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车载车辆超温预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7525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车载车辆超温预警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车载车辆超温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常出现因车辆轮胎温度过高导致爆胎现象,最后发生很严重的交通事故。有时甚至出现车身局部温度过高导致车辆自燃的事故,造成一系列不可估量的损失。为预防上述问题的出现,传统的方法是车载安装监测设备,这种方法是在车辆上待监测位置安装相应的监测器件方式温度监测装置,来实现对车辆车身及轮胎的实时监测。但该监测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由于监测器件无法全面覆盖整个车辆,故无法实现对车辆温度的全面监测;由于安装步骤相对比较繁琐,只有极少部分车辆使用了该监测方法,即该方法的使用覆盖率较低,无法实现对车辆更大覆盖率的超温监测;由于监测器件直接安装在车辆监测位置,监测器件长时间工作在高温震动的环境中,这样存在一个器件易老化失效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一种非车载车辆超温预警的方法,该方法改变了传统方法而使用非车载监测的思想,在待监测路段安装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采用多监测区域监测的方式,实现对车辆车身及轮胎温度全面准确的监测;可以对所有经过该区域的车辆进行监测,从而很大程度的扩大了车辆超温的监测覆盖率;由于该设备工作环境稳定,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的工作,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也能很快的进行修复或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车载车辆超温预警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超温监测不全面、监测车辆覆盖率低、监测设备易老化失效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车载超温预警的方法,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包含下述步骤。

a、在待监测路段安装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高性能车辆信息抓拍设备、语音播报设备、画面显示设备,并与中心控制系统连接,调节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的安装位置与角度。

b、调节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与高性能车辆信息抓拍设备的监测视场角度,使两个监测设备的视场所监测的位置一致。

c、在待监测区域画面中,设置温度监测区域和参考温度监测区域,并对各监测区域进行编号。

d、设置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与高性能车辆信息抓拍设备的监测同步,使两设备在有车辆经过监测区域时,同时获取到车辆温度数据时和车辆的基本信息,并抓拍监测时的画面。设置预警阀值,作为中心控制系统预警的判定超温的依据。

e、基于上述步骤a-d的实施,当车辆经过监测区域时,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和高性能车辆信息抓拍设备对该车进行监测,从而获取车辆车身及轮胎的温度数据和车辆车牌、车型等基本信息,并将获取到的数据实时回传到中心控制系统。

f、依据上述步骤中获取的车辆温度数据和车辆基本信息,中心控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从监测到的温度数据组中提取出车辆车身及轮胎的温度值。根据上述步骤中设置的预警阀值,生成相应的预警语音提示信息和画面显示信息。

g、根据上述步骤生成的预警信息,语音播报设备和画面显示设备分别对该信息进行语音播报和画面提示,以完成对当前被监测的车辆的超温预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以非车载安装监测的方式,将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与高性能车辆信息抓拍设备结合,安装在待监测路段上,实现一次安装便可以监测所有经过此路段的车辆,极大程度的扩大了车辆超温监测覆盖率。采用多区域温度监测的方式,更加全面的监测行驶车辆车身及轮胎的温度,能减少超温区域漏测的情况。当车辆经过监测区域时,超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的给出监测结果,并对超温车辆发出预警信息,立即提醒该车辆进行降温处理,及时的消除事故隐患。使用此方法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全面的对行驶车辆进行超温监测,加强了对行驶车辆超温情况的监测力度,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提高了行驶车辆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典型实施例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红外测温设备与车辆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测温区域设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监测系统运行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车载车辆超温预警的方法,本发明采用非车载安装监测的方式,将测温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与高性能车辆信息抓拍设备结合,安装在待监测路段上,实现一次安装便可以监测所有经过此路段的车辆,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车辆超温监测覆盖率。采用多区域温度监测的方法,更加全面的监测行驶车辆车身及轮胎的温度。当车辆经过监测区域时,超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的给出监测结果,并对超温车辆发出预警信息,及时提醒该车辆进行降温处理,尽早的消除事故隐患。

如图5所示,所述非车载车辆超温预警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501,在待监测路段安装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高性能车辆信息抓拍设备、语音播报设备、画面显示设备,并与中心控制系统连接。调节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的水平位置,在忽略设备监测仰角前提下,使其中轴线与行驶车辆方向呈一定的夹角(可取40°~60°),然后固定该监测设备的水平位置。调节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仰角,使该设备的监测视场正对待监测的车道,然后固定该设备的垂直位置。

步骤S502,调节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与高性能车辆信息抓拍设备的监测视场角度,使两个监测设备的视场所监测的位置一致。

步骤S503,在待监测区域画面中,设置温度监测区域和参考温度监测区域,并对各监测区域进行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待监测区域画面中,在车辆很少经过的区域设置两个参考监测区域,设置编号分别为A和B。在车辆通行的主区域中,根据车辆一般轮胎高度及车身高度,设置多个温度监测区域,并依次开始编号为C-H。确保车辆经过监测区域时,温度监测设备能够监测到车辆车身及轮胎的温度。

步骤S504,设置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与高性能车辆信息抓拍设备的监测同步,使两设备在有车辆经过监测区域时,同时获取到车辆温度数据时和车辆的基本信息,并抓拍监测时的画面。并在中心控制系统中设置预警阀值,作为中心控制系统判定超温的依据。

步骤S505,基于上述步骤的实施,当车辆经过监测区域时,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和高性能车辆信息抓拍设备对该车进行监测,获取车辆车身及轮胎的温度数据和车辆车牌、车型等基本信息,并将获取到的数据实时回传到中心控制系统。

步骤S506,依据上述步骤中获取的车辆温度数据和车辆基本信息,中心控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从监测到的温度数据组中提取出车辆车身及轮胎的温度值。根据上述步骤中设置的预警阀值,生成相应的预警语音提示信息和画面显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中心控制系统获取到前端监测设备回传的数据后,先判断参考监测区域A B的温度值是否一致,并与室外环境温度对比,得到参考温度T参考;依据C-E监测区域所测的温度值,参考T参考值分析出车辆车身的各监测区域的最高温度值;依据F-H监测区域所测的温度值,参考T参考值分析出车辆轮胎的各监测区域的最高温度值。中心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超温预警温度值,判定当前车辆各监测区域的最高温度是否超温,并结合车辆车牌等基本信息生成对应的预警语音提示信息和画面显示信息。

步骤S507,根据上述步骤生成的预警信息,语音播报设备和画面显示设备分别对该信息进行语音播报和画面提示,以完成对当前被监测的车辆的超温预警。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非车载安装监测的方式,将高灵敏度红外测温设备与高性能车辆信息抓拍设备结合,实现一次安装便可以监测所有经过此监测区域的车辆,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车辆超温监测覆盖率。采用多区域温度监测的方式,更加全面准确的监测行驶车辆车身及轮胎的温度,减少超温区域漏测的情况。当车辆经过监测区域时,超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的给出监测结果,并对超温车辆发出预警信息,及立即提醒该车辆进行降温处理,及时的消除事故隐患。使用此方法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全面的对行驶车辆进行超温监测,加大了对行驶车辆超温情况的监测力度,为车辆的行驶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提高了行驶车辆的安全系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