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40745发布日期:2021-09-07 21:4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学校、企业或医院等人员集中的地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常是在消费机上进行刷卡或者移动支付的方式来进行就餐,这样避免了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也避免了触摸纸币等带来的卫生问题。但现有的消费系统的功能仅局限于消费定额的设置、消费金额的记录等功能,但对于食堂这种需要排队等待的场合,等候时秩序的维护也同样重要。
3.而目前防止插队的方法,都存在被动和无奈的问题;例如用隔离绳划出排队的线路,但是只要能容纳两人并行的空间,还是时常会出现插队现象,更有甚者越过隔离绳插队。遇到插队的情况,通常无奈下只能口头劝退,但进行插队的人,本身就不会顾及别人的考虑,通常情况下都会劝说无果,升级到口角、纠纷。
4.现有技术中较为有效的装置,例如在某些食堂餐厅窗口前设置的单人转盘,但此装置仅能解决当前窗口的秩序问题,不能解决后续排队队伍中的插队问题,而且该装置体积庞大,对地面形成破坏不说,占用较大空间也会造成人员通行不便。而增设取号、叫号系统,通过取号的方式会比较好管理秩序。但是在取号需要排队时,依然无法避免插队问题;而且取号的系统昂贵,且应用有局限性,并不能适用于食堂就餐等人流量众多的场所。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为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的无需占用其他更多资源的排队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本技术还提供了能够对应实现该方法的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
6.第一方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步骤包括:
7.获取排队人员的生物认证信息;
8.确定所述生物认证信息通过,获取所述排队人员的窗口信息,并生成第一排队序号;
9.将所述窗口信息与所述第一排队序号与所述排队人员的人员信息进行绑定,并生成就餐记录;
10.根据所述就餐记录中的取餐序号以及所述第一排队序号确定排队阈值,根据所述排队阈值确定所述排队人员存在插队行为,进行告警。
11.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人员信息包括可用餐时间段;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2.确定当前时间满足在所述可用餐时间内,赋予所述排队人员通行权限,确定所述排队人员具有通行权限,生成所述第一排队序号。
13.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认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至少之
一:人脸信息、指静脉信息以及指纹信息;所述确定所述生物认证信息通过,获取所述排队人员的窗口信息,并生成第一排队序号这一步骤,其包括:
14.根据所述人脸信息、所述指静脉信息以及所述指纹信息与预收录的生物信息进行比对;
15.当所述生物认证信息中任一项与所述生物信息吻合,确定所述生物认证信息通过。
16.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就餐记录中的取餐序号以及所述第一排队序号确定排队阈值,根据所述排队阈值确定所述排队人员存在插队行为,进行告警这一步骤,其包括:
17.根据所述排队人员的消费行为生成消费序号,选择所述消费序号与所述第一排队序号中的最大值作为所述排队阈值。
18.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就餐记录中的取餐序号以及所述第一排队序号确定排队阈值,根据所述排队阈值确定所述排队人员存在插队行为,进行告警这一步骤,其还包括:
19.获取队列中排队人员的第二排队序号;
20.确定所述第二排队序号大于所述排队阈值,且所述第二排队序号与所述排队阈值的差值大于超限阈值;确定所述排队人员存在插队行为,进行告警。
21.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就餐记录中的取餐序号以及所述第一排队序号确定排队阈值,根据所述排队阈值确定所述排队人员存在插队行为,进行告警这一步骤,其还包括:
22.确定所述第二排队序号大于所述排队阈值,且所述第二排队序号与所述排队阈值的差值不大于超限阈值;将所述第二排队序号替换所述排队阈值。
23.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24.生成插队记录,并将所述插队记录添加至所述人员信息,将完成添加后的人员信息进行上传并存储。
25.第二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系统,其包括:
26.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于获取排队人员的生物认证信息,并进行认证;
27.排队信息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生物认证信息通过,获取所述排队人员的窗口信息,并生成第一排队序号;
28.行为信息记录模块,用于将所述窗口信息与所述第一排队序号与所述排队人员的人员信息进行绑定,并生成就餐记录;
29.插队行为告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就餐记录中的取餐序号以及所述第一排队序号确定排队阈值,根据所述排队阈值确定所述排队人员存在插队行为,进行告警。
30.第三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装置,其包括:
31.至少一个处理器;
32.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33.当至少一个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第一方面中的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方法。
34.第四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
的程序,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运行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35.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其他部分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了解得到:
3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首先通过生物认证信息的验证方式,在人员进行排队之前进行了初次筛选,能够防止非相关人士混入到排队队伍中;在生物认证信息通过之后,通过生成排队序号,并将排队序号与排队人员信息进行绑定,再根据队列人员的就餐记录确定整个队伍的排队阈值,并通过不断更新的排队阈值判断下一位就餐的人员是否存在插队行为;方法在不改变原有消费或使用习惯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预防插队行为,维护良好的队列秩序。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3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4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排队阈值确定所述排队人员存在插队行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以下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42.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排队防插队的数据处理方案,方案在在不改变原有的消费系统使用习惯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预防插队行为,维护良好的队列秩序。例如,在传统食堂消费系统中,消费机一般设置在取餐窗口位置,刷卡后立即进行取餐,因此即使有人插队,在窗口位置也无法进行甄别,使得插队人员有机可乘。
43.因此,以食堂排队取餐就餐的场景为例,在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为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系统,其包括:
44.身份信息认证模块,用于获取排队人员的生物认证信息,并进行认证;
45.排队信息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生物认证信息通过,获取排队人员的窗口信息,并生成第一排队序号;
46.行为信息记录模块,用于将窗口信息与第一排队序号与排队人员的人员信息进行绑定,并生成就餐记录;
47.插队行为告警模块,用于根据就餐记录中的取餐序号以及第一排队序号确定排队阈值,根据排队阈值确定排队人员存在插队行为,进行告警。
48.具体地,上述的功能模块均集成在现场控制器及后台管理软件之中,除此之外,实
施系统还可以包括食堂入口闸机,取餐窗口消费机以及显示装置等硬件设施,其中,入口闸机通道数量与取餐窗口数量一致。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食堂共设4个取餐窗口,窗口所对应的消费机分别为a0、b0、c0和d0;对应地,食堂入口闸机设置四个通道,分别为a、b、c和d。实施例中消费机和闸机均接入现场控制器,并通过网络连接至后台管理软件;实施例中后台管理软件可以对食堂的消费系统的运行策略、执行参数以及历史数据等进行查询、修改及导出,例如食堂的用餐时间段、是否进行窗口合并、是否开启防插队功能及插队超限阈值等。
49.第二方面,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可以基于第一方面中的系统实现的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方法,其步骤包括s100

s400:
50.s100、获取排队人员的生物认证信息;
51.其中,生物认证信息是基于生物认证(biometric authentication)机制构建的一种认证信息,生物认证信息最终用于证明用户的身份。生物认证信息可以利用人的生物特征,如指纹、声音或瞳孔模式。对应地,生物认证信息也需要通过数据库存储海量的用户数据,即用户数据库中包含了若干用户生理特征数据。实施例在认证的过程中,需要用户提供用户生物特征的另一个样本,与数据库中的样本匹配,如果两者相同,则证明其为有效用户。
52.s200、确定生物认证信息通过,获取排队人员的窗口信息,并生成第一排队序号;
53.其中,窗口信息即为用户或者队列中的排队人员进行消费或取餐的目标窗口的相关信息,例如实施例的食堂中根据不同的菜系划分了不同的菜系窗口,则实施例中的窗口信息中可以包含该窗口的菜系名称;第一排队序号是进入食堂的用户通过闸机通道后,由后台管理软件赋予的用于表示在对应通道队列中先后位置的序号。具体地,在步骤s100确定当前用户为有效用户后,食堂入口闸机打开,用户进入到该闸机对应的通道,该通道也对应了唯一的消费或者取餐窗口,在用户通过闸机进入到通道时,实施例的后台管理软件将生成唯一的排队序号来表示用户在当前通道中队列的位置。
54.s300、将窗口信息与第一排队序号与排队人员的人员信息进行绑定,并生成就餐记录;
55.其中,排队人员的人员信息可以包括姓名、工号、卡号、预先录入的生物信息、组织所属以及可用餐时段等信息字段,用于提供更为完善的用户信息;实施例中的现场控制器缓存有与后台管理软件同步的人员信息,并根据当前用户在进入通道时生成的排队序号,以及该用户最后进行取餐的时间以及取餐序号等,生成对应的用餐记录。具体地,用户通过实施例系统中的可选择的闸机通道进入食堂,系统的现场控制器在该用户取完餐后,生成取餐窗口、取餐序号和取餐时间三个字段信息,并结合该用户的人员信息进行整合得到就餐记录,实施例系统整理生成的若干就餐记录,可以进行各取餐窗口当餐的取餐数量的统计,并为后续食堂进行餐食情况统计提供基础数据。
56.s400、根据就餐记录中的取餐序号以及第一排队序号确定排队阈值,根据排队阈值确定排队人员存在插队行为,进行告警;
57.其中,排队阈值是用于判断当前窗口的排队取餐人员是否存在插队行为的判断依据之一;而就餐记录中的取餐序号也是了判断取餐人员是否存在插队行为的判断依据之一。具体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排队序号以及取餐序号确定排队阈值,根据该阈值判断该用
户是否存在插队行为,在确定用户存在插队行为时,可以进行提醒和告警,例如,通过显示装置显示以及进行语音提示。
5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人员信息包括可用餐时间段;进而,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500、确定当前时间满足在可用餐时间内,赋予排队人员通行权限,确定排队人员具有通行权限,生成第一排队序号;
59.具体地,实施例系统可以限制用餐人员仅能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进入食堂用餐,不可提前进入,则通过后台管理软件设置相应人员的具体的用餐时段,具有当前时段食堂通行权限的人员方可通行进入。
6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生物认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至少之一:人脸信息、指静脉信息以及指纹信息;进而,实施例方法中确定生物认证信息通过,获取排队人员的窗口信息,并生成第一排队序号这一步骤s200,其可以包括步骤s210和s220:
61.s210、根据人脸信息、指静脉信息以及指纹信息与预收录的生物信息进行比对;
62.s220、当生物认证信息中任一项与生物信息吻合,确定生物认证信息通过。
63.具体地,实施例系统的闸机通道包含必要的认证设备,为避免一人多卡进入的行为,采用生物认证手段,如人脸、指静脉、指纹等方式,现场采集的生物认证信息将用于与现场控制器内保存的生物信息进行比对,比对通过后方可放行进入。以人脸认证为例,后台管理软件通过现场拍照或录入已有照片的方式,获取人员的人脸信息,并与人员的姓名、工号、卡号等信息一起共同作为该人员唯一的标识信息,并发送至现场控制器。当有人员进入闸机后,人脸采集设备实时拍摄人员的人脸图像,并与现场控制器中保存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即该人员身份有效,如当前时间位于该人员的用餐时段内,则控制闸机开启,允许该人员进入食堂。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系统可以录入用户的多种生物信息,在生物认证信息校验的过程中,仅需要其中一种生物认证信息与任一生物信息记录吻合时,确认验证成功。
6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就餐记录中的取餐序号以及第一排队序号确定排队阈值,根据排队阈值确定排队人员存在插队行为,进行告警这一步骤s400,其包括步骤s410和步骤s420:
65.s410、根据排队人员的消费行为生成消费序号,选择消费序号与第一排队序号中的最大值作为排队阈值;
66.s420、获取队列中排队人员的第二排队序号;确定第二排队序号大于排队阈值,且第二排队序号与排队阈值的差值大于超限阈值;确定排队人员存在插队行为,进行告警;
67.其中,第二排队序号是指在队列中,第一排队序号人员的后一位队列人员的排队序号;具体地,如图3所示,某排队人员前往a0刷卡机进行刷卡消费后,消费机将此消费记录发送至现场控制器,由于进入闸机到取餐窗口存在一定距离,取餐顺序可能与排队顺序不一致,例如首个刷卡取餐人员的排队为n0,其取餐序号为1,确定当前已完成刷卡取餐人员的编号最大值,即排队阈值nmax=n0。当新增一个刷卡人员,其排队序号为n1,取餐序号为2;实施例系统的后台管理软件首先判断n1是否大于当前nmax,如不成立,则允许刷卡取餐;如成立,则判断其与nmax的差值是否大于插队超限阈值n,如不成立,则将nmax值更新为n1;如成立,则判断插队行为成立,后续新增人员判断方式以此类推。
6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s600、生成插队记录,
并将插队记录添加至人员信息,将完成添加后的人员信息进行上传并存储;
69.具体地,实施例系统的后台管理软件可以根据预先食管理规则,在被排队人员判定为插队行为后,可直接采取语音提示,并拒绝刷卡取餐,也可生成对应的插队行为警报,并上传至后台管理软件,用于管理人员进行后续处理。
70.本技术一种可行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完整的实施过程为:
71.首先,实施例系统的后台管理软件已预先录入了相关的人员信息,包括姓名、工号、卡号、生物信息(人脸、指静脉、指纹等)、组织所属、可用餐时段等信息字段。如要求用餐人员仅能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进入食堂用餐,不可提前进入,则通过后台管理软件设置相应人员的具体的用餐时段,具有当前时段食堂通行权限的人员方可通行进入。后台管理软件所保存的人员信息如表1所示:
72.表1
[0073][0074]
现场控制器保存与后台同步的人员信息,为进行防插队管控,其信息字段如表2所示,在当餐结束后,会生成对应用餐记录。
[0075]
表2
[0076][0077]
其次,食堂入口位置会通过显示装置提示当前餐次各窗口所提供的餐食类别,就餐人员选择某窗口的餐食则从对应的闸机通道进入。闸机通道包含必要的认证设备,为避免一人多卡进入的行为,采用生物认证手段,如人脸、指静脉、指纹等方式,现场采集的认证信息将用于与现场控制器内保存的生物信息进行比对,比对通过后方可放行进入。
[0078]
人员在各通道通过认证允许进入食堂后,现场控制器会将相应人员的取餐窗口及排队序号字段写入对应的信息,两个信息在本餐次有效时间内与人员信息进行绑定,形成一条有效的就餐记录。同时,在食堂入口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各窗口当前排队人数,对于限额提供餐食的窗口,亦可显示剩余可供数量,方便后面进场人员提前知悉餐食供应情况。
[0079]
以a通道所记录的人员信息为例,在a通道进入的人员只能在a0消费机进行刷卡消费,而无法在其他消费机消费;其他通道以此类推。当人员从a通道进入后,会形成如表3所示的记录:
[0080]
表3
[0081][0082]
排队人员前往a0刷卡机进行刷卡消费后,消费机将此消费记录发送至现场控制器,由于进入闸机到取餐窗口存在一定距离,取餐顺序可能与排队顺序不一致,例如首个刷卡取餐人员的排队为n2,其取餐序号为1,其消费记录如表4所示,确定当前已完成刷卡取餐人员的编号最大值,即排队阈值nmax=n2。
[0083]
表4
[0084][0085]
当新增一个刷卡人员,其排队序号为n1,取餐序号为2;实施例系统的后台管理软件首先判断n1是否大于当前nmax,如不成立,则允许刷卡取餐;如成立,则判断其与nmax的差值是否大于插队超限阈值n,如不成立,则将nmax值更新为n1;如成立,则判断插队行为成立,后续新增人员判断方式以此类推,消费记录如表5所示。
[0086]
表5
[0087][0088]
根据实施例中预先指定食管理规则,在被判定为插队行为后,可直接采取语音提示,并拒绝刷卡取餐,也可生成对应的插队行为警报,并上传至后台管理软件,用于管理人员进行后续处理,记录的信息如表6所示。
[0089]
表6
[0090]
姓名工号卡号生物信息组织所属用餐时段是否插队插队发生时间张三0011123人脸信息1开发部11:00

11:30是2021
‑4‑
1 11:16
[0091]
第三方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排队防插队的数据处理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当至少一个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如第一方面中的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方法。
[009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内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0093]
从上述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总结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优点或优势:
[0094]
本本技术所提出可用于食堂消费的一种排队的数据处理方案,在不改变原有消费系统使用习惯的前提下,有效预防插队行为,维护良好的用餐秩序。
[0095]
在一些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在方框图中提到的功能/操作可以不按照操作示图提到的顺序发生。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操作,连续示出的两个方框实际上可以被大体上同时地执行或所述方框有时能以相反顺序被执行。此外,在本发明的流程图中所呈现和描述的实施例以示例的方式被提供,目的在于提供对技术更全面的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不限于本文所呈现的操作和逻辑流程。可选择的实施例是可预期的,其中各种操作的顺序被改变以及其中被描述为较大操作的一部分的子操作被独立地执行。
[0096]
此外,虽然在功能性模块的背景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相反说明,功能和/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集成在单个物理装置和/或软件模块中,或者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或特征可以在单独的物理装置或软件模块中被实现。还可以理解的是,有关每个模块的实际实现的详细讨论对于理解本发明是不必要的。更确切地说,考虑到在本文中公开的装置中各种功能模块的属性、功能和内部关系的情况下,在工程师的常规技术内将会了解该模块的实际实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运用普通技术就能够在无需过度试验的情况下实现在权利要求书中所阐明的本发明。还可以理解的是,所公开的特定概念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方案的全部范围来决定。
[0097]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
[009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9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0100]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