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集成保温智慧餐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8853发布日期:2021-08-20 16:5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集成保温智慧餐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餐饮结算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集成保温智慧餐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速餐饮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在快速餐饮行业中,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并进行大量信息的处理

目前有利用射频识别技术预先在餐盘上安装射频芯片,通过射频芯片对菜肴价格进行读取,结算时通过设置有结算器和读卡器的结算餐台,利用计算软件系统进行快速识别和结算。但是,当就餐人员集中结算时,就餐人员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待结算,随着排队时间的延长,餐盘内的食物温度随之改变,从而影响人们的用餐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小长时间排队对食物温度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集成保温智慧餐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手段:

一种智能集成保温智慧餐台,包括结算台,所述结算台上依次设置有等候区、结算区、取货区,所述结算区的上方罩设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的外部固设有机器视觉计价器,所述保温罩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结算台上设置有用于将食物从进口向出口一侧传送的传送装置;所述保温罩内部固设有照射方向垂直向下的摄像头和扫描仪,所述摄像头和扫描仪均和机器视觉计价器电连接,所述扫描仪和摄像头沿食物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盛有食物的托盘从保温罩的进口一侧放入保温罩的内部,盛有食物的托盘在传送装置的作用下向靠近扫描仪和摄像头的一侧移动,当食物经过扫描仪的下方时,扫描仪能够托盘内的食物进行扫描并读取食物的热量和营养信息以及价格信息,食品经过摄像头时,摄像头能够实现对食品的拍摄识别,由于摄像头和扫描仪均和机器视觉计价器电连接,机器视觉计价器能够对扫描仪和摄像头读取食物的信息进行识别,并进行价格累加,计算出总金额,实现对食物的结算,结算过程中保温罩保持食物的罩设,使得食物的热量不易溢散至保温罩的外部,使得食物不易因长时间放置而冷却,达到保温的效果,从而减小长时间排队对食物温度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保温罩靠近出口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加热灯,多个加热灯沿保温罩内周壁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加热灯进行加热,提高保温罩内部的温度,使得食物不易因放置时间过程而冷却的情况发生,达到保温和加热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保温罩内壁和加热灯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加热灯和保温罩通过卡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对加热灯的安装和更换。

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之间围成用于容纳加热灯的卡接腔,所述卡接腔内径小于加热灯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从两侧实现对加热灯的夹紧固定,安装快捷方便。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接块和加热灯的接触端设置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弧度和加热灯的弧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加热灯的安装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保温罩呈透明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观察保温罩内部信息,使得消费者能够直观监测到食物的结算进度;另一方面,能够增加保温罩内部的透光度,使得保温罩的设置不妨碍摄像头的拍摄。

可选的,所述保温罩为双层透明玻璃,所述保温罩的夹层为真空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真空透明玻璃能够初步减缓保温罩内温度和外部温度之间的热传导,提高保温罩的保温效果。

可选的,所述摄像头远离保温罩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补光灯,多个补光灯周向分布在摄像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补光灯照明托盘上的菜品,使得摄像头不易因光线不足而出现图片不清晰的情况,提高摄像头的拍摄清晰度。

可选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主动传送轮和从动传送轮以及绕接于主动传送轮和从动传送轮外部的传送带,所述主动传送轮和步进电机同轴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食物于保温罩内部运动的稳定性,使得食品不易在传输过程中倾洒。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机器视觉计价器对扫描仪和摄像头读取食物的信息进行识别,并进行价格累加,计算出总金额,实现对食物的结算,提高就餐效率;

第二、通过设置保温罩和加热灯,使得食物不易因放置时间过程而冷却的情况发生,达到保温和加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集成保温智慧餐台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集成保温智慧餐台中保温罩、摄像头、扫描仪、机器视觉计价器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集成保温智慧餐台中摄像头、补光灯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结算台;11、取货区;12、结算区;13、等候区;14、放置区;15、安装腔;21、主动传送轮;22、从动传送轮;23、传送带;3、保温罩;31、顶板;32、侧板;33、进口;34、出口;4、加热灯;5、卡接组件;51、第一卡接块;52、第二卡接块;61、卡接腔;62、开口;7、摄像头;71、补光灯;8、扫描仪;9、机器视觉计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智能集成保温智慧餐台,包括结算台1,结算台1上方沿结算台1的长度方向顺次设置有等候区13、结算区12、取货区11。等候区13和结算区12内部设置有传送装置。

参照图2,传送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主动传送轮21和从动传送轮22以及绕接于主动传送轮21和从动传送轮22外部的传送带23。

参照图2,结算台1的上端面开设有具有上端开口62的安装腔15,主动传送轮21和从动传送轮22均转动设置于安装腔15的内,且主动传送轮21和步进电机同轴转动。主动传送轮21呈水平设置,主动传送轮21和从动传送轮22分别设置于安装腔15长度方向的两侧。传送带23呈回形设置,传送带23绕接于主动传送轮21和从动传送轮22的外部,传送带23的上端面和结算台1的上端面平齐。

参照图2,等候区13和结算区12的外部罩设有保温罩3,保温罩3呈透明设置,优选为双层透明玻璃,保温罩3的夹层为真空设置,能够初步减缓保温罩3内温度和外部温度之间的热传导,提高保温罩3的保温效果。

结合图2和图3,保温罩3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顶板31和两个竖向设置的侧板32,侧板32沿结算台1的长度方向设置,侧板32的上端和顶板31下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侧板32的下端和结算台1上表面固定连接,顶板31和两个侧板32构成整体呈u型设置,u型的开口62端朝向结算台1。

结合图2和图3,保温罩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口33和出口34,保温罩3进口33和结算台1边缘处之间围成放置区14,便于就餐人员将盛放有食品的托盘放置于等候区13内部。

结合图2和图3,等候区13安装有多个加热灯4,多个加热灯4沿保温罩3内周壁均匀分布。加热灯4的长度方向和传送带23的传送方向平行,每个加热灯4和保温罩3内壁之间均设置有两组卡接组件5,两组卡接组件5分别设置于加热灯4长度方向的两端,加热灯4和保温罩3通过卡接组件5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3,每组卡接组件5均包括第一卡接块51和第二卡接块52,第一卡接块51和第二卡接块52相对设置。第一卡接块51呈半弧形设置,第一卡接块51和加热灯4的接触端设置有第一弧面,第一弧面的弧度和加热灯4的弧度相等,使得第一卡接块51内壁能够和加热灯4外壁贴合,第一卡接块51的一端和保温罩3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卡接块52呈半弧形设置,第二卡接块52内壁的弧度等于加热灯4外壁的弧度,第二卡接块52的一端和保温罩3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卡接块52和第一卡接块51分别设置于加热灯4的上下两侧,第一卡接块51内周壁和第二卡接块52内周壁之间围成用于容纳加热灯4的卡接腔61,卡接腔61内径小于加热灯4的外径,且第二卡接块52自由端和第一卡接块51自由端之间围成供加热灯4通过的开口62,该开口62的孔径小于加热灯4的外径。

结合图2和图3,结算区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照射方向垂直向下的摄像头7和扫描仪8,扫描仪8和摄像头7沿食物的运动方向并排设置,摄像头7设置于靠近保温罩3出口34的一侧,当食物经过扫描仪8的下方时,扫描仪8能够托盘内的食物进行扫描并读取食物的热量和营养信息以及价格信息,食品经过摄像头7时,摄像头7能够实现对食品的拍摄识别,识别托盘内不同种类食物的数量。

参照图4,在摄像头7的下端安装有多个补光灯71,多个补光灯71呈周向分布在摄像头7的一圈,在使用时,可以依据需要调节补光灯71的开启数量,实现对摄像头7补光强度的调节。

参照图3,保温罩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机器视觉计价器9,摄像头7和扫描仪8均和机器视觉计价器9电连接,能够对扫描仪8和摄像头7读取食物的信息进行识别,并进行价格累加,计算出总金额。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盛有食物的托盘从保温罩3的进口33一侧放入保温罩3的内部,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主动传送轮21同步转动,在主动传送轮21的作用下驱动传送带23转动,此时传送带23能够带动其上方的食物向靠近取货区11的一侧移动,当食物经过扫描仪8的下方时,扫描仪8能够对托盘内的食物进行扫描并读取食物的热量和营养信息以及价格信息,食品经过摄像头7时,摄像头7能够实现对食品的拍摄识别,由于摄像头7和扫描仪8均和机器视觉计价器9电连接,机器视觉计价器9能够对扫描仪8和摄像头7读取食物的信息进行识别,并进行价格累加,计算出总金额,实现对食物的结算,结算过程中保温罩3保持食物的罩设,使得食物的热量不易溢散至保温罩3的外部,使得食物不易因长时间放置而冷却,达到保温的效果,从而减小长时间排队对食物温度的影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