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钉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275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缺钉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每一只鞋是否漏钉都需要靠人工目测来检测,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而导致漏检或误检,使得需要再返工,费工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缺钉报警装置,启动脚踏板(I00)开关,由电源C1至端子ΦI00到继电器通电,与电源C2形成回路,则常开触点R6得电,常开触点R6闭合,即由电源C4至常开触点R6到端子Φ10再到计时器计时器与电源C3形成回路,此时计时器计时器线圈得电,并开始计时,电源C4通过常闭触点T7至电源C5通电,每根铁钉进入尼龙管,中途通过固定在尼龙管上的电磁感应开关,到达送钉结构;由电源C5至电磁感应开关L1到端子Φ11,再到常闭触点T1,端子Φ21最后到继电器计时器与电源C3形成回路,通过计时器给常闭触点T1通电,则常开触点T1闭合,把电源C5与端子Φ11连通成一条自保回路。那么计时器和继电器的线圈持续得电,则常闭触点R1断开,即由端子Φ16通过常闭触点R1断开,使端子Φ31不通电;电磁感应开关L2、L3、L4、L5得电后,让各自对应的小组,继电器和计时器持续得电,从而使常闭触点R2、R3、R4、R5断开,也就是由端子Φ16通过常闭触点R2,R3,R4,R5断开,端子Φ32、端子Φ33、端子Φ34、端子Φ35都不得电,直到端子Φ17、开关SB6、端子Φ18、报警蜂鸣器都不得电,则不发出报警声。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缺钉报警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各个线路均设 计有独立的开关,可实现独立操作,使用方便,缺钉控制报警实时快捷,可广泛适用于各个电子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缺钉报警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缺钉报警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缺钉报警装置中,启动脚踏板(I00)开关踩住不放,由电源C1至端子ΦI00到继电器通电,与电源C2形成回路,则常开触点R6得电,常开触点R6闭合,即由电源C4至常开触点R6到端子Φ10再到计时器计时器与电源C3形成回路,此时计时器计时器线圈得电,并开始计时,电源C4通过常闭触点T7至电源C5通电,每根铁钉进入尼龙管,中途通过固定在尼龙管上的电磁感应开关,到达送钉结构;由电源C5至电磁感应开关L1到端子Φ11,再到常闭触点T1,端子Φ21最后到继电器计时器与电源C3形成回路,通过计时器给常闭触点T1通电,则常开触点T1闭合,把电源C5与端子Φ11连通成一条自保回路。那么计时器和继电器的线圈持续得电,则常闭触点R1断开,即由端子Φ16通过常闭触点R1断开,使端子Φ31不通电;电磁感应开关L2、L3、L4、L5得电后,让各自对应的小组,继电器和计时器持续得电,从而使常闭触点R2、R3、R4、R5断开,也就是由端子Φ16通过常闭触点R2,R3,R4,R5断开,端子Φ32、端子Φ33、端子Φ34、端子Φ35都不得电,直到端子Φ17、开关SB6、端子Φ18、报警蜂鸣器都不得电,所以没有发出报警声。只要有一个或者多个电磁感应开关不工作,即铁钉没有通过电磁感应开关,那么就有一组或多组继电器和计时器没有得电,则由端子Φ16通过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通过端子Φ17、开关SB6、端子Φ18接通电源C3形成回路,报警蜂鸣器发出声音,达到报警提醒的目的。当听到报警声时,通过目测,补齐所缺铁钉,就可以顺利进行下一只鞋装订准 备了,不需要由下一道工序检验出来后再进行补钉,重打返工,可以节省时间。根据需要,开关SB1、开关SB2、开关SB3、开关SB4、开关SB5、开关SB6都可以独立开启或关闭,通常情况下是全部开启的。

当第一只鞋装订完成后,开放脚踏开关,送钉机构把检测后的铁钉自动送入鞋钉座里,为下一只鞋装钉做好最后一道准备工作。

对计时器T1和继电器R1,计时器T2和继电器R2,计时器T3和继电器R3,计时器T4和继电器R4,计时器T5和继电器R5的控制方式相同,其电路连接方式也相同,每条线路彼此独立。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实施例的设计,可以做到各个线路均设计有独立的开关,可实现独立操作,使用方便,可广泛适用于各个电子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特定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时,可进行各种变化和等同替换。此外,为适应本实用新型技术的特定场合,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诸多修改而不脱离其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包括所有落入到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