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暴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7799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然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暴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电力设施的建设也随之越来越完善,但是,由于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例如暴雪灾害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我国的电力设施造成了很大的损坏,影响了供电安全。当输电线路沿途出现暴雪灾害时,电网检修人员往往需要亲临现场监测暴雪灾害是否会对供电安全造成影响,可见,此种监测的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另外,在一些地广人稀的山区,电网检修人员并不能及时赶到暴雪灾害现场,这样很可能会由于未及时对该地区的暴雪灾害进行监测,而导致该地区的输电线路故障,进而影响该地区的供电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暴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用于及时准确的监测和预警暴雪灾害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暴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数据分析单元以及信息发布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输出端与信息发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暴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暴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信息采集单元和数据分析单元连接,使得信息采集单元实时采集该地区的暴雪情况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暴雪情况信息输出至数据分析单元,经数据分析单元对暴雪情况信息计算分析之后,准确的得到该地区的暴雪情况结果,又由于数据分析单元与信息发布单元连接,经数据分析单元计算得到的暴雪情况结果能够通过信息发布单元及时的发送给用户,使用户足不出户的了解到当前暴雪灾害的准确信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暴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1-信息采集单元, 2-数据分析单元;

3-信息发布单元, 11-遥感卫星图像采集模块;

12-传感器模块, 13-定位模块;

21-预测模块, 22-数据采集模块;

23-计算模块, 24-比较器;

25-灾害评估模块, 31-信息发送模块;

32-信息接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暴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暴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1、数据分析单元2以及信息发布单元3,信息采集单元1的输出端与数据分析单元2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分析单元2的输出端与信息发布单元3的输入端连接。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信息采集单元1采集监测点暴雪灾害信息,数据分析单元2根据暴雪灾害信息,经过计算分析得到暴雪灾害分析结果,之后将暴雪灾害结果通过信息发布单元3发送至用户。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过程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的暴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通过信息采集单元1和数据分析单元2连接,使得信息采集单元1实时采集该地区的暴雪情况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暴雪情况信息输出至数据分析单元2,经数据分析单元2对暴雪情况信息计算分析之后,能够准确的得到该地区的暴雪情况结果,又由于数据分析单元2与信息发布单元3连接,经数据分析单元1计算得到的暴雪情况结果通过信息发布单元3及时的发送给用户,使用户足不出户的了解到当前暴雪灾害的准确信息。

具体的,请参阅图1,信息采集单元1包括用于采集云层图像信息的遥感卫星图像采集模块11、用于定位各监测点地理位置信息的定位模块13,以及用于采集各监测点降雪量信息的传感器模块12,其中,遥感卫星图像采集模块11、定位模块13和传感器模块12分别与数据分析单元2连接。示例性的,遥感卫星图像采集模块11包括高分一号卫星或高分二号卫星,定位模块13包括北斗导航卫星或GPS导航卫星,传感器模块12为雪量计或红外测量传感器。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首先需将多个传感器模块12预先设置在各监测点,传感器模块12的设置方式可由用户根据监测点的面积及地理位置情况自定义设置,而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降雪量信息,优选的,可将多个传感器模块12等间距围绕设置在监测点周围,使得传感器模块12能够全方位的监测到该监测点各方位的降雪量信息;另外,遥感卫星图像采集模块11用于采集云层图像信息,定位模块13用于定位各监测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最后,将上述降雪量信息、采集云层图像信息以及各监测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同时输出至数据分析单元2进行计算分析。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过程可知,本实施例中遥感卫星图像采集模块11、定位模块13和传感器模块12分别与数据分析单元2连接,通过遥感卫星图像采集模块11实时采集云层图像信息,通过传感器模块12实时采集降雪量信息,通过定位模块13对监测点位置进行定位,使得本实施例中的信息采集单元1通过采集空中的云层图像信息和采集地面的监测点降雪量信息,形成立体的信息采集网络,进而能够全面、准确的获得该监测点的暴雪灾害信息,这样能够为数据分析单元2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分析依据。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数据分析单元2的实现结构多种多样,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继续参阅图1,数据分析单元2包括:用于根据云层图像信息预测t1+Δt时间段降雪量信息的预测模块21、用于分析t1时刻降雪量信息和收集监测点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采集模块22、用于计算t1+Δt时刻降雪量信息的计算模块23以及灾害评估模块25,遥感卫星图像采集模块11的输出端与预测模块21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模块12的输出端以及定位模块13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22的输入端连接,预测模块21的输出端和数据采集模块22的输出端分别与计算模块23的输入端连接,计算模块23的输出端与灾害评估模块25的输入端连接,灾害评估模块25的输出端与信息发布单元3连接。

另外,为了使用户更直观的了解到暴雪灾害是否会对监测点所对应的输电线路带来安全隐患,数据分析单元2还包括用于判断t1+Δt时刻降雪量是否超出阈值的比较器24,比较器24设在计算模块与灾害评估模块之间。

具体实施时,预测模块21根据云层图像信息预测该监测点在t1+Δt时间段的降雪量信息,数据采集模块22用于得到对应监测点在当前时刻t1时的地面降雪量信息,计算模块23用于将t1+Δt时间段的降雪量信息和当前时刻t1的地面降雪量信息进行加法计算,得到t1+Δt时刻该监测点的地面降雪量信息,之后,灾害评估模块25根据t1+Δt时刻的地面降雪量信息,综合评估该地区在t1+Δt时刻是否会受暴雪影响。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过程可知,将预测模块21和数据采集模块22分别与计算模块23连接,能够准确得到t1+Δt时刻该监测点的地面降雪量信息,而将计算模块23与比较器24连接,比较器24与灾害评估模块25,这样,当降雪量信息达到或超过阈值时,比较器24会判断该监测点的降雪量达到了暴雪预警临界值,此时,灾害评估模块25自动启动,用于评估当前暴雪灾害对该地区造成的影响,例如:当前暴雪灾害是否会对输电安全造成影响,同时将评估结果通过信息发布单元3发布给用户,使用户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此次暴雪灾害。

可以理解的是,Δt的取值范围为1天-7天,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手动设置Δt的取值范围,优选的,Δt取值为一天,此时通过云层图像信息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1天后该云层图像信息所对应地区的天气情况,进而使得灾害评估模块对当前暴雪做出准确评估。

需要补充的是,灾害评估模块还可将此次暴雪进行预警分级,例如,在Δt时间段内降雪量达到8毫米的评估为蓝色预警,在Δt时间段内降雪量达到12毫米的评估为黄色预警,在Δt时间段内降雪量达到20毫米的评估为橙色预警,在Δt时间段内降雪量达到30毫米的评估为红色预警,在t1时刻,可自动通过信息发布单元3将上述对应的预警信息发布给用户。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预测模块21和灾害评估模块25均为本领域现有的模块,例如,预测模块21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气象预报系统,灾害评估模块25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气象灾害评估系统;本实施例只是对上述系统的连接关系进行了改进,从而得到数据分析单元2,此处不再对上述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赘述。

其中,请参阅图1,信息发布单元3包括用于发送暴雪预警信息的信息发送模块31和用于接收暴雪预警信息的信息接收终端32,灾害评估模块25的输出端与信息发送模块31的输入端连接,信息发送模块31与信息接收终端32连接;信息接收终端32为手机或电脑。具体实施时,一个信息发送模块31可对应多个信息接收终端32,使得持有与信息发送模块31配对的信息接收终端32都能接收暴雪预警信息;而考虑到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上述信息发送模块31中设有对暴雪预警信息进行加密的安全加密芯片,相对应的,信息接收终端32也设有用于解密暴雪预警信息的安全解密芯片。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