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3210发布日期:2021-06-29 23:4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电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动车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使用,由于电动车电池的续航里程有限,在电池电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充电,但是电池的充电时间较长,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换电柜应运而生,即用户只需将待充电的电池放入换电柜内进行充电,然后取出充满电的电池使用即可。

但是,现有的集中式换电柜只能够实现简单的充电,无法将实时监测柜体内的电池状态和电池的地理位置等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到后台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或者无法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实现柜门的开关,具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效率低和不便于监测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其包括各种通信电路,实现换电柜的各种通信功能,其可以将电池的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输到后台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还可以通过rfdi通信实现柜门的开启,并且远距离监测电池的地理位置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其具有功能齐全、效率高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各种通信,安装于换电柜,包括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电路板包括rfid电路、gprs通信电路、485通信电路和主电路,所述rfid电路、所述gprs通信电路和485通信电路分别与所述主电路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rfid电路包括天线端ant1和天线端ant2,所述天线端ant1依次通过二极管d1和电阻r5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天线端ant2通过二极管d4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性连接;

所述gprs通信电路包括通信芯片u8,所述通信芯片u8的7管脚与主电路的控制器u2的52管脚电性连接,所述通信芯片u8的8管脚一路通过二极管d9与所述控制器u2的51管脚电性连接,并且所述通信芯片u8的8管脚另一路通过电阻r17接电压端(vddio);

所述485通信电路包括隔离器u7和收发器u12,所述隔离器u7与所述收发器u12电性连接,所述隔离器u12的3管脚与所述控制器u2的42管脚电性连接,所述隔离器u12的4管脚通过电阻r25与所述控制器u2的45管脚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天线端ant1和所述天线端ant2之间连接有电容c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2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d4的阴极通过三极管d3与所述三极管d1的阴极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串接有电阻r2并且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与所述控制器u2的36管脚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gprs通信电路还包括天线t1、天线t2和天线t3,所述天线t1通过电阻r36与所述通信芯片u8的43管脚电性连接,所述天线t2和所述天线t3之间串接有电阻r9和电阻r10,所述电阻r9和所述电阻r10的共接端与所述通信芯片u8的25管脚电性连接,所述天线t3还依次通过电感l1和电容c39接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器u7的4管脚还通过电阻r24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3接地并且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串接有电阻r11,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2与所述隔离器u7的3管脚电性连接,所述隔离器u7的5管脚与所述控制器u2的43管脚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发器u12的6管脚通过电阻r46与连接单元jp4的2管脚电性连接,所述收发器u12的7管脚通过电阻r47与所述连接单元jp4的3管脚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的主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的rfid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的gprs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的485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的主电路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的rfid电路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的gprs电路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的485电路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外壳、换电柜和电路板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

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换电柜的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各种通信,安装于换电柜,包括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电路板包括rfid电路、gprs通信电路、485通信电路和主电路,所述rfid电路、所述gprs通信电路和485通信电路分别与所述主电路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rfid电路包括天线端ant1和天线端ant2,所述天线端ant1依次通过二极管d1和电阻r5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天线端ant2通过二极管d4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性连接;

所述gprs通信电路包括通信芯片u8,所述通信芯片u8的7管脚与主电路的控制器u2的52管脚电性连接,所述通信芯片u8的8管脚一路通过二极管d9与所述控制器u2的51管脚电性连接,并且所述通信芯片u8的8管脚另一路通过电阻r17接电压端(vddio);

所述485通信电路包括隔离器u7和收发器u12,所述隔离器u7与所述收发器u12电性连接,所述隔离器u12的3管脚与所述控制器u2的42管脚电性连接,所述隔离器u12的4管脚通过电阻r25与所述控制器u2的45管脚电性连接。

具体的是,所述天线端ant1和所述天线端ant2之间连接有电容c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2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d4的阴极通过三极管d3与所述三极管d1的阴极电性连接。

更具体的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串接有电阻r2并且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与所述控制器u2的36管脚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gprs通信电路还包括天线t1、天线t2和天线t3,所述天线t1通过电阻r36与所述通信芯片u8的43管脚电性连接,所述天线t2和所述天线t3之间串接有电阻r9和电阻r10,所述电阻r9和所述电阻r10的共接端与所述通信芯片u8的25管脚电性连接,所述天线t3还依次通过电感l1和电容c39接地。

更进一步的是,所述隔离器u7的4管脚还通过电阻r24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3接地并且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串接有电阻r11,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2与所述隔离器u7的3管脚电性连接,所述隔离器u7的5管脚与所述控制器u2的43管脚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发器u12的6管脚通过电阻r46与连接单元jp4的2管脚电性连接,所述收发器u12的7管脚通过电阻r47与所述连接单元jp4的3管脚电性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外壳、换电柜和电路板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