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租房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2032032发布日期:2020-08-28 17:2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租房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公租房技术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租房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地区经济得发展,发达地区的楼价越来越高,租房价格也居高不下,在发达地区的低收入人群难以承受相对高价的房租,因此政府推行一系列房租较低以优惠低收入人群的公租房。现有的公租房管理大多数通过投入大量人力管理,不仅成本高、难以智能规范化管理,而且容易出现人为疏忽导小区安全性受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公租房的租金低,如果租户不是长期居住而空置或者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转租给其他人获得盈利,导致真正需要低价公租房的人群享受不到国家的优惠政策,这样会容易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以及给某些不守规范的人滋长了有利可图的温床,降低了国家公租房的利用率。而且现有独居老人在公租房发生意外却难以及时发现,导致错失最佳救援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智能规范化管理,能提高公租房利用率和防止个别人员出现利用国有资源办私事的公租房人员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公租房人员管理方法,包括

预先储存租户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人脸信息、车牌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获取人脸识别门禁设备采集的第一出入信息,所述第一出入信息包括租户的第一人脸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获取车牌人脸识别一体机的第二出入信息,所述第二出入信息包括所述租户的第一车牌信息、第二人脸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获取公租房智能门锁的第三出入信息,所述第三出入信息包括所述租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第三时间信息;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指纹、掌纹和指静脉;预设第一统计时间段,在所述第一统计时间段内,若没有获取到所述第一出入信息、所述第二出入信息或所述第三出入信息,则判定所述公租房为空置,并将警示信息发送至管理人员端。

优选的,当预设第一统计时间段,在所述第一统计时间段内,若没有获取到所述第一出入信息、所述第二出入信息或所述第三出入信息时,还包括优先结合年龄信息判断其是否为独居老人,若是,则将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人员端;若否,再判定所述公租房为空置,并同时将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人员端;所述基础信息还包括所述租户的年龄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获取小区内的第三人脸信息和/或第二车牌信息,所述第三人脸信息和/或第二车牌信息通过设置在小区内的多个智能摄像机获取。

优选的,预设第二统计时间段,在所述第二统计统计时间段内,若所述智能摄像机获取到的所述第三人脸信息和/或第二车牌信息为非预先储存的信息且获取到的次数超过n次,则发送陌生人或陌生车辆信息至所述管理人员端;n为正有理数。

优选的,所述基础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下发至各对应所述人脸识别门禁设备、所述车牌人脸识别一体机和所述智能门锁。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公租房人员管理系统,包括人脸识别门禁设备、服务器、车牌人脸识别一体机和智能门锁;所述人脸识别门禁设备,用于获取第一出入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所述第一出入信息包括租户的第一人脸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所述车牌人脸识别一体机,用于获取第二出入信息并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出入信息包括所述租户的第一车牌信息、第二人脸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所述智能门锁,用于获取第三出入信息并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三出入信息包括所述租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第三时间信息;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指纹、掌纹和指静脉;所述服务器,用于预先储存租户的基础信息并下发,所述基础信息包括人脸信息、车牌信息和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并预设第一统计时间段,在所述第一统计时间段内,若没有获取到所述第一出入信息、所述第二出入信息或所述第三出入信息,则判定所述公租房为空置,并将警示信息发送至管理人员端。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还用于优先结合年龄信息判断其是否为独居老人,若是,则将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人员端;若否,再判定所述公租房为空置,并同时将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人员端;所述基础信息还包括所述租户的年龄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智能摄像头,所述智能摄像头安装在小区的公共区域内,用于获取小区内的第三人脸信息和/或第二车牌信息。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还用于,预设第二统计时间段,在所述第二统计时间段内,对比分析所述智能摄像机获取到的所述第三人脸信息和/或第二车牌信息,若为非预先储存的信息且获取到的次数超过n次,则发送陌生人或陌生车辆信息至所述管理人员端;n为正有理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统计分析租户的车牌、人脸或门锁的记录,可以判断可能房屋空置或者租户是否在家出现问题,服务器将推送报警信息到管理人员端,管理人员即可安排人电话或者上门查询,解决了政府及物业对公租房的管理不规范问题,提高公租房的利用率,能防止个别人员出现利用国有资源办私事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公租房人员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公租房人员管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公租房人员管理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隐含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发明。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软件或方法。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发明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公租房人员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预先储存租户的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人脸信息、车牌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

步骤s200,获取人脸识别门禁设备采集的第一出入信息,所述第一出入信息包括租户的第一人脸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

获取停车场处的第二出入信息,所述第二出入信息包括所述租户的第一车牌信息、第二人脸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

获取公租房智能门锁的第三出入信息,所述第三出入信息包括所述租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第三时间信息;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指纹、掌纹和指静脉;

步骤s300,预设第一统计时间段,在所述第一统计时间段内,若没有获取到所述第一出入信息、所述第二出入信息或所述第三出入信息,则判定所述公租房为空置,并将警示信息发送至管理人员端。

在本实施例中,在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租户人脸信息、车牌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租户的楼栋楼层房门信息,其中人脸信息为可以用照相机或具有照相机功能设备拍摄的人脸照片,人脸照片的尺寸可按照实际需要调整大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车牌信息为在服务器中存储的车牌号码。生物特征信息为已完成登记入住的租户的指纹、掌纹或指静脉信息,本系统通过服务器统一预存生物特征信息再下发至各个智能门锁,确保只有合法租户才能在本系统中预存生物特征信息,目的为便于安全统一管理,能防止转租现象。楼栋楼层房门信息具体为租户所住的栋数、楼层数和房牌号等详细信息。

在步骤s200中,人脸识别门禁设备可以设置在小区的进入区域处,所述人脸识别门禁设备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门禁设备,能够连接后台服务器进行通讯,具体为人脸识别闸机(例如包括三锟闸、翼闸、全高转闸、摆闸、速通门或电动闸门等)。在获取人脸识别门禁设备的第一出入信息过程中,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现场识别的目标人脸和系统下发的预存人脸信息库查找对比,判定目标人脸是否为属于预存人脸信息库。具体的,人脸的获取和识别对比可以在人脸识别门禁设备中独立完成,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门禁设备拍摄人脸照片进而再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识别对比,此处为现有技术。识别的同时,也记录识别时的第一时间,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储存。

在停车场处获取的第二出入信息,通过车牌人脸识别一体机获取,其中车牌人脸识别一体机可以是华为摄像头x2221-cl,可以在识别车牌号码的同时也能人脸识别,目的是用于租户开车进出停车场时也能进行人脸识别,确保开车进入小区的车牌信息与租户信息相匹配。其中车牌信息,包括租户的摩托车、小汽车等车的车牌信息;通过服务器下发各租客的车牌信息到车牌人脸识别一体机,车牌/人脸识别摄像头将上传租户开车进出小区的车牌识别、车型、车品牌、人脸等信息和识别时的第二时间信息到服务器。

获取公租房智能门锁的第三出入信息,通过获取第三出入信息,即租户的开门信息,可以得知租户开门的时间,智能门锁将租户的识别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中储存。具体的,智能门锁是通过识别租户的指纹、掌纹或指静脉进而确认身份。可采用现有产品例如,指纹掌纹识别智能锁完成上述过程。指纹识别过程分为两个次要过程,分为四个部分。两个次要的过程是指纹记录和交叉核对过程。指纹记录过程由四个部分组成:指纹采集、指纹预处理、指纹检查和指纹模板采集。指纹比对过程还包括四个部分:指纹采集、指纹预处理、指纹特征比对和匹配。掌纹识别技术,是对采集的掌纹训练样本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特征提取,把提取的掌纹特征存入特征数据库中留待与被分类样本进行匹配。测试样本分类阶段是对获取的测试样本经过与训练样本相同的预处理、特征提取步骤后,送入分类器进行分类。这两部分都包括以下三步:掌纹图像采集、预处理以及特征提取。

指静脉识别是静脉识别的一种,首先通过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手指静脉分布图,从手指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提取特征值,通过近红外光线照射,利用ccd摄像头获取手指静脉的图像,将手指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将特征值存储。实际上它和初代指纹识别的方式比较接近,依靠的是图像特征比对来进行认证和识别。

在步骤s300中,第一统计时间段可以预设为10天、30天或2个月等,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可按照实际情况在使用时进行调整,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若在上述第一统计时间段内,服务器没有获取到所述第一出入信息、所述第二出入信息或所述第三出入信息,则判断所述公租房为空置,并将警示信息发送至管理人员端。例如:在30天时间未出现租户的车牌、人脸、门锁的记录,可以判断可能房屋空置或者租户在家可能出现问题。

在此特别说明的是,例如,若在30天内服务器没有采集到某一租户的第一出入信息、所述第二出入信息或所述第三出入信息,则推定该租户的房屋空置,说明该租户没有居住或长期不居住,进而服务器将推送提示信息到管理人员端,管理人员可以查询该房屋的居住情况,确定为空置房则能通知租户搬出,以免浪费国家公用资源,更能提高公租房的利用率。

例如,若在10天内服务器采集到某一租户的第一出入信息(进入小区的人脸信息)和第三出入信息(入门开锁信息),但是没有获取到该租户出门的开锁信息和出小区的人脸信息,则服务器分析推出该租户可能在家出现问题,判定为属于不正常情况,进而服务器将推送报警信息到管理人员端,管理人员安排人电话或者上门查询,及时发现紧急情况。

特别说明:第一出入信息包括进入小区的人脸信息和/或离开小区的人脸信息,即出入均通过人脸识别开启闸门。第二出入信息包括进入小区的人脸信息、车牌信息和/或离开小区的人脸信息、车牌信息。第三出入信息包括入门的开锁信息和/或出门的开锁信息。此处均属于现有技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可以实现。

由上,智能门锁通过nb-lot、wifi、4g或5g传输信息至服务器。

参见图2,进一步地,还包括,当预设第一统计时间段,在所述第一统计时间段内,若没有获取到所述第一出入信息、所述第二出入信息或所述第三出入信息时,还包括

步骤s210,优先结合年龄信息判断其是否为独居老人,

步骤s310,若是,则将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人员端;

步骤s320,若否,再判定所述公租房为空置,并同时将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人员端;

所述基础信息还包括所述租户的年龄信息。

具体的,为了确保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可以根据本系统设置特定的时间段并结合出入信息判断独居老人是否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所述基础信息还包括所述租户的年龄信息。在系统录入人脸信息的同时也录入每个租户的年龄信息,并设定60岁以上的为老人,服务器根据年龄和每间房屋录入的人脸信息的数量判断其是否为独居老人,即系统预先录入时该房屋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的人脸信息,则判定该房屋为独居老人。

例如,3天内服务器采集到某一租户的第一出入信息(进入小区的人脸信息)和第三出入信息(入门开锁信息),但是没有获取到该租户出门的开锁信息和出小区的人脸信息,再根据年龄信息判定该房屋是否为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若为独居老人服务器分析推出该租户可能在家出现问题,判定为属于不正常情况,进而服务器将推送报警信息到管理人员端,管理人员安排人电话或者上门查询独居老人的情况,若发生意外可采取有效救援措施。

进一步地,还包括,

参见图2,步骤s400,获取小区内的第三人脸信息和/或第二车牌信息,所述第三人脸信息和/或第二车牌信息通过设置在小区内的多个智能摄像机获取。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摄像机为车牌人脸识别摄像机,可以同时识别车牌和人脸。第三人脸信息为在小区内获取的人脸信息;第二车牌信息为小区内部获取到的车牌信息。具体的,小区内部包括小区道路、公园、电梯口等公共区域。

进一步地,步骤s500,预设第二统计时间段,在所述第二统计时间段内,若所述智能摄像机获取到的所述第三人脸信息和/或第二车牌信息为非预先储存的信息且获取到的次数超过n次,则发送陌生人或陌生车辆信息至所述管理人员端;n为正有理数。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进入小区门禁时可能存在陌生人员和车辆的尾随,小区长期有陌生人进出会存在安全性隐患。通过服务器下发租户的人脸信息和车牌信息到各个智能摄像机,各智能摄像机将小区道路、公园、电梯口等公共区域的人脸和车牌进行识别,判断其是否属于为本小区租户的信息,如果在第二统计时间段内拍摄到的车牌或人脸照片为非本小区预先存有的信息,且拍摄到的次数超过n次,则判定该人员或车辆为非法闯入,智能摄像头将其车牌和人脸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储存,并即时通知管理人员;每个智能摄像头预设有特定编号,服务器根据每个获取到的陌生人员或车辆的智能摄像头的视频数据,按照时间大小信息(时间按照先后顺序)生成该陌生人或车辆的轨迹视频,管理人员可根据轨迹视频和获取到视频的智能摄像机编号,从而确定陌生人或车辆的最后出现的位置,可以及时追踪。如果独居老人在小区摔倒打电话到物业,物业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数据及其运动轨迹迅速定位老人地点,找到老人并送往医院。所述第二统计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具体可以设为7天、14天或30天等。

特别说明的是,拍摄到的次数超过n次,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n可按照实际情况在使用时进行调整,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具体的,n可以是3,4,6……..等正有理数。

例如,在14天内,智能摄像机获取到陌生人a的人脸信息,且获取到的次数超过6次,则将该陌生人a的信息至所述管理人员端报警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下发至各对应所述人脸识别门禁设备、所述车牌人脸识别一体机和所述智能门锁。

第二实施例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其中,本发明提供的公租房人员管理方法的工作原理与本发明提供的公租房人员管理系统原理相同或相似,因此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公租房人员管理系统,包括人脸识别门禁设备、服务器、车牌人脸识别一体机和智能门锁;所述人脸识别门禁设备,用于获取第一出入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所述第一出入信息包括租户的第一人脸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所述车牌人脸识别一体机,用于获取第二出入信息并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出入信息包括所述租户的第一车牌信息、第二人脸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所述智能门锁,用于获取第三出入信息并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三出入信息包括所述租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第三时间信息;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指纹、掌纹和指静脉;所述服务器,用于预先储存租户的基础信息并下发,所述基础信息包括人脸信息、车牌信息和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并预设第一统计时间段,在所述第一统计时间段内,若没有获取到所述第一出入信息、所述第二出入信息或所述第三出入信息,则判定所述公租房为空置,并将警示信息发送至管理人员端。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人员端可以包括台式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

进一步地,优先结合年龄信息判断其是否为独居老人,若是,则将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人员端;若否,再判定所述公租房为空置,并同时将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人员端;所述基础信息还包括所述租户的年龄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智能摄像头,所述智能摄像头安装在小区的公共区域内,用于获取小区内的第三人脸信息和/或第二车牌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还用于,预设第二统计时间段,在所述第二统计时间段内,对比分析所述智能摄像机获取到的所述第三人脸信息和/或第二车牌信息,若为非预先储存的信息且获取到的次数超过n次,则发送陌生人或陌生车辆信息至所述管理人员端;n为正有理数。

进一步地,所述车牌人脸识别一体机,包括车牌人脸识别摄像头、道闸、智能语音屏和车牌识别停车管理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车牌人脸识别一体机,包括车牌人脸识别摄像头、道闸、智能语音屏和车牌识别停车管理平台。例如,车牌人脸识别摄像头可以是华为摄像头x2221-cl,摄像头识别车牌后联动道闸开启,智能语音屏播报欢迎语,然后再屏幕上显示现有剩余车位,并且将车牌识别数据传输回车牌识别停车管理平台,联动收费,停车管理平台设置在服务器上;此处为现有技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可以实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