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款箱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5573发布日期:2022-02-23 21:3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款箱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融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款箱控制器。


背景技术:

2.款箱是银行等金融领域进行资金、票据、贵金属等重要财产转运、保存的工具,目前普遍使用的款箱采用了常规的双人机械锁具、遥控锁具或者具有一定信息存储功能的电子锁,只能做到开启当时的控制管理,但不具备状态标示信息实时采集、中必及时监控以及状态数据自放功能。款箱存在非法交接、丢失或被盗窃、非法开启等安全风险,款箱被非法开启后银行无法及时准确地知晓非法开启的时间和次数,无法及时作出响应,也无法及时报警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事后也无法准确地进行责任认定。所以建立这样一套系统对款箱进行监控跟踪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3.智能款箱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验证、开启、数据传输和锁闭款箱等操作,智能款箱作为周转使用需要严密安全管理的设备,在很多场景和环节需要方便读取控制,固定式的读取设备不能满足智能款箱的多场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管理、安全可靠,方便使用的智能款箱控制器。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款箱控制器,其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用于实现各项功能控制其它部件的主控模块、无线供电模块、蓝牙模块、rfid感应模块、信息输出模块,以及验证信息输入模块。
6.所述无线供电模块、蓝牙模块、rfid感应模块、信息输出模块,以及验证信息输入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
7.所述无线供电模块贴近所述外壳外壁固定,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其作用是与所述智能款箱内部的无线供电线圈形成电磁耦合,为所述智能款箱提供电源。
8.所述rfid感应模块贴近所述外壳外壁固定,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其作用是与所述智能款箱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款箱的身份识别与验证。
9.优选地,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和rfid感应模块设置于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同一侧面,以便于二者同时与智能款箱接触并于智能款箱内部供电线圈和rfid电子标签位置对正并进行耦合连接。
10.所述蓝牙模块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其作用是与所述智能款箱进行通信交换数据。
11.所述信息输出模块固定于所述外壳上,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其作用是显示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以及智能款箱的相关信息,采用显示屏、指示灯、语音提示、震动、输出端口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
12.所述验证信息输入模块固定于所述外壳上,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其作用是输入验证信息和操作指令信息,采用指纹识别传感器、手指静脉传感器、键盘、语音识别模块、面
部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输入端口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
13.开启智能款箱时,将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安装有无线供电模块和rfid感应模块的一面与所述智能款箱安装有供电线圈和rfid电子标签的区域贴合,所述无线供电模块感应到供电线圈正确贴合后即启动无线供电并且发出供电提示信息,此时所述智能款箱的供电线圈通过耦合电磁感应输出电流对智能款箱进行供电;所述rfid感应模块对智能款箱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验证识别,rfid电子标签通过验证后,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启动蓝牙搜索与智能款箱rfid电子标签绑定的蓝牙ip,并完成蓝牙连接,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对操作者进行身份识别并且上传到管理系统进行授权验证,当操作者身份识别和授权都得到验证通过后,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通过蓝牙连接对智能款箱下达开锁指令,智能款箱上的电控锁开启完成智能款箱的开箱过程。
14.关闭智能款箱时,首先将智能款箱的上盖正确闭合,然后将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安装有无线供电模块和rfid感应模块的一面与所述智能款箱安装有供电线圈和rfid电子标签的区域贴合,所述无线供电模块感应到供电线圈正确贴合后即启动无线供电并且发出供电提示信息,此时所述智能款箱的供电线圈通过耦合电磁感应输出电流对智能款箱进行供电;所述rfid感应模块对智能款箱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验证识别,rfid电子标签通过验证后,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启动蓝牙搜索与智能款箱rfid电子标签绑定的蓝牙ip,并完成蓝牙连接,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对操作者进行身份识别并且上传到管理系统进行授权验证,当操作者身份识别和授权都得到验证通过后,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通过蓝牙连接对智能款箱下达锁闭指令,智能款箱上的电控锁锁闭从而完成智能款箱的关箱锁闭过程。
15.为了方便移动使用,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包括平板型智能款箱控制器和手持型智能款箱控制器两种形式,上述两种控制器还可以固定于传动带下方以便于实现智能款箱的自动进库出库时的清点核对。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7.1.智能管理:通过智能款箱控制器和智能款箱的配合,实现了全程全方位的智能管理;
18.2.安全可靠:智能款箱操作和操作者身份信息均接入管理系统进行识别和授权验证,避免了智能款箱操作信息失控,实现了全面安全控制;
19.3.方便使用:智能款箱控制器小型化,移动化,极大方便了多种场景和环节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平板型智能款箱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手持型智能款箱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5.智能款箱控制器,50.外壳,51.无线供电区,52.rfid感应区,53.键盘,54.显示屏,55.rj45端口,56.电源接头,57.rs232端口,58.指示灯,59.指纹传感器,581.电源指示灯,582.状态指示灯,583.天线指示灯一,584.天线指示灯二。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平板型智能款箱控制器5,包括外壳50、安装于所述外壳50内部用于实现各项功能控制其它部件的主控模块(图中未画出)、无线供电区51下方的无线供电模块、rfid感应区52下方的rfid感应模块、蓝牙模块(图中未画出)、指示灯58、电源接头56、以及rj45端口55和rs232端口57。
25.所述无线供电模块、rfid感应模块、蓝牙模块(图中未画出)、指示灯58、电源接头56、rj45端口55和rs232端口57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
26.所述外壳50分为上壳体和下盖两个部分,所述下盖通过螺丝固定于上壳体的底面开口以方便内部组件的安装与维护,二者构成密封的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采用耐磨材料制成,优选钢化玻璃。
2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50上表面具有无线供电区51和rfid感应区52视觉标识;所述外壳50上表面还具有用于所述智能款箱放置时参照的位置范围标识59。
28.所述指示灯58位于所述外壳50上表面一角边缘区域,包括电源指示灯581、状态指示灯582、天线指示灯一583和天线指示灯二584,上述四种指示灯通过常亮、熄灭、慢闪、快闪和变色等状态变化手段来显示相关功能或部件的运行状态以及故障提示。
29.所述电源接头56采用dc24v插座,用于连接有线电源。
30.所述rj45端口55和所述rs232端口57用于数据传输。
31.开启智能款箱时,将所述智能款箱放置于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5上表面并且将款箱外轮廓放置于所述位置范围标识59内,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5的无线供电模块和rfid感应模块与安装在款箱底部的供电线圈和rfid电子标签的区域贴合,所述无线供电模块感应到供电线圈正确贴合后即启动无线供电并且发出供电提示信息,此时所述智能款箱的供电线圈通过耦合电磁感应输出电流对智能款箱进行供电;所述rfid感应模块对智能款箱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验证识别,rfid电子标签通过验证后,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启动蓝牙搜索与智能款箱rfid电子标签绑定的蓝牙ip,并完成蓝牙连接,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对操作者进行身份识别并且上传到管理系统进行授权验证,当操作者身份识别和授权都得到验证通过后,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通过蓝牙连接对智能款箱下达开锁指令,智能款箱上的电控锁开启完成智能款箱的开箱过程。
32.关闭智能款箱时,首先将智能款箱的上盖正确闭合,保持智能款箱在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上表面所述位置范围标识59内的正确放置状态,所述无线供电模块感应到供电线圈正确贴合后即启动无线供电并且发出供电提示信息,此时所述智能款箱的供电线圈通过耦合电磁感应输出电流对智能款箱进行供电;所述rfid感应模块对智能款箱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验证识别,rfid电子标签通过验证后,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启动蓝牙搜索与智能款箱rfid电子标签绑定的蓝牙ip,并完成蓝牙连接,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对操作者进行身份识别并且上传到管理系统进行授权验证,当操作者身份识别和授权都得到验证通过后,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通过蓝牙连接对智能款箱下达锁闭指令,智能款箱上的电控锁锁闭从而完成智能款箱的关箱锁闭过程。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手持型智能款箱控制器5,包括外壳50、安装于所述外壳50内部用于实现各项功能控制其它部件的主控模块(图中未画出)、无线供电区51下方的无线供电模块、rfid感应区52下方的rfid感应模块、蓝牙模块(图中未画出)、显示屏54、指纹传感器59、键盘53、内部电池(图中未画出)、数据端口55。
34.所述无线供电模块、rfid感应模块、蓝牙模块(图中未画出)、显示屏54、指纹传感器59、键盘53、内部电池(图中未画出)、数据端口55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
35.所述外壳50分为上壳体和下盖两个部分,所述下盖通过螺丝固定于上壳体的底面开口以方便内部组件的安装与维护,二者构成密封的壳体。所述上壳体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显示屏54、指纹传感器59、键盘53和数据宽口的开口。所述外壳50前端侧面表面具有无线供电区51和rfid感应区52视觉标识。
36.所述显示屏54采用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智能款箱的输出信息。
37.所述指纹传感器59设置于所述显示屏54与键盘53的中间区域,用于采集操作者的指纹信息以与管理系统中的预存指纹信息比对验证,从而实现操作者的系统授权管理。
38.所述键盘53设置于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5上表面的下部区域,用于输入密码或者指令信息,完成操作者身份验证、智能款箱密码输入以及相关操作。
39.所述数据端口55设置于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5侧边方便操作的区域(图中所示并非最佳位置,仅为显示方便),例如所示智能款箱控制器的侧边或者下端侧面。
40.所述内部电池用于为所述智能款箱控制器5提供电源以及在对所述智能款箱进行相关操作时为智能款箱提供无线供电。
41.进一步地,所述内部电池为可充电电池,通过无线供电模块进行充电。
42.工作时,将手持控制器前端的所述无线供电区51和rfid感应区52贴近所述智能款箱上的rfid和无线供电线圈感应区,建立连接后,操作者通过指纹传感器59通过身份验证,通过键盘53输入密码及操作指令以进行后续操作,具体开启和关闭智能款箱的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43.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此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及说明内容所做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