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防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03960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防盗防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防盗防火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盗防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为了防止入室行窃,人们常在住宅中加装防盗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住宅的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防盗窗在锁闭时,通常只能由室内打开,而处于室外的人无法正常打开,具有不错的防盗性能。但是另一方面,这就会出现,在发生火灾时,救援人员无法及时从窗外进入室内进行施救的情况,给救援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防火方法,具有较好兼顾防盗防火功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盗防火方法,包括,

基于移动终端的请求,服务器审核移动终端所唯一对应的请求者的身份信息;

对于审核通过的用户,服务器依据预先存储的请求者对应的身份权限,分配相对应的安全策略;

该安全策略包括:

针对一类请求者的开窗请求,服务器直接控制防盗窗开启;

针对一类请求者的开窗请求,服务器将该请求通知物业终端和/或业主终端审核以确定是否开启防盗窗;

针对一类请求者的开窗请求,防盗窗采集并存储请求者的图像信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移动终端请求开启防盗窗,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的请求后,对移动终端所代表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只有审核通过的请求者才可对防盗窗进行相应操作,并且针对不同的身份信息,分配不同的安全策略,并且可以依据需要对安全策略进行设定和修改,这样没有权限的人员无法打开防盗窗,具有良好的防盗效果,而在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以及救援人员可通过具有打开权限的移动终端方便的将防盗窗打开,从而及时进行救援,整体上将防盗防火性能进行兼顾。

优选的,在进行开窗时,移动终端采集防盗窗的编码信息将其转化为开窗请求的电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终端在开窗时需要采集防盗窗上的编码信息,即在无法采集到防盗窗的编码信息时,移动终端不能够进行开窗操作,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防盗性能。

优选的,在需要时,增添在服务器中存储的请求者信息,和/或对请求者的身份权限以及安全策略进行更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服务器中存储的请求者信息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加,另外对于所有的请求者对应的安全策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和修改,丰富以及提升了防盗性能。

优选的,服务器对每一次开窗请求进行记录、存储,并且防盗窗采集的请求者的图像信息传送存储到服务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开窗请求者的图像信息采集并存储,方便后期查看开窗进入者。

优选的,还可设置为在防盗窗检测到发生火灾时,防盗窗自动开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火灾发生后,防盗窗自动开启,以及时供房间内人员逃生。

优选的,在防盗窗检测到发生火灾时,防盗窗向业主终端和/或物业终端发送火情示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火灾发生后,防盗窗向业主终端和/或物业终端及时发送火情示警,以尽快的进行救援、灭火。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强调一种防盗防火方法在公寓住宅、餐饮酒店、仓库存储领域的应用,具有较好兼顾防盗防火功能的优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防火系统,具有较好兼顾防盗防火功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盗防火系统,包括

防盗窗,具有无线信号收发功能的无线收发模块,以及受控于无线收发模块的进行开闭窗口的电控结构,以及与该防盗窗唯一对应的身份编码,以及用于采集请求者的图像信息的图像采集模块,以及用于检测火情的火灾检测模块;

移动终端,具有代表请求者的唯一身份信息,用于识别防盗窗的身份编码,并可发送针对该防盗窗的命令请求;

服务器,存储有请求者的身份信息,可添加请求者身份信息,更改请求者对应的身份权限、安全策略,以及审核请求者身份信息、接收到开窗请求后执行与之对应的安全策略,以及记录、存储防盗窗采集的图像信息;

物业终端,接收到防火墙检测到的火情信息后及时进行示警,以及对请求者的开窗操作进行审核;

业主终端,用于直接控制防火墙的锁闭与打开,以及对请求者的开窗操作进行审核。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多个终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组合,在发生火灾时,对不同的开窗请求者进行审核以及分配不同安全策略,防盗好的同时仍兼具防火性能;

2.在发生火灾时,物业终端、业主终端收到火情示警,并且可以远程控制防盗窗开启以供救援人员进入,在进入时,防盗窗采集进入人员的图像信息,以供后期查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防盗防火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防盗防火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盗防火方法,应用于现代家居住宅、餐饮酒店、仓库存储等领域。参照图1,该方法包括:

s1:基于移动终端的请求,服务器审核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s2:对于审核通过的用户,服务器依据预先存储的请求者对应的身份权限,分配相对应的安全策略;

该安全策略包括:

针对一类请求者的开窗请求,服务器直接控制防盗窗开启;

针对一类请求者的开窗请求,服务器将该请求通知物业终端和/或业主终端审核以确定是否开启防盗窗;

针对一类请求者的开窗请求,防盗窗采集并存储请求者的图像信息。

具体的,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开窗时,移动终端采集防盗窗的编码信息,该编码信息可以是与防盗窗唯一对应的二维码,还可以是与二维码类似的具有识别功能的条形码等,而移动终端可以为具有图像采集功能、数据分析以及数据通信功能的移动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脑等,而上述的移动终端可以安装专门针对防盗防火开发的app应用软件,使用时可以在app软件里对防盗窗进行相应操作,例如进行开窗请求、关窗请求,另外针对上述的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微信、qq、支付宝等可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app,扫描二维码后进入针对防盗窗开发的第三方小程序,在小程序中对防盗窗进行开闭控制。总的来说,由移动终端扫描防盗窗上的二维码信息,再由移动终端针对该防盗窗发出开窗请求之类的控制命令。

需要知道的,移动终端具有唯一的mac地址,在移动终端发出开窗请求后,服务器对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若该身份信息为服务器中已存储请求者,则审核通过,若该身份信息为未知身份者,则将该身份信息上报业主由业主最终审核,若该身份信息为服务器中的黑名单,则审核未通过,而对于通过审核的请求者,服务器给该移动终端分配对应于该身份信息权限的安全策略。

具体的安全策略,由业主进行设定和确立,主要针对不同的移动终端,针对不同的请求者,例如对业主允许的消防部门使用的移动终端,允许其直接控制防盗窗开启,这类移动终端具有开启所有此类防盗门的权限,主要保管于消防部门,用于发生火灾险情时开窗进行救援。

再例如业主允许的物业部门使用的移动终端,允许其发出的开窗请求在物业终端和/或业主终端的审核确定后,将防盗窗进行开启,而物业终端设立在物业管理中心,对所有的防盗窗进行监控,在发生火情需要开窗时,负责审核物业使用的移动终端发出的开窗请求,将开窗的操作分为两部分,一方面需要物业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扫描防盗窗发出请求,另一方面需要监控中心的物业终端进行审核,两重同时才可进入,防盗性高。

另外,在对物业、消防部门以及其他使用的移动终端,在进行扫描操作进行开窗时,防盗窗对请求者进行图像采集,并传输至服务器进行记录、存储,而具体是否需要采集可以由业主进行设置。在使用过程中,服务器对所有的开窗请求以及完成的开窗操作进行记录存储,结合采集的图像,进行安全记录。

还应当知道的,业主可对防盗窗的所有安全策略进行设置,以及基于针对不同请求者的安全策略进行具体设置,以及向服务器中增加允许的请求者身份信息。另外,在发生火情时,防盗窗自动向业主终端和/或物业终端发送火情示警,业主还可以对防盗窗设置在发生火情时自动开启,此种情况下防盗性减弱。

实施例2:

一种防盗防火系统,参照图2,包括防盗窗、移动终端、服务器、物业终端以及业主终端。

其中防盗窗包括,与该防盗窗位移对应的身份编码,身份编码可以为二维码、条形码等具有唯一辨识性的标志码;用于检测火情的火灾检测模块,以及用于将火情示警发送至物业终端和/或业主终端的无线收发模块。另外还包括接受无线收发模块所接收到控制命令以控制防盗窗打开或关闭的电控机构。

对于移动终端,包括唯一的mac地址,以及用于识别防盗窗身份编码的标志码识别模块,以及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发送对防盗窗的命令请求。

服务器适应于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服务器,具有存储使用者的身份信息的功能,以及用于添加请求者的身份信息,以及更改请求者对应的身份权限、安全策略,以及用于记录、存储防盗窗采集到的图像信息。

物业终端,设置于物业管理中心,对所有的防盗窗进行监控,在发生火情需要开窗时,负责审核物业使用的移动终端发出的开窗请求,将开窗的操作分为两部分,一方面需要物业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扫描防盗窗发出请求,另一方面需要监控中心的物业终端进行审核,两重同时才可进入,防盗性高。

业主终端,由业主进行保管使用,业主可对防盗窗的所有安全策略进行设置,以及基于针对不同请求者的安全策略进行具体设置,以及向服务器中增加允许的请求者身份信息。另外,在发生火情时,防盗窗自动向业主终端和/或物业终端发送火情示警,业主还可以对防盗窗设置在发生火情时自动开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