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智能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8684发布日期:2020-11-27 10:2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智能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校园门禁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智能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校园安全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校园门禁作为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幼儿园的门禁管理,更是重中之重,由于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需要通过更加完善的门禁系统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为此,很多幼儿园在门口设置了闸机通道,幼儿出入园需要贴卡验证后才可放行,但是目前幼儿园使用的闸机通道一般只具有磁卡验证功能,不能确定是否是幼儿本人贴卡,且接送家长信息无法获知,尤其是在放学离开幼儿园时,由于秩序混乱,很容易出现错领、冒领的现象,不能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用于校园安全管理的智能门禁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智能门禁装置,该装置通过在闸机通道内设置两道闸机门,并配合闸机座上的多种身份识别设备,可以更加可靠的识别学生及家长信息,通过增设麦克风和扬声器,方便园外等候家长与园内老师及学生及时沟通,解决了现有的幼儿园门禁装置识别信息单一、无法协助放学秩序引导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智能门禁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闸机座、第二闸机座以及设于第一闸机座和第二闸机座之间的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所述第一闸机座顶部安装有球型摄像机,所述第二闸机座两端分别设有倾斜台,所述倾斜台上设有读卡区域,所述第二闸机座两端的外侧壁上还分别设有扬声器,所述第二闸机座顶部中心位置还设有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所述第二闸机座顶部靠近两端的位置还分别设有麦克风;

所述第二闸机座内部封装有中央处理器,所述球型摄像机、读卡区域、扬声器、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以及麦克风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还与所述第一闸门和所述第二闸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在闸机通道内设置两道闸机门,并配合闸机座上的多种身份识别仪器,可以更加可靠的识别学生及家长信息,通过增设麦克风和扬声器,方便园外等候家长与园内老师和学生及时沟通,在放学时可以通过家长喊话签到方式有序引导学生与已到家长对接,结合家长与学生的多重身份验证,避免了放学后秩序混乱,易出现错领、冒领问题的发生,更加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闸机座的入口侧顶部还设有指纹采集设备,所述指纹采集设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指纹采集设备主要用于在上学时段,采集家长指纹信息,与学生磁卡内预先存储的家长指纹信息比对,从而初步对家长身份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第一闸门打开,进入人脸体温检测区,家长及学生的人脸信息识别合格且体温正常,第二闸门打开,学生才可以进入学校,保证了进入校园内的学生身份真实且人身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闸机座的顶部靠近两端的位置还分别设有报警按钮,所述报警按钮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报警按钮主要用于学生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按下报警按钮进行报警,从而降低了学生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闸门和所述第二闸门下方还分别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闸机座的外侧壁上并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红外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两个闸门下方是否有异物,这一设计主要为了防止幼儿从闸门下方爬出发生危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闸机座内部还封装有无线通信设备,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与园内的终端设备以及家长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无线通信设备主要用于装置与校园内的管理终端通讯,还用于装置将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家长终端,便于家长通过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实时了解孩子的出勤情况及出入园时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无线通信设备与校园内的管理终端通讯或家长终端可以通过wifi或蓝牙方式通讯,由于蓝牙通讯方式相对来说要求两终端距离较近,这样家长只有在接送孩子时才能接收到数据,所以无线通信设备一般采用wifi模块。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智能门禁装置还包括第三闸机座、第三闸门和第四闸门,所述第三闸门和第四闸门设于所述第二闸机座与所述第三闸机座之间。为了保证门禁管理效率,在人员较多时,可以增设第三闸机座,第三闸机座与第二闸机座在结构和功能上基本相同,主要为了增设一条门禁通道,从而提高人员出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智能门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智能门禁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闸机座以及第三闸门和第四闸门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闸机座以及第三闸门和第四闸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附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智能门禁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闸机座1、第二闸机座2以及设于第一闸机座1和第二闸机座2之间的第一闸门3和第二闸门4;第一闸机座1顶部安装有球型摄像机5,第二闸机座2两端分别设有倾斜台,倾斜台上设有读卡区域6,第二闸机座2两端的外侧壁上还分别设有扬声器7,第二闸机座2顶部中心位置还设有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8,第二闸机座2顶部靠近两端的位置还分别设有麦克风9;

第二闸机座2内部封装有中央处理器10,球型摄像机5、读卡区域6、扬声器7、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8以及麦克风9均与中央处理器10电连接,中央处理器10还与第一闸门3和第二闸门4电连接。

在上学入园时段,家长带领孩子到第一闸门3面前,孩子将出入卡放置于读卡区域6上,读卡成功后,中央处理器10控制第一闸门打开,并获取出入卡内预先存储的学生身份信息和家长关联信息,家长和学生通过第一闸门进入人脸识别区域,学生和家长分别通过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8进行人脸信息验证和体温检测,当学生和家长均成功通过人脸识别且体温检测正常时,中央处理器10控制第二闸门打开,学生进入校园内。

在放学出园时段,家长在第一闸门3外面等候,学生排队在第二闸门4外侧等候,家长通过麦克风9口述“某某某的家长已到”,声音通过第二闸机座2另一端(即靠近等候学生的一端)的扬声器7播放,对应的学生的老师提醒该学生(或者该学生听到呼叫后主动向老师请求)出园验证,学生走到第二闸门4面前,刷卡验证,识别成功后第二闸门4打开,学生进入人脸识别区域进行人脸识别和体温检测,人脸识别成功且体温检测正常后,第一闸门3打开,此时家长进入人脸识别区域进行人脸识别和体温检测,识别成功且体温检测正常后家长方可带领学生离开。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第二闸门4一侧的麦克风9向外面等候的家长喊话,声音通过第一闸门3侧的扬声器7播放。这样家长可以有序接孩子出园,同时家长未到的孩子也可以安心在园内等候,避免出现错领、冒领的现象。

具体地,出入卡内预先存储的信息中,学生身份信息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班级、人脸照片等信息,家长关联信息包括家长姓名、性别、年龄、人脸照片等信息,同时一个学生可以关联多位家长,具体情况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闸机座2的入口侧顶部还设有指纹采集设备11,指纹采集设备11与中央处理器10电连接。

指纹采集设备11可以为家长提供又一验证环节,在入园时,学生贴卡,家长录入指纹,指纹信息在所刷卡片中的家长指纹信息中,则验证成功,第一闸门打开,家长和孩子可以进入人脸识别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闸机座2的顶部靠近两端的位置还分别设有报警按钮12,报警按钮12与中央处理器10电连接。报警按钮12的设置主要为孩子设计,当孩子遇到突发状况时(比如发现出园时家长并非本人或陌生人强行拉拽时),可以按下报警按钮12求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闸门3和第二闸门4下方还分别设有红外传感器13,红外传感器13设于第二闸机座2的外侧壁上并与中央处理器10电连接。

红外传感器13主要为了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由于闸门距离地面一般有一定的间隙,幼童可能会从闸门底下钻出,设置红外传感器13可以实时检测闸门下方是否有异物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闸门3和第二闸门4采用闸门电机分别控制左右两扇门板向对应侧闸机座内伸缩的方式,实现打开和关闭,该闸门结构与现有的火车站进站口的闸机门结构和工作原理类似。

较优地,第二闸机座2内部还封装有无线通信设备14,中央处理器10与无线通信设备14电连接,无线通信设备14与园内的终端设备以及家长终端设备通信连接。具体地,无线通信设备14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

无线通信设备14主要便于装置将自身验证数据及异常警报数据及时发送给园内管理终端设备以及家长终端设备,便于园内老师和孩子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出勤状态和健康状况,从而共同对孩子安全进行监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3和图4,上述的一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智能门禁装置还包括第三闸机座15、第三闸门16和第四闸门17,第三闸门16和第四闸门17设于第二闸机座2与第三闸机座15之间。

在人员出入较多的情况下,一个闸机通道相对来说通行效率较低,设置第三闸机座15主要为了提供第二个闸机通道,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闸机座15在外形结构、顶部安装的检测设备以及内部器件设置上,均与第二闸机座2相同,同时,第三闸门16和第四闸门17与第一闸门3和第二闸门4的设置位置和安装方式也均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智能门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该装置通过在闸机通道内设置两道闸机门,并配合闸机座上的多种身份识别仪器,可以更加可靠的识别学生及家长信息。

2、通过增设麦克风和扬声器,方便园外等候家长与园内老师和学生及时沟通,在放学时可以通过家长喊话签到方式有序引导学生与已到家长对接,结合家长与学生的多重身份验证,避免了放学后秩序混乱,易出现错领、冒领问题的发生,更加安全可靠。

3、设置报警按钮,在学生遇到异常情况时,按下报警按钮进行报警,从而降低了学生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

4、设置红外传感器,实时检测闸门下方是否有异物,防止幼儿从闸门下方爬出发生危险。

5、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将装置内的验证数据及异常警报数据及时发送给园内管理终端设备以及家长终端设备,便于园内老师和孩子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出勤状态和健康状况,从而共同对孩子安全进行监管。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