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料一体化装置及自动售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82304发布日期:2021-12-15 05:2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加料一体化装置及自动售卖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料一体化装置及自动售卖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自动售卖机中配置的下料装置,大部分仅支持单一配料的添加;对于为数不多的支持添加多种配料的下料装置,其所占空间都相对较大,且结构复杂,空间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空间利用率高的加料一体化装置。
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加料一体化装置的自动售卖机。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料一体化装置,包括机架、第一加料模块及第二加料模块,其中,第一加料模块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加料模块具备料盒及连接所述料盒的出料结构,所述料盒用于存储固态物料,第二加料模块则包括了储液瓶和连通所述储液瓶的传送泵,所述传送泵的出口连接所述出料结构,所述传送泵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传送泵设于所述料盒的下方。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一体化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此加料一体化装置,包括有机架、第一加料模块及第二加料模块,第一加料模块具备用于存储固态物料的料盒及连接料盒的出料结构,第二加料模块具有储液瓶和传送泵,传送泵的出口连接出料结构,如此实现了多种物料从同一出料结构输出的功能,简化了加料流程;同时,传送泵设置在料盒的下方,对料盒下方的闲置空间进行了利用,减少了空间浪费,整体结构更为紧凑,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料结构处于所述料盒的下方,所述传送泵位于所述出料结构的背侧,所述出料结构的底部形成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所在高度低于所述传送泵的所在高度。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料结构为料斗,所述料斗内形成相互独立的一号出料通道和二号出料通道,所述一号出料通道和所述二号出料通道分别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料盒通过一号输料管和所述一号出料通道连通,所述传送泵的出口连接有二号输料管,所述二号输料管的端部自所述料斗的背部伸入所述二号出料通道并固定在所述出料口的上方。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料一体化装置还包括落杯模块,所述落杯模块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落杯模块包括落杯器和安装在所述落杯器上
的杯筒,所述落杯器与所述机架固定。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杯筒的顶端开设有装杯口,所述装杯口为斜口。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杯筒的底部设有余量检测组件。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杯筒的制作材质为透明材料,所述杯筒的下端通过固定座与所述落杯器连接,所述余量检测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自动售卖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料一体化装置。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自动售卖机,通过配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料一体化装置,整体设备的体积得以缩减。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一体化装置的整体装配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落杯模块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加料模块和第二加料模块的装配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6.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料一体化装置,包括机架100及安装在机架100上的落杯模块200、第一加料模块300和第二加料模块400,其中,第一加料模块300用于存储和输送固态物料,第二加料模块400用于存储和输送液态物料。
28.具体地,第一加料模块300具备料盒310及连接料盒310的出料结构320,料盒310用
于存储固态物料,第二加料模块400则包括了储液瓶和连通储液瓶的传送泵410,传送泵410的出口连接出料结构320,传送泵410安装在机架100上,且传送泵410设于料盒310的下方。
2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一体化装置,其包括有机架100、落杯模块200、第一加料模块300及第二加料模块400,第一加料模块300具备用于存储固态物料的料盒310及连接料盒310的出料结构320,第二加料模块400具有储液瓶和传送泵410,传送泵410的出口连接出料结构320,如此实现了多种物料从同一出料结构320输出的功能,简化了加料流程;同时,传送泵410设置在料盒310的下方,对料盒310下方的闲置空间进行了利用,减少了空间浪费,整体结构更为紧凑,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出料结构320为料斗;进一步地,料斗内形成相互独立的一号出料通道和二号出料通道,一号出料通道和二号出料通道分别与出料口321连通,其中,料盒310通过一号输料管330和一号出料通道连通,传送泵410的出口连接有二号输料管420,二号输料管420的端部自料斗的背部伸入二号出料通道并固定在出料口321的上方。可以理解的是,一号出料通道和二号出料通道的设置,能够防止固态物料和液态物料进入料斗后相互之间发生混合干涉,提高出料的准确度。更为具体地,一号出料通道和二号出料通道之间可通过分隔板隔开,分隔板在料斗的内部竖直设置,且分隔板的下端与出料口321平齐或者伸出出料口321。
31.参照图1、图4,更进一步地,出料结构320处于料盒310的下方,传送泵410位于出料结构320的背侧,其中,出料结构320的底部形成出料口321,且出料口321的所在高度低于传送泵410的所在高度,二号输料管420的端部自料斗的背部伸入二号出料通道,如此,出料结构320对传送泵410进行了遮挡,使二号输料管420也得以被隐藏,减少了外界对传送泵的影响(如污染等)。具体地,此实施例中,传送泵410采用的是蠕动泵,传送泵410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架100上。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落杯模块200包括有落杯器210和安装在落杯器210上的杯筒220,其中的落杯器210与机架100固定,具体地,落杯器210安装在一底座上,底座和机架100之间焊接或者通过螺丝固接。为了避免因杯筒220的顶端过高而出现装杯困难的状况,参照图2,此实施例中,在杯筒220的顶端开设装杯口221,该装杯口221为斜口,其外廓呈类椭圆形,可以理解的是,装杯口221的外廓一端高于另一端,工作人员可于装杯口221的低端进行加杯操作,明显提高了加杯过程的简便性。更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杯筒220内杯子存量的检测及预警,提高整体机构的自动化程度,杯筒220的底部设有余量检测组件230;该实施例当中,杯筒220的下端通过固定座240与落杯器210连接,余量检测组件230安装在固定座240上,其中,杯筒220采用透明材料进行制作,以确保余量检测组件230能够感应到杯筒220内杯子余量的变化情况。
33.更为具体地,参照图3,余量检测组件230包括一对传感器,两个传感器在固定座240的顶部对称分布,即两个传感器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当杯筒220内的杯子均处于杯底朝上的状态时,当位于顶部的杯子的杯底高度低于传感器所在高度时,传感器即反馈缺料信息至与其信号连接的报警系统,通过报警系统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加杯操作。需要强调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余量检测组件230可通过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传感器组成。进一步地,此实施例中,固定座240的制作材料为金属,且固定座240通过钣金工艺加工形成。
34.如图5,本实施例中的机架100包括通过若干竖方管110和横方管120拼接形成的底
架,底架上方安装有侧固定板130,侧固定板与第一加料模块300、传送泵410分别连接固定,而其中一竖方管上设置有安装板111,固定有落杯器210的底座连接在安装板上。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自动售卖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料一体化装置。
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自动售卖机,通过配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料一体化装置,整体设备的体积得以缩减。
3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