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809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rfid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锁,尤其是一种RFID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电子锁,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具体的说,它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在物联网的应用中,智能家居是相对比较热门的领域,其中电子锁又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领域,它不仅要保障人们的居住安全,同时还需要提供更好的便捷性,而现有的锁大多都是机械结构,即使有少量电子锁也只能是与对应的门卡一对一的相应,实质上并不能实现智能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电子锁控制方式单一,不能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和应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借助网络实现电子锁的应用的RFID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电子锁。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RFID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型号为8051的芯片IC1,所述芯片IC1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第四引脚、芯片IC1的第五引脚和芯片IC1的第八引脚,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第二引脚和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容C3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和芯片IC2的第八引脚,所述芯片IC2的型号为8155 ;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2相连后再连接到芯片IC2的第七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2的第六引脚,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芯片IC2的第五引脚;所述芯片IC2的第一引脚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到芯片IC1的第三引脚,所述芯片IC2的第二引脚接地,芯片IC2的第三引脚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第九引脚和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芯片IC2的第四引脚;在所述芯片IC1的第六引脚和芯片IC1的第七引脚之间连接有感应天线T,所述芯片IC1的第十引脚和芯片IC1的第^^一引脚均接地。
[0005]优化地,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2N3019,所述三极管Q2的型号为2N4001。
[0006]优化地,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5393,所述二极管D2的型号为RL153,所述二极管D3的型号为1N4937。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的RFID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电子锁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结合RFID的控制技术,既能实现远程控制开锁和闭合,也能够实现近距离的接触开锁,这样不仅扩展了电子锁的功能,而且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可以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实现锁具的开启,从而为家居的智能化应用开启了一个新的模式。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还具有相当高的安全性,它还具有智能识别的功能,可以应对网络病毒等的干扰,可靠性较好,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满足各种场合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电子锁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所示,一种RFID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电子锁,包括型号为8051的芯片IC1,所述芯片IC1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2N3019,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第四引脚、芯片IC1的第五引脚和芯片IC1的第八引脚,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第二引脚和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容C3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和芯片IC2的第八引脚,所述芯片IC2的型号为8155,所述二极管D3的型号为1N4937 ;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型号为2N4001。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2相连后再连接到芯片IC2的第七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2的第六引脚,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芯片IC2的第五引脚;所述芯片IC2的第一引脚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5393,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到芯片IC1的第三引脚,所述芯片IC2的第二引脚接地,芯片IC2的第三引脚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型号为RL153,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第九引脚和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芯片IC2的第四引脚;在所述芯片IC1的第六引脚和芯片IC1的第七引脚之间连接有感应天线T,所述芯片IC1的第十引脚和芯片IC1的第^^一引脚均接地。
[0012]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芯片IC1的射频读卡采用125kHz射频,读卡距离为50?150mm,完全支持对EM、TEMIC、TK及其兼容卡的操作。芯片IC1的第五引脚接高电平选为波特率9600,芯片IC1的第八引脚接高电平选为串口输出,芯片IC1的第四引脚接高电平选为主动模式,芯片IC1的第三引脚与芯片IC2的第一引脚连接,芯片IC2的第一引脚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串口 1的接收状态,打开串口 1的接收中断,使RFID的读卡实时性达到最高;这里芯片IC1的第九引脚与芯片IC2的第三引脚连接,是用于读取芯片IC1的工作状态;芯片IC2的第四引脚设置为输出状态,可以通过继电器控制电子锁的动作电机,用以完成开门和锁门等工作,芯片IC1的其它管脚默认空载。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芯片的控制方式,一块芯片主要用于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另一块芯片主要用于信号的转换和识别,这样不仅具有良好的网络通信能力,而且响应速度快,兼容性很好。
[0014]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RFID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型号为8051的芯片IC1,所述芯片IC1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第四引脚、芯片IC1的第五引脚和芯片IC1的第八引脚,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第二引脚和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容C3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和芯片IC2的第八引脚,所述芯片IC2的型号为8155 ;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2相连后再连接到芯片IC2的第七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2的第六引脚,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芯片IC2的第五引脚;所述芯片IC2的第一引脚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到芯片IC1的第三引脚,所述芯片IC2的第二引脚接地,芯片IC2的第三引脚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第九引脚和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芯片IC2的第四引脚;在所述芯片IC1的第六引脚和芯片IC1的第七引脚之间连接有感应天线T,所述芯片IC1的第十引脚和芯片IC1的第十一引脚均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FID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2N3019,所述三极管Q2的型号为2N40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RFID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5393,所述二极管D2的型号为RL153,所述二极管D3的型号为1N493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RFID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电子锁,它包括型号为8051的芯片IC1,芯片IC1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第四引脚、芯片IC1的第五引脚和芯片IC1的第八引脚,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第二引脚和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容C3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和芯片IC2的第八引脚,芯片IC2的型号为8155。本实用新型既能实现远程控制开锁,也能够实现近距离的接触开锁,不仅扩展了电子锁的功能,而且极大的方便了用户。
【IPC分类】G07C9/00
【公开号】CN205068540
【申请号】CN201520798948
【发明人】袁乖宁, 郑伦川
【申请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