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门禁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7461发布日期:2021-07-27 13:4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人脸识别门禁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门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门禁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越来越普及,人脸识别的门禁产品也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市面上的人脸识别门禁装置都是由干电池供电,由于人脸识别装置工作功耗大,干电池无法满足人脸识别装置的供电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门禁装置,旨在解决门禁装置中人脸识别装置供电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识别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门体、设置在所述门框上的充电适配器和弹脚以及设置在所述门体上的触点和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

所述充电适配器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充电适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弹脚电连接,所述触电与所述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

在所述门体处于关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脚与所述触点电连接,所述充电适配器为所述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充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门体关闭的状态下,自动对人脸识别装置中的电池进行充电,满足门禁装置中人脸识别装置的供电需求,且通过弹脚伸出与触点接触,无需使用在门体和门框之间使用引线连接,避免引线缠绕现象,提高了充电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门框上的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充电适配器的控制端电连接;

在所述门体处于关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充电适配器发送充电启动控制信号,所述充电启动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充电适配器处于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控制单元来控制充电适配器的工作状态,在关门时,控制单元控制充电适配器工作,减少充电适配器的工作时间,减少功耗,同时开门时,充电适配器不输出电能到弹脚,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门框上的关门监测单元;

所述关门监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关门监测单元监测所述门体的状态,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开门信号或关门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关门监测单元监测门的状态,并向控制单元发送开门信号或关门信号,以便控制单元根据门体的状态控制充电适配器工作。

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弹脚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门体处于关门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弹脚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所述弹脚与所述触点接触;

所述门体处于开门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弹脚的长度为第二长度;

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控制单元控制弹脚的伸缩,开门时,弹脚缩进门框中,关门时控制单元控制弹脚伸出与触点接触,防止因弹脚带电误碰而导致的触电,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可充电电池、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显示屏、照明模块和控制器;

所述摄像头、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照明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摄像头、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显示屏、所述照明模块和所述控制器由所述可充电电池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包括电池、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显示屏、照明模块和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各个模块,保证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的正常运行。

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电池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可充电电池的电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电池电压检测模块,以便对可充电电池的电量实时监控。

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电池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在电池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的时候,向终端设备发送提示信息,通知用户检查充电是否正常,避免人脸识别装置因电量耗尽而无法使用。

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电压检测模块检测所述可充电电池的电压,得到电池电压检测信号,通过所述弹脚和所述触点将所述电池电压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电压检测模块将电池电压检测信号发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电池电压控制充电适配器工作,可以根据电池的电压调整充电时间,减少充电适配器的工作时间和减少功耗。

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门体上的保护盖;

在所述门体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保护盖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保护盖将所述触点遮盖;

在所述门体处于关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保护盖在所述弹脚的作用下打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开门时使用保护盖将触点保护起来,避免因触点漏电,误触导致触电,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触点距离水平底面的垂直高度大于第二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触点设置在门体上距离地面高度大于第二阈值的位置,使其不容易被触碰到,避免触点外露时带电误触导致触电,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实施例及其任一种可能实施方式的人脸识别门禁装置和供电电源。

上述实施例的人脸识别门禁装置中,充电适配器和弹脚设置在门框上,触点和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设置在门体上。门体关闭时,弹脚与触点接触,充电适配器对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充电,满足门禁装置中人脸识别装置的供电需求。通过门体关闭时弹脚与触点之间的接触连接,不需要在门体和门框之间使用引线连接,避免了引线缠绕的现象,提高了充电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识别门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人脸识别门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人脸识别门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脚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脚收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盖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盖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识别门禁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人脸识别门禁装置100包括:门框10、门体20、设置在门框10上的充电适配器30和弹脚40以及设置在门体20上的触点50和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

充电适配器30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充电适配器30的输出端与弹脚40电连接,触点50与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的输入端电连接。在门体20处于关门状态的情况下,弹脚40与触点50电连接,充电适配器30为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充电。

其中,该人脸识别门禁装置100中,门体20打开的方式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旋转式开门,另有一种是平移式开门。

如图1所示,在旋转式开门的门禁装置中,门体20可以绕门框10旋转,以实现关门或开门状态的切换。弹脚40设置在门框10上远离门体20的旋转轴的一侧,触点50设置在门体20上远离门体20的旋转轴的一侧。

参见图2,在平移式开门的门禁装置中,门体20向两边平移,以实现关门或开门状态的切换。弹脚40设置在门框10上远离地面的一侧,触点50设置在门体20上远离地面的一侧。

具体的,充电适配器30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供电电源可以输出交流电也可以输出直流电,比如220v交流电。充电适配器30将供电电源提供的电流转换成为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充电需要的充电电流。一般来说,充电适配器30包括变压器、整流电路和滤波器,变压器将供电电源提供的高压交流电转换为低压交流电,整流电路将变压器输出的低压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滤波器滤除经过整流电路得到的低压直流电中的交流波纹,使充电适配器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充电适配器30的充电方案可以是普通充电方案,也可以是快速充电方案,快速充电方案可以通过增大输出电压或者增大输出电流,使得输出功率变大,以缩短充电时间。比如说,普通充电时,充电适配器30输出的电压为5v,电流为1a,功率为5w。快速充电时,充电适配器30输出的电压为12v,电流为1a,功率为12w,或者充电适配器30输出的电压为5v,电流为2a,功率为10w。

可以理解的是,弹脚40和触点50都是可导电的金属物质,弹脚40与触点50分别设置在门框10和门体20上且两者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使得门体20关闭时两者接触。在门体20关闭时,弹脚40与触点50接触,使得充电适配器30与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的充电回路。充电适配器30通过弹脚40与触点50向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传输电能,为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充电。

进一步的,为了使充电适配器30与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的充电回路,弹脚40和触点50的接触点至少有2个,分别连接充电适配器30的正极和负极。当充电适配器30与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都接地时,弹脚40与触点50的接触点可以为一个,连接充电适配器30的正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门体20处于关闭的状态下,设置在门框10上的弹脚40与设置在门体20上的触点50接触,形成电流回路,充电适配器30可以对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充电,满足人脸识别装置60的供电需求。同时,通过关门时弹脚40和触点50接触,不需要在门体20和门框10之间使用引线连接,避免引线缠绕现象。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人脸识别门禁装置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为避免不充电时充电适配器30仍处于工作状态,该人脸识别门禁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单元70。控制单元70设置在门框10上,控制单元70的第一输出端与充电适配器30的控制端电连接。在门体20处于关门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向充电适配器30发送充电启动控制信号,充电启动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充电适配器30处于工作状态。

具体的,在门体20处于关门状态时,控制单元70向充电适配器30发送充电启动控制信号,充电适配器30接收到充电启动控制信号后开始工作,充电适配器30与供电电源接通,充电适配器30中的变压器、整流电路和滤波器正常工作,将供电电源输出的电流转换为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所需的充电电流,为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充电。在门体20处于开门状态时,控制单元70向充电适配器30发送充电终止控制信号,充电适配器30接收到充电终止控制信号后停止工作,充电适配器30中的变压器、整流电路和滤波器都停止工作,无电流输出。也即,充电适配器30不工作时相当于断开充电适配器30与供电电源的连接,充电适配器30内无电流通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控制单元70控制充电适配器30的工作状态,只有在门体20关闭时,充电适配器30处于工作状态,减少充电适配器30的工作时长,减少电能的消耗。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阅图3,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该人脸识别门禁装置100还包括关门监测单元80,关门监测单元80设置在门框10上,关门监测单元80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70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关门监测单元80监测门体20的状态,向控制单元70发送开门信号或关门信号。

关门监测单元80在监测到门体20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向控制单元70发送关门信号或者开门信号。具体的,当门体20的状态从开门状态切换到关门状态时,关门监测单元80向控制单元70发送关门信号,当门体20的状态从关门状态切换到开门状态时,关门监测单元80向控制单元70发送开门信号。

进一步的,关门监测单元80包括霍尔开关,霍尔开关是使用霍尔元件做成的开关。当一块通有电流的金属或半导体薄片垂直地放在磁场中时,薄片的两端就会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就称为霍尔效应。霍尔开关的原理就是基于霍尔效应的。当磁性物件移近霍尔开关时,穿过霍尔开关的磁通量变大,霍尔开关产生的电位差变大。当穿过霍尔开关的磁通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霍尔开关内部的触发器翻转,霍尔开关的输出电平状态也随之翻转。

使用霍尔开关检测门体20的状态时,要在门体20上设置一个磁性物体,并且该磁性物体在门体20上的位置与霍尔开关在门框10上的位置相对应,使得门体20处于关门状态时霍尔开关与该磁性物体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当门体20关闭时,设置门体20上的磁性物体与霍尔开关的距离变小,穿过霍尔开关的磁通量变大,使得霍尔开关两端产生的电位差变大,霍尔开关内部的触发器翻转,霍尔开关的输出电平状态也随之翻转,得到关门信号。同理,当门体20打开时,设置在门体20上的磁性物体原理霍尔开关,穿过霍尔开关的磁通量变小,霍尔开关产生的电位差变小。当霍尔开关产生的电位差小到一定程度时,霍尔开关内部的触发器翻转,霍尔开关输出的电平状态也随之翻转,得到开门信号。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70的第二输出端与弹脚40的控制端电连接。门体20处于关门的状态下,控制单元70控制弹脚40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弹脚40与触点50接触。门体20处于开门的状态下,控制单元70控制弹脚40的长度为第二长度,上述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

具体的,弹脚40为可伸缩设置,弹脚40伸出时的长度大于收缩时的长度,它的状态可以由控制单元70控制。请参阅图4a,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脚伸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所示,门体20处于关门状态时,控制单元70控制弹脚40伸出,弹脚40伸出时超出门框10的范围,与触点50接触。请参阅图4b,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脚收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b所示,门体20处于开门状态时,控制单元70控制弹脚40收缩,弹脚40收缩时全部缩进门框10之内,使得弹脚40不外露。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单元70可以控制弹脚40的伸缩,在门体20关闭时,弹脚40才伸出与触点50接触。门体20打开时,弹脚40缩进门框10之中,防止弹脚40带电时误触触电,避免因弹脚40超出门框10范围而导致的碰撞,提高人脸识别门禁装置100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包括:可充电电池601、摄像头602、显示屏603、红外传感器604、照明模块605和控制器606。摄像头602、显示屏603、红外传感器604、照明模块605分别与控制器606连接,摄像头602、显示屏603、红外传感器604、照明模块605和控制器606由可充电电池601供电。

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中的各个组成模块由控制器606控制。红外传感器604检测到有人靠近时,控制器606开启摄像头602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获取目标对象的人脸图像,并将获取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屏603中。当人脸识别装置60所处的环境较暗而导致人脸识别装置无法提取人脸特征时,控制器606开启照明装置,使得摄像头602能够获得特征清晰的人脸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的各个组成模块由其内部的控制器606控制,使得各模块有序的配合,保证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的正常运行。

请继续参阅图5,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还包括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07,用于检测所述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

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07可以通过电压检测电路或者电压表检测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得到可充电电池601的剩余电量,可充电电池601的剩余电量可以表示为可充电电池601的实际电压,也可以表示为实际电压与可充电电池601饱和电压的比值,并将可充电电池601的剩余电量发送至控制器60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包括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07,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07对上述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进行实时检测,以便对上述可充电电池601的电量进行监控。当该可充电电池601的电量异常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请继续参阅图5,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人脸识别装置60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608。无线通信模块608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在上述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07检测到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该无线通信模块608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提示信息。

人脸识别装置60的无线通信模块608可以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无线通信模块608与终端设备的通信方式可以是蓝牙、无线网,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在上述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时,无线通信模块608向终端设备发送提示信息。第一阈值可以是提前设置好的,也可以是用户根据需求设置的。比如说,用户设置的第一阈值为30%,则在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07检测到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低于30%时,无线通信模块608向用户手机发送低电提醒,并提醒用户检查充电装置是否正常充电。用户可以通过检查弹脚40与触点50是否接触不良、控制单元70是否正常控制充电适配器30工作等来检查充电装置是否能够正常为上述可充电电池601充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可充电电池601的电量低的情况下,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608发送提示信息,提醒用户检查充电是否异常,避免因人脸识别装置60中可充电电池601电量耗尽而无法使用的情况的发生。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07检测上述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得到电池电压检测信号,通过上述弹脚40和上述触点50将该电池电压检测信号发送至上述控制单元70。

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07检测人脸识别装置60中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得到电池电压检测信号,将电池电压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70,控制单元70可以通过该电池电压检测信号得到上述可充电电池601的储电状态。控制单元70根据可充电电池601的储电状态向充电适配器30发送充电启动控制信号或充电终止控制信号以控制充电适配器30的工作状态。当上述可充电电池601充满电时,控制单元70向充电适配器30发送充电终止控制信号,以控制充电适配器30停止工作,停止为可充电电池601充电。当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单元70向充电适配器30发送充电启动控制信号,以控制充电适配器30工作,为可充电电池601充电。该设定值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用户根据需求更改设置。比如说,用户设置的设定值为85%时,在关门状态下,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低于85%时,控制单元70向充电适配器30发送充电启动控制信号,以控制充电适配器30工作,充电适配器30输出充电电流,通过弹脚40和触点50为可充电电池601充电。当可充电电池601充满电时,控制单元70向充电适配器发送充电终止控制信号,以控制充电适配器30停止工作,充电适配器30没有电流输出,停止为可充电电池601充电。

进一步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07向控制单元70发送电池电压检测信号的频率是可控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07可以实时向控制单元70发送电池电压检测信号,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频率发送,比如每秒一次。也可以是在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08检测到上述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低于设定值时才向控制单元70发送电池电压检测信号,在电池电压检测模块607检测到上述可充电电池601充满电时才向控制单元70发送电池电压检测信号。

可选的,在门体20处于关门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0也可以通过弹脚40和触点50与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中的可充电电池601连接,并检测到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得到电池电压检测信号。控制单元70根据得到的电池电压检测信号控制充电适配器30的工作状态,即在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单元70向充电适配器30发送充电启动控制信号,以控制充电适配器30工作,为可充电电池601充电,在可充电电池601充满电后,控制单元70向充电适配器30发送充电终止控制信号,以控制充电适配器30停止工作,停止为可充电电池601充电。

可选的,控制单元70具有通信功能,控制单元70与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进行通信。人脸识别装置60中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低于设定值时,人脸识别装置60向控制单元70发送充电请求,控制单元70接收到充电请求后向充电适配器30发送充电启动控制信号,以控制充电适配器30工作。当人脸识别装置60中可充电电池601充满电时,人脸识别装置60向控制单元70发送终止充电信息,控制单元70接收到终止充电信息后向充电适配器30发送充电终止控制信号,以控制充电适配器30停止工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单元70根据可充电电池601的电压控制充电适配器30的工作状态,在满足充电条件时才为可充电电池601充电,防止对可充电电池601过度充电,保护可充电电池601,同时减少电能的损耗。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该人脸识别门禁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门体20上的保护盖90。在门体20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下,保护盖90处于闭合状态,保护盖90将触点50遮盖。在门体20处于关门状态的情况下,保护盖90在弹脚40的作用下打开。

具体的,上述保护盖90为绝缘物质,请参阅图6a,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盖闭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a所示,在门体20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况下,设置在门体20上的保护盖90闭合,将触点50全部遮挡住,使得门体20处于开门状态时触点50不外露。请参阅图6b,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盖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b所示,在门体20处于关门的状态下,上述保护盖90打开,保护盖90不会遮挡触点50,使得触点50能够与弹脚40接触,充电适配器30与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之间形成连通的充电回路。上述保护盖90可以是一个联动机构,在门体20关闭时,保护盖和弹脚40接触后自动打开,露出触点50,使得门体20处于关门状态时触点50与弹脚40接触,充电适配器30与可充电人脸识别装置60之间形成连通的充电回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门体20处于关门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在门体20上的保护盖90闭合将触点50保护起来,使得触点50不外露。避免了因触点50外露带电误触而导致的触电,提高装置100的安全性。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触点50距离水平底面的垂直高度大于第二阈值。

具体的,触点50设置在门体20上距离地面高度大于第二阈值的位置,第二阈值可以是人体的高度,触点50的高度大于人体的高度,使得触点50不容易被人体所触碰。

举例来说,一般人体的高度在190厘米以下,触点50可以设置在门体20上高于190厘米的位置,使得触点50不易被人体触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触点50设置在门体20上较高的位置,使得触点50外露时,不轻易被人体触碰到,避免触点50外露时带电导致的触电,提高装置100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人脸识别门禁系统1000包括供电电源200和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人脸识别门禁装置100。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