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诊科自助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9638发布日期:2021-02-02 12:1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诊科自助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门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门诊科自助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门诊通常接诊病情表症较轻的病人,经过门诊医生一整套的诊断手段、辅助检查,给病人得出初步诊断,门诊医生能够对症治疗即给予病人进行治疗,如果门诊医生对病人病情有疑问或诊断为病情较重较急,则将病人收入住院病房,在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或进行手术或相关的治疗等医疗措施,按门诊的就诊者的病情、需要处理的迫切程度以及健康状况,可以分为一般门诊、保健门诊、急诊门诊三种,一般门诊是就诊者自觉或他觉躯体或精神上有异常表现而来就诊的人群,其病情允许在门诊时间里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检查和处理,保健门诊是就诊者自觉健康,而进行预防性检查、健康咨询、疾病普查、婚前检查、预防接种、围产期保健、防癌普查、婴幼儿保健门诊等,急诊门诊的就诊对象,都是病情紧急、危机、需要及时诊疗或迅速抢救的病人,必须分秒必争,急症室应昼夜24小时开放;
[0003]
现有技术领域内,当有重大流感及肺炎情况下,医护人员为防止传染需要对就诊的患者进行体温记录,当病患较多时,容易发生漏测误测,并且现有的多为医护人员手持测温枪手动进行测温,费时且费力,既浪费人力又使医护人员暴露在被感染的风险下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诊科自助测温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当有重大流感及肺炎情况下,医护人员为防止传染需要对就诊的患者进行体温记录,当病患较多时,容易发生漏测误测,现有的多为医护人员手持测温枪手动进行测温,费时且费力,既浪费人力又使医护人员暴露在被感染的风险下进行工作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诊科自助测温装置,包括:
[0006]
基座;
[0007]
闸机,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端;
[0008]
固定架,设置在所述闸机的顶端左侧;
[0009]
测温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顶端;
[0010]
网络控制器,安装在所述闸机的右侧前端,所述网络控制器与闸机电性连接;
[0011]
id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闸机的顶端左前方,所述id识别装置与网络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2]
转动机构,内嵌在所述基座的顶端且位于闸机的内侧;
[0013]
摄像头,安装在所述闸机的顶端且位于测温机构的上方,所述摄像头与网络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4]
优选的,所述测温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一传动皮带;所述第一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分别沿左右方向设
置在固定架的顶端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滑块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滑块分别套接在前后两个第一导轨的外壁;第一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后侧右端,所述第一电机和网络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皮带轮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第二皮带轮通过安装座销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后侧左端;第一传动皮带内侧左右两端分别套接在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的外壁。
[0015]
优选的,所述测温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电机、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第二传动皮带、第二导轨和第二限位滑块;第一安装座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前后两组第一滑块的顶端,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一传动皮带的外壁前侧螺钉连接;第二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端后侧,所述第二电机和网络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三皮带轮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第四皮带轮通过安装座销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座的顶端前侧;第二传动皮带内侧前后两端分别套接在第四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的外壁;所述第二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在第一安装座的顶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限位滑块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滑块分别套接在左右两个第二导轨的外壁。
[0016]
优选的,所述测温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三电机、丝杠螺杆、丝杠螺母、第三导轨、第三滑块和红外测温装置;第二安装座沿上下方向设置在左右两组第二限位滑块的顶端,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顶端与第二传动皮带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顶端,所述第三电机和网络控制器电性连接;丝杠螺杆沿上下方向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丝杠螺母螺接在所述丝杠螺杆的外壁;所述第三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导轨分别沿上下方向设置在第二安装座的右侧前后两端;所述第三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分别套接在前后两个第三导轨的外壁;红外测温装置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所述丝杠螺母的右侧,所述红外测温装置的左侧与前后两个第三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测温装置和网络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7]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机构壳体、转动盘、转动座和插块;转动机构壳体内嵌在所述基座的顶端后侧且位于测温机构的对应位置处;转动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机构壳体的内腔顶端开口处,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转动盘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转动机构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动座设置在所述转动盘的底端中心位置;插块设置在所述转动座的顶端外侧。
[0018]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转动杆、限位槽和半齿轮;转动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机构壳体的内腔底端;限位槽开设在所述插块的顶端后侧,所述限位槽的内腔上下两侧分别与限位槽的上下两侧相贯通,所述限位槽的内腔与插块的外壁适配套接;半齿轮安装在所述插块的前端。
[0019]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限位插槽块、齿条块和弹簧;限位插槽块安装在所述转动机构壳体的底端前侧;齿条块沿左右方向插接在所述限位插槽块的内腔,所述齿条块与半齿轮相啮合;弹簧安装在所述齿条块的左端,所述弹簧的左端与转动机构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0]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转轴、凸轮、第一锥形齿轮、第四电机和第二锥形齿轮;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机构壳体的内腔底端且位于齿条块的右侧,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转轴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转动机构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凸轮过
盈配合在所述转轴的外壁底端,所述凸轮的侧壁与齿条块的右端相接触;第一锥形齿轮键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外壁顶端;第四电机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壳体的内腔,所述第四电机和网络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锥形齿轮螺钉连接在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门诊科自助测温装置:
[0022]
1.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皮带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使第一传动皮带在第一皮带轮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第一安装座向左侧或向右侧移动,第二电机驱动第三皮带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使第二传动皮带在第三皮带轮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第二安装座向前侧或向后侧移动,第三电机驱动丝杠螺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丝杠螺母在丝杠螺杆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红外测温装置向上或向上移动,以实现红外测温装置的三轴方向上移动并对准患者额头进行测温,并将患者信息及测温数据发送至外部终端内进行记录;
[0023]
2、通过以使第四电机底端驱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在第二锥形齿轮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凸轮转动,进而使凸轮外壁远毂端和近毂端可依次与齿条块右端相接触,以使齿条块依次向左侧或向右侧移动,半齿轮在齿条块的作用下驱动转动杆带动限位槽向左侧或向右侧摆动过程中使插块84在限位槽的内腔向前侧和向后侧滑动,插块驱动转动座在转动盘配合下带动上方患者先逆时针转动90度正对于测温机构进行测温,在测温后顺时针旋转90度复位,以便于轮椅驶出闸机内;
[0024]
从而可实现重大流感及肺炎状况下,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及行动不便患者的体温按序依次自动测量记录,防止漏测误测,无需医护人员亲自对患者进行测温操作,省时省力,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风险同时,节约宝贵的医疗人力资源,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图1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图1的测温机构爆炸图;
[0028]
图4为图1的转动机构爆炸图。
[0029]
图中:1、基座,2、闸机,3、固定架,4、测温机构,41、第一导轨,42、第一滑块,43、第一电机,44、第一皮带轮,45、第二皮带轮,46、第一传动皮带,47、第一安装座,48、第二电机,49、第三皮带轮,410、第四皮带轮,411、第二传动皮带,412、第二导轨,413、第二限位滑块,414、第二安装座,415、第三电机,416、丝杠螺杆,417、丝杠螺母,418、第三导轨,419、第三滑块,420、红外测温装置,5、网络控制器,6、id识别装置,8、转动机构,81、转动机构壳体,82、转动盘,83、转动座,84、插块,85、转动杆,86、限位槽,87、齿条块,88、弹簧,89、转轴,810、凸轮,811、第一锥形齿轮,812、第四电机,813、第二锥形齿轮,814、半齿轮,815、限位插槽块,9、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门诊科自助测温装置,包括:基座1、闸机2、固定架3、测温机构4、网络控制器5、id识别装置6、转动机构8和摄像头9;闸机2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基座1的顶端,闸机2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闸机2可由网络控制器5进行控制,闸机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闸门;固定架3设置在闸机2的顶端左侧;测温机构4设置在固定架3的顶端;网络控制器5安装在闸机2的右侧前端,网络控制器5与闸机2电性连接,网络控制器5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网络控制器5可与外部终端进行远程网络连接;id识别装置6设置在闸机2的顶端左前方,id识别装置6与网络控制器5电性连接,id识别装置6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id识别装置6可由网络控制器5进行控制患者将身份证放置在id识别装置6表面进行识别核对;转动机构8内嵌在基座1的顶端且位于闸机2的内侧;摄像头9安装在闸机2的顶端且位于测温机构4的上方,摄像头9与网络控制器5电性连接,摄像头9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摄像头9可由网络控制器5进行控制对患者人脸进行捕捉并向网络控制器5内部发送位置信号。
[0032]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测温机构4包括;第一导轨41、第一滑块42、第一电机43、第一皮带轮44、第二皮带轮45和第一传动皮带46;第一导轨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导轨41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固定架3的顶端前后两侧;第一滑块4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第一滑块42分别套接在前后两个第一导轨41的外壁,第一滑块42可在第一导轨41的外壁左右滑动;第一电机43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一导轨41的后侧右端,第一电机43和网络控制器5电性连接,第一电机43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第一电机43可由网络控制器5进行控制驱动第一皮带轮44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皮带轮44螺钉连接在第一电机43的输出端;第二皮带轮45通过安装座销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架3的后侧左端,第二皮带轮45起到对第一传动皮带46的张紧限位作用;第一传动皮带46内侧左右两端分别套接在第二皮带轮45和第一皮带轮44的外壁。
[0033]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测温机构4还包括;第一安装座47、第二电机48、第三皮带轮49、第四皮带轮410、第二传动皮带411、第二导轨412和第二限位滑块413;第一安装座47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前后两组第一滑块42的顶端,第一安装座47与第一传动皮带46的外壁前侧螺钉连接,第一安装座47可在第一传动皮带46旋转力的作用下向左侧或向右侧移动;第二电机48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一安装座47的顶端后侧,第二电机48和网络控制器5电性连接,第二电机48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第二电机48可由网络控制器5进行控制驱动第三皮带轮49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三皮带轮49螺钉连接在第二电机48的输出端;第四皮带轮410通过安装座销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座47的顶端前侧;第二传动皮带411内侧前后两端分别套接在第四皮带轮410和第三皮带轮49的外壁;第二导轨4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导轨412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在第一安装座47的顶端左右两侧;第二限位滑块41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第二限位滑块413分别套接在左右两个第二导轨412的外壁,第二限位滑块413可在第二导轨412的外壁向前侧或向后侧移动。
[0034]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测温机构4包括;第二安装座414、第三电机415、丝杠螺杆416、丝杠螺母417、第三导轨418、第三滑块419和红外测温装置420;第二安装座414沿上下方向设置在左右两组第二限位滑块413的顶端,第二安装座414的顶端与第二传动皮带411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座414可在第二传动皮带411旋转力的作用下向前侧或向后侧移动;第三电机415设置在第二安装座414的顶端,第三电机415和网络控制器5电性连接,第三电机415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第三电机415可由网络控制器5进行控制驱动丝杠螺杆416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丝杠螺杆416沿上下方向螺钉连接在第三电机415的输出端;丝杠螺母417螺接在丝杠螺杆416的外壁;第三导轨4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导轨418分别沿上下方向设置在第二安装座414的右侧前后两端;第三滑块41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滑块419分别套接在前后两个第三导轨418的外壁,第三滑块419可在第三导轨418的外壁向上或向下滑动;红外测温装置420通过固定架安装在丝杠螺母417的右侧,红外测温装置420的左侧与前后两个第三滑块419的右端固定连接,红外测温装置420和网络控制器5电性连接,红外测温装置420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红外测温装置420可由网络控制器5进行控制对患者进行测温,并将患者信息及测温数据发送至外部终端内进行记录。
[0035]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转动机构8包括:转动机构壳体81、转动盘82、转动座83和插块84;转动机构壳体81内嵌在基座1的顶端后侧且位于测温机构4的对应位置处;转动盘8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动机构壳体81的内腔顶端开口处,轴承的内环与转动盘82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转动机构壳体81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动座83设置在转动盘82的底端中心位置;插块84设置在转动座83的顶端外侧。
[0036]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转动机构8还包括:转动杆85、限位槽86和半齿轮814;转动杆85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转动机构壳体81的内腔底端;限位槽86开设在插块84的顶端后侧,限位槽86的内腔上下两侧分别与限位槽86的上下两侧相贯通,限位槽86的内腔与插块84的外壁适配套接;半齿轮814安装在插块84的前端,半齿轮814可在齿条块87的作用下可依次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摆动。
[0037]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转动机构8还包括:限位插槽块815、齿条块87和弹簧88;限位插槽块815安装在转动机构壳体81的底端前侧;齿条块87沿左右方向插接在限位插槽块815的内腔,齿条块87与半齿轮814相啮合;弹簧88安装在齿条块87的左端,弹簧88的左端与转动机构壳体81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簧88为压缩弹簧,弹簧88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
[0038]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转动机构8还包括:转轴89、凸轮810、第一锥形齿轮811、第四电机812和第二锥形齿轮813;转轴8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动机构壳体81的内腔底端且位于齿条块87的右侧,轴承的内环与转轴89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转动机构壳体81的内壁固定连接;凸轮810过盈配合在转轴89的外壁底端,凸轮810的侧壁与齿条块87的右端相接触,凸轮810外壁远毂端和近毂端可依次与齿条块87右端相接触,由于凸轮810的远毂端和近毂端直径不同,当凸轮810的远毂端与齿条块87右端相接触时,齿条块87在凸轮810远毂端的推动下向左侧移动同时挤压弹簧88,当凸轮810的近毂端与齿条块87右端相接触时,弹簧88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动齿条块87向右侧移动,以使齿条块87依次向左侧或向右侧移动;第一锥形齿轮811键连接在转轴89的外壁顶端;第四电机812设置在转
动机构壳体81的内腔,第四电机812和网络控制器5电性连接,第四电机812具体使用型号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第四电机812可由网络控制器5进行控制驱动第二锥形齿轮813顺时针转动;第二锥形齿轮813螺钉连接在第四电机812的输出端,第二锥形齿轮813与第一锥形齿轮811相啮合,第一锥形齿轮811可在第二锥形齿轮813旋转力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
[0039]
通过本领域人员,可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外部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具体实际使用情况,选择相适配的外部控制器进行连接,以满足对所有电器件的控制需求,其具体连接方式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不在进行说明,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0040]
步骤1:使用时,患者将身份证放置在id识别装置6表面进行识别,id识别装置6向网络控制器5内发送信号以开启闸机2前侧闸门,患者进入至闸机2的内侧并正对于测温机构4,摄像头9对患者人脸进行捕捉并向网络控制器5内部发送位置信号,网络控制器5内部预制程序控制第一电机43、第二电机48和第三电机415依次启动,第一电机43驱动第一皮带轮44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使第一传动皮带46在第一皮带轮44旋转力的作用下和在第二皮带轮45的张紧限位作用下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第一安装座47在第一传动皮带46旋转力的作用下和在第一滑块42的限位作用下向左侧或向右侧移动,第二电机48驱动第三皮带轮49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使第二传动皮带411在第三皮带轮49旋转力的作用下和在第四皮带轮410的张紧限位作用下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第二安装座414在第二传动皮带411旋转力的作用下和在第二限位滑块413的限位作用下向前侧或向后侧移动,第三电机415驱动丝杠螺杆416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丝杠螺母417和丝杠螺杆416螺接,促使丝杠螺母417在丝杠螺杆416旋转力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上移动,进而使红外测温装置420在丝杠螺母417的作用下和在红外测温装置419的限位作用下向上或向上移动,以实现红外测温装置420的三轴方向上移动,并使红外测温装置420对准患者额头,网络控制器5控制红外测温装置420启动对患者进行测温,并将患者信息及测温数据发送至外部终端内进行记录,并开启闸机2后侧闸门,患者进入门诊内进行就诊;
[0041]
步骤2:当有轮椅患者使用时,患者驶入闸机2内将轮椅停放在82表面,网络控制器5控制第四电机812启动,以使第四电机812底端驱动第二锥形齿轮813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一锥形齿轮811和第二锥形齿轮813相啮合,促使第一锥形齿轮811在第二锥形齿轮813旋转力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第一锥形齿轮811在转轴89的配合下驱动凸轮810逆时针转动,进而使凸轮810外壁远毂端和近毂端可依次与齿条块87右端相接触,由于凸轮810的远毂端和近毂端直径不同,当凸轮810的远毂端与齿条块87右端相接触时,齿条块87在凸轮810远毂端的推动下向左侧移动同时挤压弹簧88,当凸轮810的近毂端与齿条块87右端相接触时,弹簧88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动齿条块87向右侧移动,以使齿条块87依次向左侧或向右侧移动,由于齿条块87与半齿轮814啮合,促使半齿轮814在齿条块87的作用下可依次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摆动,进而使半齿轮814驱动转动杆85依次向左侧和向右侧摆动,由于限位槽86内腔与插块84外壁套接,进而使转动杆85驱动限位槽86向左侧或向右侧摆动过程中使插块84在限位槽86的内腔向前侧和向后侧滑动,使插块84驱动转动座83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转动,促使转动座83驱动转动盘82带动上方患者先逆时针转动90度正对于测温机构4进行测
温,在测温后顺时针旋转90度复位,以便于轮椅驶出闸机2内;
[0042]
从而可实现重大流感及肺炎状况下,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及行动不便患者的体温按序依次自动测量记录,防止漏测误测,无需医护人员亲自对患者进行测温操作,省时省力,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风险同时,节约宝贵的医疗人力资源,实用性较强。
[004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