到柜锁锁定时,生成借还记录信息;将借还记录信息上传给云服务器2;

云服务器2,还用于当借还记录信息为借用记录信息时,根据借还记录信息中的借用时间信息,定时向用户移动终端发送归还提示信息。

用户在借用目标维修工具时,可以选择借用时间信息,如3个小时。储物柜3还用于当检测到柜锁锁定时,利用预先部署的处理器生成借还记录信息,借还记录信息包括借用时间信息,并将借还记录信息上传给云服务器2,方便后续对维修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核实。云服务器2还可以用于当借还记录信息为借用记录信息时,根据借还记录信息中的借用时间信息,定时向用户移动终端发送归还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及时归还目标维修工具,避免用户长时间占用目标维修工具,从而保证了维修工具借还系统的良好运维。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云服务器2,还用于当检测到目标维修工具的借用时长超过预选时长时,进行超时费用计算;当接收到目标维修工具的归还指令时,将当前的费用结算信息发送给用户移动终端。

云服务器2可以还用于当检测到目标维修工具的借用时长超过预选时长时,进行超时费用计算,当接收到目标维修工具的归还指令时,将当前的费用结算信息发送给用户移动终端。如可以预先设定储物柜3中的维修工具从借用开始计时,预设时间范围内不需要付费,当超过规定时长时将进行收费,从而进一步督促用户及时归还已借用的维修工具,为维修工具借还系统的良好运维提供保障。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云服务器2,具体用于根据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对用户身份进行校验;若对用户身份检验成功,则向储物柜3发送开锁指令。

云服务器2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对用户身份进行校验,若对用户身份校验成功,则向储物柜3发送开锁指令。例如,当储物柜3设置在封闭式小区中,并且储物柜3中的维修工具仅限于小区业主使用时,当用户需要借还目标维修工具时,可以通过用户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2发送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云服务器2可以对目标维修工具借还指令进行解析,得到用户的身份信息,如可以通过验证用户移动终端的手机号是否为已注册手机号,仅当对用户身份校验成功时,向储物柜3发送开锁指令,否则柜锁处于锁定状态。通过对设置对维修工具使用权限的认证,保证了用户的利益。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维修工具借还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器,

监控器,用于对储物柜3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维修工具借还系统还可以包括监视器,如可以在储物柜3周边装设摄像头4,通过监视器可以对储物柜3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控。当存在恶意破坏现象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画面及时发现并制止其恶意行为,保障了维修工具借还系统的运维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维修工具借还系统还可以包括报警器,报警器与监控器相连,

报警器,用于根据监视器发送的报警指令,进行报警提示。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维修工具借还系统还可以包括与监控器相连的报警器。当管理人员通过监控画面发现存在恶意破坏行为时,可以通过监视器向储物柜3所在端的报警器发送报警指令,报警器可以根据监视器发送的报警指令,进行报警提示,既可以起到对不法分子的警示作用,又不需要管理人员分派相关人员现场处理,实现了对维修工具的远程监控。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人机交互装置1,还用于接收维修工具报修指令,并将维修工具报修指令上传给云服务器2;

云服务器2,还用于根据维修工具保修指令,对各维修工具进行故障率统计。

当用户发现目标维修工具存在损坏现象时,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装置1进行目标维修工具的保修。人机交互装置1接收维修工具报修指令,并将维修工具报修指令上传给云服务器2。云服务器2可以根据维修工具保修指令,对各维修工具进行故障率统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故障率统计结果,确定当前选择的维修工具供用厂家制造的维修工具的质量情况,为后续维修工具选厂提供依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云服务器2,还用于对各维修工具按类进行使用频率统计。

云服务器2还可以用于对各维修工具按类进行使用频率统计。通过对各类维修工具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可以使得维修工具的使用情况更加清晰,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各类维修工具的使用频率,确定是否需要向储物柜3补充或减少相应维修工具的供应量,从而达到对各类维修工具的合理安排。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人机交互装置1为显示触摸屏。

人机交互装置1可以具体为显示触摸屏,当用户电机选择目标维修工具之后,显示触摸屏可以显示所选维修工具的图片信息,方便用户确认是否为需要借用的目标维修工具。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维修工具借还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