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TM防护舱智能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7134发布日期:2018-12-18 21:1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ATM防护舱智能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银行安全技术防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TM防护舱智能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ATM防护舱的防护技术都还停留在传统的被动防护技术基础上。被动防护主要指的是现有ATM防护舱都采用直接拉门、按进门按钮、刷卡、指纹等的方式进入。即便有的防护舱防护系统具有摄像头,也只是起到记录或报警的作用并没有改变被动防护的模式。现有防护舱防护系统当防护舱内无人使用时,如有客户想进入防护舱只需手动拉门或按进门按钮等即可进入。当客户进入防护舱后防护舱门自动锁闭(有的防护舱需要客户手动上锁),如此时外面有人按下进门按钮,系统继续处于锁闭状态,从而有效防止“尾随、抢夺”等非法行为。综上所述,现有的ATM防护舱控制系统只是单一的保护了取款人在取款时的人身财产安全,缺少防止或降低针对银行ATM机犯罪率的有效手段。

经分析目前大部分针对银行ATM的犯罪其不法分子大都有个共性的特点,就是先进行面部伪装再实施犯罪,犯罪分子了解银行均设有监控摄像机,因此在作案前一般均戴面罩,口罩,头盔,大墨镜等然后实施犯罪,现有的ATM安全舱的门禁系统,都不能有效的限制此类不法分子进入防护舱内,对ATM机实施恶意破坏、针对对ATM机的工作面板进行非法改造盗取客户帐号及密码或盗窃他人磁卡及密码恶意取现的犯罪行为。

针对以上情况,天津市创达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了名称为一种新型ATM人脸识别防护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720580685.0,授权号为CN206788888U给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ATM人脸识别防护系统,包括人脸识别设备、红外探测器、语音对讲设备、出门按钮、可控锁具、语音提示喇叭、显示屏、主控设备和远程信息管理软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人脸识别设备将故意遮挡面部的犯罪分子拒之门外,打消其作案念头,为银行客户提供了更为安全和谐的使用环境,人脸识别设备由双目摄像头、双头矩阵式红外灯组成,双目摄像头作为主控设备的图像采集输入设备,负责采集高清图像,主控设备内置人脸检测软件,能快速识别被采集的图像是否是没有被遮挡的人脸,人脸识别成功后将人脸图片上传到远程信息管理端软件的数据库中,同时系统向可控锁具发出进门开锁指令;所述双头阵列式红外灯保证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中也能采集到清晰的图像。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缺点:

1、人脸识别设备和显示屏分开安装于防护舱上,不便于设备整体安装,虽然人脸识别设备由双目摄像头、双头矩阵式红外灯组成,但是双头矩阵式红外灯仅能在夜晚发出人的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线去照亮被拍摄的人脸,红外线经人脸反射后进入双目摄像头进行成像,供其采集人脸图像使用,尤其在光线不均匀或光线不足时人脸识别率非常低,同时识别速度慢;

2、将人脸识别设备安装在防护舱外的左/右上框,防护舱的高度是一定的,防护舱的高度为2m,而人脸识别设备的双目摄像头只有向下才可以最大限度的采集不同身高的用户,可以采集图像的距地面距离范围为0.5-1.82m,不同身高的用户需要特意的抬头或低头调整位置进行刷脸验证,使用不便,识别速度慢,用户的体验度较低;

3、主控设备是将人脸识别成功后的图片上传到远程信息管理端软件的数据库中,内部并没有存储设备,当本地断网的情况下,无法对人脸图片进行保存;

4、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检测识别被采集的图像是否是没有被遮挡的人脸,并没有针对被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活体检测,无法防止照片、视频及仿真面具等非活体裸脸通过验证进入防护舱;

5、虽然将红外探测器安装的据地高度为1.1米,防止了身高小于等于1.1米的儿童进入防护舱后不能自己开门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当用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因突发情况摔倒,在身体不能移动时,无法进行自动报警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速度快、识别率高、安装简单、用户体验度较高、可以主动防止小孩被锁在防护舱内、以及对处于摔倒状态的用户保持闭锁,同时主动报警的ATM防护舱智能防护系统,完美的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TM防护舱智能防护系统,包括门禁对讲设备、智能电机锁、出门按钮、语音扬声器、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和管理服务器,所述门禁对讲设备安装在防护舱内外各一个,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智能电机锁安装在防护舱内,所述出门按钮安装在防护舱内,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语音扬声器安装在防护舱顶部,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安装在防护舱外,还包括人脸识别一体机、称重装置、摄像头和红外对射,所述人脸识别一体机安装于防护舱门的玻璃内侧或防护舱门的左/右两侧玻璃的内侧,采用明装方式安装,且人脸识别一体机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3-1.82m,识别高度距离为0.3~2m,所述人脸识别一体机包括摄像头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采用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摄像头模块,大幅度提升了被识别对象的图像清晰度,使抓拍的人脸图片更清晰,明显提高了管理服务器中图片对比的准确率,为后期银行或公安对非本人持卡操作进行排查提供了更可靠的原始数据;可记录每一位进入防护舱人员的清晰面部图像照片,利用后台强大的比对检索功能,将公安相关部门和银行提供的人员面部图像与监控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器中的图像照片作对比,根据相似度的大小进行检索,将检索出来的照片再进行人工核对,提取检索出的图像及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导出并打印,节省了纯人工检索的人力物力,极大地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所述称重装置固定安装于防护舱的底部,所述摄像头安装于防护舱内顶部,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红外对射安装于防护舱内的底部,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人脸识别一体机包括摄像头模块和LED补光灯,所述LED补光灯设于摄像头模块的上方,LED补光灯可有效的解决由光线不均匀或光线不足造成的识别率低的问题,从本质上提升了人脸识别速度;所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包括控制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红外对射信号接口、门禁对讲信号接口、出门按钮信号接口、电机锁信号接口、扬声器信号接口、称重信号接口、摄像头信号接口、人脸识别信号接口和网口,所述控制模块连接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接网口,所述网口通过内部网络连接设于监控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器,用于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与管理服务器的数据通讯;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和存储模块,用于为各模块进行供电;所述存储模块,用于本地存储防护舱的图像信息,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的红外对射信号接口、门禁对讲信号接口、出门按钮信号接口、电机锁信号接口、扬声器信号接口、称重信号接口、摄像头信号接口和人脸识别信号接口,所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的红外对射信号接口、门禁对讲信号接口、出门按钮信号接口、电机锁信号接口、扬声器信号接口、称重信号接口、摄像头信号接口和人脸识别信号接口通过信号线分别对应连接红外对射、门禁对讲设备、出门按钮、智能电机锁、语音扬声器、称重装置、摄像头和人脸识别一体机的信号接口,用于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与红外对射、门禁对讲设备、出门按钮、智能电机锁、语音扬声器、称重装置、摄像头和人脸识别一体机进行数据通讯。

优选的,所述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摄像头模块采用3.5mm镜头,增加了可视范围。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一体机还包括显示屏,所述3.5mm镜头设于显示屏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还连接有紧急报警按钮,所述紧急报警按钮安装在防护舱内,采用嵌入式安装。

优选的,所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还连接有广告设备、照明设备和通风设备,所述广告设备安装在防护舱外,所述照明设备安装在防护舱外,所述通风设备安装在防护舱外。

优选的,所述监控服务中心还包括与管理服务器连接的外设,所述外设包括多媒体音箱、指向性MIC、大容量存储设备、打印机、大屏幕显示设备和网络交换机,所述网络交换机与各个防护舱的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的网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平台和传感器,所述称重平台固定设于传感器的正上方,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称重平台的大小和形状与防护舱底部的大小和形状匹配。

优选的,所述红外对射安装于防护舱内的底部的两个横梁的中段上,且位于称重装置的上方。

采用以上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摄像头模块、显示屏、LED补光灯整合在一个人脸识别一体机上,使该人脸识别一体机的外观更加趋于完美,同时也简化了人脸识别一体机的安装难度,解决了人脸识别设备和显示屏分开安装于防护舱上,不便于设备整体安装的技术问题;同时增设的LED补光灯可有效的解决由光线不均匀或光线不足造成的识别率低的问题,从本质上提升了人脸识别速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3.5mm镜头增加了可视范围,同时将人脸识别一体机安装在防护舱门或防护舱门左/右侧距地面高度为1.3-1.82m的位置,可识别高度范围为0.3-2m,识别速度快,完美解决了不同身高的用户需要特意抬头或低头调整位置进行刷脸验证,趋于人性化的设计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让用户在使用上感觉更加舒适和快捷。

3、本实用新型中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包括存储模块,用于本地存储防护舱的图像信息,解决了原有主控设备内部并没有存储设备,当本地断网的情况下,无法对人脸图片进行保存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摄像头模块,其包括可见光摄像头和近红外摄像头和850窄带红外灯,完成活体检测,解决了原有系统中没有针对被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活体检测,无法防止照片、视频及仿真面具等非活体裸脸通过验证进入防护舱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摄像头模块,其具有支持宽动态的功能,从本质上解决了逆光环境下人脸识别不了问题,提升了识别效率;并且自带红外灯,无需设置双头矩阵式红外灯,就可以实现夜间采集人脸图像的功能,且3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大幅度提升了被识别对象的图像清晰度,使抓拍的人脸图片更清晰,明显提高了管理服务器中图片对比的准确率,为后期银行或公安对非本人持卡操作进行排查提供了更可靠的原始数据。

6、本实用新型防护舱底部的称重装置测量得到用户体重小于等于25kg时,防护舱门将不会自动锁上,能够主动且有效地防止小孩被锁在里面,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测量得到用户体重大于25kg时,防护舱门自动落锁,当安装在防护舱底部的红外对射长时间被挡住,本地通过舱外的语音扬声器输出防护舱内有用户被困待出的语音求救提示,同时联动防护舱舱顶的摄像头进行拍照,由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将照片实时上传至监控服务中心,并在监控服务中心的多媒体音箱进行语音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拨打110或120进行报警,此时防护舱处于锁闭状态,保证用户的财产免受损失,人身安全也得到了保护;待警务人员或工作人员到达防护舱门外时,由本地的钥匙或监控服务中心远程对智能电机锁进行开锁,仅通过增加一个称重装置和摄像头,同时将红外对射安装于防护舱底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仅被动防止了身高小于等于1.1米的儿童进入防护舱后不能自己开门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当用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因突发情况摔倒,在身体不能移动时,无法进行自动报警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舱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舱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人脸识别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框图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人脸识别一体机不同安装高度和识别高度范围的实验数据图。

图中,1、人脸识别一体机;2、红外对射;3、门禁对讲设备;4、出门按钮;5、智能电机锁;6、语音扬声器;7、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8、管理服务器;9、摄像头模块;10、显示屏;11、LED补光灯;12、称重装置;13、防护舱;14、防护舱门;15、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简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意义。

如图1-5所示:一种ATM防护舱智能防护系统,包括门禁对讲设备3、智能电机锁5、出门按钮4、语音扬声器6、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和管理服务器8,所述门禁对讲设备3安装在防护舱13内外各一个,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智能电机锁5安装在防护舱13内,所述出门按钮4安装在防护舱13内,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出门按钮4安装在防护舱13内,在智能电机锁5的上方和下方均各安装一个,下方的出门按钮4便于身高较小的用户使用,所述语音扬声器6安装在防护舱13顶部,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安装在防护舱13外,还包括人脸识别一体机1、称重装置12、摄像头和红外对射2,所述人脸识别一体机1安装于防护舱门14或防护舱门14的左/右两侧,采用嵌入式安装,且人脸识别一体机1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3-1.82m,人脸识别一体机2的高度为22mm,人脸识别一体机1的安装于防护舱门14上,其上端的安装高度距地面1.62m,对应的下端的安装高度为1.4m,识别高度距离为0.35~1.9m,具体的实验数据如图5所示,识别速度快,完美解决了不同身高的用户需要特意抬头或低头进行刷脸验证,使用不便,识别速度慢的问题,趋于人性化的设计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让用户在使用上感觉更加舒适和快捷;所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包括控制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红外对射信号接口、门禁对讲信号接口、出门按钮信号接口、电机锁信号接口、扬声器信号接口、称重信号接口、摄像头信号接口、人脸识别信号接口和网口,所述存储模块,用于本地存储防护舱的图像信息,解决了原有主控设备内部并没有存储设备,当本地断网的情况下,无法对人脸图片进行保存的技术问题;所述控制模块连接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接网口,所述网口通过内部网络连接设于监控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器8,用于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与管理服务器8的数据通讯;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和存储模块,用于为各模块进行供电;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红外对射信号接口、门禁对讲信号接口、出门按钮信号接口、电机锁信号接口、扬声器信号接口、称重信号接口、摄像头信号接口和人脸识别信号接口,所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红外对射信号接口、门禁对讲信号接口、出门按钮信号接口、电机锁信号接口、扬声器信号接口、称重信号接口、摄像头信号接口和人脸识别信号接口通过信号线分别对应连接红外对射2、门禁对讲设备3、出门按钮4、智能电机锁5、语音扬声器6、称重装置12、摄像头和人脸识别一体机1的信号接口,用于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与红外对射2、门禁对讲设备3、出门按钮4、智能电机锁5、语音扬声器6、称重装置12、摄像头和人脸识别一体机1进行数据通讯。

所述门禁对讲设备3包括对讲控制器、用于拾取声音的拾音器、用于播放声音的喇叭和用于开启/关闭门禁对讲设备3的对讲按钮,所述对讲控制器与拾音器、喇叭和对讲按钮电性连接,且对讲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控制模块,当位于防护舱13内或外的用户按下对讲按钮时,对讲按钮连接的对讲控制器通过信号线将对讲请求发送至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通过网口连接的内部网络自动将语音通话连接请求发送至远程控制中心的管理服务器,远程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指向性MIC确认应答后,即可实现双向语音对讲。

所述智能电机锁5包括锁芯、驱动锁芯的电机驱动机构、驱动锁芯的钥匙驱动机构、电池、处理器和电机锁通讯模块,所述电池、处理器和电机锁通讯模块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所述电机锁通讯模块连接通讯接口,所述通讯接口通过信号线连接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电机锁信号接口,完成智能电机锁5与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数据通讯,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控制模块发送开锁命令后,经由通讯模块通过信号线连接的电机锁通讯模块进行数据通讯,而后由电机锁通信模块连接的处理器接收开锁信息,处理器驱动电机驱动机构进行解锁,解锁信息经由信号线反馈给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控制模块;当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控制模块检测到智能电机锁5处于解锁状态时,会屏蔽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解锁命令。

智能电机锁5的解锁方式主要有,方式一、通过人脸识别一体机1完成人脸识别后,由其连接的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控制智能电机锁5的处理器进行解锁,解锁后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屏蔽由人脸识别一体机1通过人脸识别信号接口发送的信号,因此即使防护舱13外有用户可以完成人脸识别,也不会有信号发送至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进而无法控制智能电机锁5进行解锁,最终可以有效将防护舱13外的用户拒之门外,保护舱内人员的安全;此时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控制模块仅识别其连接的出门按钮信号接口完成本地解锁,识别网口完成远程解锁;方式二、由智能电机锁5上方的出门按钮4或下方的出门按钮4开锁,用户按下出门按钮4后,出门按钮4通过信号线连接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出门按钮信号接口,由出门按钮信号接口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智能电机锁5的处理器进行解锁;方式三、由管理服务器通过内部网络发送解锁指令至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进而由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通过信号线控制智能电机锁5的处理器,由处理器驱动电机驱动机构进行解锁;方式四、通过钥匙直接控制智能电机锁5的钥匙驱动机构,完成解锁。

所述称重装置12固定安装于防护舱13的底部,所述称重装置12包括称重平台和传感器,所述称重平台固定设于传感器的正上方,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控制模块,用于将称重平台上用户的体重数据发送至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所述称重平台的大小和形状与防护舱13底部的大小和形状匹配;防护舱13底部的称重装置12主要完成对进入防护舱13内部用户的称重,用户的体重数据小于等于25kg时,则继续解锁不落锁,用户的体重数据大于25kg时,则进行落锁;当用户处于称重平台上时,处于称重平台正下方的传感器对用户进行体重称重工作,测量完成后由传感器通过信号线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当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控制模块接收到的体重数据小于等于25kg时,则联动控制智能电机锁5进行解锁,由于防护舱13此时处于开锁状态,防护舱门14将不会自动锁上,能够主动且有效地防止小孩被锁在里面,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当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控制模块接收不到由称重信号接口发送的体重数据时,则联动控制智能电机锁5进行落锁,使防护舱13在无人使用的状态下处于锁闭状态,保护防护舱13内的自动存取款设备;当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接收到的体重数据大于25kg时,则联动控制智能电机锁5进行落锁,且通过屏蔽人脸识别信号接口,完成屏蔽由人脸识别一体机1发送给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解锁信号,防止防护舱13内的用户被防护舱13外的用户验证成功进入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控制模块自动检测红外对射信号接口传输的数据信号,对处于防护舱13内的用户进行摔倒识别:具体过程为,所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控制模块还连接有限时器和计时器,用于工作过程中的限时和计时;由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通过其内部的控制模块由信号线输出信号至红外对射2的阈值电平给定电路,并间隔T1秒开始T2秒限时读取红外对射2检测结果:设定待红外对射2持续五次及以上交替间隔T1秒及限时T2秒的时间内均检测到人体时,认定防护舱13内的用户摔倒,终止限时,并保持人脸识别一体机1的解锁功能的屏蔽,即不释放人脸识别一体机1传输给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解锁功能,本地通过舱外的语音扬声器输出防护舱13内有用户被困待出的语音求救提示,同时通过摄像头信号接口联动摄像头进行拍照,由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将照片实时上传至监控服务中心,并在监控服务中心的多媒体音箱进行语音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拨打110或120进行报警,待警务人员或工作人员到达防护舱13门外时,由本地的钥匙或监控服务中心远程对智能电机锁5进行解锁;所述间隔T1秒设置为间隔3秒,限时T2秒设置为限时4秒,持续五次交替间隔T1秒及限时T2秒的时间则为35秒,仅通过增加一个称重装置12和摄像头,同时将红外对射2安装于防护舱底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仅被动防止了身高小于等于1.1米的儿童进入防护舱后不能自己开门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当用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因突发情况摔倒,在身体不能移动时,无法进行自动报警的技术问题;所述摄像头安装于防护舱13内顶部,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红外对射2安装于防护舱13内的底部的两个横梁15的中段上,且位于称重装置12的上方,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人脸识别一体机1包括摄像头模块9和LED补光灯11,所述LED补光灯11设于摄像头模块9的上方,增设的LED补光灯11可有效的解决由光线不均匀或光线不足造成的识别率低的问题,从本质上提升了人脸识别速度;所述摄像头模块9采用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摄像头模块,其包括可见光摄像头和近红外摄像头和850窄带红外灯,完成活体检测,解决了原有系统中没有针对被采集的图像进行活体检测,无法防止照片、视频及仿真面具等非活体裸脸通过验证进入防护舱13的技术问题;所述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摄像头模块采用3.5mm镜头,增加了可视范围,大幅度提升了被识别对象的图像清晰度,使抓拍的人脸图片更清晰,明显提高了管理服务器中图片对比的准确率,为后期银行或公安对非本人持卡操作进行排查提供了更可靠的原始数据,只要完成活体检测和人脸识别后,即可开锁,不用提前将用户的照片进行系统录入保存后再进行比对验证开锁,开锁更快速,系统更简单;所述人脸识别一体机1还包括显示屏10,所述3.5mm镜头设于显示屏10的上方,摄像头模块9、显示屏10、LED补光灯11整合在一个人脸识别一体机1上,使该人脸识别一体机的外观更加趋于完美,同时也简化了人脸识别一体机的安装难度,解决了人脸识别设备和显示屏分开安装于防护舱13上,不便于设备整体安装的技术问题;摄像头模块获取的人脸图像显示在显示屏10上,方便用户适时的调整面部遮挡物及面部角度,顺利通过人脸识别检测;同时显示屏10还具有视频播放演示功能,可以播放人脸识别操作演示,各银行自己的通告或有偿广告等视频;所述监控服务中心还包括与管理服务器8连接的外设,所述外设包括多媒体音箱、指向性MIC、大容量存储设备、打印机、大屏幕显示设备和网络交换机,所述网络交换机与各个防护舱的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网口相连,多媒体音箱用于提醒工作人员异常的防护舱情况,指向性MIC用于工作人员与防护舱13使用者进行语音沟通,大容量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各个防护舱13的监控数据,打印机用于打印异常防护舱13的情况,大屏幕显示设备用于显示异常防护舱13的情况;所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还连接有紧急报警按钮,所述紧急报警按钮安装在防护舱13内,采用嵌入式安装;所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还连接有广告设备、照明设备和通风设备,所述广告设备安装在防护舱13外,所述照明设备安装在防护舱13外,所述通风设备安装在防护舱13外。

一种ATM防护舱智能防护方法,所述防护方法基于ATM防护舱智能防护系统,所述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通过人脸识别一体机1的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摄像头模块对被识别的对象进行图像捕捉;

步骤二、将通过人脸识别一体机1的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模块获取到的图像,发送至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由其内部的软件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分析,分析结果是图像中有人脸,则进行人脸面部捕捉并进入步骤三,否,则继续分析;

步骤三、由人脸识别一体机1对被捕捉的人脸图像进行活体检测分析,分析结果是真人的脸,则进入步骤四,否,则返回步骤二;

步骤四、由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对被识别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质量检测分析,分析结果是人脸面部没有被遮挡,则进入步骤五,否,则返回步骤二;

步骤五、通过人脸识别一体机1的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摄像头模块对没有被遮挡的人脸进行拍照,并由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控制智能电机锁5进行解锁,将拍照所得的人脸图片保存到本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存储模块,同时将该人脸图片通过内部网络发送至管理服务器8,进入步骤六;

步骤六、智能电机锁5开锁后,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控制称重装置12的传感器对防护舱13内的用户进行体重称重工作,由传感器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当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接收到的体重数据小于等于25kg时,则控制智能电机锁5继续解锁不落锁,当接收不到体重数据时,则控制智能电机锁5进行落锁;

当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接收到的体重数据大于25kg时,则控制智能电机锁5进行落锁,且通过屏蔽人脸识别信号接口,完成屏蔽由人脸识别一体机1发送给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解锁信号,同时进入步骤七;

步骤七、对处于防护舱13内的用户进行摔倒识别:

由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输出信号至红外对射2的阈值电平给定电路,并间隔T1秒开始T2秒限时读取红外对射2检测结果:设定待红外对射2持续五次及以上交替间隔T1秒及限时T2秒的时间内均检测到人体时,认定防护舱13内的用户摔倒,终止限时,并保持人脸识别一体机1的解锁功能的屏蔽,即不释放人脸识别一体机1传输给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解锁功能,本地通过舱外的语音扬声器输出防护舱13内有用户被困待出的语音求救提示,同时联动摄像头进行拍照,由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将照片实时上传至监控服务中心,并在监控服务中心的多媒体音箱进行语音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拨打110或120进行报警,待警务人员或工作人员到达防护舱13门外时,由本地的钥匙或监控服务中心远程对智能电机锁5进行解锁。

工作原理:活体检测由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摄像头模块通过近红外对图像进行扫描识别,只有检测获取到正常的人脸才进行下一步的人像分析,有效屏蔽照片,头盔,及仿真面具等;人像分析是将获取的活体头像进行面部识别,只有裸脸才能通过,有效屏蔽口罩,墨镜等面部遮挡;只有没有面部遮挡的活体正常人脸才可顺利进入防护舱13。

一种ATM防护舱智能防护方法,所述防护方法基于ATM防护舱智能防护系统,所述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通过人脸识别一体机1的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摄像头模块对被识别的对象进行图像捕捉;

步骤二、将通过人脸识别一体机1的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模块获取到的图像,发送至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由其内部的软件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分析,分析结果是图像中有人脸,则进行人脸面部捕捉并进入步骤三,否,则继续分析;

步骤三、由人脸识别一体机1对被捕捉的人脸图像进行活体检测分析,分析结果是真人的脸,则进入步骤四,否,则返回步骤二;

步骤四、由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对被识别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质量检测分析,分析结果是人脸面部没有被遮挡,则进入步骤五,否,则返回步骤二;

步骤五、通过人脸识别一体机1的双目300万宽动态高清摄像头模块对没有被遮挡的人脸进行拍照,并由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控制智能电机锁5进行解锁,将拍照所得的人脸图片保存到本地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存储模块,同时将该人脸图片通过内部网络发送至管理服务器8,进入步骤六;

步骤六、智能电机锁5开锁后,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控制设于防护舱13底部的称重装置12的传感器对防护舱13内的用户进行体重称重工作,由传感器将体重数据上传至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当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接收到的体重数据小于等于25kg时,则控制智能电机锁5继续解锁不落锁,当接收不到体重数据时,则控制智能电机锁5进行落锁;

当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接收到的体重数据大于25kg时,则控制智能电机锁5进行落锁,且通过屏蔽人脸识别信号接口,完成屏蔽由人脸识别一体机1发送给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解锁信号,同时进入步骤七;

步骤七、对处于防护舱13内的用户进行摔倒识别:

由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输出信号至安装于防护舱13内的底部的两个横梁15的中段上的红外对射2的阈值电平给定电路,并间隔T1秒开始T2秒限时读取红外对射2检测结果:设定待红外对射2持续五次及以上交替间隔T1秒及限时T2秒的时间内均检测到人体时,认定防护舱13内的用户摔倒,终止限时,并保持人脸识别一体机1的解锁功能的屏蔽,即不释放人脸识别一体机1传输给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解锁功能,本地通过舱外的语音扬声器输出防护舱13内有用户被困待出的语音求救提示,同时联动防护舱13顶部的摄像头进行拍照,由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将照片实时上传至监控服务中心,并在监控服务中心的多媒体音箱进行语音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拨打110或120进行报警,待警务人员或工作人员到达防护舱13门外时,由本地的钥匙或监控服务中心远程对智能电机锁5进行解锁。

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内安装有防护舱人脸识别门禁控制软件:具有以下功能:

人脸检测功能:检测被识别的对象是否是没有被遮挡的人脸;

显示功能:控制人脸识别一体机1上的显示屏10显示屏可以显示摄像头模块获取的图像,以及显示防护舱当前使用状态的相关提示文字,显示屏10采用LCD显示屏;

进门开锁功能:人脸被正确识别后发出进门开锁指令,控制智能电机锁5进行解锁;

图片上传功能:将被正确识别的人脸图片上传到管理服务器8或者存储在其内部设置的存储模块中,存储模块可以在断网的状态下存储人脸图片,不会因断网而丢失人脸图片数据;

对讲功能:用户按下门禁对讲设备3时本系统自动向远程监控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器8发出语音通话连接请求,被确认应答后即可实现双向语音对讲;

出门开锁功能:用户按下出门按钮4,本系统发出出门开锁指令;

紧急报警功能:用户按下紧急报警按钮,本地的语音扬声器6和远程的管理服务器8连接的多媒体音箱都发出报警提示音;

锁状态监测:实时监测防护舱13的智能电机锁5的上锁/开锁状态;

红外监测:通过红外对射2实时监测防护舱13内用户是否处于摔倒状态;

系统联动输出功能:根据反馈信号的组合状态,系统可输出相应状态的提示语音、提示文字和开门信号;

远程设置参数:可由远程监控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器8中的信息管理软件设置防护舱顶部安装的智能分析门禁控制主机7的各项参数;

设备自动控制:可自动控制广告设备、照明设备和通风设备的启闭,自动控制智能电机锁5的开锁和自动输出提示文字、提示语音及相应报警声;

远程命令控制:支持远程手动打开广告设备、照明设备和通风设备以及智能电机锁的强开/强锁等操作;可远程修改语音文件内容和提示文字的内容。

具体实施:防护舱13的结构由304不锈钢一次性拉伸成型,舱体玻璃采用夹胶复合钢化玻璃,局部采用磨砂处理,在保护用户高安全的同时,也保护柜员机不受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