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博物馆数字化观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5794发布日期:2019-03-08 17:2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博物馆数字化观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博物馆数字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博物馆数字化观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首例全维度体验式博物馆智慧移动应用平台,基于HY-iLocation、空间三维识别引擎、HY-云平台等核心技术开发,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突破了传统博物馆藏品展陈的时空限制,通过多模态感知“大数据”,使受众与展品等元素之间的联系真正达到智慧化融合,建立更加全面、深入和泛在的互联互通;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模式,实现“物、人、数据”三者之间的双向多元信息交互通道,是迎接未来博物馆的革命性产品。

智慧博物馆以用户为中心,关联人、物、数据三大要素,集成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四大技术,突出感知度、交互性、体系化和决策力,推进服务、保护和管理三大业务智慧运转,面对智慧博物馆这一更具挑战性的建设目标,文博行业的同仁们都在积极学习、深入探讨和努力尝试,并取得可观的社会协同与技术应用经验,现有技术存在一体化和智能化及交互体验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博物馆数字化观览系统,使文物信息在现场环境中实时同步立体呈现,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博物馆数字化观览系统,所述数字化观览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平台、管理者平台、数据库服务器、参观者定位系统、云服务器、第一移动终端;所述管理者平台分别与所述集中控制平台和所述数据库服务器连接,所述参观者定位系统分别与所述集中控制平台和所述数据库服务器连接,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连接,所述云服务器通过物联网与外界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平台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连接。

可选的,第二移动终端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管理者平台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可选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为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可选的,所述参观者定位系统包括:无线数据收发器和定位服务器,所述定位服务器与所述无线数据收发器连接,所述定位服务器分别与所述集中控制平台和所述数据库服务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无线数据收发器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无线数据收发器与所述定位服务器通过蓝牙、WIFI或Zigbee进行数据通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整个展厅乃至博物馆集成为智能化系统,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更好的文物动态保护和观众导览服务、感知和保护文物、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有益技术效果,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博物馆数字化观览系统根据参观者的定位实时为参观者呈现身边文物的状态,无需近场接触,所有的信息都在观众的指尖和耳边,让数字信息在现场环境中实时同步呈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博物馆数字化观览系统的实施例1的结构连接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博物馆数字化观览系统的实施例2的结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博物馆数字化观览系统,使文物信息在现场环境中实时同步立体呈现,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博物馆数字化观览系统的实施例1的结构连接图。如图1所述,所述数字化观览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平台1、管理者平台2、数据库服务器3、参观者定位系统4、云服务器5、第一移动终端6和第二移动终端7。

管理者平台2分别与集中控制平台1和数据库服务器3连接,参观者定位系统4分别与集中控制平台1和数据库服务器3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博物馆数字化观览系统根据参观者的定位实时为参观者呈现身边文物的状态,无需近场接触,所有的信息都在观众的指尖和耳边,让数字信息在现场环境中实时同步呈现。

集中控制平台1、管理者平台2、数据库服务器3、参观者定位系统4四线控制集成于一体,整个展厅乃至博物馆成为智能化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一体化、智能化及交互体验性差的问题,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更好的文物动态保护和观众导览服务、感知和保护文物、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有益技术效果。

云服务器5与数据库服务器3连接,云服务器5通过物联网与外界连接,集中控制平台1与第一移动终端6连接。云服务器5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参观者可以根据第一移动终端6实时获取物联网信息。

管理者平台2与第二移动终端7连接。管理者平台2的作用在于管理展馆事务,包括平台人员任务及权限管理,动态信息审核等;工作人员通过工作站录入修改展品基本信息,发布动态信息等。管理者平台2可以是大型计算机或者其他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文物信息的服务器。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第二移动终端远程对管理者平台2进行操作,实现采集实时信息、呈现观览信息和实现远程管理功能。

第一移动终端6和第二移动终端7为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博物馆数字化观览系统的实施例2的结构连接图。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参观者定位系统4包括:无线数据收发器9和定位服务器8,定位服务器8与无线数据收发器9连接,定位服务器8分别与集中控制平台1和数据库服务器3连接,无线数据收发器9为多个。无线数据收发器9和定位服务器8通过蓝牙、WIFI或Zigbee进行数据通讯。定位服务器8对展馆内无线数据收发器9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计算,并将目标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