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警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6938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盗警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盗警铃。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通讯工具的手机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各种高档且昂贵的手机也步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许多的便利,但与此同时,手机的防盗问题也慢慢成为人们头疼的问题,许多小偷经常在人多的地方,比如广场、火车站和公交车上,进行扒窃,使人们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就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常常使人们苦不堪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盗警铃,通过接收装置和发射装置间的信号传递,确定使用者和手机的距离,当手机离开使用者一定距离便自动报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盗警铃,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包括发射装置外壳、信号发射器、发射装置电源、震动器、反馈信号处理器、警示喇叭、反馈信号接收器和导线,所述反馈信号处理器通过导线分别与震动器、警示喇叭、反馈信号接收器连接,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导线、接收装置外壳、接收装置电源、定位喇叭、信号接收器、信号强度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反馈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处理器通过导线与信号强度检测器、定位喇叭和反馈信号发射器连接,所述信号强度检测器通过导线与信号接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收装置粘贴在手机背面,所述发射装置放在使用者身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收装置外壳和发射装置外壳均采用聚乙烯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收装置和发射装置间的信号传递,确定使用者和手机的距离,当手机离开使用者一定距离便自动报警,携带方便、使用方便、功能实用,是一种新型有效的防盗警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发射装置外壳;2-信号发射器;3-发射装置电源;4-震动器;5-反馈信号处理器;6-警示喇叭;7-反馈信号接收器;8-导线;9-接收装置外壳;10-接收装置电源;11-定位喇叭;12-信号接收器;13-信号强度检测器;14-信号处理器;15-反馈信号发射器;16-发射装置;17-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盗警铃,包括发射装置16和接收装置17,所述发射装置16包括发射装置外壳1、信号发射器2、发射装置电源3、震动器4、反馈信号处理器5、警示喇叭6、反馈信号接收器7和导线8,所述反馈信号处理器5通过导线8分别与震动器4、警示喇叭6、反馈信号接收器7连接,所述接收装置17包括导线8、接收装置外壳9、接收装置电源10、定位喇叭11、信号接收器12、信号强度检测器13、信号处理器14和反馈信号发射器15,所述信号处理器14通过导线8与信号强度检测器13、定位喇叭11和反馈信号发射器15连接,所述信号强度检测器13通过导线8与信号接收器12连接;发射装置16不断发出信号,由接收装置17中的信号接收器12接收,并由信号强度检测器13检测信号强度,当接收装置17和发射装置16距离超过三米时,信号接收器12接受的信号强度减弱,信号强度检测器13检测的强度低于三米距离对应的强度,信号处理器14做出反应,定位喇叭11响起且反馈信号发射器15发出信号,当发射装置16中的反馈信号接收器7接收到反馈信号,反馈信号处理器5作出反应,警示喇叭6发出警示铃声且震动器4震动提醒使用者手机已脱离使用者三米。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收装置和发射装置间的信号传递,确定使用者和手机的距离,当手机离开使用者一定距离便自动报警,携带方便、使用方便、功能实用,是一种新型有效的防盗警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