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RT进站检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7207发布日期:2021-05-19 03:5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PRT进站检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prt进站检票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个人快速运输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rt进站检票系统。


背景技术:

2.prt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现代交通技术,结合自动驾驶技术,为出行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的乘坐体验。prt系统尤其适合作为机场片区、风景区的客运交通。为适配prt交通系统在行车、客流及乘客体验等多方因素,需采用一种新型的自动售检票系统为其服务。
3.通常情况下,prt系统与地铁、铁路等轨道交通相比其运营里程较短,正线里程多为10公里左右,车站数量也在2

4站。其客票系统在票制设定中通常采用计时单程票票制。这种票制限定了售检票模式为进站检票(并核验进站时间车站),出站直接放行的方式。目前地铁站所采用的进站检票闸机多为适用于地铁轨道交通的兼顾储值卡、单程票、二维码注册用户的进站检票闸机,而高铁站所采用的同时采集身份证信息和人脸图像信息的进站检票闸机。
4.而prt这种新型现代交通技术是一种针对机场及旅游景区客流通常为非常旅客流,通常为临时用户(无需存储用户信息)的交通运输系统,现有进站检票闸机不能完全适用于prt临时用户进站检票的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临时用户售票检票的出行效率、节约纸质资源,急需一种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能够进行无纸化乘车、同时兼顾传统临时售票方式的prt进站检票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未有一种检票闸机满足prt 进站检票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prt进站检票系统,通过在检票闸机本体上设置人脸采集模块以及二维码扫码模块,同时支持生物特征(人脸)及二维码作为车票介质,提供人脸和二维码两种售票方式,在为乘客提供便捷的人脸识别检票以及通行方案的同时,兼容传统方案,尊重用户的选择,保护用户的图像隐私,全程实现全自动检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prt进站检票系统,包括:检票闸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检票闸机本体内部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票系统设置于进站检票口;
8.所述检票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检票闸机本体上的人脸采集模块以及二维码扫码模块,并且所述二维码扫码模块设置于所述人脸采集模块之前;以及设置在所述检票闸机本体一侧的闸门机构、设置在所述检票闸机本体内部的网络接口模块;
9.其中,所述人脸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数据采集端相连,所述摄像头具有一定采集范围,并用于采集所述采集范围内的人脸图像,以及将其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10.所述二维码扫码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数据采集端相连;所述二维码扫码模块用于采集二维码票务信息,并将其采集到的二维码票务信息传输至所述控
制模块;
11.所述闸门机构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的开闭信号输出端相连;
12.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传输其接收到的人脸图像和二维码票务信息;以及接收服务器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和二维码票务信息生成的开闭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开闭信号控制所述闸门机构的开启或关闭。
13.优选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模块与所述人脸采集模块的间距大于所述摄像头的采集范围。
14.优选的,所述二维码扫码模块与所述人脸采集模块的间距小于所述摄像头的采集范围。
15.优选的,所述人脸采集模块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出端相连;用于显示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的人脸图像以及所述控制模块向其输出的文字信息。
16.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检票闸机本体上的语音输出装置,所述语音输出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语音信号输出端相连。
17.优选的,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为wifi模块、zigbee模块或蓝牙模块中的一种。
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prt进站检票系统,通过在检票闸机本体上设置人脸采集模块以及二维码扫码模块,同时支持生物特征(人脸)及二维码作为车票介质,提供人脸和二维码两种售检票方式,在为乘客提供便捷的人脸识别检票以及通行方案的同时,兼容传统方案,尊重用户的选择,保护用户的图像隐私,全程实现全自动检票,进一步提高prt临时用户售票检票的出行效率、节约纸质资源。
20.2、通过将二维码扫码模块设置在人脸采集模块2的采集范围之外,形成优先二维码后采集人脸图像的检票系统,乘客无需步入摄像头的采集区域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即可通过二维码检票通行,能够有效保护其隐私;同时采用这种布设方式,服务器往往只需进行二维码票务信息对比或者人脸图像对比中的一种数据处理,可减少服务器的计算量,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prt进站检票系统信号原理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prt进站检票系统结构示意图1。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prt进站检票系统结构示意图2。
24.图中标记:1

检票闸机本体,2

人脸采集模块,3

二维码扫码模块,4

闸门机构,21

摄像头,22

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实施例1
28.图1~图3示出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prt进站检票系统,包括:检票闸机本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检票闸机本体1内部的控制模块,并且所述检票系统设置于进站检票口;
29.所述检票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检票闸机本体1上的人脸采集模块2以及二维码扫码模块3,并且所述二维码扫码模块3设置于所述人脸采集模块2之前;以及设置在所述检票闸机本体1一侧的闸门机构4、设置在所述检票闸机本体1 内部的网络接口模块;其中,所述人脸采集模块2包括:摄像头21;所述摄像头2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数据采集端相连,所述摄像头21具有一定采集范围(此处采集范围指代摄像头的采集焦距),并用于采集所述采集范围内的人脸图像,以及将其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二维码扫码模块3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数据采集端相连;所述二维码扫码模块3用于采集二维码票务信息,并将其采集到的二维码票务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闸门机构4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的开闭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服务器传输其接收到的人脸图像和二维码票务信息;以及接收服务器根据所述人脸图像和二维码票务信息生成的开闭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开闭信号控制所述闸门机构4的开启或关闭。其中,服务器中配置有相应的人脸识别算法(例如商汤、虹软、腾讯ai、seetaface等现有人脸识别算法)能够基于售票环节存储的人脸图像信息,对检票过程中接收到的来自控制模块的人脸图像进行核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相应的开启或关闭闸机的指令(对比成功即为开启闸机的指令、对比成功即为关闭闸机的指令),传输至控制模块。同时配置有相应的二维码对比算法(qr或pdf417、dm或汉信码中的一种)能够基于售票环节存储的二维码票务信息,对检票过程中接收到的来自控制模块的二维码票务信息进行核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生成相应的开启或关闭闸机的指令(对比成功即为开启闸机的指令、对比成功即为关闭闸机的指令),传输至控制模块。
30.进一步的,所述人脸采集模块2还包括显示屏22;所述显示屏22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出端相连;用于显示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的人脸图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检票闸机本体1上的语音输出装置,所述语音输出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语音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为wifi模块、zigbee模块或蓝牙模块中的一种。
31.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对人脸采集模块2以及二维码扫码模块3 设计了两种间隔布设的方式。一是将二维码扫码模块3与所述人脸采集模块2 的间距设置为大于所述摄像头21的采集范围。如图2所示,以人脸采集摄像头的焦距为1m(采集范围为1m)为例,检票闸机口人脸采集区与二维码扫码区的位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间距d取1.2m,大于人脸采集摄像头的焦距为1m,并且该摄像头是只有乘客进入摄像头采集范围后,才会启动人脸采集。此时若乘客手持二维码车票,乘客应在二维码扫描区驻足,将车票放置在二维码扫描区即可等待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二维码票务信息与预存的二维码票务信息(购票阶段存储的信息)进行对比,若对比成功,则通过控制模块向闸门机构发起开启信号,放行乘客,那么该乘客则无需进入人脸采集区域。若并未在二维码扫描区验票,而是直接进入人脸采集区,摄像头采集乘客人脸后,通过控制模块发送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人脸图像与预存的
人脸图像进行对比,由于乘客购买的是二维码票,服务器人脸图像对比会失败,此时服务器则会通过控制模块向显示器22发送文字提示信息,提醒乘客“人脸验票失败,请进行二维码验票”,等待乘客退回二维码采集区完成二维码检票。若乘客购买的是人脸车票,则当乘客可直接进入摄像头的采集范围进行人脸图像检票,服务器接收到来自控制模块的人脸图像,做出对比,检票成功后会文字提示“验票成功,请通行”。对于存在隐私顾虑的乘客而言,此种优先二维码后采集人脸图像的检票系统,乘客无需步入摄像头的采集区域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即可通过二维码检票通行,能够有效保护其隐私;同时采用这种布设方式,服务器往往只需进行二维码票务信息对比或者人脸图像对比中的一种数据处理,可减少服务器的计算量,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
32.二是将二维码扫码模块3与所述人脸采集区2的间距设置为小于所述摄像头21的采集范围,如图3所示,检票闸机口人脸采集模块2与二维码扫码模块 3二者间距l取0.4m,小于人脸采集摄像头1m的采集范围。在此种方式下,人脸采集区范围覆盖了二维码扫描区范围,因此无论乘客购买的是人脸车票或是二维码车票,检票闸机都会默认是人脸车票,进行人脸采集,然后进行验票,若人脸车票有效,则开闸放行;若人脸车票无效,则提醒乘客进行二维码检票。在人脸采集和人脸验票期间,如果乘客将二维码车票放置于二维码扫码区,则检票闸机中断人脸检票过程,并清除所有缓存,进行二维码验票,验证有效则放行。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