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纹生物识别开锁智能门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9429发布日期:2022-04-14 21:1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纹生物识别开锁智能门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门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指纹生物识别开锁智能门禁。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居住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小区的单元楼都配备具有指纹生物识别开锁的智能门禁,从而防止陌生人随意进入单元楼。
3.现有技术的指纹生物识别开锁的智能门禁在使用时,其指纹识别区容易被灰尘覆盖,导致智能门禁的在识别时不灵敏,且智能门禁在安装时需要在墙上用设备进行打孔,使得智能门禁安装不方便。因此亟需一种指纹生物识别开锁智能门禁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指纹生物识别开锁智能门禁。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设计一种指纹生物识别开锁智能门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轴铰接有盖板,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的内部设置有指纹识别区,所述盖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轴铰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刷毛,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配重块,所述转动板的底部外壁一体成型有支撑块,所述转动板与指纹识别区相适配,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底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主控板。
7.所述底板的一侧外壁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所述主控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一体成型有锥形端。
8.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内嵌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止逆爪,所述止逆爪与锥形端相适配。
9.所述底板的底部外壁一体成型有储胶壳,所述储胶壳的内部设置有挤压块。
10.所述挤压块的内部开有出胶孔,所述挤压块的一侧外壁粘接有密封层。
11.所述盖板的一侧外壁内嵌有第一磁铁,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内嵌有第二磁铁。
12.所述底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壳体的内壁开有密封槽,所述密封环与密封槽相适配。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设计利用盖板与壳体之间进行关闭时,转动板上的刷毛能够对面板上的指纹识别区进行擦拭,使得指纹识别区上的灰尘被擦拭干净,进而实现了防止智能门禁的指纹识别不灵敏的效果。
15.(2)本设计利用在储胶壳的内部加入胶水,使得揭掉密封层后通过将挤压块与墙体进行挤压,即可实现将储胶壳内部的胶水从出胶孔进行挤出,进而实现胶水将底板与墙体进行粘接,因此实现了智能门禁安装方便的效果。
16.(3)本设计利用固定筒底部的止逆爪与连接柱底端的锥形端进行配合,使得主控板能够方便的与底板进行固定,因此实现了主控板组装时更加方便的效果,因此实现了智能门禁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的效果。
17.(4)本设计利用底板上的密封环与壳体的密封槽进行配合,使得底板和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得到增加,进而使得智能门禁在使用时,壳体的内部不会进入潮气的效果,因此实现了智能门禁密封性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设计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设计中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设计中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设计中的固定筒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设计中的挤压块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设计中的a处放大图。
24.图中:1壳体、2面板、3指纹识别区、4盖板、5第一磁铁、6第二磁铁、7转动板、8刷毛、9配重块、10支撑块、11底板、12密封环、13密封槽、14连接柱、15锥形端、16固定筒、17止逆爪、18储胶壳、19挤压块、20出胶孔、21密封层、22主控板、23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6.一种指纹生物识别开锁智能门禁,参见图1至图6,包括壳体1,壳体1为现有技术的具有指纹生物识别开锁功能的智能门禁的壳体1,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轴铰接有盖板4,利用盖板4对壳体1进行覆盖,壳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面板2,面板2的内部设置有指纹识别区3,通过指纹识别区3对指纹进行识别,使得门禁进行开锁,盖板4的一侧外壁通过轴铰接有转动板7,转动板7的一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刷毛8,转动板7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配重块9,转动板7的底部外壁一体成型有支撑块10,转动板7与指纹识别区3相适配,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底板11,当盖板4与壳体1之间进行关闭时,转动板7上的刷毛8能够对面板2上的指纹识别区3进行擦拭,使得指纹识别区3上的灰尘被擦拭干净,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主控板22,主控板22为现有技术门禁的控制主板。
27.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底板11的一侧外壁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柱23,主控板2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柱14,连接柱14的底端一体成型有锥形端15,利用连接柱14插入支撑柱23内部使得主控板22进行固定。
28.进一步的,本设计中,支撑柱23的内部内嵌有固定筒16,固定筒16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止逆爪17,止逆爪17与锥形端15相适配,通过固定筒16底部的止逆爪17与连接柱14底端的锥形端15进行抵触,使得主控板22能够方便的与底板11进行固定,使得主控板22组装时更加方便。
29.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底板11的底部外壁一体成型有储胶壳18,储胶壳18的内部设置有挤压块19,挤压块19可以在储胶壳18内部进行活动,挤压块19的内部开有出胶孔20,挤压块19的一侧外壁粘接有密封层21,揭掉密封层21后通过将挤压块19与墙体进行挤压,即
可实现将储胶壳18内部的胶水从出胶孔20进行挤出,进而实现胶水将底板11与墙体进行粘接。
30.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盖板4的一侧外壁内嵌有第一磁铁5,壳体1的一侧外壁内嵌有第二磁铁6,利用第一磁铁5和第二磁铁6相互吸附,使得盖板4与壳体1进行关闭。
31.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底板1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密封环12,壳体1的内壁开有密封槽13,密封环12与密封槽13相适配,通过底板11上的密封环12与壳体1的密封槽13进行配合,使得底板11和壳体1之间的密封效果得到增加,进而使得智能门禁在使用时,壳体1的内部不会进入潮气。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当需要将主控板22与底板11进行安装时,将连接柱14的底端插接在支撑柱23的固定筒16的内部,使得固定筒16底端的止逆爪17对锥形端15进行配合,即可实现主控板22与底板11之间的方便安装,当主要将智能门禁进行安装时,揭掉挤压块19底部的密封层21,将智能门禁的底板11向墙体上进行按压,使得挤压块19将储胶壳18内部的胶水从出胶孔20流出,即可实现胶水将底板11与墙体进行粘接,将盖板4对壳体1进行关闭,盖板4上刷毛8与面板2上的指纹识别区3进行接触,使得刷毛8将指纹识别区3上的灰尘擦拭干净,进而防止指纹识别区3的识别不灵敏,通过第一磁铁5与第二磁铁6进行相互吸附,使得盖板4与壳体1之间进行关闭时的固定。
3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