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1942发布日期:2021-11-10 03:1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容纳于盒子、袋子以及杯子等的食品,以及容纳于罐子、瓶子、杯子以及纸盒等的饮料等,可以收纳各种尺寸的商品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作为这种商品收纳装置,具备:螺旋构件,形成为螺旋状,商品收纳于由其螺旋形成的间隙;驱动机构,使螺旋构件旋转,通过螺旋构件基于驱动机构的驱动而旋转,使收纳于间隙的商品移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第6344427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在这种以往的商品收纳装置中,螺旋构件的用于收纳商品的间隙与其商品的尺寸相对应。因此,在该商品收纳装置中,在将收纳的商品变更为不同尺寸的商品时,不得不将其间隙的距离变更为与变更商品的尺寸相对应的距离。
5.然而,在以往的商品收纳装置中,为了变更螺旋构件的间隙的距离,只能将螺旋构件与不同的螺旋构件进行更换,存在操作者进行更换操作而加重负担的问题。另外,由于螺旋构件的更换,需要保管不使用的螺旋构件的保管场所,在没有适当的保管场所时,会随意地保管在,例如,自动售货机的机房内部或操作者的汽车内部等,结果还存在螺旋构件的管理较难的问题。
6.本发明为了解决这种以往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更换螺旋构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变更用于收纳商品的螺旋构件的间隙的距离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具备:螺旋构件,形成为螺旋状,商品收纳于由该螺旋形成的间隙;保持构件,保持所述螺旋构件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驱动机构,通过旋转所述保持构件使所述螺旋构件旋转,通过基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使所述螺旋构件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使收纳于所述间隙的商品向所述旋转轴方向移动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构件具有第一螺旋构件及第二螺旋构件,该第一螺旋构件及第二螺旋构件具有相同的所述旋转轴的同时具有相同距离的所述间隙,所述第一螺旋构件及第二螺旋构件,通过变更所述第一螺旋构件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螺旋构件的相对位置,变更由所述第一螺旋构件与所述第二螺旋构件形成的间隙的距离。
8.据此,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在不更换螺旋构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仅变更第一螺旋构件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第二螺旋构件的相对位置,变更由第一螺旋构件与第二螺旋构件形成的间隙的距离。发明效果
9.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在不更换螺旋构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变更由第一螺旋构件与第二螺旋构件形成的间隙的距离,因此能够较容易将收纳的商品变更为不同尺寸的商品。
附图说明
10.图1是自动售货机的正视图。图2是自动售货机的侧面剖视图。图3的(a)是保持在第一保持构件的第一螺旋构件的斜视图,图3的(b)是保持在第二保持构件的第二螺旋构件的斜视图。图4是显示自动售货机处于图2所示的状态时的螺旋构件及保持构件的斜视图。图5是商品收纳于图4所示的状态的螺旋构件的商品收纳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以彼此齿合的朝向配置的第一保持构件及第二保持构件的斜视图。图7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的图6的第一保持构件及第二保持构件的斜视图。图8是第一保持构件与第二保持构件齿合的保持构件的侧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在保持构件中,使第一保持构件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旋转时的第一保持构件的动作的图。图10是显示在保持在第一保持构件的第一螺旋构件与保持在第二保持构件的第二螺旋构件之间形成距离l2的间隙的状态的斜视图。图11是商品收纳于图10所示的状态的螺旋构件的商品收纳装置的俯视图。图12是显示在第一螺旋构件与第二螺旋构件之间形成距离l3的间隙与距离l4的间隙的状态的斜视图。图13是商品收纳于图12所示的状态的螺旋构件的商品收纳装置的俯视图。图14是相对于正面从右侧观察自动售货机的侧视图,显示与图2不同状态的图。图15是显示轴位保持构件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图16是显示轴位保持构件安装于保持在保持构件的螺旋构件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的状态的斜视图。图17是商品收纳于具有安装有轴位保持构件的螺旋构件的商品收纳装置的状态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自动售货机
ꢀꢀꢀꢀꢀꢀꢀꢀꢀꢀꢀ
10:自动售货机主体11:外门
ꢀꢀꢀꢀꢀꢀꢀꢀꢀꢀꢀꢀꢀꢀꢀꢀ
11a:玻璃窗12:纸币投入口
ꢀꢀꢀꢀꢀꢀꢀꢀꢀꢀ
13:硬币投入口14:金额显示部
ꢀꢀꢀꢀꢀꢀꢀꢀꢀꢀ
15:硬币返还口16:商品选择操作部
ꢀꢀꢀꢀꢀꢀ
17:商品取出口18:商品收纳库
ꢀꢀꢀꢀꢀꢀꢀꢀꢀꢀ
20、201、202:商品收纳装置
21:底部
ꢀꢀꢀꢀꢀꢀꢀꢀꢀꢀꢀꢀꢀꢀꢀꢀ
22:侧板23:螺旋构件
ꢀꢀꢀꢀꢀꢀꢀꢀꢀꢀꢀꢀꢀꢀ
24:保持构件25:驱动机构
ꢀꢀꢀꢀꢀꢀꢀꢀꢀꢀꢀꢀꢀꢀ
30:商品斗40:斗式移动机构
ꢀꢀꢀꢀꢀꢀꢀꢀꢀꢀ
231:第一螺旋构件232:第二螺旋构件
ꢀꢀꢀꢀꢀꢀꢀꢀ
241:第一保持构件241a:齿合部
ꢀꢀꢀꢀꢀꢀꢀꢀꢀꢀꢀꢀꢀꢀ
241b:侧面部241c:非齿合部
ꢀꢀꢀꢀꢀꢀꢀꢀꢀꢀꢀ
242:第二保持构件242a:齿合部
ꢀꢀꢀꢀꢀꢀꢀꢀꢀꢀꢀꢀꢀꢀ
242b:侧面部242c:非齿合部
ꢀꢀꢀꢀꢀꢀꢀꢀꢀꢀꢀ
2401:通孔2401a:第一方孔部
ꢀꢀꢀꢀꢀꢀꢀꢀꢀ
2401b:第二方孔部2402:第一螺旋保持部
ꢀꢀꢀꢀꢀ
2403:锁定部2403a:基底部
ꢀꢀꢀꢀꢀꢀꢀꢀꢀꢀꢀꢀꢀ
2403b:弯曲部2403c:锁定顶端部
ꢀꢀꢀꢀꢀꢀꢀꢀꢀ
2404:外周部2433:凹槽部
ꢀꢀꢀꢀꢀꢀꢀꢀꢀꢀꢀꢀꢀꢀ
2433a:被锁定凹槽2433b:内壁
ꢀꢀꢀꢀꢀꢀꢀꢀꢀꢀꢀꢀꢀꢀ
2434:第二螺旋保持部2435:突出部
ꢀꢀꢀꢀꢀꢀꢀꢀꢀꢀꢀꢀꢀꢀ
2435a:爪部34、36:轴位保持构件
ꢀꢀꢀꢀꢀ
341、361:第一轴保持构件3411:第一旋转板部
ꢀꢀꢀꢀꢀ
3412:第一安装部3413:第一挤出片
ꢀꢀꢀꢀꢀꢀꢀꢀꢀꢀ
3414:连结突部3414a:第一连结突部
ꢀꢀꢀꢀꢀꢀꢀ
3414b:第二连结突部3414a

1:第一钩爪
ꢀꢀꢀꢀꢀꢀꢀꢀꢀ
3414b

1:第二钩爪342、362:第二轴保持构件3421:第二旋转板部3422:第二安装部
ꢀꢀꢀꢀꢀꢀꢀꢀꢀꢀ
3423:第二挤出片3424:连结孔部
ꢀꢀꢀꢀꢀꢀꢀꢀꢀꢀꢀ
343:连结部
具体实施方式
11.使用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以下,将此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2.图1是自动售货机1的正视图,图2是自动售货机1的侧面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自动售货机1具备:自动售货机主体10,通过使前面的一部分由透明构件形成而可以目视内部;多个商品收纳装置20,配置于自动售货机主体10内;商品斗30,容纳由各商品收纳装置20移动(搬送)的商品;斗式移动机构40,使商品斗30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移动。
13.自动售货机主体10构成为使前面开口,其前面开口部通过外门11开关。在除外门11的前面下部及一侧部之外的部分设置有透明的玻璃窗11a,可以透过玻璃窗11a从外部目视自动售货机主体10内。
14.另外,在自动售货机主体10的前面设置有纸币投入口12、硬币投入口13、金额显示部14、硬币返还口15、商品选择操作部16以及商品取出口17。另外,在自动售货机主体10内设置有商品收纳库18,在商品收纳库18内配置有各商品收纳装置20。
15.商品收纳装置20收纳盒子内装有糕点、方便食品以及健康食品等食品的商品。该商品收纳装置20在商品收纳库18内,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段,并且在各段的左右方向
上设置有多个。此外,作为商品,并不限定于盒子内装有糕点的商品,例如,可以列举出:在罐子、瓶子、杯子以及纸盒等内装有饮料;在罐子、袋子以及杯子等内装有糕点、面包、方便食品以及健康食品等食品等的各种类型及尺寸的商品。
16.如图1或图2所示,商品收纳装置20具备:底部21,形成货架;侧板22,分别设置于底部21的宽度方向两侧;螺旋构件23,形成为螺旋状,商品收纳于由其螺旋形成的间隙;保持构件24,保持螺旋构件23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驱动机构25,通过旋转保持构件24使螺旋构件23旋转。该螺旋构件23配置于由底部21与分别设置于其宽度方向两侧的侧板22分隔的空间内。
17.如下述图3所示,螺旋构件23由第一螺旋构件231与第二螺旋构件232构成,其中,第一螺旋构件231具有距离l1的间隙,第二螺旋构件232具有相同的距离l1的间隙,同时具有略大于第一螺旋构件231的螺旋径。螺旋构件23,通过在第二螺旋构件232的内侧配置小于其螺旋径的第一螺旋构件231,构成第一螺旋构件231与第二螺旋构件232重合的双重螺旋构件。
18.如图1所示,在商品收纳库18内的上起第一段至第三段中具备商品收纳装置201,该商品收纳装置201将1个商品收纳于1个双重螺旋构件23的间隙。在商品收纳库18内的上起第四段及第五段中具备商品收纳装置202,该商品收纳装置202将1个商品收纳于卷绕方向彼此不同的2个双重螺旋构件23的间隙。
19.作为在图1中配置于最右侧的商品收纳装置20,在图2的侧视图中显示有商品收纳库18内的上起第一段至第三段的商品收纳装置201a、201b、201c,与商品收纳库18内的上起第四段及第五段的商品收纳装置202a、202b。此外,在这里主要对商品收纳装置201进行详细说明。
20.保持构件24由第一保持构件241与第二保持构件242齿合而成,其中,第一保持构件241安装并保持第一螺旋构件231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第二保持构件242安装并保持第二螺旋构件232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保持构件24以保持由第一螺旋构件231及第二螺旋构件232构成的螺旋构件23的状态安装于驱动机构25。
21.驱动机构25具有可旋转的马达(未图示)。如果驱动机构25的马达旋转,则安装于驱动机构25的保持构件24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据此,保持在保持构件24的螺旋构件23也向其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这样,构成螺旋构件23的第一螺旋构件231及第二螺旋构件232,以相同的旋转轴为中心向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
22.如图2所示,在自动售货机1中,商品斗30配置于外门11的后侧与各商品收纳装置20之间的空间,通过斗式移动机构40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移动。
23.斗式移动机构40由左右驱动部41与左右一对的上下驱动部42构成,其中,左右驱动部41使商品斗30向左右方向移动,上下驱动部42使左右驱动部41向上下方向移动。各上下驱动部42分别配置于自动售货机主体10内的宽度方向两侧。左右驱动部41构成为通过使商品斗30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未图示)移动自如地支撑,并通过左右移动用马达(未图示)使商品斗30沿着导轨向左右方向移动。上下驱动部42构成为通过使左右驱动部41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42a移动自如地支撑,并通过上下移动用马达(未图示)使商品斗30沿着导轨42a向上下方向移动。
24.在如上构成的自动售货机1中,如果投入现金,并通过商品选择操作部16选定商
品,则驱动机构25基于来自商品选择操作部16的信号,使马达向正方向旋转而使保持构件24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据此,使双重螺旋构件23向其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
25.据此,收纳于螺旋构件23的间隙的商品向自动售货机主体10的前侧移动。随之,商品斗30通过斗式移动机构40移动至与选定的商品相对应的商品收纳装置20。此外,商品从商品收纳装置20容纳于商品斗30。容纳商品的商品斗30通过斗式移动机构40移动至商品取出口17,商品斗30内的商品搬出至商品取出口17。
26.然后,参考图3对螺旋构件23进行详细说明。图3的(a)是保持在第一保持构件241的第一螺旋构件231的斜视图,图3的(b)是保持在第二保持部242的第二螺旋构件232的斜视图。
27.如图3的(a)及图3的(b)所示,第一螺旋构件231及第二螺旋构件232均形成有由螺旋形成且可收纳商品的7个间隙,并具有作为其间隙的距离的距离l1。
28.此外,第一螺旋构件231及第二螺旋构件232中的由螺旋形成的间隙的数量均为7个,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任意数量。另外,该间隙的距离值也可以是任意值。
29.如图3的(a)所示,第一保持构件241通过将第一螺旋构件231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安装于侧面部241b来保持第一螺旋构件231。该第一保持构件241以与第二保持构件242齿合侧的齿合部241a相反侧的非齿合部241c朝向第一螺旋构件231的卷绕方向的方式保持第一螺旋构件231。
30.另外,如图3的(b)所示,第二保持构件242通过将第二螺旋构件232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安装于侧面部242b来保持第二螺旋构件232。该第二保持构件242以与第一保持构件241齿合侧的齿合部242a朝向第二螺旋构件232的卷绕方向的方式保持第二螺旋构件232。另外,在第二保持构件242中与前部242a相反侧的非齿合部242c安装于驱动机构25。
31.第二螺旋构件232具有略大于第一螺旋构件231的螺旋径,据此,第二保持构件242的侧面部242b具有略大于第一保持构件241的侧面部241b的外径。
32.图4是显示自动售货机1处于图2所示的状态时的螺旋构件23及保持构件24的斜视图。如图4所示,通过在使安装于第一螺旋构件231的第一保持构件241与安装于第二螺旋构件232的第二保持构件242齿合后,使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旋转,可以使第一螺旋构件231与第二螺旋构件232重合地配置。
33.螺旋构件23的如图4所示的状态,是在第一螺旋构件231与第二螺旋构件232之间不形成间隙的状态。因此,该状态的螺旋构件23形成7个可收纳商品的间隙,其间隙的距离是与第一螺旋构件231及第二螺旋构件232的任意间隙的距离均相同的距离l1。
34.图5是商品收纳于图4所示的状态的螺旋构件23的商品收纳装置201的俯视图。螺旋构件23具有的距离l1的7个间隙,可以分别收纳具有与其距离l1相对应的厚度的商品a。即,在螺旋构件23中最多可以收纳7个该厚度的商品a。
35.然后,使用图6至图9,对构成保持构件24的第一保持构件241及第二保持构件242进行说明。
36.图6是以彼此齿合的朝向(xyz轴空间的z轴方向)配置的第一保持构件241及第二保持构件242的斜视图。另外,图7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的图6的第一保持构件241及第二保持构件242的斜视图。
37.在图6中显示有第一保持构件241的非齿合部241c。在第一保持构件241的非齿合
部241c中形成有用于齿合第二保持构件242的通孔2401。在通孔2401中形成有第一方孔部2401a及第二方孔部2401b。第一保持构件241在与第二保持构件242齿合的状态下,可以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以穿过位于通孔2401内的中心点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38.另外,如图6所示,在第一保持构件241的侧面部241b形成有第一螺旋保持部2402,该第一螺旋保持部2402用于安装并保持第一螺旋构件231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
39.另外,在图6中显示有第二保持构件242的齿合部242a。在第二保持构件242的齿合部242a中形成有:突起部2431,插入第一保持构件241的通孔2401;固定部2432,设置于突起部2431的顶端。固定部2432由第一固定部2432a及第二固定部2432b构成,该第一固定部2432a及第二固定部2432b任意地插入第一方孔部2401a及第二方孔部2401b通过旋转而固定。另外,在第二保持构件242的前部242a形成有凹槽部2433,该凹槽部2433包括被锁定槽(被锁定部)2433a及内壁2433b。
40.另外,如图6所示,在第二保持构件242的侧面部242b形成有第二螺旋保持部2434,该第二螺旋保持部2434用于安装并保持第二螺旋构件232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
41.在图7中显示有第一保持构件241的齿合部241a。在第一保持构件241的该齿合部241a中,每隔相对于第一保持构件241的旋转中心的预定旋转角度(45度),形成有8个齿合部2403。齿合部2403由基底部2403a与弯曲部2403b构成,其中,基底部2403a从中心点与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同的圆形的外周部2404大致呈放射状延伸,弯曲部2403b从基底部2403a的顶端向与第一保持构件24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在弯曲部2403b的顶端形成有锐角状的锁定顶端部2403c。在第一保持构件241与第二保持构件242齿合时,该齿合部2403插入第二保持构件242的前部242a中的凹槽部2433。
42.另外,在图7中显示有第二保持构件242的非齿合部242c。在该非齿合部242c中,每隔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的旋转中心的预定旋转角度(90度),设置有可安装于驱动机构25的4个突出部2435。在突出部2435的顶端形成有用于安装到驱动机构25的爪部2435a。
43.图8是这种第一保持构件241与第二保持构件242齿合而成的保持构件24的侧视图。在第一保持构件241与第二保持构件242齿合时,第二保持构件242的齿合部242a的突起部2431插入第一保持构件241的齿合部241a侧的通孔2401。此时,如果突起部2431的顶端的第一固定部2432a及第二固定部2432b插入通孔2401的第一方孔部2401a及第二方孔部2401b,则如图8所示,从非齿合部241c侧暴露。
44.在此状态下,如果使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旋转,则与其旋转相对应的,第一固定部2432a及第二固定部2432b旋转至与非齿合部241c中的第一方孔部2401a及第二方孔部2301b不同的旋转角度位置。那么,即使试图从第一保持构件241拆卸第二保持构件242,由于第一固定部2432a及第二固定部2432b锁定在非齿合部241c,因此不可能拆卸。据此,彼此齿合的第一保持构件241与第二保持构件242被固定。
45.图9是用于说明,在保持构件24中,使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旋转时的第一保持构件241的动作的图。该图9显示在从第一保持构件241的非齿合部241c侧观察的保持构件24中需要说明的主要部分。但是,第一保持构件241与第二保持构件242齿合的保持构件24的内部不能目视确认。因此,为了说明,在图9中显示了还包括不能目视确认的保持构件24的内部的主要部分。在图9中,第一保持构件241的主要部分用虚线表示,第二保持构件242的主要部分用实现表示。
46.如图9的(a)所示,在使第一保持构件241与第二保持构件242齿合时,将第一保持构件241的锁定部2403插入第二保持构件242的凹槽部2433。此外,以穿过中心点a的旋转轴为中心,使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向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旋转。
47.那么,如图9的(b)所示,锁定部2403的锁定顶端部2403c锁定在凹槽部2433的被锁定槽2433a,从而第一保持构件241在与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上处于不能旋转的状态。因此,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向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每旋转45度时,锁定顶端部2403c锁定在被锁定槽2433a,限制向与该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
48.因此,第一保持构件241只能向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旋转。如图9的(c)所示,第一保持构件241在向该旋转方向旋转时,锁定顶端部2403c抵接于凹槽部2433的内壁2433b,并且弯曲部2403b向中心点a侧弯曲,从而顺利地向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旋转。
49.如果使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向规定的旋转方向以任意的旋转角度旋转,则保持在第一保持构件241的第一螺旋构件231也相对于第二螺旋构件232向其规定的旋转方向仅旋转其旋转角度。通过第一螺旋构件231相对于第二螺旋构件232的旋转,在第一螺旋构件231与第二螺旋构件232之间形成具有与其旋转角度相对应的距离的间隙。这样,第一螺旋构件231及第二螺旋构件232,通过变更第一螺旋构件231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第二螺旋构件232的相对位置,变更由第一螺旋构件231与第二螺旋构件232形成的间隙的距离。
50.图10是显示在保持在第一保持构件241的第一螺旋构件231与保持在第二保持构件242的第二螺旋构件232之间形成距离l2的间隙的状态的斜视图。
51.关于先前图4所示的状态的螺旋构件23及保持构件24,如果使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以与穿过前方中心点a的旋转轴相同的旋转轴为中心,向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旋转180度,则相对于此,第一螺旋构件231相对于第二螺旋构件232也向该旋转方向旋转180度。那么,如图10所示,在第一螺旋构件231与第二螺旋构件232之间形成距离l2的间隙。该距离l2是距离l1的2分之1的距离,其中距离l1为第一螺旋构件231及第二螺旋构件232的各自的间隙的距离。据此,图10所示的状态的螺旋构件23具有14个该距离l2的间隙。
52.图11是商品收纳于图10所示的状态的螺旋构件23的商品收纳装置201的俯视图。螺旋构件23具有的距离l2的14个间隙,可以分别收纳具有与其距离l2相对应的厚度的商品b。即,商品收纳装置201通过将螺旋构件23的间隙的距离从距离l1变更为其距离的2分之1的距离l2,能够收纳商品a的2倍量即14个商品a的2分之1厚度的商品b。
53.图12是显示在第一螺旋构件231与第二螺旋构件232之间形成距离l3的间隙与距离l4的间隙的状态的斜视图。
54.关于先前图4所示的状态的螺旋构件23及保持构件24,如果使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以与穿过前方中心点a的旋转轴相同的旋转轴为中心,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240度,则相对于此,第一螺旋构件231相对于第二螺旋构件232也向该方向旋转240度。那么,如图12所示,在第一螺旋构件231与第二螺旋构件232之间形成距离l3的间隙与距离l4的间隙。距离l3是第一螺旋构件231及第二螺旋构件232的各自的间隙的距离,即距离l1的3分之1的距离。另外,距离l4是该距离l1的3分之2的距离。据此,图12所示的状态的螺
旋构件23分别具有7个距离l3的间隙与距离l4的间隙。
55.图13是商品收纳于图12所示的状态的螺旋构件23的商品收纳装置201的俯视图。图13所示的螺旋构件23具有的7个距离l4的间隙,可以分别收纳具有与其间隙的距离l4相对应的厚度的商品c。即,商品收纳装置201通过将螺旋构件23的间隙的距离从距离l1变更为其距离的3分之2的距离l4,能够收纳7个商品a的3分之2厚度的商品c。
56.在该图13所示的状态下,商品收纳装置201的螺旋构件23具有的7个距离l3的间隙均不收纳商品。据此,在商品收纳装置201中,能够扩大商品c之间的间隔,并可以实现商品c之间难以接触的充裕的商品收纳。另外,通过这种商品收纳,可以使消费者较容易看到收纳于比最前列靠后方的商品。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螺旋构件23具有的距离l3的间隙收纳具有与该距离l3相对应的厚度的商品。
57.这样,在商品收纳装置201中,通过变更第一螺旋构件231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第二螺旋构件232的相对位置,可以将由第一螺旋构件231与第二螺旋构件232形成的间隙的距离变更为与收纳的商品的尺寸相对应的距离。
58.如上所述,在图1所示的商品收纳库18内的上起第四段及第五段中具备商品收纳装置202,该商品收纳装置202将1个商品收纳于卷绕方向彼此不同的2个双重螺旋构件23的间隙。这种商品收纳装置202,通过使上述双重螺旋构件23以及与此卷绕方向相反的双重螺旋构件(未图示),向彼此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来移动收纳的商品。此外,商品收纳装置202中的2个双重螺旋构件,其间隙的距离均设定为距离l1。
59.图14与图2相同,是相对于正面从右侧观察自动售货机1的侧视图。在图14所示的侧视图中显示了,将商品收纳装置20b具备的螺旋构件23的间隙的距离从距离l1变更为距离l2(参考图10),将商品收纳装置20c具备的螺旋构件23的间隙的距离从距离l1变更为距离l3及距离l4(参考图12),将商品收纳装置20b具备的2个双重螺旋构件的各自的间隙的距离也从距离l1变更为距离l3及l4的状态。
60.这样,根据商品收纳装置20,在将由第一螺旋构件231与第二螺旋构件232形成的间隙的距离变更为任意距离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只进行使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只旋转任意旋转角度的简单操作,变更其距离。据此,在该商品收纳装置20中,在不更换螺旋构件23的情况下,也可以变更螺旋构件23的间隙的距离,因此较容易将收纳的商品变更为不同尺寸的商品。
6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旋转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该示例。例如,也可以使第二保持构件242相对于第一保持构件241向与旋转第一保持构件241时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即使使第二保持构件242相对于第一保持构件241旋转,也可以与上述示例相同地设定第一螺旋构件231与第二螺旋构件232之间的间隙的距离。
6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螺旋构件232具有略大于第一螺旋构件231的螺旋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第一螺旋构件231的螺旋径与第二螺旋构件232的螺旋径相同。
63.另外,自动售货机1还可以具备如下说明的具有轴位保持构件的商品收纳装置。图15是显示轴位保持构件的整体结构的斜视图。图16是显示轴位保持构件安装于保持在保持构件的螺旋构件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与保持在保持构件侧即后端部(一端部)相反侧
(另一端部))的状态的斜视图。图17是商品收纳于具有安装有轴位保持构件的螺旋构件的商品收纳装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64.如图15所示,轴位保持构件34具有第一轴保持构件341及第二轴保持构件342。第一轴保持构件341与第二轴保持构件342,在连结部343中连结,据此,彼此处于回转自如的状态。
65.这种轴位保持构件34由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制造。
66.第一轴保持构件341具有第一旋转板部3411、第一安装部3412、第一挤出片3413以及连结突部3414。另外,第二轴保持构件342具有第二旋转板部3421、第二安装部3422、第二挤出片3423以及连结突部3424。
67.连结部343由连结突部3414与连结孔部3424构成。连结突部3414构成为,顶端为锐角的三角形状的第一连结突部3414a及第二连结突部3414b弯曲地插入连结孔部3424,第一钩爪3414a

1及第二钩爪3414b

1通过钩住连结孔部3424的孔周边而限制朝向与插入方向相反方向的动作,据此,与连结孔部3424连结。第一轴保持构件341与第二轴保持构件342,在这种连结部343中彼此回转自如地连结。
68.第一轴保持构件341的第一旋转板部3411是与连结突部3414相邻而形成为大致扇形的宽平面,其由大致扇形的圆弧构成的第一旋转板部341的顶端与第一挤出片3413连接。第一安装部3412具有凹槽,该凹槽可安装于第一螺旋构件331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另一端部)。第一挤出片3413沿着第一安装部3412的凹槽的一侧而形成。同样,第二轴保持构件342的第二旋转板部3421是与连结孔部3424相邻而形成为大致扇形的宽平面,其由大致扇形的圆弧构成的第二旋转板部342的顶端与第二挤出片3423连接。第二安装部3422具有凹槽,该凹槽可安装于第二螺旋构件332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另一端部)。第二挤出片3423沿着第二安装部3422的凹槽的一侧而形成。
69.如图16所示,具有这种结构的轴位保持构件34安装于由保持构件24保持的双重螺旋构件33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此时,通过将第一螺旋构件331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嵌入第一安装部3412的凹槽的同时将第二螺旋构件332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嵌入第二安装部3422的凹槽,将第一安装部3412及第二安装部3422安装固定到螺旋构件33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该图16所示的轴位保持构件34,与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的旋转相对应地,第一轴保持构件341相对于第二轴保持构件342回转。
70.该轴位保持构件34,在第一轴保持构件341安装于第一螺旋构件331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另一端部),并且第二轴保持构件342安装于第二螺旋构件332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另一端部)的状态下,通过控制第一螺旋构件331的前端部及第二螺旋构件332的前端部各自的自由动作,使第一螺旋构件331的旋转轴与第二螺旋构件332的旋转轴与旋转轴c0一致。即使第一螺旋构件331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第二螺旋构件332的相对位置发生变更,这种第一螺旋构件331与第二螺旋构件332也保持具有共同的旋转轴c0的状态。
71.自动售货机1具备如图17所示的商品收纳装置100a、100b。该商品收纳装置100a、100b均具备由第一螺旋构件331及第二螺旋构件332构成的双重螺旋构件33,与由第一螺旋构件351及第二螺旋构件351构成的双重螺旋构件35。第一螺旋构件351及第二螺旋构件351具有相对于对称轴t与第一螺旋构件331及第二螺旋构件332相反方向的卷绕方向。如图17所示,该商品收纳装置100a、100b均在由2个双重螺旋构件33、35形成的间隙收纳1个商品。
在自动售货机1中,商品收纳装置100a、100b设置成,保持在保持构件24的螺旋构件33、35的旋转轴方向的后端部(一端部)位于自动售货机1的后侧,螺旋构件33、35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另一端部)位于自动售货机1的前侧。
72.在商品收纳装置100a、100b中,在螺旋构件33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安装有轴位保持构件34。另外,在螺旋构件35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安装有具有相对于对称轴t与轴位保持构件34鲜明对比的结构的轴位保持构件36。具体地说,在第一螺旋构件351中安装有具有相对于对称轴t与第一轴保持构件341鲜明对比的结构的第一轴保持构件361,在第二螺旋构件352中安装有具有相对于对称轴t与第二轴保持构件342鲜明对比的结构的第二轴保持构件362。
73.在图17所示的商品收纳装置100a中,在2个双重螺旋构件33、35中形成有与第一保持构件241在预定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的旋转相对应的间隙。例如,通过将第一保持构件241相对于第二保持构件242旋转240度,在第一螺旋构件331与第二螺旋构件332之间、第一螺旋构件351与第二螺旋构件352之间,形成距离l
11
的间隙及距离l
12
的间隙(距离l
11
是第一螺旋构件331及351、第二螺旋构件332及352各自的间隙的距离,即距离l
10
的3分之2的距离,距离l
12
是距离l
10
的3分之1的距离)。
74.另一方面,在图17所示的商品收纳装置100b中,2个双重螺旋构件33、35处于在第一螺旋构件331与第二螺旋构件332之间、第一螺旋构件351与第二螺旋构件352之间均不形成间隙的状态。
75.在商品收纳装置100b中,在螺旋构件33、35具有的距离l
10
的间隙中,收纳具有与其间隙的距离l
10
相对应的厚度的商品e。在商品收纳装置100a中,在螺旋构件33、35具有的6个距离l
11
的间隙中,收纳具有与其间隙的距离l
11
相对应的厚度,即商品e的3分之2厚度的商品d。
76.在商品收纳装置100a、100b中,通过轴位保持构件34使第一螺旋构件331的旋转轴与第二螺旋构件332的旋转轴与旋转轴c0一致的同时,通过轴位保持构件36使第一螺旋构件351的旋转轴与第二螺旋构件352的旋转轴与旋转轴c1一致。据此,在商品收纳装置100a、100b中,即使分别变更第一螺旋构件331相对于第二螺旋构332在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第一螺旋构件351相对于第二螺旋构352在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在第一螺旋构件331与第二螺旋构件332之间、第一螺旋构件351与第二螺旋构件352之间保持具有共同的旋转轴c0、c1的状态。
77.因此,在螺旋构件33、35中,作为用于收纳商品的间隙形成所需距离的间隙时,在螺旋构件33、35的旋转轴方向的任意位置,其间隙的距离均可以是稳定的所需距离。
78.例如,如图17的商品收纳装置100a,作为第一螺旋构件331与第二螺旋构件332的间隙,以及第一螺旋构件351与第二螺旋构件352的间隙,在形成距离l
11
的间隙与距离l
12
的间隙的情况下,在任意的螺旋构件33、35的旋转轴方向上,均可以稳定地保持距离l
11
的间隙与距离l
12
的间隙之间的重复。
79.在这种商品收纳装置100a、100b中,在螺旋构件33、35的旋转轴方向的任意位置,均可以收纳具有与间隙的距离相对应的厚度的商品。
80.另外,在商品收纳装置100a、100b中,轴位保持构件34具有的第一挤出片3413及第二挤出片3423,相对于双重螺旋构件33向商品的移动方向(朝向自动售货机1的前侧的方
向)挤出。同样,轴位保持构件36具有的第一挤出片3613及第二挤出片3623,也相对于双重螺旋构件35向商品的移动方向挤出。具体地说,如图17所示,第一挤出片3413、第二挤出片3423、第一挤出片3613以及第二挤出片3623各自的前端部,挤出至商品收纳装置100a、100b的底部21的前端部的前方。根据这些挤出片,螺旋构件33、35旋转时,可以通过挤出收纳于螺旋构件33、35的间隙的商品,使其从商品收纳装置100a、100b的前端部向商品斗30掉落。
81.例如,在商品收纳装置100a中,通过螺旋构件33、35的旋转,收纳于由螺旋构件33、35形成的间隙的商品d移动至螺旋构件33、35中的轴位保持构件34、36的安装位置。此时,轴位保持构件34、36可以通过第一挤出片3413、第二挤出片3423、第一挤出片3613以及第二挤出片3623中的1个或多个挤出片挤出其移动的商品d,使其从商品收纳装置100a的前端部向商品斗30掉落。
82.据此,商品收纳装置100a,可以防止停留在商品收纳装置100a而不掉落至商品斗30的状态。其结果,在商品收纳装置100a中,可以使商品d确实掉落至商品斗30而容纳于商品斗30。具备与商品收纳装置100a相同结构的商品收纳装置100b也当然可以得到这种效果。
83.此外,替代在这里说明的示例,也可以将这种挤出片设置于构成轴位保持构件34的第一轴保持构件341及第二轴保持构件342的一方,和/或构成轴位保持构件36的第一轴保持构件361及第二轴保持构件362的一方。
84.另外,替代图17的示例,在1个双重螺旋构件收纳1个商品的商品收纳装置中,也可以在其双重螺旋构件的旋转轴方向的前端部安装轴位保持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