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829974发布日期:2022-07-22 20:4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智能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锁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融合,赋予智能锁强大的功能,智能锁的功能包括触摸键盘输入、指纹、刷卡和远程控制等功能。功能的增强同时导致了智能锁功耗的增加,使得智能锁使用续航时间短,智能锁电池续航成了突出问题,用户需频繁更换电池,如果电池没及时更换,电量耗尽会造成无法方便开锁的麻烦,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增强智能锁的续航能力的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其包括:
5.检测智能锁的电池电量,且判断电池电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6.在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检测智能锁的使用时间记录点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阈值;
7.在使用时间记录点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取最近的n个使用时间记录点,根据窗口移动算法计算n个使用时间记录点中每相邻两个使用时间记录点的间隔时长,找出最大间隔时长对应的时间区间以作为省电时间区间,在省电时间区间内将智能锁切换为省电模式以动态调节智能锁的功耗。
8.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根据窗口移动算法计算n个使用时间记录点中每相邻两个使用时间记录点的间隔时长,找出最大间隔时长对应的时间区间以作为省电时间区间,具体包括:
9.将n个使用时间记录点按时间进行升序排序,得到升序的时间序列{t1,t2,t3,
……
,tn};
10.根据公式dmax=24:00:00+t1-tn计算时间序列中第一个使用时间记录点和与其相邻的最末一个使用时间记录点的间隔时长,并记当前最大间隔时长为dmax,当前最大间隔时长对应的时间区间位置sn=1,时间序列窗口cnt=1;
11.时间序列窗口向右移动,每移动一步时间序列窗口cnt增加1,且判断cnt是否大于n;
12.在cnt小于等于n时,根据公式dtmp=tcnt-t(cnt-1)计算获得第cnt个使用时间记录点与第(cnt-1)个使用时间记录点的间隔时长;
13.判断dtmp是否大于dmax,在dtmp大于dmax时更新最大间隔时长dmax和当前最大间隔时长对应的时间区间位置sn;
14.在cnt大于n时,根据最大间隔时长dmax和对应的时间区间位置sn获得省电时间区
间为[t(sn-1),tsn];其中t(sn-1)为第sn-1位置处的使用时间记录点,tsn为第sn位置处的使用时间记录点。
[0015]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在所述判断dtmp是否大于dmax,之后还包括:在dtmp小于dmax时重新执行时间序列窗口向右移动,每移动一步时间序列窗口cnt增加1,且判断cnt是否大于n这一步骤。
[0016]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在所述检测智能锁的使用时间记录点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阈值,之后还包括:在使用时间记录点不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在22:00至次日7:00这个时间段内将智能锁切换为省电模式。
[0017]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在所述取最近的n个使用时间记录点,之后还包括:检测最近一次的使用时间记录点是否超过7天,若超过7天,智能锁进入全天24小时省电模式;若不超过则执行根据窗口移动算法计算n个使用时间记录点中每相邻两个使用时间记录点的间隔时长的步骤。
[0018]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在所述电池电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之后还包括:检测用户是否开启动态功耗调整模式,若否,则智能锁进入正常工作模式;若是则执行检测智能锁的使用时间记录点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步骤。
[0019]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在所述判断电池电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之后还包括:在电池电量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智能锁进入超低功耗模式,以使得用户仅可以通过密码开锁,智能锁其他功能关闭。
[0020]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在所述找出最大间隔时长对应的时间区间,之后还包括:将最大间隔时长对应的时间区间内的开始时间点后移10分钟,结束时间点前移10分钟,以得到最终的省电时间区间。
[0021]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5%。
[0022]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20个。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通过检测电池电量,检测用户使用智能锁的使用时间记录点,根据窗口移动算法计算省电时间区间即用户最长的非使用时间区间,使智能锁在非使用时间段进入省电模式,使得智能锁外围检测和输入扫描频率降低,在不影响智能锁功能正常使用的基础上,使智能锁功耗降低以实现增加续航能力的目的,从而最大化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可知,本发明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应用于智能锁时可增强智能锁续航能力,同时因可根据用户的习惯使用时间来动态调整省电时间区间,适用于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的子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0027]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附图
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包括:
[0028]
s101、检测智能锁的电池电量,且判断电池电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102;若否,执行步骤s109。
[0029]
本发明中,通过判断电池电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来判断电池电量是否快耗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5%,即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以百分比的形式来表示电池电量;可理解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030]
s102、检测用户是否开启动态功耗调整模式,若是,执行步骤103,若否,执行步骤s108。
[0031]
s103、检测智能锁的使用时间记录点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104,若否,执行步骤s107。
[003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20个,即检测智能锁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时间记录点是否超过20个,例如可以检测智能锁过去15天内的使用时间记录点,如果未满20个使用时间记录点,则说明智能锁上电复位后用户使用时间不长,采集样本不足。
[0033]
s104、取最近的n个使用时间记录点,检测最近一次的使用时间记录点是否超过7天,若是,执行步骤s106,若否,执行步骤s105。
[0034]
本发明中,通过检测最近一次使用时间记录点是否已经超过7天来获知用户是否可能会离开家一段时间,若未超过7天则进入正常省电时间区间的计算更新流程,若超过则智能锁可全天进入省电模式,以降低功耗。
[0035]
s105、根据窗口移动算法计算n个使用时间记录点中每相邻两个使用时间记录点的间隔时长,找出最大间隔时长对应的时间区间以作为省电时间区间,在省电时间区间内将智能锁切换为省电模式以动态调节智能锁的功耗。
[0036]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105可包括步骤s1051-s1057。
[0037]
s1051、将n个使用时间记录点按时间进行升序排序,得到升序的时间序列{t1,t2,t3,
……
,tn}。
[0038]
本实施例中,时间序列中数据点总数为n,时间数值范围按一天24小时分为[0:00:00,24:00:00)小时,使用时间记录点不包括日期,例如其中某一个使用时间记录点为15:01:01(hh:mm:ss)。
[0039]
s1052、根据公式dmax=24:00:00+t1-tn计算时间序列中第一个使用时间记录点和与其相邻的最末一个使用时间记录点的间隔时长,并记当前最大间隔时长为dmax,当前最大间隔时长对应的时间区间位置sn=1,时间序列窗口cnt=1。
[0040]
该步骤中,因全天[0:00:00,24:00:00)是一个环状区间,可理解地,时间序列中第一个使用时间记录点即最小使用时间记录点t1左边相邻的记录点为最大的使用时间记录点tn,且t1与tn中间跨越了24:00:00,则求解这两个使用时间记录点之间的间隔时长需要给t1加上24:00:00小时。
[0041]
s1053、时间序列窗口向右移动,每移动一步时间序列窗口cnt增加1,且判断cnt是否大于n,若是,执行步骤s1057;若否,执行步骤s1054。
[0042]
该步骤中,时间序列窗口每次向右移动一步,每移动一步时间序列窗口cnt=cnt+1;同时判断时间序列窗口是否移动出最后的使用时间记录数据点,即判断cnt是否大于n,若大于则说明已经遍历了所有有效的使用时间记录点。
[0043]
s1054、根据公式dtmp=tcnt-t(cnt-1)计算获得第cnt个使用时间记录点与第(cnt-1)个使用时间记录点的间隔时长。
[0044]
可理解地,本发明中,当cnt》1,根据公式dtmp=tcnt-t(cnt-1)计算相邻两个使用时间记录点的间隔时长。
[0045]
该步骤中,tcnt为第cnt个使用时间记录点,例如,t(cnt-1)为第(cnt-1)个使用时间记录点;例如,当cnt=2,则tcnt为t2,t(cnt-1)为t1。
[0046]
s1055、判断dtmp是否大于dmax,若是,执行步骤s1056。
[0047]
该步骤中,判断当前的间隔时长dtmp是否大于前面记录的dmax,若大于则将dmax的数值更新为当前的间隔时长dtmp的数值,即dmax=dtmp,且记录当前最大间隔时长对应的时间区间位置sn=cnt。而若否,即若dtmp小于dmax,则重新执行步骤s1053。
[0048]
s1056、更新最大间隔时长dmax和当前最大间隔时长对应的时间区间位置sn。
[0049]
s1057、根据最大间隔时长dmax和对应的时间区间位置sn获得省电时间区间为[t(sn-1),tsn];其中t(sn-1)为第sn-1位置处的使用时间记录点,tsn为第sn位置处的使用时间记录点。
[0050]
可理解地,当最大间隔时长对应的时间区间位置sn=1时,sn

1为最大的使用时间记录点tn。
[0051]
优选地,因为省电时间区间的边界是用户使用的临界值,容易造成用户使用时智能锁还在省电模式的情况,则本实施例中,可把[t(sn-1),tsn]内的开始时间点后移10分钟,结束时间点前移10分钟,以得到最终的省电时间区间,即为了更优化用户使用体验,最终的省电时间区间可以为[t(sn-1)+0:10:00,tsn-0:10:00],在省电时间区间内,智能锁切换到省电模式。
[0052]
可理解地,本发明使用窗口移动算法计算出有效的使用时间记录点在[0:00:00,24:00:00)的循环区间中间隔最长的时间区间,这个时间区间可作为省电时间区间,智能锁进入省电模式;即本发明可根据用户的习惯使用时间来动态调整省电时间区间,适用于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例如,对于某些夜间使用而白天没有使用的用户,白天智能锁就进入省电模式;对于白天使用而夜间没有使用用户,夜间智能锁进入省电模式。
[0053]
下面举例对步骤s1051-s1057进行详细说明:
[0054]
对使用时间记录点进行升序排序,排序后得到t1(7:03:10)、t2(7:05:12)、t3(7:05:15)、
……
、t30(14:32:19)、
……
、t59(21:43:46)和t60(22:00:03),共60个使用时间记录点;根据dmax=24:00:00+t1-tn=(24:00:00)+(7:03:10)-(22:00:03)=(9:03:07)计算获得时间序列中第一个使用时间记录点和与其相邻的最末一个使用时间记录点的间隔时长,sn=1,cnt=1;再逐次遍历下一个使用时间记录点,且每次遍历下一个使用时间记录点时cnt增加1,并在cnt《60时根据公式dtmp=tcnt-t(cnt-1)计算获得当前相邻两使用时间记录点的间隔时长dtmp,例如,cnt=3时,dtmp=t3

t2=(7:05:15)-(7:05:12)=(00:00:03),并在dtmp大于前面记录的dmax时更新最大间隔时长dmax和当前最大间隔时长对应的时间区间位置sn;假若本例子中最大的间隔时长为t1和t60之间的间隔时长,则dmax=(9:03:07),sn=1,省电时间区间为[t60,t1],即晚上(22:00:03)到次日(7:03:10)这个时间区间。
[0055]
s106、智能锁进入全天24小时省电模式。
[0056]
该步骤中,因最近的使用时间记录点超过7天则说明用户可能离开家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不使用智能锁,则智能锁可全天进入省电模式,以降低功耗。
[0057]
s107、在22:00至次日7:00这个时间段内将智能锁切换为省电模式。
[0058]
该步骤中,因采集的使用时间记录点不足20个,采集样本不足以判断用户的使用习惯,则不对智能锁的省电时间区间做处理,使用默认的省电时间区间22:00-次日7:00,在这个时间段,智能锁进入省电模式。
[0059]
s108、智能锁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0060]
该步骤中,因检测到用户未开启动态功耗调整模式,则智能锁进入正常工作模式,使智能锁在全天24小时各项性能最佳,响应等各功能迅速。
[0061]
s109、智能锁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0062]
该步骤中,因检测到智能锁电池电量快耗尽,则促使智能锁进入超低功耗模式,以使用户仅可以通过密码开锁,智能锁的其他功能都被关闭,以使得智能锁的待机功耗达到最低。
[0063]
可理解地,本发明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应用于智能锁时,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设置是每天启动本发明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更新一次省电时间区间还是每几天更新一次。
[0064]
综上所述,本发明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通过检测电池电量,检测用户使用智能锁的使用时间记录点,根据窗口移动算法计算省电时间区间即用户最长的非使用时间区间,使智能锁在非使用时间段进入省电模式,使得智能锁外围检测和输入扫描频率降低,在不影响智能锁功能正常使用的基础上,使智能锁功耗降低以实现增加续航能力的目的,从而最大化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可知,本发明智能锁功耗调节方法应用于智能锁时可动态调节智能锁的功耗,以增强智能锁续航能力,同时因可根据用户的习惯使用时间来动态调整省电时间区间,从而可避免因省电时间区间固定而无法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调整进入省电模式的情况出现。
[006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