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伪防未授权开启功能的瓶盖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7383发布日期:2019-07-03 04:3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伪防未授权开启功能的瓶盖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伪防未授权开启功能的瓶盖智能锁。



背景技术:

在包装酒类等液体物品时,为了防止假冒伪劣商品的仿造,生产厂家大都在瓶口,瓶盖或者包装处增加防伪装置或者粘贴防伪标志、激光防伪标签等方式来帮助消费者辨别真伪。但是随着不法商家造假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的防伪手段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且存在较大的缺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用户是通过短信、电话、手机扫描条形码二维码或者其他通信方式向防伪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查询,然后通过对比系统反馈信息与商品原有的防伪信息是否一致来帮助消费者辨别商品真伪。

虽然上述方式有效的区分了假冒商品,但是由于大多数消费者的防伪意识不强,他们嫌麻烦很少甚至根本不会利用查询手段来辨别真伪,进而给不法商家有了可乘之机,让消费者的利益受损也让生产厂家利益受到损害。特别对于药品、酒及化妆品等领域,假冒商品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设计一款能防伪防未授权的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防伪防未授权开启功能的瓶盖智能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具有防伪防未授权开启功能的瓶盖智能锁,所述智能锁包括由锁盖、固定侧和移动侧对合构成的包围、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电连接并控制传动机构运行的电路板和与电路板以及传动机构电连接的电池,所述移动侧是置于固定侧一侧并能够在固定侧一侧进行旋转打开或与固定侧扣合锁紧的结构,在电路板上连接有用于获取正确开锁指令的蓝牙或物联网通讯芯片,所述电路板是当蓝牙或物联网通讯芯片获取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正确开锁指令后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合格后能够驱动传动机构来打开移动侧实现开锁的控制单元。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动轴、阻止挡块、开锁按钮和固定锁扣,所述固定锁扣置于固定侧的一侧,所述开锁按钮置于移动侧的一侧相对于固定锁扣的同侧,所述移动侧的另一侧铰接在固定侧的另一侧,且所述开锁按钮和固定锁扣相互配合锁紧,所述驱动电机与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轴另一端卡入阻止挡块一端的内部,阻止挡块的另一端部顶接在开锁按钮的限位孔内保证开锁按钮和固定锁扣相互配合锁紧,且在所述转动轴与阻止挡块配合的外侧套有一个当驱动电机旋转时能够驱动阻止挡块从限位孔脱出后保证开锁按钮和固定锁扣解锁的解锁弹簧,在锁盖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启动按钮。

进一步,在所述移动侧与固定侧铰接的铰接轴上套有复位扭簧。

进一步,所述智能锁还包括置于锁盖上并用于与电池连接的USB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具有防伪防未授权开启功能的瓶盖智能锁,与现有方式相比采用物联网智能锁的方式,智能的、自发的告诉用户商品的真伪,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了开瓶必须先开锁的流程,避免了消费者因防伪意识薄弱而没有进行验证真伪的发生,另外,在开瓶使用后,瓶盖智能锁还可以用于防未授权开启瓶子,达到防未经允许开启瓶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有防伪防未授权开启功能的瓶盖智能锁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中:锁盖1、固定侧2、移动侧3、传动机构4、电路板5、电池6、蓝牙或物联网通讯芯片9、驱动电机10、转动轴11、阻止挡块12、开锁按钮13、固定锁扣14、解锁弹簧15、限位孔16、启动按钮17、USB充电接口18、复位扭簧19、智能锁20、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21、手机微信小程序22、手机APP软件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创造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伪防未授权开启功能的瓶盖智能锁,所述智能锁包括由锁盖1、固定侧2和移动侧3对合构成的包围、传动机构4、与传动机构4电连接并控制传动机构4运行的电路板5和与电路板5以及传动机构4电连接的电池6,所述移动侧3是置于固定侧2一侧并能够在固定侧2一侧进行旋转打开或与固定侧2扣合锁紧的结构,在电路板5上连接有用于获取正确开锁指令的蓝牙或物联网通讯芯片9,所述电路板5是当蓝牙或物联网通讯芯片9获取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正确开锁指令后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合格后能够驱动传动机构4来打开移动侧3实现开锁的控制单元。

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10、转动轴11、阻止挡块12、开锁按钮13和固定锁扣14,所述固定锁扣14置于固定侧2的一侧,所述开锁按钮13置于移动侧3的一侧相对于固定锁扣14的同侧,所述开锁按钮13用于开锁,默认状态是不能按下的,开启所述移动侧3的另一侧铰接在固定侧2的另一侧,且所述开锁按钮13和固定锁扣14相互配合锁紧,所述驱动电机10与电路板5电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转动轴11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轴11另一端卡入阻止挡块12一端的内部,阻止挡块12的另一端部顶接在开锁按钮13的限位孔16内保证开锁按钮13和固定锁扣14相互配合锁紧,且在所述转动轴11与阻止挡块12配合的外侧套有一个当驱动电机10旋转时能够驱动阻止挡块12从限位孔16脱出后保证开锁按钮13和固定锁扣14解锁的解锁弹簧15,在锁盖1上并与电路板5电连接的启动按钮17;所述启动按钮17用于启动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智能锁的具体工作原理是:当这个按键在电路板接收到开锁指令后,驱动电机10正转,此时弹簧15下回旋,带动阻止挡块12回来,此时启动按钮17就可以下按,移动侧3就实现与固定侧2一侧脱离,实现打开状态即为智能锁开锁状态,当发送过来关锁指令后,驱动电机10反转,解锁弹簧15反转,带动阻止挡块12伸出并置于开锁按钮13内,同时挡住了按键,按键按不下去,导致智能锁开不了的操作,因此在具体使用时将本智能锁套于瓶盖上,实现只有符合要求的开锁指令才能够实现开锁,开锁后最终将瓶盖露出,以实现对产品的防伪监测,最终实现利用低成本的结构就能够实现智能开关锁。

进一步,在所述移动侧3与固定侧2铰接的铰接轴上套有复位扭簧19。

进一步,所述智能锁还包括置于锁盖1上并用于与电池6连接的USB充电接口18。

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应用该智能锁的防伪系统,该防伪系统包括相互通信连接的智能锁20、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21和手机微信小程序22,通过该防伪系统完成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伪防未授权开启功能的瓶盖智能锁的开启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创建商品生产流通和用户信息关联的商品信息二维码,简称公码;创建与智能锁关联的开锁二维码简称私码;并粘贴在智能锁上;

接通智能锁的电路板的电源后,通过蓝牙或物联网通信将智能锁与手机微信小程序正常链接;

打开手机微信小程序,用户使用手机微信小程序扫描智能锁上的私码后,手机微信小程序将私码中的唯一编号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至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进行查询;

1)由于所述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里存储有商品出厂前跟私码一一对应关联的智能锁中蓝牙或物联网通讯芯片的唯一MAC地址代码;此时当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收到用户手机发来的合法私码时,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检索出对应的蓝牙或物联网通讯芯片的唯一MAC地址代码,并将此MAC地址代码反馈给用户手机微信小程序;

2)用户手机微信小程序收到蓝牙或物联网通讯芯片的唯一MAC地址代码后,通过加密算法发送开锁指令给智能锁,智能锁收到开锁指令后,校验内部储藏的MAC地址代码,当发送过来的MAC地址代码符合自身MAC地址时,表明获得开锁指令后,驱动电机10正转,此时弹簧15下回旋,带动阻止挡块12回来,此时启动按钮17就可以下按,移动侧3就实现与固定侧2一侧脱离,实现打开状态即为智能锁开锁状态,当发送过来的MAC地址代码不符合自身MAC地址时,阻止挡块12不动,导致智能锁开不了,以此实现智能锁的防伪操作和和防未授权开启操作。

进一步,用户在使用手机微信小程序扫描所述公码时,要求用户进行身份注册,能够通过微信号或者手机号的方式在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上进行注册;且当用户刮开公码扫描私码后,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会自动把智能锁的MAC地址关联绑定到该注册的用户名下;同时用户手机微信小程序界面中显示该注册用户名下所有绑定的智能锁,一经绑定,其他用户再扫描私码时无法开锁,必须经过已经绑定的用户授权才可以开启。

进一步,每个智能锁都具有唯一且不重合的MAC地址。

进一步,所述私码与公码的排列是有位置关系的,公码覆盖于私码之上,用户扫描公码可以进行用户信息注册和追溯商品信息,用户购买商品后,刮开公码,露出私码扫描才可以开锁。

进一步,必须经过已经绑定的用户授权才可以开启的具体授权方式是通过微信转发或者手机APP内部推送授权者名下绑定的瓶盖智能锁信息的方式进行授权,授权具有一定时效性,超过时效时需要再次授权才可以打开。

进一步,必须经过已经绑定的用户授权才可以开启的具体执行工作是在后台防伪防盗服务器中临时性的将已绑定的瓶盖智能锁MAC地址发送给授权接受方的注册账户名下,这个时间具有一定时效性,超过时效后不再发送MAC地址给授权接受方,此时需要再次开锁的话,需要授权方再次授权。

进一步,上述扫描私码开锁的次数可以在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进行限制设置,用来保证初次开锁时商品是原装正品,后面再次开锁时,通过网络在用户手机微信小程序或者手机APP中明确提醒用户该瓶盖智能锁已经被打开过。

如图3所示,提供一种应用该智能锁的防伪系统,该防伪系统包括相互通信连接的智能锁20、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21和手机APP软件23,通过该防伪系统完成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伪防未授权开启功能的瓶盖智能锁的开启方法,其具体包括防伪和防未授权的两个步骤,其中所述防伪的具体步骤如下:

创建商品生产流通和用户信息关联的商品信息二维码,简称公码;创建与智能锁20关联的开锁二维码简称私码;并粘贴在智能锁20上;

接通智能锁20的电路板5的电源后,通过蓝牙或物联网通信将智能锁20与手机APP软件23正常链接;

打开手机APP软件23,用户使用手机APP软件23扫描智能锁20上的私码后,手机APP软件23将私码中的唯一编号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至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21进行查询;

由于所述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21里存储有商品出厂前跟私码一一对应关联的智能锁20中蓝牙或物联网通讯芯片9的唯一MAC地址代码;此时当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21收到用户手机发来的合法私码时,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21检索出对应的蓝牙或物联网通讯芯片9的唯一MAC地址代码,并将此MAC地址代码反馈给用户手机APP软件23;

用户手机APP软件23收到蓝牙或物联网通讯芯片9的唯一MAC地址代码后,通过加密算法发送开锁指令给智能锁20,智能锁20收到开锁指令后,校验内部储藏的MAC地址代码,当发送过来的MAC地址代码符合自身MAC地址时,表明获得开锁指令后,驱动电机10正转,此时弹簧下回旋,带动阻止挡块12回来,此时启动按钮17就可以下按,移动侧3就实现与固定侧2一侧脱离,实现打开状态即为智能锁开锁状态,当发送过来的MAC地址代码不符合自身MAC地址时,阻止挡块12不动,导致智能锁开不了,以此实现智能锁的防伪操作和和防未授权开启操作。

进一步,用户在使用手机APP软件23扫描所述公码时,要求用户进行身份注册,能够通过微信号或者手机号的方式在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21上进行注册;当用户刮开公码扫描私码后,后台防伪防未授权开启服务器21会自动把智能锁20的MAC地址关联绑定到该注册的用户名下;同时用户手机APP软件23界面中显示该注册用户名下所有绑定的智能锁20,一经绑定,其他用户再扫描私码时无法开锁,必须经过已经绑定的用户授权才可以开启,实现防未授权的操作步骤。

本实施例与现有方式相比采用物联网智能锁的方式,智能的、自发的告诉用户商品的真伪,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了开瓶必须先开锁的流程,避免了消费者因防伪意识薄弱而没有进行验证真伪的发生,另外,在开瓶使用后,瓶盖智能锁还可以用于防未授权开启瓶子,达到防未经允许开启瓶子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